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庆老建筑变迁看重庆发展很多人都认为重庆是一个文化积淀不深,没什么历史感的城市,这其实是一种误解。从1869年上海英美商会派人到重庆调查商务,提出开埠以来,重庆在经历了诸多重大历史转折的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历史遗迹,它们就是今天散落在重庆各个角落里,饱经沧桑岌岌可危的老房子。老房子是一本近代史,重读它,就是重读重庆的历史。重庆的老房子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开埠前的重庆(18401890年)关键词:文化性这个时期的重庆仍是一座古老的封建府城,除衙府寺庙和大型民居为南方传统木结构建筑,一般居房多为竹木结构的吊脚楼,沿山崖层层修筑,呈“重累居”之状。1840年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
2、社会,外国宗教势力进入重庆,代表此时期的老建筑多为教堂。其中著名者,有1864年法国传教士范若瑟在城外方家什字建成的若瑟堂,至今仍为宗教场所。该堂平面为三廊式巴西里卡形,深30多米,宽10多米,面积近700多平方米。若瑟堂现在众多高楼的对比下已失去了往日的巍峨,但仍显得异类,突兀,令人想起当年外国势力进入中国时的生硬。 鹅岭公园里的“桐轩”,前身是英教会教堂建筑,中厅侧梯,厅内墙上刻有世界地图、星像图和卧狮像,由于地处险要,在当时被理解为对重庆觊觎,被愤怒的市民捣毁,只余首层,破败不堪。 二、开埠后到建市时期(18911929年) 关键词:经济商业性 政治性这个时期大量外国资本涌入,各国列强纷
3、纷在重庆建立金融机构,到1911年,重庆先后建起英美德法日洋行共计50家。建筑代表作有1886年建于南崖龙门浩的英商隆茂洋行,两层独立式住宅属典型的赤道下殖民式建筑,砖墙厚50厘米,室外有回形外廊,与重庆炎热潮湿的气候格格不入,显出英国人的教条和死板。此外,通远门内五福宫领事巷的英国领事馆、法国领事馆、仁爱堂修道院以及后为渝中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德国领事馆,都是这一时期的殖民式风格建筑。它们多为砖木混合结构,有廊柱花窗等,混迹在重庆朴实简陋的民房中,掩不住列强气息。位于重庆南岸区的德国大使馆,坐落于重庆广益中学后面,文峰塔下,后临向家坡。是一栋坐北朝南的中西式建筑,刘嘉玲和胡东一江春水向东流就拍
4、摄于此。1904年德国在重庆开设了领事馆办理四川一省的事务。由副领事米雷尔驻重庆处理日常事务。1938年8月14日,德国驻华大使代办飞师尔、秘书康朴抵达重庆,筹设大使馆馆址。后来他们在重庆南岸找到了一栋德国医生的别墅,改建为德国大使馆。1941年7月1日,德国正式承认南京的汪伪政权,国民政府立即对德绝交。1942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次日,国民政府在正式对日宣战的同时,亦正式对德、意宣战。随之正式封闭了重庆的德国大使馆。 目前有一位老翁在此居住守护,目前还没有对外开放,只有在使馆的周围透过玻璃可以看一下里面,沿大使馆右边的小路往上走到尽头,有一块空旷的平地,三面环山,另外一面可以俯视整
5、个渝中半岛,地理位置一点也不输给一棵树观景台。辛亥革命后,重庆的社会生活发生显著变化,民国政府在大梁子建中央公园即现在的人民公园。它是我国早期建成的公园之一,至今仍是市民们休闲娱乐的公共场所。南崖慈云寺也值得一提,其藏经楼呈券廊式,小园依山,不中不西,僧尼并持,当时重庆的开放之风已隐约可嗅。 三、建市到抗战前夕(19291936年) 关键词:文化性 商业经济性这一期的民族资本特别发达,国家处于战争爆发前的短暂稳定期,建筑代表作有大溪沟的火力发电厂、重庆大学、北碚文星湾的“中国西部科学院”、著名爱国主义教育家张伯苓投资修建的南开中学等。还有以重庆美丰银行、四川商业银行、重庆川盐银行、重庆四川饭店
