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精选-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上册)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7、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二、调查的一般方法 1、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2、抽样调查的条件:数目过多或范围过大三、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2、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
2、对鼠妇生活、分布的影响的实验】 鼠妇的生活环境:阴暗、潮湿。变量:两个实验组中不同的实验条件。探究性实验中,每两个实验组之间有且仅有一个实验变量,这一变量即为探究的影响条件。(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同物种间的关系:种内竞争、种内互助;不同种间:种间竞争、种间互助、捕食、寄生、共生。3、生物既要适应环境,又会影响环境。 4、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等。生产者:能够从非生物部分获得物质与能量。一般为绿色植物也有一些光合或化合细菌。消费者: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以生产者为食
3、(即从生产者获取能量及物质)。一般为动物。分解者:能够将生产者、消费者的遗体或排泄物中的物质及能量转化到非生物部分。一般为细菌和真菌。5、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6、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生产者的数量最多,顶级消费者最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生物体内有毒物质越多。 7、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8、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
4、的。 9、地球之肺:森林生态系统;地球之肾:湿地生态系统。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一、 显微镜的结构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二、显微镜的使用 1、显微镜中的像与真实物体对比,为左右相反。因此物像在视野中哪里,就往哪个方向移。2、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3、物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视野中细胞体积越大、细胞数目越少。三、观察植物细胞:实验过程 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支持、保护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护 细胞
5、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液泡:储存有细胞液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发动机2、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3、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4、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四、细胞中的物质 有机物(一般含碳元素,可烧):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 无机物(一般不含碳元素):水、无机物、氧等,这些都是小分子 五、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是细胞内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二者联系:都是细
6、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二者区别: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六、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1、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 2、染色体由组成DNA和蛋白质。3、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4、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七、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1、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细胞数目增多)和细胞的生长(细胞体积增大)2、细胞的分裂 (1)染色体进行复制 (2)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 (3)细胞质分成两份 (4)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
7、新细胞 八、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 1、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2、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 3、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 人体的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4、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或人体 5、植物结
8、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6、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营养器官:根、茎、叶 ;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7、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 九、单细胞生物1、单细胞生物: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眼虫、变形虫 2、单细胞一般通过分裂生殖。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章 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1、 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蕨类使用孢子进行生殖。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2、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苔藓植物的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运输水分。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 3、苔藓
9、的叶只有单层细胞,对空气污染敏感,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4、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5、种子的结构 蚕豆种子(双子叶):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两片子叶) 玉米种子(单子叶):果皮和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一片子叶)、胚乳。6、种子植物根据有无果皮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都是被子植物。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1、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已度过休眠期。 2、种子萌发的过程 吸收水分营养物质转运胚根发育成根胚芽胚轴发育成茎、叶
10、。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食用豆芽的白胖部分是由胚轴发育来的 4、根尖的结构:吸收水和无机盐的部位主要是根的成熟区的根毛结构。根毛可以加大根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5、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6、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含氮、磷、钾的无机盐。7、花的结构与发育:8、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子房果实 受精卵胚 胚珠种子 子房壁-果皮(与生活中果皮区别)。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1、在植物中,运输水的通道是导管。在运输水的同时,无机盐也一起运输到植物全身。导管位于植物茎及叶脉的木质部(即我们常说的树芯)当中。有机物在植物茎韧皮部筛管中
11、运输。2、水分从活的植物体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3、气孔存在于叶片的上下表皮中。一般陆生植物的下表皮气孔比上表皮多。太阳上升时,空气进入气孔,蒸腾作用随之增强;夜幕降临时,气孔闭合,蒸腾作用随之减弱。4、植物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用于蒸腾作用散失。5、蒸腾作用一方面可以拉动水和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另一方面,在炎热天气时降低叶片表面温度,防止灼伤。6、对环境而言,蒸腾作用可以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因此植物对生态系统中水循环有促进作用。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1、天竺葵的实验 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目的: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消耗。对
12、照实验:将一片叶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纸片遮盖,目的:做对照实验,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 脱色:把叶片放进酒精中隔水加热,目的:脱色,溶解叶片中叶绿素便于观察。2、淀粉为光合作用的产物;光照为光合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叶绿体既是生产有机物的“车间”,也是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能量转换器”。3、构成植物体干重的绝大部分物质为有机物,只有极少数的无机盐。4、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作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等糖类。5、植物生长越旺盛,所需的有机物就越多。6、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时,从外界吸收了二氧化碳并释放了氧气。7、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
13、,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存储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8、光合作用: 主要目的:合成有机物(主要为淀粉),储存能量。有阳光才能进行第五章 绿色植物是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1、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2、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需要,这一过程叫做呼吸作用。3、呼吸作用主要在线粒体内进行的,实质就是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4、呼吸作用的强弱常常是生命活动强弱的标志。一般呼吸作用越强,代表生命活动越活跃。5、无氧呼吸:特殊情况下,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没有氧气参与的情况下也能分解,但分解的不彻底,释放的能力也较少。6、呼吸作用是所有生物的共同特征。呼吸和呼吸作用不一样,呼吸不是所有生物的共同特征。7、呼吸作用: 主要目的:产生能量,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活细胞随时都在进行。 可编辑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