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 光的折射复习提纲班级_姓名_一、光的折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叫作光的折射。注意:发生折射现象时往往同时发生反射现象。(2)术语:如图所示,共有5条线,3个角,注意:AO是入射光线,过入射点且垂直于界面的直线NN称为法线,入线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入射角,折射光线OB与法线的夹角叫做折射角。(3)光的折射规律: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入射角增大(或减小)时,折射角也随之增大(或减小);光线垂直介质表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零;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光
2、线偏向法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光线偏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时光路可逆。(4)生活中的折射现象人在空气中看水中的物体(河底看起来较浅、戳鱼对准所看到鱼的下方戳去、被碗壁遮住的硬币重新被看见、鱼缸中的金鱼看起来较浅、水中的铅笔筷子向上弯折、玻璃砖下的物体看起来较浅等等):人所看到的不是物体本身,而是折射所成的虚像,该虚像在实物的上方。人在空气中看天上的物体(潜水员看岸上的树木、星星闪烁、海市蜃楼、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人眼就能看见、朝阳及落日看起来偏大甚至变形等等):人所看到的不是物体本身,而是折射所成的虚像,该虚像在实物的上方。人透过水柱看后侧的物体(透过
3、水杯看鹦鹉、平视水中的铅笔看起来变大且变形):uf时,类似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二、透镜(1)制造:透镜是用玻璃、石英、树脂等透明物质磨制而成。光照射过来,透过透镜的那部分光,将因为折射使传播方向发生偏折。(2)分类:它的一侧或两侧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按照形状,可以将透镜分为两类,中间厚边缘薄的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叫凹透镜。(3)基本概念:光心:一般把透镜的中心称为光心。入射光线经过光心时,传播方向不改变。主光轴:把通过光心且垂直于透镜平面的直线称为主光轴。焦点(F):跟主光轴平行的平行光通过透镜后将会聚(或反向延长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个点叫作焦点。焦距(f):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
4、距。(4)透镜的作用: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也叫会聚透镜。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也叫发散透镜。(5)特殊方向的光线:在右表中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探究目的凸透镜成像,到底有哪几种不同的情况?实验器材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刻度尺(光具座)探究步骤A记录或粗测所选凸透镜的焦距。将蜡烛置于光具座最左端,光屏置于最右端,移动凸透镜,直至光屏上出现最小的清晰的像(光斑),测出凸透镜和光屏之间的距离,该距离近似等于焦距。(天气好的时候也可先测焦距再组装,方法是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取一张白纸在凸透镜另一侧移动,直至白纸上出项最小、最亮的光斑,测量白纸和凸
5、透镜之间的距离。)B组装器材。透镜位于蜡烛和光屏的中间,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好处: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C探究成像的动态变化规律。使烛焰从距离凸透镜较远处逐次靠近透镜,每次都调节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如何随物距减小而变化。物体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物距(u),像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像距(v)。D探究不同像时,物距、像距和焦距的关系。使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像,记录几组物距、像距的数据;使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像,记录几组物距、像距的数据;根据以上实验数据分析在何种情况下可以成倒立、等大的像,再试一试,记录成倒立、等大的像时的物距、像距的数据;
6、使物距小于焦距,用眼睛通过透镜直接观察烛焰,记录像的特征,检验像的虚实。E小结与交流,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常见问题A.像不在光屏中间的调节方法:如右图,像的位置偏高,可以向上移动蜡烛,也可以向下移动凸透镜和光屏,还可以向上移动光屏,使像成在光屏的中间。调节时,蜡烛的移动方向与像的偏离方向相反,光屏的移动方向(凸透镜的移动方向)与像的偏离方向相同。B.光屏上接受不到像。原因:烛焰、光屏的中心不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物距小于焦距,成虚像;物距等于焦距,不成像;物距略大于焦距,像距过大,光具座不够长。(2)凸透镜成像的规律A.动态规律:对于某个凸透镜来说: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像的性质与物距有关。B.具体
7、性规律:物距(u)像距(v)正立(倒立)放大(缩小)实像(虚像)应用u=vf在焦点附近形成一个光斑测焦距u2ffv2f倒立缩小实像照相机、人眼、摄像机u=2fv=2f倒立等大实像测焦距fu2f倒立放大实像幻灯机、投影仪u=fv=不能成像获取平行光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焦距固定的照相机是通过旋转调焦环使镜头前伸、后缩,改变像距从而使远近不同的景物都能在底片上成清晰的像。摄像机的光学原理与照相机相同。幻灯机: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可以把幻灯片上的画面放映到屏幕上,当幻灯片到镜头的距离在2倍焦距和焦距之间时,在屏幕上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投影仪、电影放映机的光学原理与幻灯机相同。放大镜:一
8、个短焦距的凸透镜,当把被观察的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之内时,观察到的是物体正立的、放大的虚像。(2)人眼成像原理: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近视眼成因:人眼看近处的物体时,人眼通过调节肌肉的松紧来使晶状体的弯曲度将变大,焦距变小,使问题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长此以往,会导致晶状体弯曲度维持较大的状态,焦距比正常眼睛小,维持一种适合看近处物体的状态,也就成了近视眼。近视眼、远视眼的特征:近视眼(如图A):适合看近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晶状体的厚薄经调节后,远处的像仍将落在视网膜的前方。远视眼(如图B):适合看远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晶状体的厚
9、薄经调节后,近处的像仍将落在视网膜的后方。视力的矫正:矫正近视眼所佩戴的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它的作用是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后移(如图C)。矫正远视眼所佩戴的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它的作用是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前移(如图D)。(3)望远镜作用:能使远处的物体在近处成像。分类:开普勒望远镜、伽利略望远镜。结构特征和成像特征:种类结构特征成像特征开普勒望远镜(天文望远镜)物镜是凸透镜,焦距较大。目镜是凸透镜,焦距较小。物镜的后焦点、目镜的前焦点重合。看到远处物体的倒立的虚像。伽利略望远镜物镜是凸透镜,焦距较大。目镜是凹透镜,焦距较小。物镜、目镜的后焦点重合。看到远处物体的正立的虚像。(4)显微镜:物镜是凸透镜,焦距较小;目镜是凸透镜,焦距较大。物体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再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最终成倒立放大的虚像。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