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民主和谐的气氛是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愉快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知识创新的重要条件。1确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喜欢某一教师,必然也喜欢这个教师上的课,形成教师越喜欢我,我越喜欢这位教师上的课,我越学越起劲的良性循环。所以教师要爱每一个学生教师要象主持人一样具有“亲和力”,让学生有“向师性”。教师的每一个亲切的称呼,友好的眼神,期待的目光,关切的手势和充满爱意的微笑都可以在无形中缩短师生情感上的差距。2创设良好的人际环境课堂上教师要力求改变优等生和教师一统天下的局面,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而不是
2、充当旁观者的角色。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活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通过设置各种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时、分、秒的认识时,可以采用让学生戴红领巾的方法导入新课来。刚才带红另巾大概用几秒啊?让学生感受几秒,并激发了兴趣。2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兴趣人们总是对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感兴趣,所以教学中如果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为素材,创设一种模拟生活的情境,能使学生感到数学是可亲可近的,在不知不觉中展开对数学
3、问题的探索。逐步产生求知的欲望。第一册“统计”单元,例题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聚会情境提出问题,体现了生活里需要统计,以便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时,我对教材进行了加工,使整堂课围绕过生日这一内容展开,先让学生回忆自己过生日时,家里来了哪些客人,并说说当时的场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话锋一转,大象今天也过生日,看看它的家里来了哪些客人?这时学生兴趣高涨,争着说自己的发现。我抓住时机问:你还想知道什么呢?通过讨论交流,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显然正是由于学生非常熟悉情境中的生活,所以不仅学得主动,而且兴趣盎然。3开展游戏竞赛,提高兴趣根据小学生好动,好胜,好强的心理特点,教学中可适当开展一些竞赛和游戏活动。如:口算大王比赛,登山夺红旗比赛,小组对抗赛,“找朋友”“送信”等一系列活动,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4加强操作,提高兴趣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是从动作开始的。只有让学生自己经历新知的形成过程,不在教师的指令下默默接受,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才能同时得到发展,动手操作活动,以动促思,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积极进行探究。例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我让学生画角、做角、贴角。从而突破了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的难点。这样教学,既提高了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