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祝福鲁迅1.鲁迅先生曾在灯下漫笔中将中国封建社会概括为两个时代: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祥林嫂则是一个“想做奴隶而不得”的可怜女人。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鲁迅的小说祝福。导入新课2.3.作者介绍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新文学的奠基人。小说集有呐喊、彷徨等。呐喊收入19181922年间所写的14篇作品。彷徨收入19241925年所写的11篇小说。祝福选自小说集彷徨。鲁迅创造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新形式,他借鉴西方现代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打破了章回体小说的传统手法。为中国现代文学的艺术殿堂塑造了第一批不朽的典型形象,如阿Q、
2、祥林嫂、孔乙己等。4.5.鲁迅雕像6.鲁迅祖居门口7.鲁迅故居是鲁迅当官的爷爷置下的家业。到他十岁时,家道中落,后来基本以典当度日。8.鲁迅一九九年在东京的和服照9.绍兴,是伟大文学家鲁迅的故乡10.鲁迅、许广平和儿子周海婴11.鲁迅作品集简表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集 坟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 伪自由书南腔北调集准风月谈 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 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 集外集集外集拾遗等1616部 翻译:俄国作家果戈里的死魂灵 苏联作家法捷耶夫的毁灭12.小说常识 小说是一种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小说
3、三要素人物:典型的艺术形象情节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13.小说背景 祝福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它是鲁迅第二个小说集彷徨中的第一篇。小说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旧中国黑暗的社会现实。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鲁迅正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他看到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因此他在作品祝福里,深刻地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14.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科
4、学”,而阻碍中国进入民主、科学时代的最大障碍,就是中国两千多年遗留下来的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妇女是中国封建思想最大的受害者。鲁迅就选取了妇女题材,写作了祝福这篇小说。目的也就在于深刻揭露封建思想文化的流弊和余毒。小说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15.字词注音钝响 寒暄 瓦楞 朱拓 间或 乞丐 悚然 踌蹰 不更事 谬种 俨然 雪褥 瑟瑟有声 尘芥堆 形骸 颊 贺家墺 嚎 荸荠 絮絮 呜咽 驯熟 桌帏 讪讪 敛 怔怔 咀嚼 渣滓 瞥 拗不过 蹙缩 门槛 窈陷 惴惴 歆享 牲醴 蹒跚dnxunw lngtjinq gi s
5、ngchu ch gngmisynrjihijiohob qyxnwishn linzhngj ju zh z pinicknyozhuxn xing shng lpn shnx16.情节 内容 叙事顺序 序幕结局开端发展高潮尾声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祥林嫂凄然死去祥林嫂初到鲁镇祥林嫂被迫改嫁祥林嫂再到鲁镇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倒叙整体感知17.祥林嫂18.“我真傻,真的。”范曾 绘19.“你放着吧,祥林嫂!”范曾 绘20.人物形象 1 1、祥林嫂21.祥林嫂年谱二十六七岁以前-与祥林结婚。二十六七岁-春死夫。冬逃离家,经介绍到鲁镇做工。二十七八岁-春,改嫁。年底生阿毛。二十八九岁-贺老六患伤寒死。三
6、十或三十一岁-阿毛四岁,春,被狼衔去。秋,经介绍又回到鲁镇做工。祭祠时很闲,只烧火。年底柳妈建议她去土地庙捐门槛。三十一二岁-近秋到土地庙捐门槛。冬季祭祖,仍不能拿酒杯和筷子。三十二三岁-头发花白,记忆尤其坏。三十三四岁-可能被赶出鲁四老爷家。三十七八岁-腊月二十四夜里或二十五凌晨离开人世。22.衣着饰物精神状态两颊脸色眼睛青黄青黄青中带黑红的消失了血色消尽了悲哀的神色顺着眼顺着眼有泪痕无精神眼珠间或一转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破竹篮、空的破碗、破竹竿虽贫困但还有活力,对生活抱有希望走投无路,对生活失去希望对生活已经绝望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三次描写祥林嫂的肖像
