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历史第三册清朝(鸦片战争前)一、 清朝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要措施、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第三册 P111)对内:识记清朝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要措施: (1)西南(西藏地区) :顺治帝接见五世达赖,赐予“达赖喇嘛”的封号; 康熙帝赐 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 的封号;雍正帝时(1727 年)开始设置驻藏大臣,加强 了对西藏的管辖。 (2)西北(新疆地区) :乾隆帝时平定回部(维吾尔族)贵族大小和卓兄弟的叛乱,设置 伊犁将军,加强了对西北的管辖。乾隆帝时(1771 年)土尔扈特部(漠西蒙古的一支) 在首领渥巴锡(民族英雄)的领导下回归祖国。 对外: (3)收复台湾(东南地区) :1624
2、 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1662 年,郑成功打败荷兰 殖民者,收复台湾。1684 年(康熙时)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 固了祖国的海防。 (4)雅克萨之战(东北地区) :1685、1686 年康熙帝亲征,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打败沙 俄侵略者;1689 年,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 内广大地区,是中国的领土。(解决了中俄东段边界问题)二、清朝前期封建专制的政治(P1821)1、康乾盛世:指康熙、雍正、乾隆统治时期。识记2、军机处;雍正帝时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3、 文字狱: (历朝都有, 清朝最为严重) 康熙帝时的“明史案”。
3、乾隆帝时的“胡中藻狱” (影响:这种文化专制政策,造成了社会恐怖,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和进步) 。三、闭关锁国政策(P1516) 运用1、含义:是指严格限制对外贸易,而不是完全断绝同外国的贸易往来。2、实行的原因: (1)清朝前期,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仍占主要地位,这是造成清政府实 行闭关政策的根本原因; (2)当时清政府担心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略,又害怕沿海人 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3、评价:闭关政策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到了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是,当时西方 国家正先后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工业革命, 跨入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新时代, 闭关政策使中国 失掉了对外
4、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手工业的进步和发展。同时,由于与世界隔绝,清政府看 不到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 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 使中国在 世界上渐渐落伍了。因此,闭关锁国政策更大程度上导致了中国落后挨打的结果。启示: 坚持改革开放,掌握对外贸易的主动权;一切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积极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等等。(只要言之有理即可)近代史(第三册)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一、林则徐与虎门销烟、 (P24) 南京条约 (P31)1、林则徐与虎门销烟:清朝嘉庆时,国势开始衰落,而这时世界上资本主义国家处于上 升阶段。在西方的资本主义国家中,以英国工业发展水平最高。
5、他们急需广阔的市场销售商 品。但在正当的贸易中,中国是出超的。这达不到他们的目的。因此,英国开始把鸦片大量 销售到中国(英国输入鸦片的目的是为了扭转贸易逆差)。鸦片的输入给中国带来深重的灾 难。林则徐主张禁烟,他被派到广州禁烟后,积极采取措施,缴获大量的鸦片,并于 1839 年 6 月 3 日,在海滩当众销毁。史称“虎门销烟” 。林则徐因此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正是他自己爱国的写照) 。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 成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导火线(借口)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英国为了打开中 。 国市场的大门。2、 南京条约(P31)是中国近代第一个
6、不平等条约。 :主要内容: (1842 年签订) 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1860 年英国通过天津条约又割走了九龙司地方一区,1898 年英国又强借“新界” ,这样整个香港被英国占领) ; 赔款 2100 万元;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协定关税(即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 3、影响:中国从封建社会 开始 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最重要影响)二、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P32)理解1、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从封建社会 开始 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 2、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 民族的
7、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其中又以前者为最主要矛盾。 3、革命性质的变化:即开始了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中国革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 期。4、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 史实(P4448)1、1856 年 10 月,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1860 年 10 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2、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从 1858 年起,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 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 150 多万平方公里,成为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表格见书 P48 页) 四、左宗棠收复新疆识人物图(P5
8、5)识记19 世纪 70 年代中国边疆出现了危机,其中俄、英侵略我国新疆地区,19 世纪 60 年代, 浩罕国阿古柏率兵入侵新疆,宣布成立“哲德沙尔国” ,清政府派左宗棠为钦差大臣,在新 疆各族人民的配合下,清军收复了除伊梨外的新疆地区。 (在与沙俄交涉收复伊犁时,俄国 多方要挟,左宗棠让士兵抬着棺材走在前面,表明誓死抗击俄国、收复伊犁的决心。 )五、邓世昌的主要事迹马关条约 (P6162)理解1、邓世昌的主要事迹:甲午中日战争中黄海海战,致远舰弹药将尽,管带邓世昌下令冲 撞日舰吉野号,不幸中了鱼雷,壮烈牺牲。 识人物图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 ( 威” ) 2、 马关条约 :1895
9、 年,李鸿章和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签订马关条约 , 主要内容: 割地: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极大地破坏了中国领土的完整和 主权; 赔款:赔偿日本军费白银 2 亿两。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的财政 和经济; 开商埠: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使帝国主义深入到中国内地;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便利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和掠夺财富,严重 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3、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六、八国联军侵华战争(P76)识记1900 年 6 月,英、法、美、俄、日、意、德、奥(匈)八国侵略军 2000 多人,由
