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一、填空题 2.扩大模数 3.燃烧性能、耐火极限、四4.M、1005.地震烈度6.失去支持能力、完整性破坏、失去隔火作用7.恒荷载 、活荷载 8.阿拉伯数字、从左往右,大写拉丁字母,从上往下9.2号轴线后附加的第一根轴线10.耐久11.楼(地)面面层上表面12.屋面结构层上表面外墙定位轴线二、单选题1.C 2.D三、名词解释1.地震烈度:某一地区地面房屋遭受到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2.耐火极限:对任一建筑构件按时间-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试验,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破坏或失去隔火作用时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表示。3.建筑模数:是选定的标准尺寸单位,作为建筑空间、建筑构配
2、件、建筑制品以及有关设备尺寸相互协调的增值单位。4.定位轴线:确定建筑构配件位置及相互关系的基准线。5.燃烧性能:建筑构件在明火或高温辐射的情况下,能否燃烧及燃烧的难易程度。四、简答题1.2. 在构造设计过程中,应遵守以下基本原则:满足使用要求建筑构造设计必须最大限度地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这也是整个设计的根本目的。综合分析诸多因素,设法消除或减少来自各方面的不利影响,以保证使用方便,耐久性好。确保结构安全可靠房屋设计不仅要对其进行必要的结构计算,在构造设计时,也要认真分析荷载的性质、大小,合理确定构件尺寸,确保强度和刚度,并保证构件间连接可靠。适应建筑工业化的需要建筑构造应尽量采用标准化设计
3、,采用定型通用构配件,以提高构配件间的通用性和互换性,为构配件生产工业化、施工机械化提供条件。注重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建筑构造设计处处都应考虑经济合理,在选用材料上应就地取材,并在保证质量前提下降低造价。注意美观有时一些细部构造,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美观效果。所以构造方案应符合人们的审美观念。综上所述,建筑构造设计的总原则应是坚固适用、先进合理、经济美观。3. 标志尺寸用以标注建筑物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如跨度、柱距、层高等),以及建筑制品、构配件、有关设备位置界限之间的尺寸。应符合模数数列的规定。构造尺寸是建筑制品、构配件等生产的设计尺寸。一般情况下,构造尺寸加上缝隙尺寸等于标志尺寸。实际尺寸
4、是建筑制品、建筑构配件等的实有尺寸。实际尺寸与构造尺寸之间的差数,应由允许偏差值加以限制。4.为了设计和施工的方便,有利于不同专业人员的交流,定位轴线通常需要标号。定位轴线应按以下原则进行编号(19-20)5.建筑模数是选定的标准尺度单位,作为建筑空间、建筑构配件、建筑制品以及有关设备尺寸相互协调中的增值单位通过选定标准的增值单位,能够保证不同地区同一行业建筑设计、施工及构配件生产之间的尺度关系通过以基本模数和导出模数为基础而展开成为模数数列,模数数列根据建筑空间具体情况拥有各自的适用范围,除特殊情况外,均应满足建筑模数数列的要求。6. 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有:(1)外力作用的影响(2)自然界其
5、它因素的影响 (3)人为因素的影响 (4)技术和经济条件的影基础复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基础 地基2室外设计地坪3人工地基 天然地基4浅埋 500mm5单独基础 条形基础 井格基础 片筏基础(或箱形基础)61:1.57矩形 台阶形 锥形 阶梯形8200 mm9200 mm10建筑物的荷载 地基土质的分布 地下水位的高低11地基承载力12大13514持力层 下卧层15荷载大小 性质 相邻基础底面高差160.1m17钢性基础 柔性基础 单独基础 条形基础 筏片基础 箱形基础 桩基础二、选择题1B 2B3D4C5C6B三、判断题12四、名词解释1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土壤层称为地基,它不是建筑物的构造组成部
