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112 ,大小:2.63MB ,
资源ID:694619      下载积分:11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69461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曲****】。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曲****】,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pdf)为本站上传会员【曲****】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pdf

1、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 学上册教案1、亲历科学【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知道科学这门学科的学习内容和自己平时所经历的科学过程。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推理归纳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教学重难点】1.重点是使学生知道科学就是研究事物的规律的。2.推理归纳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的是难点【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按课文要求准备。2.挂图【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要点】1.让学生懂得要进入科学领域必须从自己开始。2.让学生对自己的外表、特征有所了解。3.学会使用测量工具和记录数字。【教学过程】一、引入活动1.通过插图提出问题,产生好奇心。图片与插图相结合;口头与教材相结合。

2、2.通过演示提出问题,产生好奇心。简单易做的小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提问题,不解释为什么。3.参考实验:挂物体吸盘、空气占据空间。4.通过观察提出问题,产生好奇心。5.关于电视提问题,可安排小组讨论。注意:让学生提问题,首先让学生有问题,其次能够提出问题,要给出时间、机会。本活动 的重点是提出问题的训练,而不是问题的训练。二、体验活动1.提现成问题“向两片纸中间吹气,猜一猜会发生什么现象?”2.让学生自己填写“我认为”。3.两人一组体验,交换角色体验。4.填写观察到的现象。5.填写我的解释。6.交流我的解释。三、小结:同学们所提出的问题就是我们科学上要解释清楚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是我们今后要研究

3、的课题。只要我们努力学习积极探索,科学这一门学科将会学得更好,同学们一定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性。注意:重点是唤起学生的探究兴趣,不要纠缠学生答案的对与错。教学反思:2.认识自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能借助工具完成观察任务2.能用勾画、填充轮廓图的形成记录观察结果。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意识到观察时要认真仔细,抓住事物的显著特征。2.发现小组同学相互合作的好处。3.能意识到长期保存资料的重要性。三、科学知识目标:1.能用科学术语说出人体的四大基本组成部分2.能根据生活经验辨别出人体的能遗传的特征和不能遗传的特征。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能举出指纹识别技术在实际生活

4、中的应用。教学重点和难点:1.激发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和学习观察事物的基本方法。2.学生学会如何观察事物。教学方法:教师讲授与课堂讨论交流的互动学习相结合的方法。教学媒体:多媒体设备材料与用具:活动1:纸、彩笔、直尺、卷尺、计时工具、体重计活动2:镜子、放大镜拓展1:印泥课时建议:3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课教师:同学们,你了解自己的身体吗?下面我们来做一下自我介绍,介绍一下自己的外形。学生举手回答。教师:大家回答得很好,那么,你如何记下现在的自己呢?学生思考。教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问题。(二)新课教学活动1:记下现在的我1.画轮廓教师:要认识自己的身体,首先要看到自己的外形。大家

5、想想办法,你能用几种方法看到自己的外形呢?两分钟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教师:同学们用这么多方法可以看到自己的外形,那么,在课堂上最实用的是那种方法呀?学生甲回答:把身体外形画在纸上。学生乙回答:把身体外形画在墙上。教师:这两种方法都很实用,下面我们用学生甲的方法,按照书上第五页的样子来画出自己的外形。小组合作,画外形,教师巡查指导并提出轮廓时的注意事项。教师:大家已将把外形画好了,现在观察一下,我们的身体分几部分?学生举手回答。(学生回答不出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回答出身体分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教师:大家回答的很好,请大家把这几部分标注在各自的轮廓图上。学生标注,教师指点并用展示标注好

6、的轮廓图。2.小组内比较轮廓图教师:比较一下小组内成员的轮廓图,看看有什么不同?学生比较。教师:通过比较,小组中谁最高?谁最重?学生回答。教师:你能准确说出谁比谁高多少,重多少呀?要是看起来差不多该怎么办呀?学生讨论并回答。(用尺子量身高,用秤称体重,用皮尺量腰围,用计时器测心跳等)教师:同学们想了这么多种方法,我给大家提示一下,量身高时,要脱鞋才准确。称体重时,等指针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眼睛要与指针垂直。下面,大家开始测量,并把结果标注在 轮廓图上,注意写单位呀。学生开始测量,标注;教师巡回检查指导。(教师从众多学生中选择一幅标有身高、体重、胸围、腰围的轮廓图。)教师:大家看看这幅图,猜猜

7、这是班上那位同学呢?学生谈论、猜测。学生:如果轮廓图上再加上眼睛、鼻子、嘴,就好猜了。教师:这就是我们下节课学习的内容,观察每个人的特征,大家回家做好预习呀,知道为什 么我没用学生乙的办法吗?因为我们的课要继续,我们画的图要保留。板书设计:第二课认识自己活动1:记下现在的我1.画轮廓人体分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2.小组内比较轮廓图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教师:上节课有同学提出来“如果轮廓图上再加上眼睛、鼻子、嘴,就好猜是谁了,这就是 要辨别自己与他人有哪些不同。这节课我们就来观察我们每个人的特征,看看我们与他人有 什么不同之处?(二)新课教学活动2:仔细观察找特征1.观察找特

