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新课程生物必修三学案东安一中生物组编第一章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学习目标】 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3.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学习重难点】1.学习重点(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2.学习难点(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使用说明】1.要求,课前查阅教材和有关资料,独立完成自主学习部分.2.完成时间要求,生物课前。【自主学习】1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体液体液的定义:_体液的组成: _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_)
2、体液 _ _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_) _(2)内环境 内环境的定义:_ _内环境的组成:_各种细胞所生活的内环境: 血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淋巴管内的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肾小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2细胞外液的成分(1)血浆的组成: _(约90%) _ 血浆 _ (约10%) _ (2)组织液、淋巴和血浆的成分有哪些异同点?3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表现在_和_三个方面。(1)渗透压定义:溶液渗透压是指:_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_溶液
3、中溶质微粒的数目与渗透压的关系:_(2)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近_,PH为_。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_等离子有关。(3)体温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_左右。4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_由外环境提供,同时产生的_又必须排出体外,但细胞并没有和外界直接接触,必须通过内环境的中介作用。【合作探究】探究一、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问题探讨” 血细胞 草履虫直接生活的环境及两环境的稳定性有何异同?1、体液的概念:人体内的 ,统称为体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体液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 等2、内环境的概念:由 构成的液体环境。括: 、
4、 、 。用箭头连接三者之间的关系强调:1、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其中的血浆属于细胞外液,血浆中的蛋白质属于内环境中所含的成分。而血细胞不属于细胞外液,内含的血红蛋白也不属于血浆的成分2、写出不同人体细胞所处的内环境: 组织细胞: 毛细血管壁细胞: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血细胞: 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 3、内环境是多细胞动物赖于生存的直接环境,单细胞生物无所谓内环境。例题1毛细血管壁细胞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分别是( ) 血液和组织液 血浆和组织液 淋巴和血浆 淋巴和组织液A B C D 变式:口腔上皮细胞所处的细胞外液是( ) A 淋巴液 B 组织液 C 血浆 D 唾液例题2下列是细胞进行新
5、陈代谢活动的主要场所的是 ( ) A 内环境 B 血浆 C 细胞外液 D 细胞内液探究二、细胞外液的成分学生预习分析资料P4并完成讨论题 血浆的主要成分:水:含量最多,如血浆中含有约90%的水。气体:以氧和二氧化碳为重要。各种无机盐离子以Na CL- K Ca HCO3- HPO42- 的量最多。有机化合物:如蛋白质、脂肪、氨基酸、葡萄糖、核苷酸、维生素等。调节生命活动的各种激素细胞代谢废物:除二氧化碳外。还有蛋白质代谢产物的含氮废物,如氨、尿素等。例1下列物质中,可在血浆中找到的 ( ) A 甲状腺激素、氧、尿素、小分子蛋白质B 氨基酸、纤维素、二氧化碳、钠离子C 胃蛋白酶、钙离子、脂肪、胆
6、固醇 D 呼吸酶、脂肪酸、尿酸、胆固醇例2下列各组物质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 ) ACO2、O2、血红蛋白、H B呼吸氧化酶、抗体、激素、H2OC纤维蛋白原、Ca2 载体 D葡糖糖、氨基酸、凝血酶原、HPO42-例3下列各项中,能看作是进入内环境的是 ( ) A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受精 B牛奶喝进胃中 C注射胰岛素 D 血液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中探究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 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 渗透压:渗透压是指溶液中 对水的吸引力,其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 ,溶液渗透压越高,反之则越低。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 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的
7、90%以上来源于 。 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 。维持因素:血浆的pH能够保持稳定与其含有的 等离子有关,NaH2PO4/ Na2HPO4和H2CO3/NaHCO3缓冲对。 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 左右。例1 剧烈活动后,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pH值会A大于7.35-7.45 B小于7.35-7.45 C维持在7.35-7.45 D 稳定在3-4探究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学生讨论后 回答思考与讨论中题目,并完成技能训练。 例1与人体新陈代谢有直接关系的四大系统是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排泄系统生殖系统运动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 ( ) A B C D【效果测评