6、分2基础是建筑物的构造组成部分,承受着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荷载传给地基3基础埋置深度是指室外设计地坪至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4凡是由刚性材料制作,受刚性角限制的基础,称为刚性基础5不受刚性基础限制的钢筋混凝土基础称为柔性基础6独立基础是指基础为独立的柱墩形式,它是柱下基础的基本形式7当建筑物上部结构为墙承重或密集的柱子承重时,常采用连续的长条形基础,称为条形基础8当基础须埋深时,可将钢筋混凝土筑成有底版,顶板和若干纵横墙为整体的空心箱形基结构,称箱形基础9对于刚性材料基础,为保证不被拉力、剪力破坏,必须限制基础的宽度方向挑出的长度与宽度之比,因此,基础允许宽度方向挑出的长度与高度之比所对应的正切
7、角为刚性角五、简答题1建筑物的全部荷载是通过基础传给地基的,地基承受荷载的能力有一定的限度,基础底面积()通常用下式计算AN/f式中,为建筑物的荷载;f为地基的容许承载力因此可看出,当地基承载力不变时,建筑物的总荷载愈大,基础的底面积愈大;或者说,当建筑物的总荷载不变时地基承载力愈大,基础的底面积将愈小2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建筑物的用途,有无地下室、设备基础和地下设施,基础的形式和构造;()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载大小和性质;()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相邻建筑物的基础埋深;()地基土冻胀和融陷的影响3基础按构造形式不同分为独立基础、条形基础、井格基础、片筏基础和箱形基础独
8、立基础常用于柱下,也可用于墙下条形基础常用于墙下,也可用于密集的柱下井格基础常用于土质较弱或荷载较大的柱年下片筏基础常用于土质很弱的柱下或墙下箱形基础用于荷载很大或浅层地质条件较差或下部许设地下室的建筑中第四章复习题答案一 填空题1木楼板,砖拱地板,钢筋混凝土楼板,压型钢板组合楼板2面层,结构层,顶棚层3现浇式,装配式,装配整体式4板式楼板,肋形楼板,井字楼板,无梁楼板,压型钢板组合楼板5钢梁,压型钢板,现浇混凝土6不小于80mm,不小于100 mm7基层,垫层,面层8整体地面,块材地面,卷材地面,涂料地面9 100150 mm,地坪材料10金属条,玻璃条11直接式顶棚,吊顶棚12凹阳台,凸阳
9、台,半凸半凹阳台,生活阳台,服务阳台13搁板式,挑板式,挑梁式14不小于1.5倍15低于1.05m,1.1m,1.2m二 选择题1 A 2 B 3 C 4 D 5 B 6 B 7 C三 名词解释1 楼板内不设梁,将板直接搁置在墙上的楼板2 楼板内设置梁,板中荷载通过梁传至墙或柱3 是肋形楼板的一种特殊形式,板内设梁且不分主次,板为双向板,纵梁和横梁同时承担着 由板传递下来的荷载。4 将板直接支撑在柱上,不设主梁和次梁5 是以截面为凹凸形的压型钢板做衬板与现浇混凝土浇筑在一起构成的楼板结构6 地面与墙面交接处的垂直部位,在构造上通常按地面的延伸部分处理四 简答题(1 P65 2 P65 3 P6
10、6 4 P67 5 P72 6 P73 7 P75 8 P76 9 P74)1(1)面层又称楼面,作用:保护楼板、承受并传递荷载,对室内具有清洁和装饰作用 (2)结构层,作用:承受并传递荷载,同时对墙体起水平支撑作用 (3)顶棚层,作用:保护楼板、安装灯具、装饰室内、敷设管线等 (4)附加层,根据楼板的具体要求而设置,作用是找平、隔声、隔热、保温、防水、防 潮、防腐蚀、防静电等2 (1)强度和刚度要求 强度要求是指楼板在自重和使用荷载作用下安全可靠,不发生任何破坏;刚度要求是指楼板在一定荷载作用下不发生过大变形,保证正常使用。 (2)防火、防水、隔声、热工等方面的要求 上下层房间设计温度不同时
