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色彩的对比说课稿美术组:王海燕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美术教材第十册第四课色彩的对比。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四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是为了使学生学习和了解色彩的视觉规律,结合生活中的色彩对比,培养学生对于形式美的感受力和表现力,从而“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而设置的课程。 五年级学生经过几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色彩基础知识,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审美体验也为他们学习本课奠定了基础。为此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色彩对比规律,感受对比的形式美感,应用对比规律。教学难点:如何选择
2、与搭配强烈对比和柔和对比的色彩。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讲解和欣赏,让学生理解什么是色彩对比。(2)过程与方法:学习和了解色彩的视觉规律,让学生感受对比的形式美感并能初步运用对比规律。(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感知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二、教法学法:基于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和学生认知水平的了解,我确定了以下教法和学法:教法:1、引导发现法:美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需要的是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引导学生学会审美,用会审美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大自然中的美,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形成健康的审美观。2、问题探究法: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自主思考,经过整理
3、分析解决问题。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理解抽象的色彩知识,同时又为学生创设了宽松的学习气氛。学法:1、音乐联想法:音乐和美术一样都是情感艺术,不同之处在于音乐之美来自于听觉,美术之美来自于视觉。在本课教学中我用音乐调动学生的感官,用视听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感受色彩对比的形式美感。2、情感体验法:每一种色彩都是具有情感的,几种色彩组合起来更是蕴涵丰富的情感信息,而这些信息是无法用语言来传递的,只有理解了、体会了才能产生共鸣。所以我通过引导让学生去体验色彩的情感特性。3、合作交流法:教育心理学指出:“合作、交流是人类生活的基本能力。”美术课中采用小组合作的创作方式,可以使学生
4、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体验到制作作品的乐趣。三、教学流程(一)交流引入 音乐联想首先在大屏幕上出示一幅黑白的图片,让学生猜画面的内容是什么?然后慢慢过渡成彩色的,让学生观察从黑白与彩色的变化,说说自己的感受,让学生感悟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多彩绚丽的世界。接下来让学生从油画棒中选择2-3种自己喜欢的色彩迅速的涂在一张小卡片上,在这个环节中学生是在无意识、非主观的运用色彩。我从中有目的的选择两组色彩,分别衬到两个镂空的卡片后面,这样就出现了两件不同色彩对比的服装。然后播放两段音乐,让学生说出这两段音乐的感觉分别和哪件衣服的感觉有点像。学生会很容易的就会发现第一段音乐和这件衣服的感觉有点象,什么感觉呢
5、?强烈、活泼、跳跃、欢快另外一件衣服则和另一首曲子的给你的感觉是一样的。柔和、协调、融合在这个时候我适时的出示一些的彩色卡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按照感觉给卡片分类。让学生的情感体验得以巩固。(二)引导探究 情感体验这一环节是引领学生进行自由探索、自主学习的环节。本环节不是由老师直接告诉学生要掌握的知识,而是由老师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材料色相环,让学生自己找规律,老师只是参与到学习交流活动中。 此时我抛出本环节的问题:什哪些的色彩组合在一起感觉很强烈对比,哪些的色彩组合在一起感觉很柔和?让学生色相环上找一找看看有没有什么规律。 我把学生分成每6人一组,给每个小组准备一个色相环。色彩的视觉规律
