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红楼春趣教学目标1.认识“恰、屉、嫣”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喇”。2.用学到的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读懂课文,了解故事情节。3.感受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教学重点运用学到的阅读名著的方法读懂课文。教学难点在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感受人物形象。教学策略1.字词教学这篇课文中要求会认的字有些生僻。可运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学习“嫣、钗”这两个字,其他的字学生可以自学。2.阅读理解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出示阅读提示,让学生自读自悟。以读为主,以读代讲。长文短教,抓住中心人物,找出描写宝玉和黛玉的句子,抓住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3.表达运用这是一篇古代白话文,作者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
2、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我们可以学习这种写作方法并用于自己的习作之中。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先小组交流讨论,再全班汇报交流,说一说哪个人物给你的印象最深。教学准备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板块一 歌曲导入,激发兴趣1.课件播放电视剧红楼梦的片尾曲枉凝眉,师生随曲同唱。同学们来猜一猜这首歌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歌。(红楼梦)2.你们对红楼梦这本书有哪些了解?(学生自由交流后,课件出示红楼梦简介)3.红楼梦这部伟大的古典小说是清代曹雪芹历经十年所创,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4.看得出同学们对红楼梦中的人物挺感兴趣。红楼梦中的许多故事,在我国广为流传,如宝玉初见林黛玉、黛玉葬花、
3、刘姥姥进大观园等。今天我们就通过红楼春趣这个故事走进红楼梦,了解故事中的人物。5.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板书:红楼春趣)6.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春日里,宝玉、黛玉等人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事。这个题目是后人所加,谁能猜猜题目的意思?(学生自由猜测)【设计意图】歌曲导入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对红楼梦及其作者做简要介绍都是为了学习课文打下基础,做好铺垫。板块二 初读故事,指导方法 1.默读课文,给这个故事换一个题目。预设:生1:放风筝。生2:大观园里放风筝。生3:宝玉、黛玉放风筝。2.这是一篇古代白话文小说,有些词句不好懂,如“放晦气”等。读课文的第一步是要扫除字词障碍,你会怎么做呢?预
4、设:生1:结合书上的注释或查工具书。生2:联系上下文猜词语的意思。3.联系上下文猜词语的意思是阅读古典名著的好方法,同学们可以运用这个方法学习这篇课文。(课件出示词语)(1)指名学生读这几个词语,老师相机正音,齐读。(2)谁能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猜猜它们是什么意思?(学生自由猜测)4.课文中还有难懂的句子,大家也来猜一猜它的意思。课件出示丫头们搬高墩,捆剪子股儿,一面拨起籰(yu)子来。(1)指名学生读句子。这句话描写了什么?(描写了丫头们准备放风筝的动作)(2)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丫头们准备放风筝时的忙乱场景,但忙乱中又透出一股欢快劲儿)(3)教师小结:阅读古典名著可不能单看
5、句子的表面意思,要联系前因后果细细品味才能体会句子的深层含义。也就是说只读一句话、一段话或一个故事,那么对其中的故事或人物只能一知半解;只有通读全书,了解故事的前因后果才能真正读懂故事的内容,才能全面地了解人物的形象。【设计意图】本文是古代白话文,有些词句的意思较难弄懂,指导学生根据上下文猜测词句的意思。重视学法指导,让学生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板块三 再读故事,理清人物1.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读,师相机正音,再全班齐读。2.这个故事中的人物很多,快速浏览课文,把故事中出现的人物都用红笔圈出来。(指名学生说)课件出示宝玉、黛玉、紫鹃、探春、宝钗、宝琴3.这么多人放风筝
