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题一、数据统计分析本题最高分11分,最低分0分,平均分5.09分,难度系数为0.42。二、共性问题分析1.读图能力差。第一问,不能根据两幅地图的对比得出行省制度的特点,只有极少数学生能将“数量少,范围大”两个特点归纳出来。 2.概念理解不到位。很多学生将“行中书省”写成“中书省”,如“中央设中书省管理地方。”还有很多考生将“创新”之处的第三个要点写成“中央任命地方官员”,这是郡县制的重要内容。 3.阅读概括能力差。如“(2)材料二、三反映了元朝地方行政制度有哪些创新?”本问三个要点在材料中的信息是较为明显的,但许多考生只能答到第一个要点,第二、三个要点或答不上或答错了。 4.基础知识记忆
2、不到位。如第(2)问的历史作用,将教材叙述的内容写上,就能拿到分数。但仍有许多学生只能凭材料二、三的信息,答到第一点作用,第二、三点作用在教材中,却写不到。 5.审题能力差。这突出反映在:“(1)据材料一,与秦朝的郡相比,元朝的行省有何特点?结合元朝行省图,指出元朝实行行省制度的现实原因。”许多学生不会根据题目的提示,观察地图找出“特点”;不知道“现实原因”要“结合元朝行省图”分析,而是写到其他方面。“(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行省制对于现代地方行政制度建设的历史借鉴价值。”绝大多数考生本问只能拿1分,原因在于不会“综合上述材料”,不能从材料本身分析引出,而是脱离材料,讲空话、套话,也有不少考生
3、与第(2)后半部分重复,讲行省制的作用。三、产生原因分析1.基础知识包括历史基本史实、基本概念、阶段特征掌握不扎实甚至很欠缺。2.学科基本能力特别是历史思维能力很欠缺。如阅读材料、提炼关键信息,对相关信息进行分析、概括、归纳等,不少学生都较薄弱,不会理性思考,不会变换角度思考问题。3.复习课时有限,制约学生学习效果。本题第(2)问共6分,从能力要求看,并不高。存在失分较多的情况,与目前许多学校历史课时严重偏少不无关系。四、教学对策建议1.要加强基础知识的落实与巩固。知识是能力的载体,只有夯实基础,能力的提高才会有可能。在此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历史基本概念和历史阶段特征的理解、分析。 2.要加强材
4、料解析题尤其是图表材料题的训练力度。新材料、新情景是目前命题的主要趋势,材料阅读、理解、提炼信息的能力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学习成绩。平时要在这方面花大力气,进行规范化训练。 3.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语数外三门与历史选修科目的关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4.要从多方面对学生加强应试技巧的指导,建立必要的思维模式。如材料解析题设问的类型与应答方法、启示类问题应答的方法,等等。第22题一、数据统计分析本题最高分11分,最低分0分,平均分4.93分,难度系数为0.45。二、共性问题分析1.第一小题的第1小问照抄材料,不能很好的从材料中提炼有效信息,概括作答,有一定数量的答案照抄了材
5、料一的第2、3句话。僵化记忆所学知识,机械作答,不能很好的理解题目回答要求。有较多的学生在回答时,直接用所学的卢梭的主张“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天赋人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相关内容回答。第2小问表述不规范,基础知识欠缺。在学生的“经济背景”答案中,有一定数量的试卷出现“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工商业的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等。或者将“经济”与“政治”内容回答错位。甚至出现“奴隶制”“旧氏族贵族垄断”等答案。有的学生死板硬套,将所学的启蒙运动的背景全部照搬回答。 2.第二小题第1小问整体答题情况较好。错误较多的回答是“理性”或“自由”一词。第2小问照抄材料二
6、中的整句内容,不能提炼概括。尤其第三得分点,简单的抄上“制度按照理念”一词,表达不成句连贯,表述不清楚。 3.第三小题审题不清,纯粹回答“启蒙运动的影响”,或者将卢梭和康德观点的作用分开回答。基础知识掌握薄弱,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影响混为一谈。理解不到位,侧重于回答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未能结合材料与所学回答作用,只是将自己对“自由”的理解表达出来。三、产生原因分析1.基础知识不实。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点、主干知识线索不清,记忆不准,相关知识混淆。2.学科能力不强。学生不能有效阅读、分析材料并准确获取和解读材料的有效信息;不能将材料中获取的信息与教材所学内容有效链接,概括回答。对问题的分
