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培养素质型职业型人才语文教学改革之我见现阶段的高中教育,不少学生文化基础素质差,甚至是中考考不上高中或者没有参加中考(实际的选校生)的,这类学生的行为习惯、心理素质、思想品德等方面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教师的教育观念没有完全改变,教学过程不根据学生基础实际、不结合学生人生目标,过分地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仍然以传统教育模式进行教学,基本上是应试教育。以至教师被动地教,学生被动地学,教学效果不理想。加之目前一些语文教材虽然降低了难度,但不注重实用性,专用性不突出,教学不能满足为学生今后工作需要服务。新的语文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作了探索与改革。为此,我觉得
2、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强语文终身实用教学,培养素质型、职业型人才。 一、转变观念,结合多种教学模式 “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教师讲、学生听,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少”。 这是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往往学生积极主动性受到很大的限制。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教法,把自己的主导作用分解到学生学习的指导、合作、帮助上,授课过程中尽量缩短讲析的时间,而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教师精讲多练,引导启发,鼓励创新,设置情景,分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完成任务等形式。采用情境式、支架式、标导式、情知式教学模式,通过师生良性互动,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能让学生们学会取长补短,发扬团结合作的精神。
3、其次采用多媒体现代化工具授课,为语言学习提供了更真实、更生动、更丰富的情境,学生处在一个有美妙的声音、美丽的画面,丰富多彩的视听环境中学习,身心愉快,兴趣盎然,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奖励进步,体验成功,产生成就感 每个学生的语文水平参差不齐,为了使各类学生都能经常体验到成功的欢乐,教师在教学中可采用“分层教学”法,就是不搞齐步走,不搞一刀切,多把尺子衡量,多种形式评估,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课堂上从未发言过的有了第一次发言就是进步,有进步即应肯定;在教材的处理上也要从实际出发,有些该降低难度,有些该扩展知识,因人而异,灵活掌握,以学生能掌握为前提。针对学生实际制定各种不同的评
4、价体系,结合其他文化课程,相应降低难度,削弱理论考评,加大实践操作奖励。办教育就是为了“让人人都能吃葡萄,人人都有玫瑰花”。老师要为学生创设成功条件,让学生在学习中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以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产生一种“好了还要再好”的愿望。 三、开放教学,贴近自然,锻炼能力教师要改变一味地追求教学进度、教学内容、考试成绩及名次的做法,堵塞式地让学生被动接受。堵塞的东西要么不合学生味口而厌学,要么“腹涨不消化”而病。要让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如布置教室里的学习园地、校园里的墙报,自行设计、组稿、排版、抄写手抄报,撰写一次晚会的节目串词,举行演讲、辩论、应聘等模拟演练,组织户外活动,走进大自然,走进
5、工矿,贴近、体验生活,激发兴趣,在做中乐,进而乐于做,达到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 四、注重实用、应用语文,使语文课与其他课教学有机结合学生毕业后升入大学或从事具体的工作,他们已经有目标、方向,这样已涉及到具体行业或职业。在教材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学生毕业后将接触到的诸如“产品介绍”、“操作说明”、 “书信” 、“简报”、 “广告”、“计划”、“总结”、“合同”、“协议书”等实用应用文。融语文知识与专业知识于一体,找到语文与其他专业结合的切入点。如学生毕业后从事导游工作,必须有过硬的语言表达能力,平时就可在一些户外活动或旅游活动中,增加一些就某一景点(与地理、历史知识结合)导游解说的训练,尽可
6、能让学生发挥综合想象能力,结合地理、历史、旅游、演讲、公关等知识,用语言来表达,以学生的职业爱好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使学生感受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实践演习职业内容。通过与专业教学结合,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五、提高语文教师队伍素质能力现代学校教育中教师的角色地位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帮助者”,要求教师要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能上,掌握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模式,对教师的素质要求也就更高了。语文教师要在人文性和工具性、教育性和职业性、基础性和发展性上下功夫。发扬语文课程的传统教育功能优势,结合语文的职业教育功能,培养学生适应职业的能力,提高学生的
7、基本职业素养。现代教育要针对学生发展的“素质型、职业型”思路创新,教学手段要多样化、现代化、可视化,教学方法多样灵活化,有效地激发学生新的探求欲,使其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旺盛的求知欲。“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是现代语文教师应把握的教学理念。总之,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要围绕提高学生创业、就业能力,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分层分组按自己的兴趣学习,发挥学生、教师“双主体”作用,让生活走进课堂,课堂贴近生活,采用多元的教学互动技巧,使教师的语文教学过程转化为学生的文化再生产过程,转变成职业演练过程,淡化学科特点,突出语文的服务功能,以达到培养素质型、职业型高素质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者的目标。作者 四川省宣汉昆池职业中学 赵建军地址 四川省宣汉县昆池街道 电话:13079063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