10、英国海 军司令西摩尔率领,侵略中国,目的:镇压中国人民(义和团)的反抗。七、 辛丑条约 (P79)运用1、签订:1901 年,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 。 2、主要内容: 清政府赔款白银 4.5 亿两, 以海关等税收作保赔款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负担, 列 强对中国的财政和经济的控制更为牢固;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对帝活动以满足帝国主义长期奴役、 掠夺中国的目的 (标 志着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 ; 拆毁大沽炮台, 允许帝国主义派兵驻扎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破坏了中国的国 防安全,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各国公使以 武力为后盾
11、,成为清政府的太上皇。3、影响: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标 志着中国 完全陷入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近代化的起步:一、洋务运动(封建地主阶级掀起的) (P5153)运用充任办事大臣。它的设立,标志着清政府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 2、时间:从 19 世纪 60 年代到 90 年代,洋务运动在中国兴起。 3、口号:“师夷长技以自强”。 4、代表:洋务派在中央以奕訢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 表。识图1、总理衙门的设置:1861 年,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由奕訢等5、主要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的
12、统治。6、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有: (工矿企业表见书 52 页) A、前期的口号是“自强”,采用西方先进技术,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第一所:1861 年,曾国藩创建安庆内军械所) ; B、后期的口号是“求富”,创办近代民用工业(第一所:1872 年,李鸿章创建上海轮船 招商局) ,以辅助军事工业; C、兴办新式学校; (第一所近代化学堂:京师同文馆) (这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 D、设立翻译馆; E、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 F、创建近代海军(从 70 年代中期到 80 年洋务派筹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代 中期) 1885 年,清政府成立了海军衙门。 。 7、失败:1895 年,甲午中日战争
13、中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失 败。8、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作用) : 局限性:洋务运动 没有 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说明依靠封建官僚地主搞近代工业,既不能挽救腐朽的封建统治,也不能拯救中华民族的灾难。 ) 进步性:A、它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开辟了 道路,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B、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二、百日维新(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的) (P7173)理解识图1、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的发展。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 历史舞台。 2、1895 年,“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3、康有
14、为、梁启超创办万国公报 ,后改名为中外纪闻 ,介绍“西学”,作为强学 会的机关报。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形成。 4、上海的 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居于南北舆论界的领导地位。 5、1898 年,康有为,梁启超在北京组织保国会。6、内容(具体措施见书本 P71 页) :1898 年 6 月 11 日,光绪帝颁布了定国是诏 ,变 法开始,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方面。9 月 21 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变法失 败(变法措施被废除,只保留了京师大学堂) 。前后仅有 103 天,史称“百日维新”。 (即戊 戌变法) 7、影响:A、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最 重要的影
15、响)。B、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资产阶级知 识分子参预政权( “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民”即资产阶级) 。 8、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 9、失败原因:维新派没有实力,又没有发动群众,依靠的又是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 顽固派的势力过于强大。结论 :说明通过变法使中国富强的道路是行不通的。三、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掀起的)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 (P81、83、84) 识记1、建立兴中会:1894 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初步 形成。 这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2、革命宣传中心:上海和东京 3、中国同
16、盟会的成立:1905 年 8 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这是第一个全国 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其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4、创立三民主义: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核 心)民生三大主义,称为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5、领导辛亥革命:1911 年 10 月,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或封建帝制) 。12 月,推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6、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以后为捍卫辛亥革命的胜利成果,先后领导了“二次革命” (1913 年,反对袁世凯独裁统治) 、护国运动
17、(1915 年,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 、护法运动(1917 年,反对段祺瑞的独裁统治) ,但是,最后都以失败为告终。 7、改组国民党:1922 年,孙中山接受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和苏联的建议,着手改组国 民党。 8、建立革命统一战线:1924 年,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孙 中山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即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9、创办黄埔军校:1924 年 5 月,在广州创办黄埔军校,培养军事人才。 10、1925 年,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四、武昌起义、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P9092) (识记)1、武昌起义:1911 年 10
18、月 10 日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起义,宣布废除宣统帝 号,成立湖北军政府,中华民国建立。 2、中华民国建立:1912 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孙 中山颁布制订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公元纪年转化为民国纪年:公元 XXXX 年减去 1911 民国纪年转化为公元纪年:民国 XX 年加 1911五、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P95)运用1912 年 3 月,袁世凯在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它标志着辛亥革命的失败。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 命(性质) 。它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