8、征教师:四人一组,观察比较自己与其他同学有哪些不同特征,请大家记录下来。学生拿出小镜子,放大镜等工具进行观察,并记录。教师巡回检查并指点。教师:哪位同学说说他的记录结果。学生甲:老师,我有酒窝,他没有。学生乙:老师,我是双眼皮,他是单眼皮。教师总结,让学生把自己的特征画在轮廓图相应的位置上。教师:大家想一想,人有这么多特征,在每个人的一生中,哪些特征会发生改变?哪些特征 不会发生改变?学生讨论并回答。(胎记、指纹、耳垂、酒窝等不会改变;有无小辫、指甲长短等会改变)教师:那么世界上有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个别学生答有并学生提出双胞胎的问题,大多数答没有。教师:双胞胎看似相同,其实仔细看也有细微的

9、差别,比如:指纹就不同,所以说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指纹观察我们留在下节课讲。2.猜一猜展示自己的轮廓图(不要写名),与同学的混在一起,从中抽取一张,根据图中的信息,猜猜勾画的是谁?3.作业:小调查:对自己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姑姨、伯父、舅舅等人的眼皮、耳垂、酒窝、平舌卷舌等特征进行观察记录,比一比,自己哪些特征分别与谁相同和不同。板书设计:第二课认识自己活动2:仔细观察找特征1.观察找特征胎记、指纹、耳垂、酒窝等不会改变;有无小辫、指甲长短等会改变。2.猜一猜3.作业:小调查教学反思:第三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 教师:同学们知道什么是指纹吗?学生回答。教师:指纹是人手指(脚趾)

10、皮肤上特有的花纹,它山皮肤上隆起的纹线所构成。这些隆起 的纹线的起点、终点、分叉、结合等被称为指纹的细节特征。这种细节特征有着无数种排列,每个人的指纹甚至每一个指纹的每一条纹线都是独立的,并且一生都不会改变。那么,大家 知不知道指纹技术有哪些应用?学生思考。教师播放指纹技术应用的视频。教师:指纹识别技术就是根据每个人所固有的指纹特点,鉴别这个人的身份。大家上节课提 出的双胞胎问题现在明白了吧,不论长得有多像,我们都有办法把他门区分出来。下面我们 就来留下我们自己的指纹吧。(二)新课教学拓展活动1:留指纹1.留指纹并观察教师:四人一组,小组同学分别将右手食指的指纹留在书上第八页上并对应填写名字,

11、然后 用放大镜等工具进行观察每个人的指纹是否一样。学生活动,教师巡回指导。2.找一找教师:小组同学打乱刚才按指纹的顺序,再次将右手食指的指纹按在另一张半透明的白纸上,不再写出名字,设法找出与前一次的指纹中哪个相同,体验一下指纹识别技术的基本道理。学生活动,教师巡回指导。3.阅读科学在线教师:我们现在一起来了解一下指纹识别技术的应用。(教师请同学阅读科学在线)师生共同学习科学在线。拓展活动2:记录自己的生长变化教师:将自己的轮廓图保留好在每学年开学时,要求同学们按照本节课学的方法勾画出自己 身体的轮廓,并与旧图相比,找出相同点与不同点,记录自己的生长变化,这是课下作业。板书设计:第二课认识自己拓

12、展活动1:留指纹1.留指纹并观察2.找一找3.阅读科学在线拓展活动2:记录自己的生长变化教学反思:3.寻找动物和植物教学目标:一、科学研究目标1.能用感官综合认识同一种物体的特点。2.能分别对自己感兴趣的一种动物和植物进行详细的描述,并进行记录。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把自己看到的动植物给别人看,还能关注别人看到了什么。2.在观察动物和植物时能爱护它们,不伤害它们。三、科学知识目标:能辨认出两种以上周围常见的动植物,并能说出它们的学名。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能分别举例说明动植物对人类的重要性。教学重点和难点: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观察的方法。2.利用各种感官认识事物。教学方法:教

13、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教学媒体:多媒体设备材料与用具:记录表、放大镜课时建议:2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教师:同学们,知道我们的生命世界有多精彩吗?下面先欣赏视频我们的生命世界。师生共同欣赏视频。教师:同学们,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不是很美丽呀,无论是生活在农村还是城市,我们周围都有许多动物和植物,它们都是有生命的。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新课寻找动物和植物。(二)新课教学活动:寻找身边的动植物教师:究竟我们周围有哪些动植物呢?让我们一起到校园里去寻找吧!首先,老师先说一下 注意事项,大家认真听,第一,不了解的物体不要直接用手摸;第二,不要去危险的地方;第三,能够做到不采摘植物,不捕