7、析不够全面,思路比较狭窄。四、教学对策建议1.夯实基础,注重主干知识的突破与落实,用好有效的检查手段,督促学生将基础知识巩固到位。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梳理、记忆、循环消化和及时检测,通过错题再练,滚动复习重点知识和核心知识。夯实学生的基础,以基础知识的把握促成学科能力的提高,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条件。同时加强知识的梳理,注重知识的整合和重组,挖掘与主干知识相关的延伸性、隐性型知识,考查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内在联系,构建立体的知识框架和网络。 2.针对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解析材料,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轮复习过程中,要加强针对性的专项练习,加强学生对史料的研读,
8、从选择题、主观题的不同题型练习中,培养学生材料解析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史习惯,掌握基本的习史方法。 3.规范习惯,注重平时训练的有效性,提高学生解题技巧。要关注细节,在思维的模式化和答题的规范性上做好文章,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第23题一、数据统计分析本题最高分13分,最低分0分,平均分5.56分,难度系数为0.40。二、共性问题分析1.审题偏差。第一问要求回答欧洲的政治经济条件,不少考生答案写成美国民主政治确立、日本明治维新。题目要求“论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影响”,部分学生描述的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历程”。2.不能充分挖掘材料信息并正确使用。如
9、第二问,要求结合材料论述世界市场的影响,材料中已经包含了答案中的大多数角度和史实。3.论述角度缺失或者表达不清晰。不少学生角度单一或者将多重角度混合在一起,缺乏认真的构思。部分同学能从积极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进行论述。较少的同学能从政治、经济、思想、社会习俗等方面论述,极少的同学涉及到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等史观视角。有的学生论述只有史实的堆砌,较少论及观点结论。部分考生不能利用史实支撑自己的观点,所答史实不能为观点服务。语言表述辞不达意、张冠李戴甚至离题万里的现象亦为多见。三、产生原因分析1.主观题的综合解题能力较为薄弱,诸如史料阅读、准确全面提炼材料信息、严谨审题、用专业术语表述、规范作答等方面
10、都表现得不如人意。2.日常小论文训练的模式比较单一,基本上属于“就材料提供的某一观点进行评述”这一类型,学生也习惯了一个论点+大量史实的答题套路,导致这次很多同学思路不开阔。根源还是审题问题。四、教学对策建议1.进一步夯实基础,核心主干知识及重要历史概念的掌握一定要到位,要加强对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现象的整体建构。2.强化材料题的训练及解题指导。试题贵精不贵多;讲评时不能满足于答案的呈现,要讲审题要求、答题思路和命题意图,要对学生答题所表现出的思维的成熟性和答题的规范性进行准确评判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3.优化小论文题的训练方式。尽可能多地搜集高考小论文题的呈现形式,每种形式精选若干例题
11、,进行精练精评。首先使学生形成感性认识,初步了解小论文题的不同呈现方式,才能家中有粮,心中不慌;其次是基本掌握解答不同类型小论文题的套路,保证架构分明、方向不偏。第24题一、数据统计分析本题最高分12分,最低分0分,平均分5.79分,难度系数为0.45。二、共性问题分析1.第(1)问:第一小问,部分学生不能理解“社会心态”的含义,答成“人有多大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第一小问学生一般能答出消极心态,积极心态答出不多。第二小问,部分学生不能认真审题,错答成“大跃进”“人民公社”;本小问三个得分点中,学生一般能够答出“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一五计划”的完成两
12、个得分点,“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缺乏经验教训”这一点学生基本不能答出。 2.第(2)问:部分学生对图表的分析能力欠缺,不能准确解读图表。图表信息有三个时间段:57-60;60-62;62-65,57-60这个段中包括钢产量和粮食产量两个部分。部分学生把原因答成“表现”。在答题时大部分学生只能分析第一段原因:大跃进、人民公社;部分学生错答成“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于后两段原因“纠正左倾错误”“八字方针”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够答出。 3.第(3)问:大部分学生能够从材料中提取三个信息“奠定基础”“培养骨干”“积累经验”,对于结合所学知识“提供教训”这个得分点,能够答出较小。