8、】1人体的内环境是指 ( ) A体液 B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 D血液2血浆中水的来源是 ( ) A组织液 B消化道、组织液、淋巴 C淋巴和组织液 D消化道和组织液3细胞外液的主要阳离子是 ( ) AFe2+ BK+ CNa+ DCa2+ 4红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依次是:( ) A血浆、体液和体液 B血液、体液和淋巴 C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D血液、细胞外液和体液5肌肉注射时,药液进人人体后经过的一般途径是( ) A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靶细胞 B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 血浆组织液靶细胞C组织液 淋巴 D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B在
9、人体的体液中,细胞内液约占13,细胞外液约占23 C组织液是体内所有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D淋巴和组织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血浆中蛋白质较少7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内环境是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 B内环境是细胞内的环境,即细胞内液C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一般要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D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构成8右图是体内细胞与内环境的关系示意图。请回答(1)正确填出所示结构或内部液体的名称:为 ,其内液体称为细胞内液。若表示毛细血管,其内液体称为 。若表示人体细胞的组织间隙,其内液体称为 。若表示毛细淋巴管,其内液体称为 。(2)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必须保持相对
10、稳定,细胞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其中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不断处于动态平衡之中,其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包括_、_和_。(3)内液体中有HCO3-、HPO42-等离子,它们对于维持_的稳定有重要意义。(4)此图也表示了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进行 的相互关系,各细胞直接从内环境中获得 和 ,并直接向内环境中排出 。高中新课程生物必修三学案东安一中生物组编第一章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学习目标】 1 说明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2 关注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3尝试解释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学习重难点】1. 学习重点: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2. 学习难点内环境稳态及其
11、生理意义。【使用说明】1.要求,课前查阅教材和有关资料,独立完成自主学习部分.2.完成时间要求,生物课前。【自主学习】1内环境的动态变化稳态的定义:_2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1)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_(2)机体内各个器官、系统,为什么能保持协调一致呢?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_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了稳态的维持机制的经典解释:_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_目前普遍认为,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_(3)内环境的稳态会不会出现失调的情形呢? 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_,若外界环境变化太剧烈,或自身调节出现障碍,稳态就会被_。3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细胞生活在内环境
12、中,其代谢只有_、_等都在适宜的范围内,酶才能正常的发挥_作用;正常的血糖水平和血氧含量是供给机体所需_的重要保障;内环境中过多的代谢产物如尿素等会使机体内环境遭到_。如果内环境遭到破坏,细胞代谢就会_。因此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_。【合作探究】探究一、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做课本第7页的调查然后回答以下问题:(1)不同家庭成员的体温完全一致吗?这说明了什么?(2)和其他同学交流调查结果,比较班级中同一年龄同一性别同学的体温数据,可以得出什么结论?(3)将体温变化情况与当地实际气温日变化大致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如何?(4)结论:正常情况下不同_,不同_的人,体温不同;同一年龄同一性别