14、捉小动物;第四,不能破坏动植物的生活环境。活动内容及要求:1.以分组活动的方式进行探究,最好四人一组,这样能促进学生间的合作交流。2.探究前进行思考、制定计划;探究时细心、认真做好观察、记录;探究后及时反馈整理。3.要用文字、图表、语言对观察到的事物及现象进行简单的描述。大家都已经知道注意事项和活动内容了,下面,让我们一起去校园里去寻找动植物并按要求 做好记录。学生活动:1.学生分组思考、讨论:准备怎样寻找有生命的动植物?(要求:把想到的简单记录下来。)2.在校园中寻找有生命的物体,教师有重点地指导。(要求:珍爱生命,细心观察、认真记 录可以用表格、文字,也可以将不知名的物体用简笔画的方式画出

15、来)。教师:同学们都已经找到了一些动植物并做了记录,大家在课下整理一下我们的观察记录。下节课带来。板书设计:第三课寻找动物和植物1.播放视频我们的生命世界2.活动:寻找身边的动植物注意事项:第一,不了解的物体不要直接用手摸;第二,不要去危险的地方;第三,能够做到不采摘植物,不捕捉小动物;第四,不能破坏动植物的生活环境。活动内容:第一,四人一组,分工合作。第二,制定计划,做好观察及记录。第三,整理观察记录。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教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在校园中寻找了动物和植物,并留了课下作业,要求大家整理记录,大家都完成了吗?学生回答:都完成了。教师:下面我们进入下一个环节汇报讨论。

16、(二)新课教学汇报讨论教师:首先我们把整理的记录填写到记录卡上,记录卡的格式请大家看黑板。记录卡我感兴趣的是 0我是在 找到它的。我的观察方法是:_时间:_姓名:_学生填写记录卡片。教师:下面那位同学先汇报一下他们小组的观察结果,重点说物体名称、在哪里找到的及观察方法。学生汇报。教师:大家讨论一下,我们找到的动植物是不是有生命的?为什么说它们是有生命的?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认真倾听同伴的观点,教师进行简单评述。教师:大家会不会写观察报告呀,书上P12有个例子,大家可以参照这个范例写小组观察报告,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做出与书上不同的报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书写观察报告。教师:哪个小组汇报一下

17、他们的观察报告。小组汇报观察报告。教师:各小组间展示一下自己的观察报告,看那一小组的观察报告写得最好,最有创意。小组间交流,互相展示自己的观察报告。老师总结并对各组观察报告做出评价。板书设计:第三课寻找动物和植物汇报讨论:1.写记录卡记录卡我感兴趣的是 0我是在 找到它的。我的观察方法是:_O时间:_姓名:_2.汇报讨论3写观察报告_第一组的观察报告地点:时间方法:_找到了:_有趣的现象:_O年 班小组成员:_4.汇报讨论教学反思:第三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教师:我们已经寻找过动物和植物了,大家想一想,你能用几种方法找到一种动植物?学生回想并回答。教师:大家再想一想,你能用一种方法找到几种动

18、植物?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下面我们做一个游戏来验证一下大家的回答。(二)新课教学拓展活动:猜一猜活动内容:1.选几名学生,用布将眼蒙上,一字排开。2.老师将要识别的物体放在布袋中,让同学们通过自己想到的方法去识别。学生活动,并从中体验识别出物体的乐趣,总结各种识别物体的方法。教师总结:感觉器官能帮助我们识别物体。手:能帮助我们感觉物体的大小和形状。眼:能帮助我们辨别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耳:能听出声音的高低强弱。鼻:能帮助我们辨别物体散发出来的气味。舌:使我们尝出物体的味道。板书设计:第三课寻找动物和植物拓展活动:猜一猜感觉器官手:能帮助我们感觉物体的大小和形状。眼:能帮助我们辨别物体的大

19、小、形状、颜色。耳:能听出声音的高低强弱。鼻:能帮助我们辨别物体散发出来的气味。舌:使我们尝出物体的味道。教学反思:4.蚯蚓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能提出关于蚯蚓的形态、结构、习性等方面的问题。2.学会用估算和测量的方法对蚯蚓进行观测。3.能用简单的工具观察蚯蚓的外部特征。4.能用画图、填写观察报告的形式对观察结果进行记录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在小组实验中愿意与其他同学一起完成实验活动。2.能在观察蚯蚓后将它放回大自然。三、科学知识目标: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蚯蚓的运动特点和生活习性。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能说出蚯蚓对农作物生长的益处。教学重点和难点:1.观察蚯蚓的外部

