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影响教师教学行为和方式的原因是什么 最近听了几节课,想了解一下我们平时上课的情况,有一种现象引起我的思考:一节小学数学课孩子们做了20道数学题。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首先改变的是课程观,其课程标准是让所有学生都能达到的课程标准,每位学生学习课程时,都会有不同的理解,有不同的体会和收获。如何实现这一目标,让每位学生在我们的教学中感受到知识的魅力,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成长的快乐,这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新课题。我们本应该去思考、去落实这一目标,可在教学中,却发现有些老师对新课程改革不以为然,桌上放着新课标,嘴里喊着新课改,手中捧着新教材,可教学还是老一套,教学行为和方式依然是应试教育的老做法:教师忙个
2、不停,大量的时间或是在进行知识的传授,或是不停的提问,或是让学生记知识、做题目,学生却一点思考和质疑的时间都没有。其结果可想而知:一部分学生在老师和家长的重压下分数起来了,可学习的兴趣却在逐渐消失,除了分数什么也没有;另一部分学生则被拖得疲惫不堪,开始厌学甚至逃学。这时,有些人不是自我反思,却振振有词:中考、高考的指挥棒不取消,我不这样做能行吗?家长能答应我?学校还会聘我?再说学生学不好,那是他不努力、家长不配合,这能怪我吗?可是以抹煞学生学习兴趣为代价的教学,能让学生学好、家长满意?我们常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没有了兴趣,没有了学习的快乐和成功感受,学生还会主动而持久地学下去吗?结果是可想
3、而知。难道真像卢梭所说:“出身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都变了。”那么,影响教师教学行为和方式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反思一下我们对待学生的态度,就会找到问题的答案。把学生看成是什么样的人,这是影响我们教学行为和方式能否改变的主要原因。教师的劳动对象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出身于不同的家庭,来自不同的背景;他们的天赋不同、秉性各异;他们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思想行为,并且所有这一切还处在不断变化发展之中。教师不仅要面对这些有着千差万别的个体,还要面对这些由千差万别个体组成的群体。无论是每个个体,还是由他们组成的群体,都并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影响,而是同时也反作用于教师劳动,是自
4、我教育的主体。当把学生看成是独特的、发展的、具有独立意义的人,而不是把学生看成泥土,用一个模子随意地捏造,我们的教学行为和方式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我们也许就不会使学生早早失去学习兴趣,失去好奇心和想像力,失去创造活力,失去生活的情趣,失去终身学习的动力,只会考试和做难题、偏题、怪题。蔡元培先生早就提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而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的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人去应用,其原则是“展个性,尚自然”。不可否认,由于现实的原因,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参差不齐的。可是当你抱着恨铁不成钢的态度,采取拔苗助长的办法,甚或是严厉的惩
5、罚,其结果可想而知,学生会更加自卑、焦虑,最后破罐破摔,对学习的厌倦感就会产生。当我们把皮革马里翁效应引进教学中时,会发现学生身上有着许多平时不曾注意到的优点,学生会在你的带着赞许的期盼目光下发生着积极的变化。这时,我们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也正悄然的发生着变化:教学前,我们会主动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课堂资源的开发利用,如学生已有的生活、学习经验有哪些?如何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创设问题情景?如何设计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方案?如何有效地开展讨论和交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如何处理?教学中,我们会对教学过程与效果的进行积极有效的调控。教学后,我们会反思学生在什么地方不易懂,原因何在,我的处理有效吗?学生在学习中有好的想法和思路吗?学习中带倾向性的问题在哪里,能力上的缺陷是什么,如何弥补?教学策略应做哪些改进?我相信只要改变了对待学生的态度,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方式就会得到改变,学生的兴趣就会被激发,就会主动站起来提出问题、主动去探究问题的原因,就会真正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地满足,才会获得终身学习的动力。这才是新课程真正走近学生的时候,我们的教育才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本的和谐教育,学习也才会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成为其终身要做的事,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促进者”。-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