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电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5篇范例 第一篇:广电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广电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为深入推进我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扎实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机关效能建设,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监察厅等部门关于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府厅发20093号)和关于印发省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结合广播影视工作实际 ,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和总体目标 1、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和省委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以行政效率提速提质为重点,继续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加强对行政审批权的监督制约,着力推
2、进行政管理方式、管理手段的创新,促进服务型、责任型、法治型和廉洁型政府机关建设,促进广播影视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更好地为促进全省科学发展、加速崛起服务。 2、总体目标。全局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期限进一步压缩,行政审批效率进一步提高,审批行为实现公开透明、规范运作,行政审批相关制度和制约监督机制较为健全,行政不作为、慢作为现象得到杜绝,人民群众对广播影视部门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二、主要任务 1、继续清理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按照合法、合理、效能、责任、监督的原则和该取消的必须取消、该调整的必须调整的要求,对目前我局行使的各类审批事项(含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和非许可审批事项)进行再清理。凡是
3、国务院、省政府和国家广电总局已经明令取消的,要停止审批并及时公布取消;作出改变管理方式等其他调整的,要及时调整到位。凡由设区市广电行政部门作实质性审查、我局只作程序性批准的行政审批事项,应按照便于监管、方便群众的原则,委托或下放给设区市广电行政机关实施。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目录,由局办公室负责按程序报省政府法制办备案,并通过局政务网站和省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向社会公布。 2、积极推进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加快建设我局办公局域网,完善局政务网站,加强与省政府政务网和国家广电总局政务网的联通,推进我局电子政务建设,建成全省广播影视系统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即建立涵盖全省各级广播影视行政部门所有行
4、政审批事项的网上办理系统,建立具有实时监察、预警纠错、绩效评估、信息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逐步实行全省广播影视行政部门统一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网上办理,建立全省广播影视部门统一的电子监察信息数据库。 3、全面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各职能处室要按照申请、受理、审查、决定、听证、发证、变更、延续、撤消以及特别规定程序实行流程再造,明确实施条件、审批程度和时限要求,完善各环节工作流程和管理规范。对取消审批后仍需加强监管的事项,要根据事项的性质、内容和要求,建立健全后续监管制度,加强事中检查和事后稽查,把该管的事管住、管好;对委托或下放市、县(区)广播影视行政部门行使
5、审批的事项,要抓紧做好有关工作衔接和指导,防止行政审批事项取消或调整管理方式后出现监管职能“缺位”或“不到位”的现象。 4、切实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按照便民、及时的要求,减少环节,简化手续,大幅度缩短审批时间。不能变相设置审批,增加办事环节;对联合审批事项,主办部门和协办部门应相互配合,共同制定管理办法,加强沟通、协作,确保审批工作有序、快捷进行。为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每个行政审批事项的办理期限,在法定期限的基础上,一律缩减为法定期限的50%。对有利于优化投资环境的审批项目,要主动做好相关审批办证等服务。 5、健全行政审批相关制度。进一步完善行政许可审批办理规范文本和“行政许可专用章”使用办法,
6、完善行政许可决定公示制度、行政许可听证制度及行政许可的统一办理、联合办理、集中办理制度,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防止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现象。坚持新增行政审批事项上报备案制度,严格执行行政审批收费收费依据、标准和程序,并及时向社会公布有关情况。 三、具体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对全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网上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建设的组织领导,成立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局党委书记、局长黄晔明任组长,局纪委书记刘玉东、局副巡视员陈峰任副组长,兰丽华、万里波、吴建刚、朱汉伟、鞠亮生、李炳江、汪东旺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兰丽华任办公室主
7、任,局有关职能处室和今视网等单位落实人员参加具体工作。 (二)落实工作责任。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及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涉及部门多、环节多、事项多,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难度大,各职能处室和相关单位要精心组织,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局办公室牵头、会同各相关处室和单位,负责行政审批事项的清理、报审备案和规范,负责 第二篇: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贯彻执行XX省人民政府关于第四轮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XX省人民政府令第150号),进一步规范全省地税系统行政审批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省政府关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相关规定,经XX省地方税务局研究,决定对省政府第150号令决
8、定调整的地税行政审批项目作以下规范,请各局严格遵照执行; 一、调整的项目范围 按照省政府150号令的要求,此次涉及调整管理实施机关的地方税务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为: (一)资源税困难减免审批由XX省人民政府调整到县级人民政府; (二)延期缴纳税款审批由省局调整到州(市)地税局、省直征局; (三)城镇土地使用税困难减免审批由省局调整到州(市)地税局、省直征局; (四)2000万元以下企业财产损失税前扣除审批由省局调整到州(市)地税局、省直征局; (五)总机构提取管理费审批(跨州市除外)由省局调整到州(市)、县(市、区)地税局、省直征局。 二、调整时间 从即日起,省局不再审批以上调整的项目,由调整后
9、的 管理实施机关审批。 三、审批要求 除资源税困难减免审批、总机构提取管理费审批以外的其他项目审批程序按以下规定执行: (一)受理机关。审批事项的受理机关由纳税人自行选择主管地方税务机关或有审批权限的州(市)地税局;对于符合受理条件的,州(市)地税局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受理。 (二)受理申请。对申请人提出的申请,受理机关应分别作出以下处理: 1.不受理。如果申请事项属于地税机关管辖范围,但不需要审批的,应当及时告知申请人不受理,同时告知其解决的途径。 2.不予受理。申请事项依法不属于地税机关职权范围的,应当当场书面作出税务行政审批不予受理通知书(附件 1),并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 3.