19、建君主制度,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最大的功绩) 。失败原因:由于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性,它不可能充分依靠和发动群众,这次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六、新文化运动(P122125)运用(见指南 15 页)1、兴起的原因:1912 年 4 月 1 日是,孙中山解职,袁世凯就任大总统,中国进入北洋军 阀统治时期。北洋军阀政治上进行反动统治,镇压革命,文化上推行尊孔复古的反动政策, 因此,在这时一股新的思想解放运动即新文化运动掀起了。 2、开始的标志:1915 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后改名为新青年(识图) ) , 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新文化运动开展起
20、来。 3、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和胡适等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4、口号: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了新文化 运动。 5、内容:前期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 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后期歌颂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1918 年, 李大钊(第一个高举社会主义大旗)在新青年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 义的胜利两篇论文。从此,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用马克思主义为精神武器,教育和组织 人民,将革命推进到一个新的时期。 (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又是一次 文学革命)6、作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
21、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真理,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新 文化运动的主流,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提供了思想基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一、五四爱国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P125132)理解 1、 五四爱国运动: (P125127)(1)导火线:一战中交战的两大军事集团是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中国是参加协约国一方 的作战。1918 年,一战结束;1919 年战胜国召开巴黎和会。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合理要求 遭到拒绝, 引起了全国人民的不满。 1919 年 5 月 4 日, 北京 3000 多名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 并举行示威游行。 (2)口号: “外争
22、国权,内惩国贼” (最能体现反帝反封建的性质)“废除二十一条”“拒 、 、 绝在和约上签字” 。 (3)转折:1919 年上海工人罢工,支援学生的爱国斗争。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无 产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 (4)初步胜利:北洋政府释放被捕的学生;撤销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个卖国贼的职 务,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原因:工人阶级起了主力军的作用) (5)意义: (性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起了重要作用; 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精神: 爱国学生时刻关心国家的前途、 民族命运的爱国主义精神, 发扬
23、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敢于斗争,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P130132) (1)条件: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思想基础:马克思 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干部和组织基础: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1920 年,陈独秀 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 。 (2)成立(中共“一大”的召开) :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促使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921 年 7 月 23 日,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派代表在上海举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党纲。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 推翻资产阶级, 在中国建立无产
24、阶级专政和实现共产主义; 党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和领导工人 运动;大会选举了陈独秀担任中央局书记。 (3)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 新。二、黄埔军校和北伐战争(P135、139) 识记1、黄埔军校:1924 年 5 月,孙中山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在广州黄埔,创办陆军 军官学校,培养军事干部,并亲自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 2、北伐战争:1926 年,为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把革命推向全国,北伐战争 开始,由蒋介石任总司令。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军阀。湖南、湖北是北 伐的主要战场,叶挺独立团连克
25、汀泗桥、贺胜桥,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的称号。中国历史第四册三、南昌起义、毛泽东和朱德井冈山会师(P1013)识记1、南昌起义:1927 年 8 月 1 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 伯承等人,率领革命军在南昌起义。这就是南昌起义,这次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 统治第一枪。这个日子也是我们的建军节。 2、毛泽东和朱德井冈山会师:1927 年 10 月毛泽东领导建立的中国革命的第一个革命根 据地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8 年 4 月,朱德、陈毅率领部分南昌起义部队和湘南起义农 民武装,也到达井冈山,同毛泽东会师。两军会师后,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 军长,毛泽
26、东任党代表。它是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的 革命道路) 3、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建立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 4、毛泽东率军从进攻大城市到向农村进军所得到的启发(见指南 17 页)四、红军的长征(P1923)理解识图(20 页)1、原因: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造成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2、开始:1934 年年 10 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 8 万余人被迫离开革命根据地,开始长 征。 3、简单经过: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从瑞金出发,突破了四道封锁线(人员损失过半) ,然后强度乌江,解放遵义,遵义会议后,红军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四渡赤
27、水 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渡过金沙江(从此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强渡大渡河、飞夺 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于 1935 年 10 月到达陕北吴起镇与刘志丹等领导的陕北红军胜利 会师。 4、转折:1935 年 1 月,中共中央在遵义举行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博古等人 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选举为毛泽东中央政治局常 委。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重新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 的正确领导。意义: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 的转折点。 5、胜利结束:1936 年 10 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与