6、、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等为代表的建筑。重庆大学(第一教学楼)建于1933年,为重庆大学现存年代最久的建筑之一,该建筑坐落在重庆大学团结广场旁边,依山傍水,环境清幽。古香古色的人文艺术学院仿佛就是从线装书里走出来的一样,充满了温婉的书卷气质。这座楼是和沙磁文化区的盛名连在一起的。它曾成为抗战文化的前沿阵地,还是陪都重庆吹响抗战号角的烽火台。邓颖超、郭沫若、黄炎培、马寅初许许多多的著名人士都曾在这栋两层小楼里慷慨陈词,指点江山,挥斥方遒。时光荏苒,第一教学楼已由最初的理学院变成了今天的艺术学院。从圆规三角尺到油画板雕塑刀,教学楼里依旧进行着线条与圆形矩形的组合。对于一教来说,变化的只是穿梭过往的人流
7、,永恒的却是她一如既往的大气、典雅和凝重。美丰银行造形是中国古布币,高6层,全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墙用黑色花岗石贴面,钢窗玻门,内设电梯,显露出民族资本的雄厚敦实,是重庆早期出现的近代建筑。 美丰银行是重庆的第一家中外合资银,一九二一年六月六日,四川美丰银行成立,总行设在重庆。总经理为雷文财团的董事长雷文,经理为美方的赫尔德,两位协理则由中方担任,分别是华股方面的出资方邓芝如和促成这次中美合作的功臣康心如。四、抗战时期(19371945年) 关键词:政治性 文化性由于战乱,这一时期的建筑多从实用经济出发,风格简朴,多为半砖半墙穿斗式建筑,唯有蒋介石在黄山修建的住宅云岫楼和歌乐山林园官邸仍是气派非
8、凡。当时的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对林园赞叹不已,蒋为笼络人心,将官邸送与林森,故为林园。林死后,蒋又收回,并再添三楼。后经陈果夫改建,加悬挑雨棚,窗台以下为砖石,上部板条夹壁,完全是一座颇具国际风格的小洋房住宅。现仍做宾馆使用。这是一种中国传统内敛淳朴文化的体现。 宋庆龄旧居是我市重要的抗战文物遗址,具有典型的中国陪都中上层民居特色。陈列馆总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740平方米。旧居占地面积为500平方米,是一幢二楼一底砖木结构的德式建筑小楼,共有房间26间。由三部分组成,主楼为宋庆龄及“保卫中国同盟”总部用房,后楼附属建筑为工作人员用房,房后有一个躲避日本飞机轰炸的防空洞。1942年宋庆
9、龄由重庆“范庄”迁寓于此,直到1945年12月离渝返沪,在此居住四年。五、抗战后到解放前(19461949年) 关键词:政治性这一时期国共矛盾被推到了台面上,此时重庆的许多建筑都表现了这一问题。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驻渝办事处旧址位于渝中区红岩村,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驻渝的办事处,是中共中央南方局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共中央南方局在国民党统治区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的大本营。30年代,这里是饶国模女士经营的“刘家花园”。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驻渝办事处设于红岩村。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博古、吴玉章、王若飞、邓颖超等中国共产党著名领导人曾在此生活、工作,历时8年,为中国
10、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1945年8月 28日,毛泽东同志亲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在红岩村度过了41个日日夜夜。红岩村以它对中国革命的特殊贡献享誉海内外。红岩村八路军驻渝办事处大楼,是一幢三层木结构楼房。二楼有毛泽东、周恩来同志的办公室、卧室,陈列着当年毛泽东、周恩来同志使用过的各种物品和毛泽东同志所著词沁园春雪手稿。三楼是办事处干部的工作间及宿舍。这里有一部秘密电台,可与延安直接联系。各房间内有许多反映当年生活和工作的物品及照片。馆内先后修建了樱花园、桃花园和盆景园。樱花系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敬赠邓颖超同志的名贵日本山樱。新华日报于1937年10月在南京创刊,1938年1月11日在武汉
