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文科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这几年在任教高中文科数学过程中,我经常听到学生反映上课听老师讲课,听得很“明白”,但到自己解题时,总感到困难重重,无从入手;有时,在课堂上待我们把某一问题分析完时,常常看到学生拍脑袋:“唉,我怎么会想不到这样做呢?”。大量事实和调查数据表明,随着数学内容的逐步深化,高中文科学生数学能力逐渐下降,他们越学越用功,却越学越吃力,出现了部分学生严重偏科的现象在工作中,我经常与一些数学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交流谈心,发现他们对数学学习从开始的困惑发展到了对数学的恐惧,大有谈数学色变之势,对此他们感到非常苦闷。事实上,有不少问题的解答,同学发生困难,并不是因为这些问题的解答太难以致
2、学生无法解决,而是其思维形式或结果与具体问题的解决存在着差异,也就是说,学生大脑中已经储存了很多知识,但是学生的数学思维存在着障碍。这种思维障碍,有的是来自于我们教学中的疏漏,而更多的则来自于学生自身,来自于学生中存在的非科学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比如:学习态度、兴趣、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等等。1972年埃德加富尔在其所著的学会生活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培养高中文科学生的数学能力对于增强高中学生数学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中文科学生数学能力欠缺的形成原因: (一) 大部分文科学生对数学有一种恐惧心理,一方面担心数学偏科,造
3、成过度焦虑,因此每次考试过后总有部分学生向我诉说,在考场上大脑一片空白。心理学家认为,大脑高度紧张和学习上的失败体验,易引起学生对学习的过度焦虑,并将束缚学生的认知活动,导致思维迟钝,记忆减退,动作行为不协调,学习效率低下,结果造成学习成绩更加落后。另一方面,由于文科课程设置特点,运算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空间想像能力等通常只在数学中体现,导致学生运算准确率低下和数学思维的肤浅性:由于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对一些数学概念或数学原理的发生、发展过程没有深刻的去理解,一般的学生仅仅停留在表象的概括水平上,不能脱离具体表象而形成抽象的概念,自然也无法摆脱局部事实的片面性而把握事物的本质。由此而产生的
4、后果:1学生在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时,往往只顺着事物的发展过程去思考问题,注重由因到果的思维习惯,不注重变换思维的方式,缺乏沿着多方面去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2)数学思维定势的消极性:由于高中学生已经有相当丰富的解题经验,因此,有些学生往往对自己的某些想法深信不疑,很难使其放弃一些陈旧的解题经验,思维陷入僵化状态,不能根据新的问题的特点作出灵活的反应,常常阻抑更合理有效的思维甚至造成歪曲的认识。3缺乏足够的抽象思维能力,学生往往善于处理一些直观的或熟悉的数学问题,而对那些不具体的、抽象的数学问题常常不能抓住其本质,转化为已知的数学模型或过程去分析解决。 (二)根据布鲁纳的认识发展理论,学习本
5、身是一种认识过程,在这个课程中,个体的学习总是要通过已知的内部认知结构,对“从外到内”的输入信息进行整理加工,以一种易于掌握的形式加以储存,也就是说学生能从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提取最有效的旧知识来吸纳新知识,即找到新旧知识的“媒介点”,这样,新旧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发生积极的相互作用和联系,导致原有知识结构的不断分化和重新组合,使学生获得新知识。但是这个过程并非总是一次性成功的。一方面,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即基础)或不能觉察到学生的思维困难之处,而是任由教师按自己的思路或知识逻辑进行灌输式教学,则到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时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另一方面,当新的知识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
6、不相符时或者新旧知识中间缺乏必要的“媒介点”时,这些新知识就会被排斥或经“校正”后吸收。因此,如果教师的教学脱离学生的实际;如果学生在学习高中数学过程中,其新旧数学知识不能顺利“交接”,那么这时就势必会造成学生对所学知识认知上的不足、理解上的偏颇,从而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就会产生思维障碍,影响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 高中文科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树立成功信念。美国一位心理学家说:教师的唯一工作是帮助学生成功。在现任教的班级中有一名女生因高一时数学基础很差,对自己失去了信心,通过多次的谈心、疏导,并创造机会使她逐步体验成功的喜悦,并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成绩提高非常快,
7、现在高三的她数学成绩已经名列前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为学习困难学生设立合适的目标,使他们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目标要求,并及时得到鼓励和表扬,增强他们成功的心理体验,分享满足的心理感受,久而久之,就会逐渐弥补自信心丧失的创伤。同时,教师在设立目标时要注意目标的层次和具体化,因为有层次的目标会使各类学生都有成功的机遇和体验,具体化的目标可使学生找到努力的方向,在初始阶段就能体验获得成功的感觉,从而有信心逐步承担起更困难的学习任务。教师要多关心学生的思想和学习,经常同她们平等交谈,了解其思想上、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帮助其分析原因,清除紧张心理,鼓励她们“敢问”、“会问”,激发其学习兴趣同时,要
8、求家长能以积极态度对待学生的数学学习,要多鼓励少指责,帮助她们弃掉沉重的思想包袱,轻松愉快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帮助她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努力达到提高数学能力的目的 (二)、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指导学生提高数学意识。数学意识是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对自身行为的选择,它既不是对基础知识的具体应用,也不是对应用能力的评价,数学意识是指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该做什么及怎么做,至于做得好坏,当属技能问题,有时一些技能问题不是学生不懂,而是不知怎么做才合理,有的学生面对数学问题,首先想到的是套那个公式,模仿那道做过的题目求解,对没见过或背景稍微陌生一点的题型便无从下手,无法解决,这是数学意识落后的表现。
9、数学教学中,在强调基础知识的准确性、规范性、熟练程度的同时,我们应该加强数学意识教学,指导学生以意识带动双基,将数学意识渗透到具体问题之中。在数学教学中只有加强数学意识的教学,对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的问题,指导学生学会利用等价转换、类比、化归等数学思想,将问题转化为若干基础问题,才能使学生面对数学问题得心应手、从容作答。所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意识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熟悉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地应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巩固记忆的学习要养成及时复习、理解复习、防止干扰、编织知识网络、联想回忆等习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同时加强动手能力,提高运算能力。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注意寻求知识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的融洽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再加上学生自身的努力,文科学生学好数学将不再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