11、应设置保温层 有防火要求的楼地面应根据建筑物的等级、对防火要求进行设计 对一些有水房间应做好楼地面的防渗处理 楼板的隔声量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3)便于在楼板层内敷设各种管线 (4)经济要求 楼地面占建筑物总造价的20%30%3 (1)选用空心构件来隔绝空气传声 (2)在楼板面铺设弹性面层 (3)在面层下设置弹性垫层 (4)在楼板下设置吊顶棚4 肋形楼板有主次之分,主梁沿房间短跨布置,次梁与主梁一般垂直相交,板搁置在次梁上,次梁搁置在主梁上,主梁搁置在墙或柱上。5 (1)尽量减少板的规格、类型。 (2)应优先选用宽板,窄板可作为调剂使用 (3)板的搁置应避免出现三面支撑情况。 (4)按支撑楼板
12、的墙或梁的净尺寸计算楼板的块数,不够整块数的通过调整板缝、于墙边挑砖或增加局部现浇板等办法来解决 (5)遇有上下管线、管道穿越楼板时,应尽量将该处楼板现浇6 隔墙宜采用轻质隔墙,此时可放在楼板的任意位置;若隔墙自重较大时,应避免将隔墙搁置在一块楼板上,通常将楼板搁置在板的接缝处。当采用槽形板或小梁搁板时,隔墙可直接搁置在板的纵肋或小梁上;当采用空心板时,须在隔墙下的板缝处设现浇板带或梁来支撑。7 地面主要由面层、垫层和基层三部分组成,有特殊要求时还可在面层和垫层之间增设附加层 作用: 面层:保护垫层,装饰室内的作用 垫层:起找平和传递荷载的作用 基层:为地坪的承重层,起承重作用8 (1)具有足
13、够的坚固性。要求在外力作用下不易被磨损、破坏,且要求表面平整、光洁、易清洁和不起灰。 (2)保温性能好。 (3)具有一定的弹性。保证地面行走起来舒适,且有隔声效果。 (4)美观要求。地面应具有与建筑功能相适应的外观形象。 (5)满足隔声要求。 (6)其他要求。地面应满足防火、防水、防腐蚀等方面的要求。9 叠合楼板是由预制薄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叠合而成的装配整体式楼板。 预制楼板既是楼板结构的组成部分之一,又是现浇钢筋混凝土叠合层的永久模板。现浇叠合层内可敷设管线,预制薄板底面平整,室内装饰效果好。 叠合楼板综合了现浇式楼板整体性好和装配式楼板施工简单、工期短的优点又避免了现浇式楼板湿作业量大、
14、施工复杂和装配式楼板整体性较差的弱点。五 绘图题楼梯答案一、填空题1梯段 平台 栏杆扶手218 33中间 楼层42h+b=600mm52000mm 2200mm6现浇整体式 预制装配式7板式 梁式8三角形 L形 一字形9空花栏杆 栏板式栏杆 组合式栏杆10梯段二、选择题1B 2C3C4C5D6D7D8A9D10C三、名词解释1梯梁在踏步板之下,踏步外露,称为明步。2梯梁在踏步板之上,形成反梁,踏步包在里面,称为暗步。3楼梯净高包括梯段净高和平台净高,梯段净高是指踏步前缘到顶部梯段底面的垂直距离;平台净高是指平台面或楼地面到顶部平台梁底面的垂直距离。四、简答题1楼梯主要由梯段、平台和栏杆扶手组成
15、。每个梯段的踏步数量一般不应超过18级,也不应少于3级;平台的主要作用是减少疲劳,连接梯段或楼板层及转换梯段方向;栏杆起围护作用,扶手作依扶用。2踏步尺寸与人行步距的关系是2h+b=600mm。其中,h为踏步高度;b为踏步宽度;600mm为人行步距。在不增加楼梯长度的情况下,通过将踏步前缘挑出形成突缘(包括斜踢板)来加大踏步面的宽度。3栏杆与梯段的连接可采用预埋铁件焊接、预留孔洞插接、螺栓连接等方法。4(1)选择楼梯形式。根据已知的楼梯间尺寸,选择合适的楼梯形式。进深较大而开间较小时,可选用双跑平行楼梯;开间和进深均较大时,可选用双分式平行楼梯;进深不大且与开间尺寸接近时,可选用三跑楼梯。(2
16、)确定踏步尺寸和踏步数量。根据建筑物的性质和楼梯的使用要求,确定踏步尺寸。通常公共建筑主要楼梯的踏步尺寸适宜范围为:踏度宽度300mm、320mm,踏步高度140150;公共建筑次要楼梯的踏步尺寸适宜范围为:踏步宽度280mm、300mm,踏步高度150170mm;住宅共用楼梯的踏步尺寸适宜范围为:踏步范围250mm、260mm、280mm,踏步高度160180mm。设计时,可选定踏步宽度,由经验公式2h+b=600mm,可求得踏步高度,各级踏步高度应相同。根据楼梯间的层高和初步确定的楼梯踏步高度,计算楼梯各层的踏步数量,即踏步数量N=层高(H)/踏步高度(h)若得出的踏步数量不是整数,可调整
17、踏步高度h值,使踏步数量为整数。(3)确定梯段宽度。根据楼梯间的开间、楼梯形式和楼梯的使用要求,确定梯段宽度,如双跑双行楼梯梯段宽度=(楼梯间净宽梯井宽)/2梯井宽度一般为100200mm,梯段宽度应采用1M或1/2M的整数倍数。(4)确定各梯段的踏步数量。根据各层踏步数量、楼梯形式等,确定各梯段的踏步数量,如双跑平行楼梯各梯段踏步数量(n)=各层踏步数量(N)/2各层踏步数量宜为偶数。若为奇数,每层的两个梯段的踏步数量相差一步。(5)确定梯段长度和梯段高度。根据踏步尺寸和各梯段的踏步数量,计算梯段长度和高度。梯段长度=该梯段踏步数量(n)1踏步宽度(b)梯段长度=该梯段踏步数量(n)踏步高度