11、正式出版,是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惟一的党报。1938年10月武汉失陷,迁重庆苍坪街,1947年2月被国民党勒令停刊。抗战爆发后,国共两党之间出现了第二次握手的新局面。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新华日报,于1937年1月在汉口问世。同年武汉沦陷,新华日报又奇迹般地在山城重庆出刊。 1939年的五三、五.四大轰炸后,新华日报的营业部从报社分离出来,迁往现在的民生路240号,为中西式砖木结构黑色楼房。三楼一底,共有房屋6间。门额横书新华日报四字,系当时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于右任先生所题。新华日报营业部除发行新华日报外,还是一个销售进步书刊,联络抗战志士,团结进步人士的重要阵地。当时在重庆的中共中
12、央南方局领导人周恩来、董必武、王若飞等同志常在此与各界朋友晤谈。毛泽东同志来渝谈判期间,曾专程来此看望全体报社的工作人员。国共谈判破裂后,新华日报被查封,全体人员于1947年3月上旬与中共八路军驻渝办事处一起撤回延安。新华日报共计在重庆9年,出刊3331期。如今,新华日报营业部旧址已成为重庆一个重要的爱国与历史教育基地。不可否认,在这一时期国共矛盾达到顶峰。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许多关押进步爱国革命志士的反动集中营。渣滓洞白公馆就是其中的代表。白公馆位于重庆沙坪坝郊区,原为四川军阀白驹的郊外别墅。1938年起被国民党特务机关当作秘密监狱。抗日爱国将领黄显声,同济大学校长周均时,爱国人士廖承志,共产
13、党员宋绮云,徐林侠夫妇及幼子“小萝卜头”等借是被囚禁于此。著名的小说红岩便再现了监狱内部残酷恐怖的囚禁生涯,及革命党人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最多时曾有二百多名“政治犯”被关押于此。年军统特务头子戴笠为审讯,关押的保密起见,将其选中为军统局本部直属看守所。原白公馆大门终日关闭,从侧面一小门进出,原储藏室改为地牢,原防空洞改为刑讯洞。在院内墙上写有“进思尽忠,退思补过”,“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等标语。抗日爱国将领黄显声,同济大学校长周均时,爱国人士廖承志,共产党员宋绮云,徐林侠夫妇及幼子“小罗卜头”等皆是被囚禁于此。著名的小说红岩便再现了监狱内部残酷恐怖的囚禁生涯,及革命党人矢志不渝的坚
14、定信念。最多时曾有二百多名“政治犯”被关押于此。白公馆是一处使后人缅怀英烈并为之扼腕叹息的革命遗迹,是这座城市深刻的历史符号。渣滓洞是国民党反动派囚禁、屠杀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的集中营。全名“渣滓洞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位于重庆市郊歌乐山下磁器口、五灵观一带,它三面环山,一面临沟,地形隐蔽。渣滓洞原为人工采煤的小煤窑,因煤少渣多而得名。它三面环山,一面临沟,地形隐蔽。1943年白公馆被改为“中美合作所”第三招待所,所关押“政治犯”迁此,于1947年4月迁回。 1947年12月,关闭半年多的渣滓洞作为重庆行辕二处第二看守所重新关人。关押人员来源主要有1947年“六、一”大逮捕的“要犯”、挺进报案和“
15、小民革”案中的被捕人员。上下川东武装起义失败后的被捕起义人员,最多时达三百多人。江竹筠、许建业、余祖胜等烈士曾在此关押过。 渣滓洞看守所分内外两院,内院有一放风坝,一楼一底的男牢十六间,女牢二间。为了从精神上瓦解革命者的斗志,特务们特意在渣滓洞内院墙上写“青春一去不复返,仔细想想,认明此时与此地,切莫执迷。”、“迷津无边,回头是岸”,“宁静忍耐,毋怨毋忧”的标语。外院是特务办公室,刑讯室。外院墙上写有讯示特人务的标语“领导看不到、想不到、听不到、做不到的,我们要替领导看到、想到、听到、做到”。1938年起,这里被国民党特务机关改造成秘密监狱,专门用来关押和迫害革命者,许多可歌可泣、英勇悲壮的事