10、要求补正材料。申请人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告知并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五日内出具补正材料告知书(附件2),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4.受理。申请事项属于本机关受理范围,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请人按照本行政机关的要求提交全部 补正申请材料的,应当受理申请,并出具税务行政审批受理通知书(附件3)。 (三)审查。具有审批权的机关直接审查申请,但可以征求下级地税机关意见;审查应当以书面审查为原则,依法或者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对申请材料的实质内容进行实地核实的,应当指派两名以
11、上税务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核查。 (四)决定。行政审批决定应由有审批权的地方税务机关书面作出,任何一个审批环节不得因不同意而自行终止。 为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保护执法人员依法行使职权,遵循内外卷分离的原则,对作为“内卷”的各种审批表,审批机关按要求归档,不送达纳税人;对作为“外卷”的决定,审批机关按审批结果制作准予或不予的审批决定,并送达申请人。对于决定的形式,有法律文书的,统一使用法律文书;没有法律文书的,暂由各州(市)地税局和省直征局参照有关法律文书自行确定。 (五)时限。按照省政府第150号令的规定,本次调整的涉及我系统的审批项目审批期限均为26个工作日。调整项目26个工作日的时限原则上按
12、以下标准分解: 1.主管地税局受理申请的。基层管理分局(所)4个工作日,县级地税局6个工作日,州、市级地税局16个工作日。 2.州市级地税局受理申请的,需转县级地税局实地核查和审核,核查和审核时限为10个工作日。 附件: 1.税务行政审批不予受理通知书 2.补正材料告知书 3.税务行政审批受理通知书 4.延期缴纳税款审批情况汇总表 二九年三月九日 第三篇。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审批是现代国家管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事务的一种重要的事前控制手段。 在中国,由于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巨大影响,行政审批已被日益广泛地运用于许多行政管理领域,对于保障、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成
13、为一种国家管理行政事务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制度。根据统计,我国现有150多个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对行政审批作出了规定,这些规定涉及国防、外交、1公安、经济、城市管理等20多个领域、50多个行业。 但是,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正式成为wto的成员的今天,而行政审批制度又缺乏有效的法律规范,在行政审批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就越来越突出,有些已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因此迫切需要对行政审批制度进行改革,来自国内外改革的呼声也愈来愈强烈。2 改革历程编辑 改革概况 2001年9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成立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国办发200171号),成立国务院行政审
14、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积极、稳妥地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改革工作全面启动。3 国务院已分六批共取消和调整了2497项行政审批项目,占原有总数的69.3%。42013年6月,国务院明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牵头单位由监察部调整为中央编办,国务院审改办设在中央编办。5 实施改革 2001年10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提交关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2001年10月18日,国务院下发国务院批转关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国发200133号】 。6 2002年4月,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
15、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对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审批制度进行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确定了15个大中城市率先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课题研究,此后又组织了国务院各部门开展这项工作。各地区、各部门领导高度重视,承担课题研究的15个大中城市和一些国务院部门专门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认真组织开展研究,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一些地方和部门还聘请专家学者参与研究,多方协作,集思广益,提高研究质量。7 展开研讨 2002年5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与XX市委、市政府在XX市联合举办了全国首次行政审批制度研讨会。围绕如何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化行政
16、审批制度改革,加快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展开讨论,来自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的有关负责人参加研讨会。8 2002年6月6日7日,由中国行政管理学会、XX省行政管理学会联合主办的“中国 9加入wto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讨会在XX省隆重召开。2012年2月24日,由中国社 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主办、XX省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承办的“法治政府建设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讨会”在海南顺利召开,国内14名专家教授汇集海口以XX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经验为范本,探讨推动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以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研究。10 国务院改革工作会议 2002年6月25日,在北京召开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会议。11