6、是相当抽象的知识,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让学生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协作、交流、讨论,在讨论交流过程中,学生逐渐发现了色彩强烈对比、柔和对比的规律并且在共同的探讨、交流中清晰起来。个人的思维与智慧得以展现并且最终被整个群体所共享。接下来,用课件演示强烈对比柔和对比在色彩环上的准确范围,以及色对比的定义。让学生把自己通过讨论得到的结论加以规范。同时出示板书。生活中到处都有美丽的色彩对比,通过大量图片的欣赏让学生欣赏生活中和大自然中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色彩之美、对比之美。而后进入本课的下一个环节(三)实践创作 合作交流 创作也是本课的重点之一,让学生分组合作,利用自己事先准备好的工具和材料彩
7、色纸球等用具,根据小组成员分工的不同,共同协作完成12幅美术作品。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挥创新精神和个性,同时也可以在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在学生创作的过程中,提示学生有目的有预设的使用主观色彩使画面呈现预想的气氛和效果。(四)赏评作品 拓展思维 本环节包括两个层次。 一是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等方式,就学生学习情感、态度、效果进行评价。 二是让学生思考两个问题: 1、学校的图书馆要装修,选择色彩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2、儿童游乐场的大型玩具为什么颜色都比较鲜艳? 通过这两个问题的思考,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更为广阔的生活中,让学生明白美来自于生
8、活,美应用于生活的道理。四、板书设计根据教学流程,板书设计分为四个部分:课题、强烈对比区域、柔和对比区域、色相环区域。纵观全课,我努力体现引导和探索,让学生在学习中探索,在探索中学习。色彩的对比教案及教学反思乐亭镇井坨小学 王学文教材版本:冀版美术教材第11册第1课 教学设计思路:本课主要是要让学生发现什么是色彩对比,它在生活应用在哪些方面。这些是通过一些师生互动游戏、欣赏生活与大自然的图片、多方面引导学生在了解、感受色彩对比美的特点,让学生了解色彩的视觉规律,进而运用色彩对比的视觉规律来表现美。也为下节课色彩调和奠定基础。学生人数为30人,在课堂教学中以小组的形式分成六组,目的是便于孩子们上
9、课材料的分发使用和相互学习。 教学目标:(1) 通过欣赏和讲解。让学生理解什么是色彩对比。(2) 通过分析生活和艺术作品中的色彩效果,使学生在感受色彩对比的形式美感等同时能初步运用色彩对比规律。教具、学具:1各种生活中有明显色彩对比的图片。2老师准备十二色相环及各种彩纸动物剪影。3学生准备的作业纸、各种条状或块状彩纸。 课堂教学实录:一(师生互动激趣,创设情境)1师:今天开始讲课前我们先做一个小游戏:我说一个字或词,看谁反应最快说出它的反义词。课堂气氛轻松,这时抓准时机进入下一个环节。)2师:我们刚才说的那些词在大自然是常见的现象。(观看大自然的图片)这些出现在大自然中反差比较大的现象我们称它
10、们为什么现象?生答:对比现象。3. 刚才你们的反应很快,现在老师考考你们的眼力:师:这有两张图片,我每张图片只放2秒钟。看看谁能看出图片中是什么?(放图片两张:一张是红色的小鱼周围是绿色的小草,一张是猫头鹰灰褐色的与周围环境很类似)学生第一张比第二张容易识别。为什么第一张图片我们一下子就能分辨出来,而第二张图片分辨起来要困难些?引出物体与背景间存在色彩对比:色彩中也存在对比,我们称之为色彩对比。(出示课题)二、(边说边学 自主学习)贴(强烈对比的字和色相环)师:给你们一分钟的时间在你们手中的水彩笔中找出你认对比最强烈的颜色。(学生积极动手找,老师这时把十二色相环贴在黑板上。找完后学生有的把找到
11、的色都举起来了。)生1:我找的是绿色和黄色。生2:我找的是蓝色和红色。生3:我找的是绿色和红色。生4:我找的是黑色和白色师:黑色和白色不属于色彩范畴,是无色系,这节课我们不作探讨,以后我们在讨论它。(学生一边说一边把色在色相环中标一下位置。)师:我们来看看谁找的对比更强呢?(拿出学生说得三色卡蓝和黄黄和紫)这三组颜色那组颜色对比强呢。学生生齐声说:红色和绿色。师:它们在色相环中成多少度角?生:180度。师:在色相环中成180度的,也就是直线对应的两个颜色对比最强,例如:蓝(老师在色相环中画一直线)让学生说相对应的强对比色。师:蓝色和红色,不看绿色和红色,与绿色和黄色比相对对比强,绿色与黄色相对