20、形态,组织学生交流讨论。2.引导学生学习观察的方法。教学方法:师生互动讨论交流与教学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教学媒体:多媒体设备材料与用具:活动1:蚯蚓、直尺、放大镜、绳子等活动2:蚯蚓与环境的实验装置 课时建议: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教师:同学们,你们喜不喜欢小动物呀?学生回答。(喜欢)教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寻找了生活在我们周围的动物和植物,有蚯蚓、蚂蚁等等,大家想不想对他们进行观察呀?学生回答。(想)教师:好,下面我们就选择一种小动物对他们进行观察。(二)新课教学活动1:观察蚯蚓1.观察蚯蚓教师:大家看看老师的培养皿里放的是什么?老师向全班展示培养皿里的小生物。学生回答。(蚯蚓)

21、教师:(老师拿出蚯蚓)蚯蚓是我们很熟悉的动物,那大家敢不敢捉蚯蚓呀?谁敢来亲手捉捉蚯蚓?学生踊跃举手,来捉蚯蚓。教师让学生甲捉蚯蚓。教师:蚯蚓的外形有许多相似的体节,请你观察一下它身上有哪些器官?学生甲观察蚯蚓,并回答(蚯蚓身上没有眼睛,没有耳,也没有腿,有嘴,身上有粘粘的东 西。)教师:下面前后桌讨论一下,你想怎么观察蚯蚓呢?你想观察蚯蚓的哪些特征呀?前提是不 要伤害蚯蚓,看哪一组研究的方法最多!学生:我们想研究蚯蚓的头部,用放大镜观察。学生:我们想研究蚯蚓没有脚,是怎么走路的。用放大镜观察。学生:我们小组想研究不同的蚯蚓它身上的节数一样吗?同一只蚯蚓伸长时的长度和缩短时 的长度各是多少?学

22、生:我们组想研究蚯蚓是怎么样爬的,一条蚯蚓大概多重?学生:我们想研究它的腹部,用手摸一摸手是什么感觉?学生:我们想研究哪端是头?嘴巴是怎么样的?教师:大家回答得很好,现在大家根据你想研究的问题进行分组,在小组进行实际研究之前,先做一个研究计划,包括怎样研究、用哪些工具研究、怎样分工等。观察后,将结果记录下 来。教师给每组发蚯蚓,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和启发有困难的小组,促进观察活动的开展。(例:提示学生在使用放 大镜时,要把镜面对准物体,然后慢慢调整镜面到物体的距离,直到看清楚为止;提示学生 用放大镜依次观察蚯蚓身体颜色、哪端是头、有无眼睛、嘴的形状等;记得一定要保持蚯蚓 湿润。)2.各

23、组汇报,交流讨论教师:刚才的活动,大家都做得很认真,每个同学都做了有意义的研究,现在我们以答辩会 的形式进行汇报,请各组汇报人先进行汇报,其他没有研究这个问题的小组的同学可以提出 他没有汇报清楚或自己想了解的问题,请研究组回答。各组汇报、答辩。(学生:我们发现蚯蚓的身体是可以伸长,可以缩短的,伸长时的长度是15厘米,缩短时 的长度是10厘米,平均长度是12.5厘米,它的体重和我手中的橡皮差不多重。学生:我们发现蚯蚓没有眼睛,但是他知道前进的方向,它的身上肯定有类似眼睛的东西,知道方向。学生:我们发现蚯蚓表面是一环一环的,还戴了个“大戒指”,前进时靠这些环的一伸一缩向 前爬。)教师:说说你还知道

24、有关蚯蚓的哪些趣事?(重点说说蚯蚓的用处并进行保护有益动物的教 育。)师生评价、鼓励。3.巩固应用,课外延伸(1)应用今天学到的研究方法再研究一种你喜爱的小动物。(2)下节课还要用到蚯蚓,将观察后的蚯蚓养起来,以备下一个活动继续观察。4.课下作业按书上P16提示填写这部分内容的观察报告。板书设计:第四课蚯蚓活动1:观察蚯蚓制定研究计划,包括怎样研究、用哪些工具研究、怎样分工?1.观察蚯蚓观察蚯蚓外形结构组:头、尾、颜色、环节等。研究蚯蚓如何运动组:运动方式等。研究蚯蚓身长体重组:身长、体重等。2.各组汇报,交流讨论3.巩固应用,课外延伸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教师:上节课我们已经

25、讨论了蚯蚓的外形、运动方式、身长体重等方面,那么大家猜想一下 蚯蚓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学生回答。学生甲:我猜想蚯蚓喜欢阴暗的环境。学生乙:我猜想蚯蚓喜欢潮湿的环境。学生丙:我猜想蚯蚓喜欢土。教师:大家问答得都很好,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蚯蚓喜欢的生活环境?验证一下大家的 猜测。(二)新课教学活动2:蚯蚓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1.小组活动教师:根据大家的回答我们可以分三个研究小组,第一小组研究“蚯蚓喜欢阴暗的还是明亮 的环境?”第二小组研究“蚯蚓喜欢潮湿的还是干燥的环境?”第三小组研究“蚯蚓喜欢生活 在土里还是喜欢生活在沙子里?,大家根据自己想研究的内容自动结组,研讨如何进行研 究,做