16、迹便发生在此。渣滓洞分内、外两院,内院有一楼一底的男牢16间,另有两间平房作女牢,外院为特务办公室和刑讯室。重庆解放前夕,国民党特务纵火焚烧了渣滓洞,仅逃出15位被囚禁的革命者,其余皆不幸牺牲。六、思考:重庆是一个怎样的城市?重庆走过了这么多。这个城市,经历了中国的繁盛,也经历了从闭关锁国到五口通商的大变革。这里注定是一处不平静的地方,战火,争斗、这里,是我们的家乡。重庆是陪都,是河港,是通商口岸,是抗战时期的国家大后方。她有商业经济性、政治性、文化性的特色属性,是一座灿烂的城市。她的发展,也就是这三个属性的大发展。作为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又是富有历史内涵的陪都,重庆遗留有一大批从民国到改革开
17、放的建筑,这些建筑记录了重庆的发展历史,发展脉络,文化底蕴等。然而现代的重庆已然是盖上了一层面纱或者说换了个面貌,无法再感受到它曾经的落魄,了解到在战争年代在炮火硝烟的洗礼同时的点点滴滴变迁。曾经有许许多多的老建筑屹立在这座城市,然而现在只有少部分残存,默默地记录着她走过的点滴。七、今天的重庆建筑:新华社:重庆标志性建筑十年变迁上图是摄于1998年的重庆朝天门;下图是摄于2007年4月17日的朝天门新貌。 重庆直辖10年来,经过3000万巴渝儿女的辛勤建设,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批重庆标志性建筑旧貌换新颜,另有一些新建筑成为重庆新的城市标志。标志建筑的变迁反映了重庆直辖10年来的蓬勃发展。
18、 新华社记者杨磊摄上图是摄于1999年的重庆解放碑商业区;下图是摄于2007年4月15日的解放碑商业区新貌。 重庆直辖10年来,经过3000万巴渝儿女的辛勤建设,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批重庆标志性建筑旧貌换新颜,另有一些新建筑成为重庆新的城市标志。标志建筑的变迁反映了重庆直辖10年来的蓬勃发展。 新华社记者杨磊摄左图是摄于1999年的重庆洪崖洞;右图是摄于2006年7月的洪崖洞。洪崖洞是重庆主城区内仅有的几处吊脚楼区之一,经过改造后成为重庆标志性旅游餐饮区。 重庆直辖10年来,经过3000万巴渝儿女的辛勤建设,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批重庆标志性建筑旧貌换新颜,另有一些新建筑成为重庆新的
19、城市标志。标志建筑的变迁反映了重庆直辖10年来的蓬勃发展。 新华社记者杨磊摄上图是摄于1999年的重庆江北区观音桥;下图是摄于2007年6月15日的观音桥新貌。观音桥商业街已成为全国10大商业街之一。 重庆直辖10年来,经过3000万巴渝儿女的辛勤建设,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批重庆标志性建筑旧貌换新颜,另有一些新建筑成为重庆新的城市标志。标志建筑的变迁反映了重庆直辖10年来的蓬勃发展。 新华社记者杨磊摄这是摄于2007年4月17日的重庆主城区渝中半岛全景,高楼林立的重庆渝中半岛已成为重庆新的标志性景观。 重庆直辖10年来,经过3000万巴渝儿女的辛勤建设,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批重庆标志性建筑旧貌换新颜,另有一些新建筑成为重庆新的城市标志。标志建筑的变迁反映了重庆直辖10年来的蓬勃发展。 新华社记者杨磊摄八、反思:就让老建筑们自生自灭吗?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重庆很多老建筑逐渐从人们眼里消失,幸存者也大多自生自灭而已。这些年来,许多有心的重庆市民用双脚走遍了重庆的大街小巷和偏远郊区,用镜头留下了重庆老房子生存和消失的历史,有许多是几年后的今天已不复存在的老房子的“遗照”。老房子在城市建设中的快速消失,让大家忧心忡忡。可以说重庆老建筑的现状是“只用不养,多用少养。”。我们呼吁有关方面应对此做出相关的反应和决策,以确保重庆历史文化的延续和再生。9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