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居环境复习思考题名词解释:1 人居环境:人居环境指人类居住生活的自然、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状况的总称。或者影响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体,可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社会)环境两大类。人居环境也是指自然的要素和社会的要素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序的空间系列,并承担相应的功能人类聚居地。2 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和能量的总和;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生物、自然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3 人工(社会)环境:人工环境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要,通过人类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加工和改造自然物质,创造物质生产体系,积累社会文化等
2、所形成的环境体系。它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标志,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断丰富和演变。包括房屋、道路和各项设施以及城市、乡村和人文遗迹等物质要素,也包括 政治、经济、法律、技术、文化等非物质要素。4 人群:人群指有某种特征(相同兴趣、相同职业、相同居住地)的若干个人的抽象集合,它忽略人的个体特征,强调一类人所共的特征。5 使用人群 使用人群指特定空间的需求者和利用者。有效把握研究客体(主要使用人群)的共同特征,有利于提高环境使用的效率。6 必要性活动人群:必要性活动人群指那些在空间中以必要性活动为主的人群,如赶路的行者、购物的消费者。7 自发性活动人群: 自发性活动人群指那些在空间中
3、以自发性活动为主的人群,如那些和别人打招呼问好的人、在城市道路中不自觉停下来观看表演的人。8社会性活动人群:社会性活动人群指那些在空间中以社会性活动为主的人群,如那些在空间环境中举行聚会、典礼的人。9 主导行为: 主导行为即环境中发生具有较强目的的行为。由于行为本身具有较强的目的性,为完成该目的,人们一般都会采取比较直接的手段去实现。10 空间 空间是由实物占领或者围合的中空部分。11 内部空间 内部空间是由实体限定而构成的空间。它必须能够让人进入其内部,并从事各种活动。构成内空间的条件是:(1) 上下左右,四面八方被有形体包围。 (2)必须与外部相贯通。12 外部空间 外空间是人为的从自然载
4、体中界定出来的,具有一定范围的,有目的的创造的外部环境,所谓外部空间的范围是相对而言的,以学校为例:作为学校来讲,学校以外是外空间;作为教学大楼来讲,教学大楼以外是外空间;作为教室来讲,教室以外是外空间;同样,作为展示来讲,展馆以外是外空间;而作为展示内空间来讲,其内空间以外是外空间。13 封闭型空间 封闭型空间指限定因素较多的空间体。它外表较封闭,功能较单一。同一建筑中如有多个封闭型空间体即可用排比手法,取得较理想的空间序列效果。封闭型空间体是立面造型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是整个建筑的主体量。建筑造型实体几乎由它决定。14 开放型空间 开放型空间指限定因素较少的空间体。它的空间形状有时简单,有
5、时复杂,以适应多种功能用途。它常以虚的、不定的形式出现。开放型空间体的多功能性和不定性带来了其复杂性。15 联想 联想,即主体在对客体进行一定理解的基础上,将客体同自身的观念、生活经历、记忆以及知识中的有关形象等相联系的过程。16 想象 想象,即主体在联想的基础上,使心理超越客体的现有时空特征,再组合成新的意象的过程。想象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根据想象的独立性和创造程度的不同,主要可以分为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两大类。17空间连锁 空间连锁是两个空间所形成的共有区域,它可以是每个空间所共同拥有的;可以容入其中一个空间而成为完整空间的一部分;也可以独立出来作为原来两个空间的连接体。生活中这种空
6、间关系的例子也很多,典型的就是悬挑空间。18空间邻接 空间邻接是空间关系中最普遍的一种空间形态,它允许每一个空间被清楚的界定出来,而在两个空间之间发生的视觉与空间连续的程度取决于分离并连接的连接面的性质,连接面可以是两个空间之间一个独立的平面;可以是单一空间中独立的平面;既可以是允许视觉在两个空间中交流的列拄;也可以是通过高差或者表面处理来进行空间分割。在邻接空间的界定中墙体和门窗是普遍的界定物,而牌坊则是一个非常高雅的界定物。19意境 意境就是属于主观范畴的意与属于客观范畴的境二者有机结合的一种境界。20对比 对比指具有差异的空间毗邻地安排在一起,而形成的空间景观效果。21 虚隔 所谓虚隔,
7、通过门、窗等透空的元素而使分割的空间相互联系,将原本被分割的孤立静止的空间随着联通而延伸到彼此中去。虚隔就是渗透性的隔景。22 实隔 实隔,就是对空间进行隔断性处理。中国园林空间安排通过实隔隔断观赏线,使游客分别观赏隔断两侧的景色,从而使空间难以捉摸。23 借景 借景就是以客观有限空间为依据,因势合理将别处空间景致收入到有限的空间中。24 边界 边界是指划分不同空间领域的实体构成或者媒介地域。例如围墙、河岸、陡峭的筑堤、悬崖、两个建筑之间的道路、街道等。25 行为边界 行为边界是指空间中特定的行为终止的地方或者行为发生改变的地方。在行为边界处于一种行为可能终止,也可能是另一种行为又接着发生。26 刚性边界 “刚性边界”通常由通透性较差的实体构成,用以划定领域,使内外空间分明。它表现为实体不可移动,内外空间的明确分隔,领域感强烈。27 边界效应 边界效应是指边界区域对人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