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省造林绿化工程建设表彰大会领导讲话稿 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林业部门精心指导下,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生态,绿色先行”的理念,举全市之力推进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完成造林面积16.59万亩,占指导性计划的111.8%,栽植各类苗木2710万株,投入资金3.85亿元,参与人数达30余万人,造林面积和资金投入均超过前5年总和。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把“一大四小”工程放在“生态立市、绿色发展”战略高度来认识 作为平原大县,造林绿化工作基础差,历史欠账多,绿化率偏低。为此,我们在工作中始终强化“三种理念”:一是强化“大绿化”理念。按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2、主要链接点的城市定位,围绕三年全市绿化大变样的目标,统筹城乡造林绿化,坚持山上造林与平原造林并进,城镇造绿与农村造绿并重,通道绿化与农田林网绿化并举,整体推进“一大四小”工程建设。全市共完成山上造林5.88万亩,平原造林10.71万亩,其中公路绿化2100余公里,农田林网绿化1.1万亩。二是强化“造绿就是造福”理念。按照“建一栋好房子,不如造一片好林子”的思路,把林业生态与城乡美化结合起来,在城市,坚持规划定绿、拆迁还绿、沿路造绿、推墙透绿、见缝插绿,打造生态园林之城;在乡村,突出保护森林资源、提高林分质量、发展林业产业。城市新栽各种苗木25.3万株,新增绿化面积0.23万亩,561个新农村建
3、设试点村新栽各种苗木120万株,新增绿化面积1.5万亩。三是强化“增绿就是增富”理念。在发展生态林的同时,以建设全国高产油茶示范基地为契机,把“一大四小”工程建设与发展特色富民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实施“1121”工程(即五年新造高产油茶10万亩,改造低产油茶10万亩,建立2个高产油茶苗木基地,培育1个年产值超亿元的油茶加龙头工企业),初步形成了“小白线”万亩高产油茶产业长廊和生态硒谷万亩富硒高产油茶特色产业板块,共带动4.2万农民增收致富。其中白土岗霞村农民通过发展高产油茶种植和苗木繁育,人均年增收5000余元。 二、按照“一年见成效、三年大变样”目标加大推进“一大四小”工程建设力度 三、以
4、“横向到边、纵管到底”的机制推动“一大四小”工程建设向纵深发展 着眼工作机制创新,激发造林绿化工作活力,突出抓了“三有”:一是“树有其主”。按照“不栽无主树,不造无主林”的要求,对集体所有的机耕道等可绿化用地,采取“群众自愿、大户经营、权责统一、市场运作”模式,以公开招标、拍卖、租赁等方式,进行依法流转,落实造林绿化主体。对现已栽植的林网林带,引入市场机制,进行公开拍卖,落实所有权、经营权主体。二是“主有其权”。按照“谁造林、谁所有、谁投入、谁受益”原则,赋予造林经营主体自主经营权,依法依规颁发林权证,保障造林经营者合法权益。目前,全市共有近10万亩新造林发放了林权证。三是“权有其责”。为克服过去“年年栽树不见树、岁岁造林不见林”的现象,提高苗木成活率,我们按照“有树必有人管,有林必有人护”要求,积极探索承包户+村委会+镇政府“三位一体”等管护模式,对栽植苗木实行即栽即管,包栽包活,有效地确保了成活率第3页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