17、 2011年11月14日,在北京召开国务院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总结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研究部署下一阶段行政审批工作,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会上作重要讲话。212 2012年8月23日,国务院批准XX省“十二五”时期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先行先试,对行政法规、国务院及部门文件设定的部分行政审批项目在本行政区域内停止实施或进行调整。13-14 改革工作部际联席会议 2008年8月5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工作规则、关于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
18、改革工作的意见和全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方案三个文件,明确了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工作思路和主要任务。马馼主持会议并讲话。 15 2009年5月19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在北京召开第二次会议,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和国务院第二次廉政工作会议精神,充分认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和更加有力的措施,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下力气再减少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切实加强对行政审批权力运行的监控,推动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16 2009年7月16日,行政审批制度
19、改革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在京召开第三次会议。马馼主持会议并讲话。她强调,要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把对行政许可事项的审核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严格把好合法关、合理关、监督关,确保再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事项目标的实现,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72009年12月25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在北京召开第四次会议,重点审议国务院部门拟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会议认为,联席会议办公室依据行政许可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各部门的职责,按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原则,组织各地区各部门和管理相对人、有关专家对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审核论证,
20、与各有关部门作了充分沟通协商并达成了一致意见,提出的拟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既积极又稳妥,同意进一步论证后报请国务院审定。 182010年9月25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在北京召开第五次会议,总结前一阶段工作,研究安排下一步工作。会议强调,要认真抓好国务院关于第五批取消和下放管理层级行政审批项目决定的贯彻落实,继续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192012年4月25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召开第六次会议,听取了国务院部门第六轮行政审批项目集中清理工作情况汇报,审议了建议取消调整的行政审批项目,研究了下一步工作。马馼主持会议并讲话。20 取消审批项目 (第一批)2002
21、年10月,取消789项行政审批项目。21 (第二批)2003年2月,取消406项行政审批项目,改变82项行政审批项目的管理方式。22 (第三批)2004年5月19日,取消和调整495项行政审批项目,其中取消409项;改变管理方式39项;下放47项。在取消和调整的行政审批项目中有25项属于涉密事项,按规定另行通知。23 (第四批)2007年10月9日,取消和调整186项行政审批项目。其中取消128项;下放29项;改变管理方式8项;合并21项。另有7项拟取消或者调整的行政审批项目是 24由有关法律设立的,国务院将依照法定程序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修订相关法律规定。 (第五批)2010年7月4日,取
22、消和下放行政审批项目184项。其中取消113项,下放71项。25 (第六批)2012年8月22日,取消和调整314项部门行政审批项目,其中取消184项;下放117项;合并13项。重点对投资领域、社会事业和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特别是涉及实体经济、小微企业发展、民间投资等方面的审批项目进行了清理。26 2013年5月15日,取消和下放117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其中,取消行政审批项目71项,下放管理层级行政审批项目20项,取消评比达标表彰项目10项,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3项;取消或下放管理层级的机关内部事项和涉密事项13项。1 推进改革 2003年9月18日,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
23、公室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省级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意见。2003年9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推进省级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意见的通知。27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人民银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务院法制办公室提交关于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意见。2008年10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监察部等部门关于深