13、的同学体温也_;即使同一人在一天内的体温也是_,但一般不会超过1度;尽管外界气温变化大,但健康人的正常体温始终接近_。2稳态就是稳定不变的状态吗?为什么?3阅读第9页的内容,然后回答思考与讨论(1)你有过发高烧的经历吗?谈谈高烧最严重时的感受。体温过高时为什么要采取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呢的措施?(2)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后,如果只喝水,不补充盐,内环境的渗透压会出现什么变化?这会带来怎样的结果?(3) 有人到青藏高原后会出现头疼、乏力,心跳加快甚至血压升高等症状,为什么?这说明外界环境与内环境稳态之间有什么关系?小结:1. 内环境稳态的实质:(1)稳态不是绝对稳定而是相对稳定。(2)稳态的实质是内
14、环境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动态的稳定。2. 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是一种反馈调节。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3. 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4.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效果测评】1人体中小肠的氨基酸进入骨骼肌细胞的正常途径是 ( )A.血液组织液肌细胞 B.淋巴血液组织液肌细胞C.血液淋巴组织液肌细胞 D.淋巴组织液肌细胞2.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降低,会引起组织水肿,其原因是 ( )A.血浆渗入组织液的速度降低 B.组织液回渗速度降低,造成组织液积累C.淋巴液的生成率降低 D.淋巴循环受阻3.组织细胞产生的C
15、O2,进入血浆需穿过几层膜结构 ( )A.3层 B.4层 C.5层 D.6层4.下列有关稳态的实质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稳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泌尿这四个系统的协调活动来维持的;B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C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D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5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葡萄糖以自由扩散方式从消化道腔进入内环境 BH2CO3/NaHCO3对血浆pH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C内环境的温度随气温变化而变化 D人体的内环境即体液6.维持
16、血液pH恒定的缓冲物质 ( ) A.都是由强酸和强碱盐组成的 B.都是由弱酸和弱碱盐组成的C.都是由强酸和弱碱盐组成的 D.都是由弱酸和强碱盐组成的7. (B级)高等动物和人的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与内环境的稳态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 A.通过汗和尿排泄废物 B.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C.血液运输氧气和废物 D.血浆中的二氧化碳增加会使呼吸加快8.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内环境主要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组成 B.内环境中多余的H+主要从肺排出C.血浆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 D. Na+、K+ 以重吸收方式从消化道进入内环境9.细胞内酶促反应的正常
17、进行,需要的重要条件是 ( ) A.血液酸碱度的稳定 B.内环境理化性质的变化 C.酶和稳态 D.温度和渗透压的不断变化10下列哪项叙述适于描述稳态的生理意义( ) 使体温维持相对稳定使体液的值维持相对稳定使内环境的渗透压维持相对平衡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11.如图所示是人体某局部组织的模式图,箭头表示物质交换方向,A、B、C表示结构,a、b、c、d表示液体,请据图分析回答(1) 图中A、B、C分别表示的结构是 、 、 。(2) ad中不属于内环境组分的是 。试以图示表示ad四者的物质交换概况_。(3) 图中)ad中, O2的浓度最高、最低的分别是 , CO2的浓度最高、最低的分别是
18、 ,试写出人体内利用O2并产生CO2的反应式 _ _。(4) ab之间既彼此分离,又相互联系,ab之间隔以 ,bd之间隔以 ,bc之间隔以 ,b的来源有 _,b的去向有 _。(5)试以简洁语言概括a与人体外界环境之间的关系:_ _,具体而言,a与 _等系统有直接联系。高中新课程生物必修三学案东安一中生物组编第二章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学习目标】 1.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2.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3.概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学习重难点】2. 学习重点:(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2)人脑的高级功能。3. 学习难
19、点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使用说明】1.要求,课前查阅教材和有关资料,独立完成自主学习部分.2.完成时间要求,生物课前。【自主学习】1. 基本概念:(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其结构基础是 (2)反射:指在 参与下,人和动物对体内和体外环境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 的反应。(3)反射弧:完成 的结构。反射弧的基本结构有: 、 、 、 、 (传出 和它所支配的 等)。(4)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 状态变为 状态的过程。(5)突触是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 的部位。由 、 、 组成。(6)突触小体是神经元的 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分支末端膨大,呈 状或 状。2兴奋