7、23.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出他的眼睛。鲁迅24.找眼睛 论特点zz初到鲁镇初到鲁镇zz再到鲁镇再到鲁镇 zz讲阿毛故事讲阿毛故事zz捐捐 门门 槛槛zz不让祝福不让祝福zz行行 乞乞zz问有无灵魂问有无灵魂顺着眼安分顺着眼,眼角带着泪痕 再受打击,内心痛苦直着眼分外有神失神、窈陷眼珠间或一轮忽然发光精神有些麻木又有希望再受打击麻木一丝希望25.与“我”对话灵魂有无对四婶讲阿毛对大家讲阿毛与柳妈的对话语言描写封建迷信桎酷下矛盾的心理 痛苦、自责 麻木、空虚 精神重压,陷入恐惧26.春日之时,丈夫死亡初春之时,被卖改嫁暮春之时,痛失爱子迎春之时,一命归天样林嫂不幸遭遇发生的时间 样
8、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人。27.祥林嫂是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她勤劳善良,朴实顽强,但在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旧社会,她被践踏、被迫害、被摧残,以至被旧社会吞噬。封建礼教对她的种种迫害,她曾不断地挣扎与反抗,最后还是被社会压垮了。祥林嫂的悲剧深刻揭示了旧社会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摧残和迫害,控诉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小结28.2 2、鲁四老爷 鲁四老爷是当时农村中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他政治上迂腐、保守,顽固地维护旧有的封建制度,反对一切改革与革命。他思想上反动,尊崇理学和孔孟之道。自觉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他是造成祥林嫂悲剧的一个重要人
9、物。29.作者是怎样刻画鲁四老爷这个人物的?鲁四老爷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作者通过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的手法来刻画这个人物。(1)间接描写 通过鲁四老爷的书房陈设的描写,点明了鲁四老爷的身分(地主阶级、封建理学的卫道士),揭露了他的丑恶本质,从而揭示出他成为杀害祥林嫂的刽子手的深刻的阶级根源和思想根源。(2)直接描写 行动描写:这表现在祥林嫂被抢走的两件事上。语言描写:在祥林嫂的问题上,鲁四老爷一共开过六次口,说了百十来个字,却就把他反动、顽固、虚伪自私、阴险狠毒的性格特征,揭露得淋漓尽致。30.3 3、“我”小说中的“我”是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我”有反封建的思想倾
10、向,憎恶鲁四老爷,同情祥林嫂。对祥林嫂提出的“魂灵的有无”的问题,之所以作了含糊的回答,有其善良的一面;同时也反映了“我”的软弱和无能。在小说的结构上,“我”又起着线索的作用。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都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展现的。“我”是事件的见证人。31.思考研究谁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32.善良的祥林嫂zz以为辛勤劳作能安心生存zz以为丧夫失子能博得同情zz以为捐得门槛能减去罪孽 悲剧人物要使人怜悯,“最重要之点,性格必须善良”。亚里士多德33.祥林嫂的人生轨迹祥林嫂的形象及社会意义模样周正模样周正健壮耐劳健壮耐劳被迫改嫁被迫改嫁强烈反抗强烈反抗家破人亡家破人亡走投无路走投无路失魂落魄失魂落
11、魄沦为乞丐沦为乞丐活不能活不能死不敢死不敢惨死雪地惨死雪地横遭辱骂横遭辱骂34.祥林嫂是非死不行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把她往死里赶,是一样使她精神上增加痛苦。丁玲丁玲35.神权封建礼教封建迷信造成祥林嫂悲剧的原因夫权族权政权36.祥林嫂悲剧的社会原因 祥林嫂的悲剧形象地揭示了封建礼教封建思想对劳动妇女的迫害和摧残。作品中,封建礼教(鲁四老爷为代表)、家庭(婆婆、大伯)、社会(鲁镇的人们),无不一步步把祥林嫂推向绝境。社会迫使她不能守节,又不能不守节,“要做奴隶而不得”,正是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造成了祥林嫂的悲剧。37.典型的环境三次关于“祝福”的描写第一次(课文开始,鲁镇年终
12、祝福景象)封建势力和封建迷信对农村的统治,预示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必然性。第二次(鲁四老爷家的祝福景象)祥林嫂的一切挣扎,一切希望就在这次祝福中破灭的,特定的环境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第三次(文尾祝福景象)祥林嫂死的惨象与“天地圣众”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的气氛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化了对旧社会黑暗本质的揭露,在布局上首尾呼应。38.小说起名“祝福”的含义 1、体现了小说以事件命名的特点。2、祥林嫂悲惨命运是由“祝福”这个典型事件牵动出来,将其置身于“祝福”环境中,能够揭露出祥林嫂人生悲剧的社会根源。3、把祥林嫂的悲剧放在“祝福”的环境中,才能增强其命运的悲剧性,深化主题。39.、精当的环境描写 作者巧妙地把祥林嫂悲剧性格上的几次重大变化,都集中在鲁镇“祝福”的特定的环境里,三次有关“祝福”的描写,不但表现了祥林嫂悲剧的典型环境,而且也印下祥林嫂悲惨一生的足迹。、富有特色的人物刻画 肖像描写。画眼睛(眼神)。、倒叙手法的作用写作特点40.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