13、三、产生原因分析1.部分学生基础知识不牢、阶段特征把握不准确。第(1)问中结合1956-1957年分析原因,答成“大跃进”“人民公社”,第(2)问分析原因答成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于“1956-1957”这一阶段没有整体概念,对于这一时期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不能概括出。 2.审题能力欠缺。第(1)问中结合1956-1957年分析原因,不能抓住时间点;第(2)原因部分学生答成表现。(3)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大部分同学不结合所学知识,故没有答出“提供教训”。 3.图表分析能力欠缺。很多同学不会分析,就抓住“1957-1960”这个时间点分析,对于后面
14、两段时间变化,很多学生没有能够分析出原因。 4.对于新的史观,如本题“心态史学”“计量史学”部分学生搞不清楚,故在答题时,不能准确理解。5.学生辩证思维能力欠缺。如第(1)问学生普遍只回答消极心态,不能回答积极心态;第(3)问大部分同学只是从积极角度分析,没有总结出其中的教训。四、教学对策建议1.进一步夯实基础,尤其对于主干知识,要准确把握,注意总结历史阶段特征,二轮注意复习历史纵横向联系。 2.加强图表型材料解析题的训练。如何阅读表格,注意表格中数据的动态分析,如何把表格和所学知识进行联系。 3.注意一些史观、史学方法的渗透,如心态史观、计量史学。 4.注意加强对新增考点、史学新成果的研究。
15、本题中如何正确评价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我国的经济建设,实际上与习近平对这段历史的新的提法有关。第25题一、数据统计分析本题最高分10分,最低分0分,平均分5.63分,难度系数为0.56。二、共性问题分析1审题环节中的问题:审不清题意的要求。比如对于要求根据材料得出结论的答案,变成根据教材来回答,答题时出现方向性的错误。抓不住问题中的关键词。比如第二小题中“教育改革措施的结局”写成了“维新变法的结果”,抓不住“教育改革”这个关键词。第三小题中“影响中日教育改革成效的基本因素”写成了“中日两国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抓不住“基本因素”这个关键词。2阅读材料、提取信息方面的问题:提取信息不全面。比如第一
16、小题中,学生不能提取“政府教育投入”这个信息点,对于“推动了初等和高等教育发展情况”也不能分开提取信息点。在提取信息中,学生不能根据材料问题来提出信息。比如第二问中要求学生回答的是“教育改革方面”的影响,学生回答成为了“思想”方面的影响。3教材基本知识点掌握方面的问题:学生的教材基础知识点不够扎实,基本事实不清楚,发生混淆。比如第二小题对于“戊戌变法教育改革的结局”的回答,写成了“开办新式学堂,顽固派打到了维新派,教育改革失败”、“虽然失败,但是变法推动了思想解放潮流”等,说明学生对于历史教材中相关知识点很不熟悉。将“京师大学堂”写成了“京师同文馆”,知识点发生了混淆。4历史思维方法问题:比如
17、第一小题中,对于明治维新教育措施的评价中,有近三分之二的同学只是提取了材料中的“积极”方面,不能从“积极”和“不足”两个角度进行评价。对于第三小题中“基本因素”的回答,很多同学不能运用归纳和概括的方法,从具体的措施中概括一般性的规律和认识,而是分别写出了中国和日本发展教育的具体措施。三、产生原因分析1学生平时审题中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审题缺乏严谨性。2学生阅读材料的良好习惯和基本方法还没有形成。3学生在历史思维方式上也存在一定的不足,评价历史问题的方式和方法仍没有建立起来。四、教学对策建议1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提高教材知识点熟悉程度。“改革回眸”模块知识点,不求过分细致,但是要抓好改革背景部分的
18、主要方面、改革内容中核心部分、区别改革的性质、分析改革的特点、认识改革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比较同类性质改革的异同之处、总结改革的一般规律。只有做到这些方面,才能算真正掌握了教材。2加强历史解题规范化训练。答案的书写做到严谨、规范、工整;写好答案的提示性词语;标出答案要点的序号等;回答历史问题时候,做到分数与答案要点相对应;答案的书写不能超出规定的范围。答案的语言要采用历史学科语言,做到精炼和简洁。3培养和提高学生对于历史信息的阅读和提取能力。掌握文字材料提取信息的一般方法,注意“总分”、“分总”、“总分总”等材料结构形式,注意材料的主语、偏正词组,注意材料的标点符号等。养成提取信息的一般原则和方法。4注重学生历史思维方法的训练和培养。6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