18、(h)(6)确定平台深度。根据楼梯间的尺寸、梯段宽度等,确定平台深度。平台深度不应小于楼梯宽度,对直接通向走廊的开敞式楼梯间而言,其楼层平台的深度不受此限制,但为了避免走廊与楼梯的人流相互干扰及便于使用,应留有一定的缓冲余地,一般楼层平台深度至少为500600mm。(7)确定底层楼梯中间平台下的地面标高和中间平台面标高。若底层中间平台下设通道,平台梁底面与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应满足平台净高的要求,即不小于2000mm。否则,应将地面标高降低,或同时抬高中间平台面标高。此时,底层楼梯各梯段的踏步数量、梯段长度和梯段高度需进行相应调整。(8)校核。根据以上设计所得结果,计算楼梯间的开间和进深。若计算
19、结果比已知的楼梯间尺寸小,通常只要调整平台深度;当计算结果大于已知的楼梯间尺寸,而平台深度又无调整余地时,应调整踏步尺寸,按以上步骤重新计算,直到与已知的楼梯间尺寸一致为止。(9)绘制楼梯各层平面图和楼梯剖面图。楼梯平面图通常有底层平面图、标准层平面图和顶层平面图。1)尺寸和标高的标注应整齐、完整。平面图中应主要标注楼梯间的开间和进深、梯段长度和平台深度、梯段宽度和梯井宽度等尺寸,以及室内外地面、楼层和中间平台面等标高。剖面图中主要应标注层高、梯段高度、室内外地面高差等尺寸,以及室内外地面、楼层和中间平台面等标高。2)楼梯平面图中应标注楼梯上行和下行指示线及踏步数量。上行和下行指示线是以各层楼
20、面(或地面)标高为基准进行标注的;踏步数量应为上行或下行楼层踏步数。3)在剖面图中,若为平行楼梯,当底层的两个梯段做成不等长梯段时,第二个梯段的一端会出现错步,错步的位置宜安排在二层楼层平台处,不宜布置在底层中间平台处。五、设计绘图题(1)提示尺寸取250mm175mm或260mm175mm。(2)各楼层踏步数量为16级。(3)二层两梯段踏步数量各为8级。底层第一个梯段的踏步数量为11级,第二个梯段为5级,即平台下地面降低450mm,平台梁高(包括板厚)取250mm,则第一个梯段的踏步数量为8+2000(1758+450250)/17510.3取11级,第二个梯段踏步数量为1611=5级。(4
21、)梯井宽度取160mm,梯段宽度为1150mm,平台深度取1150mm。(5)进深符合3M的模数要求。(6)可按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绘图,见附图5-7。第六章答案一 填空题1 平屋顶、坡屋顶、曲面屋顶 2 四3 材料找坡、结构找坡4 有组织排水、无组织排水5 刚性防水、柔性防水 6 2507 80120、1001508 1002009 满铺法、空铺法、点粘法、条粘法二、选择题 1B 2.B 3.B三、名词解释1 材料找坡:是指屋面板呈水平搁置,利用轻质材料垫帜而构成的一种做法。2 结构找坡:是指将屋面板倾斜搁置在下部的墙体或屋面梁及屋架上的一种做法。3 有组织排水:是指屋面雨水通过排水系统,有组
22、织地排至室外地面或地下管沟的一种排水方式。4 无组织排水:是指屋面雨水直接从檐口落到室外地面的一种排水方式。5 柔性防水屋面:柔性防水屋面是将柔性的防水卷材相互搭接用胶结料粘贴在屋面基层上形成防水能力的一种屋面。6 刚性防水屋面:是指以刚性材料作为防水层的屋面,如防水砂浆、细石混凝土、配筋细石混凝土防水屋面等。7倒置式保温层:是指将屋顶构造中将保温层设置在防水层上部的一种构造做法,目的是具备更好的保温隔热效果四 、简答题1答:常用于屋顶的隔热、降温措施有通风隔热屋面、蓄水屋面、种植屋面和反射降温屋面。2 答:刚性防水屋面设置分格缝的目的在于防止温度变形引起防水层开裂,防止结构变形将防水层拉坏。屋面分格缝的位置应该设置在温度变形允许的范围内和结构变形敏感的部位(装配式屋面板的支撑端、屋面转折处、现浇屋面板与预制屋面板的交接处、泛水与立墙交接处等部位)。3 答:平屋顶的保温层有正铺法和倒铺法两种。正铺法是将保温层设置在结构层之上,防水层之下而形成封闭式保温层的一种屋面做法;倒铺法是将保温层设置在防水层之上,形成敞露式保温层的一种屋面做法。9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