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教学简案课题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授课人杨丹单位哈尔滨市第十八中学课型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课水平测试要求孔子学说的主要内容及影响。孟子、荀子的主要主张,儒家思想形成过程。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主要内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原因及意义。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程朱理学的思想,陆王心学的内容。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掌握明清时期思想家的主要观点及影响。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形成及发展演变历程。识记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主张,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主张,明清之际儒学思想发展。过程与方法:通过师生互动、归纳材料等方式,概括儒家思
2、想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和思想主张,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古代儒家思想的历史作用的评价,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形成对传统思想文化批判继承的意识。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本课的有关历史材料,帮助学生学习从材料中提炼有效信息和利用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儒学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在学习中应注意将儒家思想与现实社会相联系,体会古代思想文化成果的现实意义。教材分析教学重点中国古代各个时期儒家主要代表人物的思想主张。教学难点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形成及发展演变历程,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历史作用。教法情境教学法、自主学习与问题
3、引导的教学法、合作探究式教法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情境营造:展示谜语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一、演变线索篇课前:学生预习复习学案,自主构建“中国古代儒家思想 发展演变历程”知识网络,进行知识整理。课上:学生归纳概括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发展演变历程,在此基础上,教师展示课件,点拨纠正。二思想辨析篇课前:学生预习复习学案,在复习的基础上自主完成儒 家代表人物表。课上:活动:选数字回答问题三深化提高篇:学生思考回答: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地位变化情况?为什么会有此变化?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历史作用?(学生结合复习学案上的补充材料回答) 对待儒家思想我们应采取的态度?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学生代表发言,教师点拨总结。课堂小结学生自主梳理课本,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对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形成清晰的认识。学生结合教材归纳整理。通过该活动检验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形成对传统思想文化批判继承的意识。学生阅读并分析归纳材料,培养学生从历史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并进行分析的能力。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能力。(三)练习巩固近几年学业水平测试真题检测水平测试要求掌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