12、对比弱(一边说一边把相对写在黑板上,来强调色彩的对比是相对而言的),在色相环中呈120-180度的为强烈对比,90-30度之内的为柔和对比。(出示板书:柔和对比、强烈对比)三、(启发引导 拓展思维)1. 师:我们除了可以利用色彩对比美化我们的生活之外,还可利用它的规律在生活中做一些其他的用途。(课件观看图片)师:清洁工的衣服为什么是橘红色的?学生一起答:醒目,突出,防止别人撞他。师引导提醒:这种色与周围环境。学生一起说:对比强(引导学生观察事物比较的观察)师:动手术的医生为什么穿绿色的?学生议论纷纷。师:色彩对比除了前面我们说得给人们影响,强烈的互补色还可以缓解人的疲劳,因为血是红色的,与绿色
13、的衣服是互补色,这样穿医生可以更好的做手术。2. 师:这个同学说得太好了。你们知道吗,动物也是大自然中运用色彩对比的高手?他们运用强烈对比或柔和对比来保护自己。(欣赏分析张图片后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四、(动手实践 练习掌握)师:现在老师这有许多动物,你们利用现有的工具和材料来帮助他们恐吓敌人,或者隐藏起来保护自己吧。出示一张范画来说明制作方法:用色块或色条来隐藏动物。老师巡视指导,学生制作中提问:注意(是先贴背景还是先贴动物呢?先贴中间还是先贴边上?)五、(展示评价 谈论应用)分别找出几个强对比和弱对比的作业到前面展示。提出作业评价要求:谁在来说说你的作品用了哪些色,用的是强烈对比还是柔和对比
14、?你用你的作品中的色打算作什么呢?学生上来说。一堂课在愉悦的气氛中结束。色彩的对比教学反思 色彩是绘画的形式因素,是艺术表现的语言之一,它不仅是一门知识,也是一样工具,所以在小学阶段,就开始慢慢的让学生了解色彩,并掌握简单的色彩知识。虽然小学阶段的色彩知识比较简单,但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色彩的对比是五年级下册的一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色彩的色相对比,认识对比色。我在讲这节课时,课前让学生回忆学过的和颜色有关四字词语,其目的是让美术课和语文课有机的整合,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由关于色彩的词语导入新课,然后由学过的色彩知识三原色和间色引出色相环,因为美术课中的色彩知识不多,新
15、旧知识之间不连贯,这样设计也是让学生回忆早已学过的知识,由已知引出未知。学生了解认识色相环之后,分组进行涂色游戏,两组选择同类色,一组选择邻近色,两组选择色环中位置相对应的颜色,也就是对比色。这样设计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色彩带给自己的感受。学生涂完色之后,将作品贴在一起,然后,让学生观察,哪幅作品最吸引你,为什么?由此总结出,色相环中,距离较紧的两种色相比较,视觉效果不强烈,对比弱;距离越远的两种色相相比较,视觉效果强烈,对比强,这两种颜色是对比色。学生在色环中找一找那些颜色是对比色,选一组自己喜欢对比色,进行绘画练习。上完这节课后,觉得有两个地方没有达到设计效果,第一是课前,让学生说有关
16、颜色的四字词语,学生说的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五光十色,都挺好,这也是我设计的本意,但也有学生说,黄道吉日,红杏出墙而不是花红柳绿,姹紫嫣红等这些形容颜色的词,我觉得可能和我的提问有关,如果我说请同学们说一说形容颜色的词,可能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第二是让学生说一说哪幅作品最吸引你,我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感受到运用对比色的作品视觉效果更强烈。其实学生也都感受到了,有些学生说运用对比色的作品太亮了,不喜欢,所以觉得最吸引自己的是其他的作品;还有学生说,有两幅放在一起作品都是绿色为主,面积大,所以最吸引自己的是这两幅作品。其实这两位同学在分析的时候都讲出了自己的理由,而且,对色彩对比的感觉都很对,第一位同学说运用对比色的作品太亮了,恰恰就说明这幅作品最吸引他的目光,只不过他不喜欢,所以他觉得不吸引他。第二位同学认为绿色面积大,所以吸引他,也对,色彩对比中的面积对比,如果我把两幅作品分开放就不会出像这种情况了。由此,更让我觉得,教学设计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得到检验,课堂中出现的或多或少的问题只有在不断的反思中才能解决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