24、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8115号)。 28-29 颁布行政审批法 2004年7月1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号颁布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30-31 地方政府首设机构 2013年8月14日,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首设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处。32-38 改革内容编辑 一要按照应减必减、该放就放的原则,进一步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 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的,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的,政府都要退出。凡可以采用事后监管和间接管理方式的,一律不设前置审批。以部门规章、文件等形式违反行政许可法规定设定的行政许可,要限期改正
25、。探索建立审批项目动态清理工作机制。 二要积极推进行政审批规范化建设。 新设审批项目,必须于法有据,并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合法性、必要性、合理性审查论证。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任何部门不得以规章、文件等形式设定或变相设定行政审批项目。研究制定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设定和管理办法。39 三要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和社会组织管理改革。 把适合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承担的事务性工作和管理服务事项,通过委托、招标、合同外包等方式交给事业单位或社会组织承担。抓紧培育相关行业组织,推动行业组织规范、公开、高效、廉洁办事。 四要进一步健全行政审批服务体系。 继续推进政务中心建设,健全省市县乡四级联动的政务服务体系,并逐步
26、向村和社区延伸。加强行政审批绩效管理,推行网上审批、并联审批和服务质量公开承诺等做法,不断提高行政审批服务水平。审批项目较多的部门要建立政务大厅或服务窗口。 五要加强政府监管。 对取消和调整的行政审批事项,要明确监管责任,制定后续监管措施,强化工作衔接,避免出现监管真空。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把工作重点转到依法监管上来,切实履行职责,制定政策法规、标准规范,加强日常动态监管,保证市场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六要深入推进行政审批领域防治腐败工作。 深化审批公开,推行“阳光审批”。加快推广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严肃查处利用审批权违纪违法案件。 七要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投资体制、财税金融体制
27、、社会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结合起来。 进一步理顺和规范政府与企业、与社会的关系,规范上下级政府的关系。进一步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提高行政效能和公共管理服务质量。 总体情况编辑 一是大幅度削减行政审批项目,审批事项过多过滥的状况明显改变。2004年,监察部、国务院审改办会同有关部门对审批项目进行了新一轮审核论证。经过严格审核和充分论证,国务院决定第三批取消和调整审批项目495项。至2006年,国务院部门分三批共取消和调整审批项目1806项,达到了国务院部门全部审批项目的50.1%。40 二是保持上下衔接,形成了国务院部门改革与地方政府改革良性互动的格局。国务院各部门加强对本系统行政审批
28、制度改革工作的指导与协调,提出了审批项目上下衔接的意见和办法;各省(区、市)对照国务院部门取消和调整的行政审批项目,从审批部门、审批对象、审批依据、审批内容等方面进行全面核对,根据不同情况对审批项目作了分类处理,并研究制定配套措施和办法,防止管理上出现漏洞。40 三是创新管理方式,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相关审批项目取消和调整后,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对能够通过市场机制解决的事项,采取招标、拍卖等市场运作方式;对应由统一的管理规范和强制性标准取代个案审批的事项,制定并组织实施相应的管理规范和标准;对转为日常监管的事项,加大事中和事后检查力度;对不再实施审批,转由行业组织或社
29、会中介组织自律管理的事项,积极稳妥地做好移交工作。40 四是加强对行政审批行为的监督制约,行政审批权力的运行逐步规范。不少地区和部门在改革中逐步建立了行政审批受理、实施、监督等环节的规章制度,比如,在受理环节,建立公示制度,对审批项目名称、设定依据、实施主体、条件、程序等内容予以公示;在实施环节,严格限定审批时限,规范审批程序,并普遍实行首问负责、服务承诺、限时办结等制度;在监督环节,完善内部层级监督机制,建立行政审批责任追究制度,对违规和不当审批行为予以纠正。40 重要意义编辑 国务院审改办主任、监察部副部长李玉赋: 首先,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我国社会
30、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但是还不完善。政府与企业、市场、社会的关系还没有完全理顺,政府还在管着许多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这些问题导致政府行政管理和社会资源配置的低效,限制了正常的市场竞争,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运行特点,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国民经济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健康运行。41 其次,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内在要求。建设法治政府的核心是促进各级政府依法行政,约束和规范行政权力,使行政权力授予有据、行使有规、监督有效。推进行政审
31、批制度改革,以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的要求规范审批权和审批行为,有助于促进法治政府建设。41 第三,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提高政府行政能力的有效途径。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助于促使各级政府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正确政绩观,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有助于提高各级政府工作人员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能力,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有助于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合理划分经济社会事务管理的权限和职责,在维护中央统一领导的同时,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地方的积极性。41 第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