6、,谁才是中心人物呢?(宝玉和黛玉)为什么说他们俩是中心人物?(因为描写宝玉和黛玉的文字最多)4.为了读懂这个故事,我们还要弄清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请读过红楼梦的同学给我们介绍一下吧!(先指名学生说,再课件出示人物简介)5.教师小结:弄清了人物之间的关系,知道了中心人物,就能大致读懂课文了。【设计意图】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促使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并找出中心人物,能够帮助学生大致读懂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板块四 品读课文,感悟形象1.我们阅读古典名著的时候,如何感受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呢?(学生畅所欲言)2.我们读一个人物,通常要关注他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等。这是一篇
7、略读课文,能大致读懂就可以了。(课件出示阅读提示)课件出示l 默读课文,读后思考:哪个人物给你的印象深?重点说说宝玉给你留下的印象。并在书上做批注。l 四人小组交流讨论:文中留给我的印象最深,我认为他(她)是一个的人。我是从文中第自然段中的感受到的。l 全班交流汇报。(1)学生自读课文,一边思考问题,一边做批注。(2)小组交流讨论问题。(3)全班交流汇报。预设:示例1:文中宝玉留给我的印象最深,我认为他是一个天真、顽皮、率直的人。我是从文中第4自然段“宝玉说丫头们不会放,自己放了半天,只起房高,便落下来了。急的宝玉头上出汗,众人又笑。宝玉恨的掷在地下,指着风筝道:若不是个美人,我一顿脚跺个稀烂
8、”中感受到的。老师相机引导:请同学们圈出这段话中的动词,从这些动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宝玉率直纯真的性格特点。请你用红笔画出宝玉说的话,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宝玉喜欢美人,关爱女性)示例2:文中黛玉留给我的印象最深,我认为她是一个生活细致的人。我是从文中第5自然段“一时风紧,众丫鬟都用绢子垫着手放。黛玉见风力紧了,过去将籰子一松,只听见“豁喇喇”一阵响,登时线尽,风筝随风去了”中感受到的。老师相机引导:风筝线很细很有韧劲,黛玉见风力紧了,过去将籰子一松这个动作足以说明她善于观察,心思细腻。3.想要全面地感受人物形象,就要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进行分析。课件出示l 宝玉等听了,也都出来看
9、时,宝玉笑道:“我认得这风筝,这是大老爷那院里嫣红姑娘放的。拿下来给他送过去罢。”l 宝玉又兴头起来,也打发个小丫头子家去,说:“把昨日赖大娘送的那个大鱼取来。”l 宝玉道:“我还没放一遭儿呢。”l 宝玉道:“再把大螃蟹拿来罢。”l 宝玉细看了一回,只见这美人做的十分精致,心中欢喜,便叫:“放起来!”l 众人都笑他,他便恨的摔在地下,指着风筝说道:“要不是个美人儿,我一顿脚跺个稀烂!”l 指名学生读句子。这是文中描写宝玉的句子,从对他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我体会到宝玉天真顽皮、率直纯真、关爱女性的性格特点)4.文中还有一个中心人物林黛玉。课件出示l 黛玉笑道:“可是呢,
10、把咱们的拿出来,咱们也放放晦气。”l 黛玉笑道:“那是顶线不好,拿去叫人换好了,就好放了。再取一个来放罢。”指名学生读句子。这是文中描写黛玉的句子,从她的几次“笑”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我体会到黛玉聪慧、多愁善感的性格特点)5.阅读提示中说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宝玉、黛玉等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事。那么这个故事表现了什么呢?(表现了他们对自由生活的热爱和向往)6.关于风筝的文章很多,我们来读一读课后“阅读链接”里的文章风筝。(1)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从这篇文章中,你体会到什么?7.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它的语言质朴自然、富有哲理,非常值得一读。红楼梦原著比电视剧更加精彩,请同学们一
11、定要好好读读这本书。【设计意图】围绕中心问题“哪个人物给你的印象深”来读课文,交流感悟人物的性格特点。引导学生阅读名著红楼梦,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略读课文的教学方法应该是出示阅读提示,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但这篇课文是古代白话文,学生自学起来较困难,因此本课采取半扶半放的教法。2.指导学生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让学生与语言文字亲密接触。抓住对中心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悟作者的写作方法和课文的语言特色。3.通过学习宝玉、黛玉等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事,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体会文章字里行间表达出的大观园里的这些人对自由生活
12、的热爱和向往,以及作者对自由生活的热爱和向往。2023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加答案)班级: 姓名: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得分一、 读拼音,写词语。y wn hu p qi yn lng gn qng cu ch ln wi kng b li 二、 选择加点字正确的读音,画“”。语调(tio dio) 别出心裁(ci zi) 帐篷(png pn) 暴露无遗(y wi) 参差(ch c) 斩钉截铁(ji ji)三、 比一比,再组词。诗(_) 膜(_) 沙(_) 何(_) 青(_) 持(_) 漠(_) 炒(_) 河(_) 请(_) 四、 把下列词