26、一个研究计划。小组讨论实验方法,制定研究计划,找老师领取器材。教师:在大家实施研究计划前,老师提几点注意的地方,比如在研究蚯蚓喜欢干燥的还是湿 润土壤时,要把蚯蚓放在干燥与湿土的防界线上,看蚯蚓爬向哪一边,不能把一次实验现象 当作结论,要多做几次,是不是每次都一样?还应抓多几条蚯蚓进行比较,看看结果是不是 都一样。研究过程中有什么问题要记下来。比一比哪一组同学观察时用的方法多,发现蚯蚓 的秘密多,谁提的问题最多最好?同时别忘了边观察、边画图、边记录。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和启发有困难的小组,促进实验活动的开展。各组按照教材P16的提示填写这部分内容的观察报告。2.汇报交流交流汇报。教师伺

27、机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鼓励学生课外自己开展观察动物的活动。3.总结部分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自己谈收获4.延伸部分课后搜集有关蚯蚓的资料。(提供相关的网站或资料名称)进一步研究的蚯蚓(如:蚯蚓的生理习性:蚯蚓的食性特点)5.放生教师:蚯蚓虽小,但它也有生命,我们要珍惜小生命,热爱大自然,课下老师带领大家一起 放生。学生活动,课下放生。板书设计:第四课蚯蚓活动2:蚯蚓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1.小组活动 第一小组研究“蚯蚓喜欢阴暗的还是明亮的环境?第二小组研究“蚯蚓喜欢潮湿的还是干燥的环境?”第三小组研究“蚯蚓喜欢生活在土里还是喜欢生活在沙子里?”2.汇报交流对观察报告进行

28、汇报讨论3.总结部分4.延伸部分课后搜集有关蚯蚓的资料。(提供相关的网站或资料名称)进一步研究的蚯蚓(如:蚯蚓的生理习性:蚯蚓的食性特点)教学反思:5.凤仙花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能用感官和简单工具认识植物。2.能模仿别人的计划制定本组的计划。3.学会用图画或文字描述并记录所观察的植物。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够与小组其他同学分工进行探究活动。2.能意识到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珍爱生命。3.能感受植物的美丽。三、科学知识目标1.能说出绿色开花植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2.能正确指认组成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至少能提出一条改善周围植物生存环境的建议。教学重

29、点和难点:重点:指导学生能运用工具观察、测量并记录数据。难点:引导学生用观察凤仙花的经验,观察周围的各种植物。教学方法:教师讲授与学生探究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教学媒体:多媒体设备材料与用具:凤仙花、直尺、卷尺、放大镜。课时建议: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教师:同学们,第三课我们寻找了动物和植物,紧接着第四课我们就研究了小动物那么大家想想,今天我们该研究什么啦?学生回答。(植物)蚯蚓,教师:大家回答得很好,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植物。(二)新课教学教师:大家翻开书P18,观察一下这四种植物,看看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学生回答。(叶子形状不同但颜色相同、花型不同等)教师:大

30、家回答得很好,但是看书上的图片有些部分我们还是不能看清楚,所以老师今天带来了一种植物凤仙花,让大家来观察。(教师出示植物)活动1:观察凤仙花1.观察凤仙花教师:四人一组,讨论一下你想怎样观察这株凤仙花呀?小组讨论并回答。小组一:我们组想观察它的高度,周长。小组二:我们想观察它的叶子。小组三:我们想观察它的花。小组四:我们想观察它的种子。小组五:我们想观察它的果实。小组六:我们想观察它的茎。小组七:我们想观察植物的根。教师:大家回答得很好,下面每组派一名同学上讲台前观察一下,看看你想观察的部分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然后告诉大家。学生观察并汇报,教师指导补充。2.小组活动,观察植物教师:大家的表

31、现都很好,下面,大家按照这几部分观察一下你们小组今天带来的植物吧。记住,小组成员要分工合作,把观察结果记录下来。学生活动,教师巡回指导。教师:通过观察,大家知不知道植物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呀?学生回答。(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教师:同学回答得都很好,这些是植物的器官,它们组成了植物体,下面,大家把自己所观 察的植物画在P19,标出它的各个器官。学生画植物标注器官。教师:下面大家把小组的观察结果汇报一下。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教师:小组一和小组二所观察的植物不同,把他们的观察结果比较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学生比较并回答。3.教师总结:一般植物体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组成,不同的植物体的各