28、红一方面军在 甘肃会宁 会师。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6、意义: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促使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到来。 7、长征精神:红军战士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坚定的革命信念(乐观主义精神) ;高尚的革命品质,坚忍不拔的革命意志;团结友爱的集 体主义精神。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一、九一八事变(P2528)识记1、 “九一八”事变:日本为摆脱 1929 年1933 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所造成的 严重影响,于 1931 年 9 月 18 日夜炸毁南满铁路柳条
29、湖的一段路轨,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 并以此为借口,炮轰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占领沈阳城。这就是“九一八”事变。面对日本 的侵略, 当时的东北防军总司令张学良按蒋介石的旨意命令部队不予抵抗 (这就是蒋介石的 “不抵抗”政策) ,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全部沦于敌手。 2、 “一二八”事变:日本于 1932 年 1 月 28 日又突然进攻上海,发动了“一二八”事 变。 3、伪满洲国的建立:1932 年,日本扶植早已退位的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 洲国傀儡政权,企图把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二、西安事变(P3133)理解识图1、背景:随着日本加紧侵略,中华民族面临更加严重的危机,在中国共产党人领导,193
30、5 年,北平学生掀起“一二九”运动,他们高呼的口号有: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 ” 战、一致对外!,从而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 2、经过:1936 年 12 月 12 日,张学良、杨虎城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扣押了蒋介石,实 行“兵谏”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又称“双十二事变” 。 3、和平解决: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派周恩来等 到西安谈判。最后,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4、意义(作用) :这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着 联合抗日新局面的到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
31、成。三、卢沟桥事变、第二次国共合作(P3537)识记1、 “卢沟桥事变” :1937 年 7 月 7 日夜间,日本侵略军向北平西南的卢沟桥发动进攻,这 就是“卢沟桥事变” ,又称“七七”事变。它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也标志着中国全国性 抗日战争从此爆发。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7 月 17 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表示准备抗日。根 据国共两党协议, 在西北的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 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新四 军。9 月下旬,国民党公布了中国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这表明国共两党实现了合 作,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过程: 提出:193
32、5 年底,瓦窑堡会议上确定建立抗日民 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初步形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最后形成:1937 年 9 月下旬, 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四、南京大屠杀(P42) 、血战台儿庄(P40) 、百团大战(P57) (理解) 1、南京大屠杀:1937 年底,日本侵略者占领南京后,屠杀中国居民和土兵 30 多万人。反映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对日本否认南京大屠杀、美化侵华战争,你有何看法?) 2、台儿庄战役:1938 年春,国民党军队在李宗仁的指挥下与日军在台儿庄(山东)展开激战,最后日军大败溃逃,这就是台儿庄战役,共消灭日军一万多人,是抗战以来国民政府 取得的重大胜利。 3
33、、百团大战:1938 年底开始,日本侵略军集中大部分兵力,疯狂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 企图一举消灭根据地。1940 年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在华北两千多公里的战线上,向 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史称“百团大战” ,主要目标是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敌人的据点。 它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八路军)主动出击的最大规模的战役。五、抗日战争的胜利 P6265 (运用) (今年已经 66 周年)1、战略反攻:1944 年到 1945 年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节节胜利,德国在欧洲的失败已 成定局。在太平洋战场上,日本节节败退。1945 年 8 月,美国向日本本土投掷两枚原子弹; 苏联红军进攻东北的日军;中国抗日战
34、争转入了大反攻。 2、中共七大的召开:1945 年 4 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的 中心任务是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解决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 毛泽东作 论联 合政府的报告。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意义:这次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 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3、抗战的胜利: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 月 2 日,递交投降书。八年 抗战(1937 年 7 月1945 年 8 月)取得最终胜利。被日本统治达 50 年之久的台湾终于回归 祖国(台湾是 1895 年通过马关条约被日割占的) 。 4、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抗日
35、战争的胜利,扭转了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 略的屡败局面(指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 争) ,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中国人民为世界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做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5、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指南 19 页)6、抗日战争的胜利有什么启示?解放战争的胜利:一、重庆谈判(P6770) 、刘邓大军挺进中原(P78)识记 1、重庆谈判: (P6770)(1)背景: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但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 仍要在中
36、国保持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继续实行独裁统治,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 但由于他发动内战准备工作还没做好,因此,就耍了“假和平真备战”的阴谋接连三次 打电报,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商谈国内和平问题。 (2)1945 年 8 月,毛泽东在周恩来、王若飞的陪同下,到达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 (3)结果:1945 到 10 月 10 日,国民党被迫与中国共产党签订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 , 也就是著名的 双十协定 但国民党始终不承认解放区的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 。 (4)解放战争的爆发:1946 年 6 月,国民党军队 20 万人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全 面内战爆发。 2、刘邓大军挺进大别