13、语补充完整。(_)(_)心肠(_)(_)功劳 (_)(_)狂澜无(_)无束 (_)天(_)地 迫不(_)待欢呼(_)跃 惊(_)骇(_) (_)(_)称赞五、 选词填空。宽敞 宽阔 宽广1看见了(_)的密西西比河在那儿滚滚地流着。2首都机场候机大厅好像水晶宫,灯火辉煌,(_)明亮。3友情是大海,多一滴它未必(_),少一滴它同样浩瀚。六、 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改为转述句)_2新中国成立了,全国人民怎么不激动万分呢?(改为陈述句)_3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她哭泣着说:“_。”(此时此刻,她会对丈夫和儿子说些什么呢?)4历史伟人之所以让后人铭
14、记的原因,在于其思想和人格的不朽,而不是无证可考的坊间情事。(修改病句)_七、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北京的春节作者是_,原名_,字_,满洲人,被授予_称号。代表作有长篇小说_,剧本_等。2.北京的春节是描述北京风俗民情的_(体裁),描述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表现了春节的_,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_,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_之情。八、 阅读理解。群众也在淋雨1965年夏季的一天,三千多名手持鲜花的群众聚集在上海机场,他们是来欢送一位外国元首的。这时,周总理陪同外宾健步走来,人群中立即响起了一片欢呼声。总理不时抬起那负过伤的右臂,向欢呼的人群招手致意。那慈祥的目光,那亲切的微笑,那文明的
15、举止,使人难以忘怀。突然,乌云蔽日,雷声隆隆,刚刚还是晴朗的天空霎时变了脸。客人刚刚登机,大雨就倾盆而下,人群出现了小小的骚动。“看,我们的总理!”突然,有人喊了起来。显然是由于激动,声音有些发颤(chn zhn)。人们不由得把目光投向周总理。只见他还是彬彬有礼地站在原地,向飞机上的外宾招手致意。群众看见了,也很有礼貌地站在原地。工作人员怕把总理淋病了,为总理撑起了雨伞。周总理轻轻地摆摆手,谢绝了。又一位工作人员再次上前为总理撑起了雨伞,并恳求道:“总理,您就挡挡雨吧!”周总理转过头:“你看,群众也在淋雨,我怎么不能呢?”外宾的专机起飞后,周总理浑身都湿透了,雨水顺着脸颊不停地往下淌。工作人员
16、又心疼,又着(zhu zho)急,忙递上一条毛巾:“总理,您擦把脸吧!”周总理接过毛巾,却没有忙着擦脸上的雨水,而是对工作人员说:“赶紧告诉有关同志,动员机场和附近单位的食堂烧些姜汤,给挨雨淋的群众驱驱寒,暖暖身子。”1在括号里正确的读音上面打“”。2照样子,写词语。雷声隆隆:_ _彬彬有礼:_ _3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_4第2自然段写雨中送行的场面,既关注了送行的群体,又关注了送行的个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_5“群众也在淋雨”是谁说的话?用这句话作为文章题目,有什么作用?_九、 习作。请你以“_给我带来快乐”为题,写一篇短文。提示:“给我带来快乐”可以是
17、“读书、奋斗、旅游、舞蹈、音乐”等等。事件叙述要完整,层次要清楚,按照一定的写作顺序来组织材料。(350字左右)_参考答案1、疑问 花圃 蚯蚓 灵感 清脆 齿轮 唯恐 玻璃2、dio ci png y c ji3、诗人 薄膜 沙土 何尝 青山 主持 沙漠 炒饭 河水 请客4、铁 石 汗 马 力 挽 拘 顶 立 及 雀 涛 浪 拍 手5、宽阔 宽敞 宽广6、1.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他那儿报名。 2.新中国成立了,全国人民激动万分。 3.老伴啊,乡亲们和我来看你了他们都很好,你放心吧!儿子,不要怨你爹,他是党员啊!必须给乡亲们做出榜样,你一定会理解你爹的,是不是? 4.历史伟人之所以让后人铭
18、记,在于其思想和人格的不朽,而不是无证可考的坊间情事。7、1.老舍 舒庆春 舍予 人民艺术家 骆驼样子 四世同堂 龙须沟 茶馆 2.散文 隆重和热闹 温馨和祥和 喜爱8、1chn zho2风尘仆仆 小心翼翼 井井有条 津津有味 3强调“负过伤”,说明周总理右手不便,而他不时抬起的恰恰是他“负过伤的右臂”,表现了周总理对人民群众的礼遇与尊重。4第2自然段既写了送行的群众,又写了送行群众的个人,尤其写了周总理。不仅说明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更说明了周总理以其迷人的人格魅力和举动,影响着周围的群众。5“群众也在淋雨”是周恩来总理说的话。用他的话作为文章题目,表现了周总理时刻惦记着群众的冷暖和执爱人民的
19、优秀品质。9、示例:书给我带来快乐我喜欢书淡淡的清香,喜欢书洋洋洒洒的文字,喜欢书教我的做人道理。我把心寄于芬芳的书香中,陶冶、熏陶,书伴我成长,书让我快乐经过一天的学习,我拖着疲累的身子,上床准备睡觉。看着外面的点点繁星,月亮如水一般的清明,我疲累得无法入睡,满脑子都是题目。这时我拿起冰心的繁星,看着里面的:“星星只能白了青年人的发,不能白了青年人的心。”又再看着外面的繁星,心中感到清新淡雅而又晶莹明丽,一点点的思绪随着字里行间飘洒出去了。不断地看下去,身子不再觉得疲累,有充实、愉悦的满足感。书能洗涤我们的心灵,扫走烦恼,书给我带来快乐。许多人都认为雨天是苦闷的一天,我却一直认为雨天是看书的最好时期。听着窗外清脆的雨声,看着书中令人激昂的故事情节,即使是苦闷的雨天,有了书和雨声,我们的生活也会变得快乐起来。你看,阅读草房子,感受着草房子里的画面美12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