32、个器 官的外形特征也有所不同。板书设计:第五课凤仙花活动1:观察凤仙花1.观察凤仙花观察结果备注高度、周长根茎叶花果实种子2.小组活动,观察植物3.教师总结:一般植物体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组成,不同的植物体的各个器官的外形特征也有所不同。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教师:回忆一下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植物是由哪几部分组成?学生回答。(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教师:大家回答得很好,这节课我们来巩固一下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二)新课教学活动2:标出下列植物的各个器官教师:大家翻开书P20,标出下列植物的各个器官。学生活动,老师指导。教师: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这五种植物,小组讨论交流一

33、下这五种植物各器官的形状有哪些相 同和不同?把结果记录下来,看哪个小组发现的多,描述得准确。小组讨论并记录。教师:那个小组汇报一下他们的观察结果。小组汇报结果,学生交流,教师给与评价。活动3:爱护花草树木欣赏视频,关于植物给环境带来的美教师:看了这段视频,我们知道花草树木使我们的环境更清新、更美丽,所以,我们是不是要爱护花材树木呀?学生回答(是)教师:小组讨论一下,我们应怎样爱护它们呢?小组讨论并回答。教师:大家回答得很好,下面,我们做一个爱护花草树木的计划吧。然后按照计划,付诸行动。学生思考,制作计划。板书设计:第五课凤仙花活动2:标出下列植物的各个器官小组讨论交流一下这五种植物各器官的形状

34、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相同:不同:活动3:爱护花草树木1.爱护花草树木的建议2.爱护花草树木的计划教学反思:第六课观察土壤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能想出了解土壤成分的办法,并利用简单工具动手试一试。2.能将对土样的观察和实验结果记录下来。3.能猜想哪些物体在土壤中能腐烂。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与小组其他同学分工对土壤进行研究。2.愿意把本组探究土壤成分的方法与其他组交流。3.能持之以恒地进行科学观察。三、科学知识目标能具体说出土壤的主要构成。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能联系实际,举例说明不能腐烂的垃圾对土壤和环境的影响。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利用感官和简单工具观察土壤,了解土壤的

35、主要成分。难点:认识土壤中的腐殖质。教学方法:探究科学的主动学习与讨论交流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教学媒体:多媒体设备材料与用具:活动1:采土样工具、放大镜。活动2:筛子、纱布、量筒、纸。拓展:花盆、放大镜、塑料手套、生活垃圾。课时建议: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教师:我们知道地面能够生长植物的土叫土壤,大家在什么地方见过土壤。学生:草坪上。学生:在学校外面的路上。学生:我是在种菜的地里见过土壤。教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今天,我们就来观察土壤,学习关于土壤的知识。(二)新课教学活动1:观察土壤1.活动前的准备工作。教师:今天我们去校外采集土壤,我把采集工具发给大家并提几点注意事项:不要用

36、小铲 伤着自己和他人。不要扬土,以防止土进到眼睛里。不要扔石头,以免伤人。不要用 摸完土壤的手揉眼睛。在使用放大镜时要谦让。采集土壤回来要洗手。教师分发采集工具,进入采集活动。2.户外活动:采集土壤。教师将学生带到校园内一块还未开发的草地。以小组为单位开展采集活动,组长负责,分工 合作。教师到各个小组予以指导。注意:采集的土样中如果有小动物,应把土样放进带孔的塑料袋里,观察完土壤后再把小动 物放回大自然;如果没有小动物的,应把土样放进无孔的塑料袋中。3.观察土壤。教师:请大家看一看、用手摸一摸、用鼻子闻一闻我们刚采集好的土壤。学生活动。教师:谁来告诉老师,土壤是什么颜色、它的手感怎样、气味又如

37、何呢?学生举手回答。教师:请同学们用放大镜仔细看一看,你又发现了些什么?学生:我发现了土壤里面有很多小芽,还有许多小石头。学生:土壤里面有根、空气,还有砂子,还有水分。学生:里面还有蜗牛的碎壳,还有小洞洞。教师:还有和她们不同的也可以说说看。学生:我发现石头有点硬。学生:我发现有很多小洞洞,有枯草、蚯蚓。教师:大家回答得很好,让我们把结果填到P23 土壤的研究报告中。学生填写土壤研究报告。教师:现在我们将一小部分土壤放在教室窗台上晒干,等课下再从颜色、手感、气味等三方 面观察一下,看看有什么变化?然后完成P23 土壤研究报告。留下大部分土壤我们用来完 成拓展活动埋垃圾。拓展活动:埋垃圾教师:老

38、师让大家带果皮、菜叶、塑料袋、剩饭、落叶、泡沫塑料、报纸等生活垃圾,大家 带来了吗?学生:带来了。教师:好,大家戴上塑料手套,把老师让你们带来的生活垃圾用土埋到塑料花盆里,然后用 小喷壶往土壤上喷水,直到土壤变得潮湿为止。学生活动。教师:大家预测一下,这些埋在土壤里的生活垃圾哪些能腐烂,哪些不能腐烂?大家把预测 结果填入到P25表中。学生填表并回答。教师:好,为了验证大家的预测,我们每天要埋垃圾的花盆里喷些水,注意潮湿即可,不要 有积水,大约三周后,将土挖开,看看掩埋的垃圾哪些腐烂了?那些没腐烂?,将观察结果 填入到P25表中,比较一下和预测是否一致。板书设计:第六课观察土壤活动1:观察土壤1

