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自由落体运动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认识自由落体运动,知道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原因。(2)知道自由落体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3)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并能够运用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进行简单计算,能够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2.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影响物体下落快满因素的过程培养学生抓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建设理想模型的思想。(2)经历探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过程,理解实验在物理研究中的作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小游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处于积极求知的过程,以一种愉悦的心情参与课堂教学。(2)让学生认识到从生活经验得到的认识有些不是正确的,而要
2、采用科学方法来研究问题,培养学会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3)通过课后自己制作测速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1)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性质、规律 。(2)重力加速度。2.难点:(1)对物体下落快慢与物体轻重无关的理解。(2)探究自由落体运动性质的过程。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授法、实验法、探究法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用具:小铁球、纸板、牛顿管、抽气机、频闪照片、打点计时器、纸带、学生电源、重锤、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演示设疑 激发兴趣 引入新课游戏 教师拿一跟50cm的塑料尺,请几位同学分别用母指和食指夹在尺的零刻度线,做捏住它的准备。注意手的任
3、何部位不要碰到尺,当看到老师松手放尺的动作时,学生立即用手指捏,然后老师很快给出他们的反应时间。设疑 刚才老师用极其普通的直尺竟然测出了与之毫不相干的一个物理量时间,看来老师手中的这把直尺有着神奇功能。请学生对比直尺产生疑惑。衔接 待我们学习了本节课的内容后,同学们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二、精心实验 启发分析 分散难点学生自己实验说明自己关于轻重不同物体的下落快慢,教师引导得到学生得到空气阻力是影响物体下落的原因。设疑那么在没有空气的环境下物体的下落会是怎样的一种情景呢?演示真空中铁片和羽毛一同下落的实验(在抽气时让学生完成学案第二题,演示三次)现象铁片和羽毛几乎同时下落(这说明在没有空气阻力的
4、影响下,物体的下落遵循相同的规律)给出定义:在物理学上把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在有空气的空间里,如果空气阻力的作用比较小,可以忽略不计,物体的下落也可以看做自由落体运动,所以我们常见的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理想模型。)衔接 在了解了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之后,我们再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三、分析概括 进行实验 得出规律观察苹果自由下落的频闪照片(介绍频闪照相法)学生初步得到自由落体为初速度为零的加速直线运动。猜想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证明利用前面学习过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判别式来分析频闪照片和打点计时器打的纸带。(三组分析频闪照片,两组采用实验得到的纸带
5、,教师可随时指导有问题的学生)归纳总结: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衔接既然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又是多少呢?学生继续分析纸带和频闪照片得到加速度在9.8 m/s2 左右。衔接这个加速度是苹果和重锤自由下落的加速度,由刚才的一些实验我们看到不同的物体在同一地点自由下落的情况都是相同的,所以这个不仅是苹果和重锤自由下落的加速度,也是一切物体自由下落的加速度。总结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这个加速度叫做自由落体加速度,或重力加速度,用字母g表示,它的方向和重力方向相同,总是竖直向下。观察不同地点的重力加速度表。学生分析:地球上不同地方g值不同,重力加速度表来看随纬度的增加g值不断变大。一般取g9.8米/秒2 ,在粗略计算中可取g10米/秒2。因此,自由落体运动的本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四、规律总结 V=gt h=gt2 五、完成导学案练习 。六、作业:课后制作测量反应时间的尺子,有机会测量你爸爸喝酒前和喝酒后的反应时间,看你能得到什么。七、教学反思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