20、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在下面画出图2-2(课本P18)A静息电位 B动作电位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 的,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内电流流动的方向 (填一致或相反)。在神经纤维的膜外侧,局部电流流动的方向是由 流向 而在神经纤维的膜内侧,局部电流流动的方向是由 流向 。3.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传导 兴奋 突触小体 突触小泡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 信号 信号 信号(2)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方向 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 方向的,即兴奋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而不能向相反的方向传递。神经元之间的兴奋单方
21、向传递的原因是: 。4. 人脑的高级功能(1)、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它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它包括与语言、文字相关的全部智力活动,涉及到人类的 。如果S区受损,会的 ,症状是能 ,不能 ,称为 .如果一个人能讲单听不懂,可能是 区受损。(2)、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学习是 不断的接受刺激,获得 、 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记忆则是将获得 进行 。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尤其与一个形状像 的脑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 的建立有关【合作探究】探究一:神经调节的结构
22、基础和反射人和动物各器官系统的协调,以及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主要是通过神经系统来完成的,那么神经调节的方式是什么呢?什么是反射?你能举出几个反射活动的实例吗?草履虫能够趋利避害,含羞草叶被触碰后会下垂,这属于反射吗?如果有人用针刺了你一下,你感到了疼痛,这属于反射吗?用针刺激离体蛙的腓肠肌,肌肉会收缩,这属于反射吗?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什么?反射弧包括哪些基本环节?初中我们学习过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你能回顾一下这两个反射的反射弧吗?如果某人缩手反射的传入神经受到了损伤,那么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人还会有感觉吗?会产生缩手反射吗?如果损伤的是由传出神经或者是脊髓相应的中枢呢?如果有一只脊蛙,从脊髓
23、的一侧剥离出了一根神经,你如何通过实验来判断它是传入神经还是传出神经?反射弧各部分的结构分别是由什么组成的?神经元的结构包括哪几个部分?神经元与神经纤维、神经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至少需要多少个神经元?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是怎样联结的?(8)怎么理解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你能举出有神经元参与但不属于反射活动的实例吗?探究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要形成电流必须要有电位差的形成,刺激引起电流的产生,那么必定引起了电位差的变化。在静止的时候神经纤维的电位是怎样的?2.请根据图2-1描述电荷移动与电表指针偏转方向之间的关系3.请你描述刺激与动作电位产生的关系(动作电位的
24、产生过程)4.兴奋区与未兴奋区的电荷发生怎样的移动?5.局部电流对未兴奋去起什么作用?6.请你描述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7.总结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特点。探究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突触前膜是神经元的哪部分结构?2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的作用是什么?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的前提是什么?由此可见突触前膜的作用是什么?3神经递质的种类有哪些?作用是什么?神经递质以什么方式进入突触间隙?4突触后膜是神经元的哪部分结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什么结构(物质)发生特异性结合?5兴奋在神经元之间还能以神经冲动的形式进行传递吗?突触小体、突触后膜、突触完成的信号转换模式各是什么?6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
25、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类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什么?7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为什么?8在一个反射活动中,兴奋的传递方向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为什么?探究四: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1.人的高级中枢是什么?低级中枢有哪些?2.成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婴儿却不能,二者控制排尿的神经中枢的功能有什么差别?这些例子说明神经中枢之间有什么关系?3.脊椎动物和人的低级中枢和高级中枢的分布有什么特点呢?探究五:人脑的高级功能1.人类记忆的大致过程如何?2.在学习过程中,老师经常强调要动用各种器官,反复复习。这有什