39、.活动前的准备工作。注意事项:不要用小铲伤着自己和他人。不要扬土,以防止土进到眼睛里。不要扔石 头,以免伤人。不要用摸完土壤的手揉眼睛。在使用放大镜时要谦让。采集土壤回来要洗手。2.户外活动:采集土壤。3.观察土壤。颜色手感气味拓展活动:埋垃圾4.作业:课下观察晒干后的土壤并将P23的土壤研究报告填写完整。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教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观察了土壤,大家想一想,土壤的颗粒是不是有大有小呀?学生:对呀。教师:那么大家能不能设计个实验把这些大小不一的颗粒分出来呀。学生思考。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活动2找出土壤中的砂和粘土 o(二)新课教学活动2:找出土壤中的砂和粘土教

40、师:在每位同学的桌子上老师给每位同学都准备了一份土壤,大家试着用手看能不能将沙 子拿出来?学生尝试。教师:不好拿是不是,我们一起想办法怎样把沙拿出来,有办法吗?想一想。学生:放在水里面。教师:为什么?学生:砂子很重,放在水里会沉下去。学生:砂会浮上来,土沉下去。学生:砂和土都沉。教师:现在有三种意见,一种都沉下去,第二种,砂沉在下面,土不沉,第三种土沉、砂不 沉,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用水来帮帮忙。另外,大家还要观察把土壤放到水里还有没有 别的现象?把现象记录下来。(学生活动)教师:用塑料棒搅拌后,让烧杯放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再来研究另一个问题,把 土刚放在水里时,发现了什么?学生:有

41、小虫子,而且小缝里面的小泡泡根本没有浮起来,粘在土上面。学生:把土壤放在水里面,土壤在下面。教师:什么样的土壤适合种庄稼,用什么样的方法鉴别土壤,看它是否肥沃?学生思考。教师:老师告诉你,加热就可以了,现在老师演示一下,大家注意看。(老师先将酒精灯灯 帽拿开,点燃火柴,自下向上点燃酒精灯,将盛有土壤的蒸发皿放在酒精灯上加热)用完酒 精灯后,用灯帽盖两次就可以了现在开始实验。(学生活动)教师:通过加热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每组请一个代表发言。学生:加热后土壤冒烟了。学生:烧完后,就有臭味。教师:听了几位的发言,我们知道了给土壤加热后有臭味,说明土壤中有可以燃烧的物质,这种物质就动植物的残体腐烂之

42、后变成的。我们给它取了名字叫腐殖质,腐殖质一般是黑褐 色的,在土壤中腐殖质越多说明土壤越肥沃。现在我们知道什么样的土壤是肥沃的土壤,问 过头来我们再看一看刚才这个实验,观察静置一段时间后,出现什么现象?学生:我看到了有很多小根浮上来了,砂和土沉下去了。学生:沙在底下。学生:草都浮上来了,沙沉下去了,还有一些小虫子。教师:沙和土都沉下来了,这种意见统一了,沙到底是在下面还是在上面呢?学生:草都浮上来了,沙沉下去了,还有一些小虫子。学生:砂和土都沉下来了,并且都分开了。学生:砂在烧杯的最底下,土在砂的上面。教师:仔细观察砂和粘土有哪些不同?学生:砂颗粒较大、粘性小;粘土颗粒较小、粘性较大。教师:同

43、学们回答得很好,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土壤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呀?学生:空气、沙、粘土、腐殖质。教师总结:大家想想,土壤是湿的,还含有水分,所以土壤是由水分、空气、沙、粘土、腐 殖质五部分组成的。板书设计:第六课观察土壤活动2:找出土壤中的砂和粘土1.三种意见:第一种都沉下去。第二种,砂沉在下面,土不沉。第三种土沉、砂不沉。实验验证。实验一:把土块放入盛有半杯水的烧杯里。现象,结论 O实验二:把上述烧杯中土块轻轻捣碎,充分搅拌,静置沉淀后观察。现象,结论 O实验三:把黑土块放在石棉网(铁片)上灼烧,先用干冷烧杯罩在土块上方,片刻后观察。现象,结论 O上面土块继续加热观察,闻一闻气味。现象,结论

