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一生物导学案 班别 学号 姓名 第6章 第1节 细胞的增殖 第二课时 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无丝分裂 【学习目标】 1、观察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并概述其过程 2、理解并绘制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以及DNA 数量的变化 3、了解细胞的无丝分裂 【学习重点、难点】 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以及DNA 数量的变化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第113—115页,自主完成学案 4、
2、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前期和末期) (1)前期:动物细胞在前期由 中心体 发出星射线形成 纺锤体 。 (2)末期:动物细胞在分裂末期不形成 细胞板,而是细胞膜从 细胞中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子细胞。 5、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将亲代细胞的_________经过复制,__________到两个子细胞中,在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_________的稳定性,对于生物的________具有重要意义。 四、无丝分裂:无丝分裂的过程是细胞核 先延长,从核的中部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核,接着,整个细胞从中部缢裂成两个子细胞。其特点是没有出现 纺锤丝 和_________
3、的变化,核膜、核仁不消失。例如细胞核 进行无丝分裂。 【合作探究】【活动四】2、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染色体数 4 DNA分子数 4→8 染色单体数 0→8 3、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 相同点 (1)分裂过程基本相同 (2)染色体的行为、形态、数目的变化规律相同 (3)分裂间期都完成了染色体的复制 (4)分裂期都实现了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不同点K] 前期m 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 末期 细胞分
4、裂方式不同 练习1: (1)DNA含量加倍的时期为 。染色体含量加倍的时期为 。 (2)产生姐妹染色单体的时期为 。看得见姐妹染色单体时期为 。 (3)细胞板形成细胞壁时,细胞器 起重要作用。 (4)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期为 。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期为 。 【活动五】 有丝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的形态变化与规律 1. 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关系 或 复制 着丝点分裂 染色体数 姐妹染色单体数 DNA
5、数 2. 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目变化(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1)列表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染色体数(2N) 2N N→ N 染色单体数 → N 4N→0 DNA数(2C) C→ C (2)曲线 3.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及相应的生理作用 细胞器 细胞类型 作用时期 生理作用 动物、植物 整个时期 各种蛋白质的合成 动物、低等植物 前期 纺锤体的形成 植物 末期 细胞壁的形成
6、 动物、植物 整个时期 提供能量 讨论:【问题1】请在下表中相应位置填上正确的细胞(2n)有丝分裂的时期。 项目 最适宜观察 染色体 核膜、核仁的消失和重建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体→ 染色质 染色体数目4n 染色体与核DNA比1:2 高尔基体 代谢活跃 时期 【问题2】归纳有丝分裂中的几种变化规律。 提示:可从以下几方面思考: ⑴染色体形态变化规律 ⑵染色体行为变化规律 ⑶染色体数量变化规律: ⑷DNA含量变化规律: ⑸纺锤体的变化规律: ⑹核仁、核膜的变化规律: 【目标检测】 1.连续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其间
7、期的特点是 A. 细胞没有变化 B. 核膜解体 C. 染色体隐约可见 D. 细胞内进行着DNA 复制和蛋白质合成 2.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复制、着丝点的分裂、姐妹染色单体的出现及细胞板的形成依次发生在 A. 间期、后期、前期、末期 B. 间期、后期、中期、前期 C. 间期、后期、末期、后期 D. 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3.下图所示为连续分裂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所用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乙的过程表示分裂间期 ②乙→甲的过程表示分裂期 ③一个细胞周期是指甲→甲的全过程 ④一个细