26、么道理?【当堂检测】1.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受刺激部位的膜电位由外负内正变为外正内负B.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由传出神经传至相应的神经中枢C.兴奋在同一个神经元上只能由轴突传到细胞体或树突D.在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一般是双向的2.右图是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示意图,关于此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神经递质是从处释放的 B兴奋传递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 C兴奋可以在和之间双向传递 D由、构成突触3.部分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如右图所示,分别在甲、乙两处提供适宜刺激,引起肌肉收缩的情况是 ( )A刺激甲,只有I、收缩 B刺激乙,只有、收缩C刺激甲,I都不收缩 D刺激乙
27、,I都收缩4.刺激某一个神经元可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当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同一个神经元,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则该药物( )A抑制了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B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C与递质的化学结构完全相同D抑制了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5.乙酰胆碱是兴奋型的神经递质,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直接或间接调节细胞膜上离子通道,进而改变细胞膜电位。假如某一神经递质使该细胞膜上的氯离子通道开启,氯离子(Cl- )进入细胞内,正确的判断是( ) A形成局部电流 B细胞膜两侧电位差保持不变C抑制细胞兴奋 D使细胞膜内电位由正变负6某些麻醉剂是一种神经递质的
28、阻断剂,当人体使用这些麻醉剂后,痛觉消失了,而其它大部分神经的传递功能正常。这一事实说明:( ) A.不同的神经纤维是以不同的递质传递 B.不同神经元之间的递质可能不同C.所有的神经之间的递质可能相同 D.麻醉剂能作用于大脑皮层,使人意识模糊7.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作材料,在神经纤维的表面,放置两个相距23厘米的电极a和b,在图中的刺激点给 予较强的电刺激(如右图所示)。依据观测到的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所绘出的曲线是 ( )8.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传出神经遭到破坏,而其他部分正常,当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将表现为 ( ) A.既有感觉又能运动B.失去感觉同时肌肉无收缩反应C.有感觉但肌
29、肉无收缩反应D.失去感觉但能运动9.静息时和产生兴奋后,神经纤维细胞膜内外电位的变化分别是( ) A.内正外负、内负外正 B.内负外正、内正外负C.内负外正、内负外正 D.内正外负、内正外负10.神经冲动在细胞间的传递途径是;突触小体 递质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轴突( ) A. B. C. D.11.右图是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分析此图回答问题:(1)突触小泡中的物质是_,该物质使另一个神经元发生 _。(2)突触小泡中的膜结构直接来自于细胞中_(填细胞器)。(3)在突触小泡内物质的分泌过程中,体现了细胞膜怎样的结构特点?_。突触间隙中的液体属于内环境成分中的_。(4)突触后膜上有一种受体可以与
30、突触小泡释放的物质发生专一性的结合。这种受体的化学本质最可能是_。突触后膜上发生的信号转换过程是_。(5)青蛙在冬眠时,对外界刺激几乎没有反应主要是低温影响了线粒体内_,从而影响到突触小泡内物质的分泌。【课后练习与提高】1电在生物学研究中用途广泛。右图是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现在E处施加电剌激,使其兴奋。受到剌激后,E处膜内外电位变化及其所产生的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 ( )A内负外正,向下 B内负外正,向上C内正外负,向下 D内正外负,向上2. 下列现象属于反射的是 ( ) A含羞草的叶受到外力碰撞而下垂 B草履虫游向食物丰富的地方C白粉虱聚焦到黄色灯光下 D正在吃草的羊听到异常的声响立即逃
31、走3. 将青蛙的后趾皮肤剥掉,再将浸有稀硫酸的小纸片贴在该部位,蛙无反应。这是因为已经破坏了该青蛙反射弧的 ( ) A感受器B传入神经纤维C传出神经纤维D效应器4. 一个人若因出生前营养不良,脑发育受到影响,体重较轻,出生后加强营养,身高和体重能赶上同龄人,但智力却很难弥补,这一事实说明 ( ) A脑细胞的分裂能力很弱 B脑结构的发育时间很短C突触很难形成和脑细胞增加数量的关键时期是胎儿期D骨骼的发育时间很长和营养不良对骨骼和肌肉发育的影响是可逆的5. 右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B中内容物释放至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
32、运输 C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负电位 D 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特异性识别的物质6.右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B该图为膝跳反射示意图C.图中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D若从处剪断神经纤维,刺激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B记忆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储存和再现 C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D短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8. 某些麻醉剂是一种神经递质的阻断剂,当人体使用这些麻醉剂后,痛觉消失了,而其它大部分神经的传递功能正常。这一事实说明:( ) A.不同的神经纤维是以不同的递质传递 B.不同神经元之间的递质可能不同C.所有的神经之间的递质可能相同 D.麻醉剂能作用于大脑皮层,使人意识模糊9成人可以有意识的排尿,婴儿却不能,这说明 ( )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