44、 O2.砂和粘土的不同砂颗粒较大、粘性小;粘土颗粒较小、粘性较大。教学反思:7.土壤的保护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猜想出造成黄河水变黄的原因,并能用实验证实自己的猜想。2.能调查周围土壤遭到破坏的原因,并做好记录。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进行实验。三、科学知识目标用自己的话说出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1.能意识到土壤遭到破坏对我们的环境、生活产生的不利影响。2.联系当地实际情况,提出一条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的建议。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利用模拟实验探究自然界水土流失的原因。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难点:利用模拟

45、实验探究水土流失的原因。教学方法: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交流教学法。教学媒体:多媒体设备材料与用具:多媒体课件。水土流失实验用具:壤土、2个浅盒子、由教师事先种好的草皮,水、自制喷壶或烧杯、砖块、2个大的托盘。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课 欣赏视频(放眼大自然,无尽视野使你的心情舒畅悠然;无数绿野让大地充满勃勃生机!细 心赏千遍;远山花开彩蝶飞,鸟声唧唧遍传神。感谢肥厚的土壤承载着生命和希望!)教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土壤是许多动物和植物的家。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土壤保 护方面的话题吧!(二)新课教学1.播放有关黄河水的影像资料。教师:下面我们观看一段录相。要求:注意观察,你看到

46、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问题?(播放视频)学生回答。(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可能会发现黄河的水很黄,黄河的两岸植物稀少,土地几乎 是裸露的,黄土高原上沟壑纵横等。由此还可能提出:a黄河水为什么是黄色的?b黄河水 中大量的泥沙是从哪里来的?怎么来的?c黄河的上游黄土高原为什么沟壑纵横?d黄 河的两岸为什么少树木?等问题)教师:大家提出来这么多问题,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黄河水变黄的呢?我们来做一个实 验看一下。2.实验活动:水土流失实验教师:老师先来演示一下这个实验,然后大家4人一组进行实验,并把你观察到的现象记录 下来。(教师演示实验)实验过程中,教师一边演示一边讲述如何进行实验及注意事项。演示过程:教师

47、事先要准备好种有草皮的一个盒子,在另一个浅盒子中填满壤土,并拍实。分别在两个盒子一端的下面放一块砖,使其倾斜,在另一端的下面各放一个托盘或盆(参见 学生用书)。在盘上方同样的高度,同时用喷壶往两个盘上分别浇同样多的水,以保证实验的科学性。教师:大家看清楚了吗?下面4人一组开始实验。学生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教师巡回指导。3.汇报讨论教师:仔细观察一下两个盒子中的壤土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汇报。教师:请大家把结果写在P27的表中,然后小组讨论草对壤土有什么作用?学生讨论。教师:哪个小组说说草对壤土的作用。学生汇报。教师:大家说得很好,结合书上P27图大家想一想,如果森林被砍伐了,暴雨或洪水对土壤有什

48、么影响?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大家再想一想,黄河流经的地方是什么样的?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根据这些事实,谁来说说黄河水变黄的原因?学生举手回答。4.作业:搜集有关土壤受破坏的资料并画一幅美丽家园的想象画。板书设计:第七课土壤的保护1.播放有关黄河水的影像资料。2.实验活动:水土流失实验3.汇报讨论第一盒第二盒土水土水流失的情况4.作业:搜集有关土壤受破坏的资料并画一幅美丽家园的想象画。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1.图片铺垫、激情导入教师:通过前面第一课时的学习,大家学到了什么?学生回答。2.展示同学们的课下作品美丽家园的想像画。教师:大家互相展示一下美丽家园的想象画。学生展示。教

49、师:大家想象中的美丽家园的确很美,从上节课观看的黄河水土流失的视频中,我们知道 现实生活中的家园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美,怎样能使我们的家园变得美丽呢?学生回答。(保护土壤)(二)新课教学拓展活动:保护土壤教师:现在由美丽家园的想象画回到现实生活中,请同学们把调查身边土壤的信息在小组交流、讨论。学生交流讨论。教师:请大家阅读教材的科学在线,通过资料内容,你知道些什么?(让大家再次感受土壤破坏的现状,这时同学们的心情是沉重的。)学生回答。(水土流失严重)针对科学在线的资料,师生交流。教师应该对教材做以补充,应该让学生掌握最新的资料。教师:(出示图表)看,这是我国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现在有一半的土

50、地被白白流失,面对这种现状我们能做些什么?学生回答(几乎是异口同声:“保护土壤”)教师:大家讨论一下,如何保护土壤呢?根据你手中有关土壤破坏的资料,给几点保护土壤的建议?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给与适当纠正。教师:大家回答得很好,请大家把相关内容填入到P28的表上。板书设计:第七课土壤的保护拓展活动:保护土壤土壤受到的破坏保护土壤的建议教学反思:8.水与生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会用五种感觉综合感知水的性质。2.能用语言、文字等方式描述水的性质。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愿意向别人介绍自己是怎样发现水的性质的,也能听取别人的发现过程,并能找出其优点和 不足。三、科学知识目标能具体说出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