32、腐败的根本举措。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有利于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 权力运行机制,有利于增强行政审批的透明度,便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是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的一项重大举措。41 第四篇: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行政效能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行政效 能工作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化我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扎实推进集中办理行政审批工作和政务公开,切实解决审批手续繁杂,审批时限过长,政务服务整合公开不够等问题,特制定我地方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行政效能工作实施方案。
33、 一、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xx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集中办理行政审批事项提高行政效能的通知和地方政务公开暨政务服务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化我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整合部门内部职能,简化审批程序,减少审批事项,压缩办理时限,推进集中办理行政审批工作和政务公开,切实解决基层群众和企业反映强烈的问题,确保政务服务工作取得新成效。 二、工作目标 通过再次组织行政审批事项的清理、推进部门内部审批职能调整、规范和充分授权服务窗口、完善中心网站公开和服务功能,争取达到县级行政审批事项的审批环节压缩一半以上,承诺提速50%以上;进一步精简申报材料,取消或下放审批事项。保留事项及
34、审批承诺要通过媒体、政务服务中1 心网站、触摸屏、和一次性告知单等形式对社会公布。 三、工作措施 (一)理顺部门内部职能,完善窗口审批职能。深入贯彻落实xx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集中办理行政审批事项提高行政效能的通知(xx号)文件精神,按照“审批、管理、监督”三分离原则,由xx地方编办牵头组织调整和理顺各审批职能部门的内部职能关系。全xx地方各审批职能部门按照撤一建 一、不增设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的原则,根据部门行政审批事项的分类和审批流程,选择xx号文件规定的四种模式之一调整部门内设机构职能,成立或增挂行政审批办公室,成建制地进驻xx地方政务服务中心,公开透明办理行政审批事项,从根本上解决审批
35、手续繁杂的问题。 (二)进一步加大审批事项的清理力度。由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按组织工作组深入各部门,加强与部门领导的协调与沟通,研究和落实简化审批程序、压缩办理时限、取消或下放审批事项等问题,以提高服务意识和办事效率。同时,各部门要认真借鉴先进地区行政审批办事指南,按照上述工作目标要求,再次对我xx地方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清理,严格压减审批程序、时限和材料,使我x行政审批事效率有质的提高。 (三)加强对部门服务窗口的授权。由政务服务中心管 理办与监察局加强督促协调,严格推行分级授权审批制。要求单位主要负责人以书面形式对窗口(行政审批办)签发授权书,逐项授权到位。xx地方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办要制定
36、统一的授权书格式,并根据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的类别等因素拟定单位各事项授权标准,经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盖章后执行。总的要求是,即时办结和不需要经现场勘察和集体研究的一般事项,一律授权由窗口审批;对须由部门或部门办公会议批准的重大、复杂事项,要实行一审一核制,即窗口审核,直接报部门负责人审批。 (四)调整综合窗口设置,完善部门事项进驻。鉴于目前xx地方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不能实现进驻办理和发挥应有作用,决定取消综合窗口。综合窗口取消后,xx地方房改办因业务量较多且涉及企业群众面较广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立独立窗口,按独立窗口设置要求,派驻工作人员对外办理审批业务。民政局、粮食局、农业局、安监局、文体局、
37、残联、广电局、计生局、经贸局、烟草局、统计局、教育局、药监局、渔牧兽医局等xx个单位在原单位办公室或业务量多的科室设立服务窗口,指定专人统一受理,办理单位行政审批业务的咨询工作。各审批服务窗口必须配备专门计算机,安装政务服务通用软件和电子监察系统,将审批业务纳入网络管理和电子监察,统一接受监督,规范办理审批业务。 (五)完善公开渠道,加大政务公开力度。进一步完善 xx地方政务服务中心网站的功能建设,加强行政审批事项信息录入和更新,实现政务服务网上公开、网上咨询和网上预审。同时要完善xx地方政务服务中心触摸屏查询设施,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通过媒体公布、中心网站公开、触摸屏查询和印制一次性告知单等
38、形式对社会公开,进一步拓宽政务公开渠道,接受群众监督。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审批手续繁杂、审批时限过长、政务服务整合公开不够等问题是基层群众和企业反映强烈的问题,也是牵涉我县全局性的重要问题。要求全xx地方各有关单位高度重视,上下联动,密切配合,切实解决。要把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推进“项目建设年”、“企业服务年”、“党组织服务年”活动结合起来,确保各项整改工作达到预期目标。 (二)加强协调沟通。xx地方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要认真对照先进地区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办理程序、时限、申报材料、授权标准的基础上,深入各有关单位,加强与单位领导沟通与协调,将与先进地区对照成果逐项与