8、胞周期是指乙→乙的全过程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③ D. ④ 4.下图①~⑤表示一个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不同情况。在整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变化的顺序应该是 A. ①④⑤③② B. ②③①④⑤ C. ①⑤④③② D. ⑤④③②① 5.下列生物的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看不到染色体的是 A.大肠杆菌、蓝藻 B.酵母菌、草履虫 C.洋葱、黑藻 D.蚯蚓、蛔虫 6.如图是从一种生物体内获得的某个细胞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在显微镜下观察此细胞,可以看到染色体和
9、细胞壁 B. 此时细胞处于分裂期的中期,染色体清晰可见 C. 此时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 D. 这种生物体内可能含有糖原 7. 依据生理特点鉴别一个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是植物还是动物的,最可靠的方法是检查它的 A.DNA的自我复制 B.自身的蛋白质合成 C.细胞质分成两部分的方式 D.是否出现星射线 8.无丝分裂和有丝分裂的最主要区别是 A.无染色体和纺锤体的出现 B.无染色体和DNA的复制[ C.形成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小 D.形成的子细胞大小形态不同 9.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
10、单体、DNA分子三者的数量比例是1∶2∶2的时期有 A.间期、前期和中期 B.前期、中期和后期 C.中期、后期和末期 D.间期、中期和末期 10.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动物细胞,细胞内的染色体数(a),染色单体数(b),DNA分子数(c)可表示为如图所示的关系,此时细胞内可能发生着 A.中心粒移向两极 B.着丝点分裂 C.细胞板形成 D.DNA分子进行复制 11.下图是细胞有丝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该图是__________细胞的有丝分裂,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该
11、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是_____________。 ⑶细胞分裂的结果形成两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是_______条,_______个DNA分子。 12.下图为某生物细胞核中DNA含量在细胞周期中的变化情况和细胞分裂模式图,据图回答。 ⑴图甲中bc段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含有染色单体的区段是 。 ⑵图乙为细胞 分裂 期图像,图乙对应于图甲中的 段,该时期的主要特征是 。 ⑶若2号染色体的遗传信息来自父方,那么与其遗传信息完全相同的染色体为 号,其遗传信息完全相
12、同的原因是 。 答案 【自主学习】 4、 (1)中心体 纺锤体 (2)细胞板 细胞中部 5、染色体 精确地平均分配 遗传性状的 遗传 四、细胞核 纺锤丝 染色体 蛙的红细胞 【合作探究】【活动四】2、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3、 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 中心体发出星射线 细胞板由细胞中央向四周扩展形成细胞壁 细胞膜向内凹陷将细胞缢裂 练习1 (1) 间期 后期 (2)间期 前期 (3)高尔基体 (4)中期 后
13、期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染色体数(2N) 2N 2N 2N 2N→4N 2N 染色单体数 0→4N 4N 4N 4N→0 0 DNA数(2C) 2C→4C 4C 4C 4C 2C 【活动五】 染色体数 1 1 (1 + 1) 染色单体数 0 2 0 DNA数 1 2 (1 + 1) 3. 核糖体 中心体 高尔基体 线粒体 讨论:【问题1】 项目 最适宜观察 染色体 核膜、核仁的消失和重建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体→ 染色质 染色体数目4n 染色体与核DNA比1:2 高
14、尔基体 代谢活跃 时期 中期 前期 末期 前期 末期 后期 间期 前期中期 末期 【问题2】归纳有丝分裂中的几种变化规律 ⑴染色体形态变化规律 ⑵染色体行为变化规律 复制→散乱分布于纺锤体中央→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着丝点分裂→移向两极 ⑶染色体数量变化规律:2n→4n→2n ⑷DNA含量变化规律:2n→4n→2n ⑸纺锤体的变化规律:形成(前期)→解体消失(末期) ⑹核仁、核膜的变化规律:解体消失(前期)→重建(末期) 【目标检测】 1.D 2.A 3.D 4.C 5.A 6.D 7.C 8.A 9.A 10.A 11.⑴动物 无细胞壁,且有中心体 ⑵后期 ⑶ 4 4 12.⑴染色体进行自我复制,DNA加倍 b-e ⑵有丝 后期 e-f 着丝点一分为二,子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染色体数加倍 ⑶6 6与2号是由一条染色体复制产生的 第 8 页 共 8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