39、单位对接,原则上要求先进xx地方(区)能够做到的我县有关单位必须对照做到。 (三)加强督促检查。xx地方监察局、政务服务中心 管理办、法制办、编制办等有关单位加强对各部门认真推进上述工作的督促检查,对整改工作未按目标要求完成的进行通报批评。xx地方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办要及时对整改结果进行汇总并上报xx地方委、xx地方人民政府。 第五篇:2009年自治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2009年自治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 (新政办发200983号) 为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优化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监察部等部门关于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40、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8115号)的要求,结合我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第二次廉政会议精神,按照自治区关于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提高工作效率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继续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加强对行政审批权的监督制约,着力推进政府管理方式创新,促进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建设,促进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推动自治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总体目标。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行为实现公开透明、规范运作,行政审批相关制度和制约
41、监督机制较为健全,利用审批权谋取私利、乱收费等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有新的提高。 二、主要任务 根据国办发2008115号文件的要求,2009年我区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应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对已取消或调整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回头看”。各部门要根据国务院和自治区人民政府的要求,对前9批已 取消和调整的272项行政许可事项、58项改变管理方式的事项以及124项已取消行政许可收费项目进行一次“回头看”检查,对未按规定和要求落实的要重新清理,从审批部门、审批对象、审批依据和审批内容等方面分类作出处理,防止以备案、核准等名义进行变相审批,对国家已明令取消和没有法定依据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严禁收
42、取。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明确实施条件、审批程序和时限要求,完善各环节工作流程和管理规范。 (二)继续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各部门要本着精减、统 一、效能和权责一致的原则,对难以达到管理目的、其他省区没有设定或已取消、通过市场机制行业自律能够解决的行政审批事项,该取消的取消,该调整的调整,该下放的下放。进一步缩短项目审批、核准、备案办理时限,加大对企业投资项目的扶持力度,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积极主动帮助中小企业解决企业融资、项目备案、核准等方面的实际问题,为大企业大集团的发展提供高效服务。自治区编办对机构改革中涉及调整的行政审批事项,要在“三定”规定中,依法予以明确,进一步理顺部门
43、间权责关系,减少职能交叉。自治区人民政府法制办要加强与各地、各部门的沟通协调,认真审定清理的行政审批事项,向自治区人民政府提出拟取消或调整的意见,及时编制公布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目录。 (三)加强对行政审批事项的监督和管理。各部门要积极履行监管职责,按照“谁审批、谁监管”的原则,对保留和取消的审批事项,特别是重点事项和关键环节,制定出操 作性强的监管措施和办法,进一步加强事中检查和事后稽查,防止出现监管职能“缺位”或“不到位”的问题。各级监察机关要会同有关部门,对职能部门清理审批事项和履行监管职责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纠正存在的问题,强化监督和管理,确保清理工作上下衔接、整体推进。 (四)建立健全行
44、政审批相关制度。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建立健全新设行政审批事项审核论证机制,严格审核把关。按照国务院和自治区的要求,建立健全重大行政许可决定备案制度、行政许可决定公示制度、行政许可听证制度,专家咨询和民意征集机制。要探索推行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制度、以及行政许可统一办理、联合办理、集中办理制度,实行审监分离制,落实好行政审批责任追究制,确保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稳步进行。 三、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认真组织开展自查清理(2009年6月至7月)。各部门要根据自治区的工作要求,制定出本部门具体实施方案。按照自治区公布的拟取消或调整的行政审批事项,对前9批共621项取消和调整的行政审批事项落实情况进行“回头看”
45、自查,认真纠正存在的问题。对现有的行政审批事项及收费事项进行细致梳理,及时提出并上报拟取消和调整的行政审批事项和收费事项,配合自治区相关部门做好项目审核对接工作。自治区人民政府法制办等部门在审核基础上,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向社会公布。 第二阶段。做好建章立制,落实后续监管(2009年8月至9月)。各部门要结合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工作,围绕简化 程序、提效增速和方便企业办事等方面,修改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围绕审批事项的设立、保留、取消和调整建立健全审核、备案、公示、听证、咨询等制度,特别对下放的审批事项和调整给社会团体、行业组织及中介机构管理的事项,要完善相应的制度措施,同时要加强对取消和调整事项
46、后续工作的监督管理,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第三阶段。加强监督检查工作(2009年11月15日前)。各部门要对贯彻落实自治区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情况认真开展自查自纠,重点对已取消和调整的审批事项是否仍然实施审批,是否存在违法违规设立审批事项、指定咨询机构搞变相审批,应当移交行业组织或社会中介自律管理的事项是否顺利交接,已取消和调整审批事项的后续监管是否到位,保留的审批事项是否规范管理等情况进行检查,督促落实整改。自治区监察厅将会同有关部门对我县有关执法部门开展工作情况适时组织抽查。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作出的重要决策,事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局,意义十分重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和全局观念,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各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