37、山: (P78)1947 年 6 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 力, 在山东强渡黄河直插敌人的心脏大别山地区, 从而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 的序幕。刘邓大军开辟大别山根据地,威胁着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二、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P8084)理解识图1、 三大战役: 1948 年 9 月到 1949 年 1 月, 人民解放军先后进行了举世瞩目的辽沈、 淮海、 平津三大战役,与国民党军队展开主力决战。三大战役里,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 军队 150 多万人,国民党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其中, 辽沈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 淮海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平津战役的胜
38、利,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1949 年 1 月,北平在傅作义率领下接受和平改编, 北平和平解放。 2、渡江战役:1949 年 4 月 21 日,毛泽东和朱德向中国人民解放军下达进军的命令,解放 军百万雄师从江苏江阴,到江西湖口 500 多公里的战线上,分三路渡江作战。 目标是:消灭一切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4 月 23 日,南京解放,标志着国民党政权垮台了(19271949 年)。现代史(第四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一、抗美援朝(P105108)理解2、目的: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3、时间:1950 年 10 月1953 年 7 月识图1、背景:1950 年,朝鲜内战爆发。美帝国主义
39、侵略朝鲜,严重威胁着我国的安全。4、司令员:彭德怀 5、概况:1950 年 10 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抗击美国侵略 者。著名的英雄人物有:黄继光、邱少云。结果:到 1953 年 7 月,美国被迫签订了朝鲜 停战协定。当时的美国上将克拉克说自己是“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 的美国司令官”。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 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 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 国际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二、土地改革(P108109)理解1、1950 年,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 革。到 1952 年底,全国大陆除
40、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近 3 亿无地少地的 农民分到了土地。 2、意义:使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彻底废除了;地主阶级被消灭了, 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发展。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标志着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P115)“一五”计划的实行(P115116)识 、 记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 年 9 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 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主要任务是制定宪法) ,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41、 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大会还一致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 民共和国主席,任命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2、 “一五”计划的实行:(1)制订及任务:1953 年,中国共产党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为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 建设, 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简称 “一五” 计划。 (即 19531957 年)这个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工业建设,为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打下了初 步基础。 (2)完成:1957 年,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奠定了 我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沿海地区的工业 基地得到加强,华北
42、和西北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3)主要成果:鞍山无缝钢管厂、“一汽”(长春)、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喷气式飞机 的生产,等等 。意义: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建立了东北工业基地)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P117118)识记党的过渡时期(19531956)的总路线规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 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即“一 化三改”。1956 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这一任务。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基本上 )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从此, 社会主义
43、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 来了(即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意义: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三、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P122124)识记1、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开始全面的社会主义建 设。1958 年中共中央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原因:但由于对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和对国情没有认识清楚,又急于求成,党中央轻率地 发动了 “大跃进” 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这就使得以高指标、 瞎指挥、 和浮夸风、 “共 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开来。 2、结果:给社会主义建设造成重大的损失,以至
44、出现 19591961 年连续三年的严重经济 困难时期。3、经验教训: 社会主义建设要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一切从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四、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P127131)理解1、时间:19661976 年 2、发动的原因: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斗争形势,作了错误的分析,认为党内出 现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矛头对准刘少奇、邓小平) ,党和国家有被资本主义复辟 的危险。 3、开始的标志:1966 年,中共中央发出开展“文化大革命”的通知(即“五一六通知”, ) 接着毛泽东写了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 。 4、概况:为了发动群众造“走资派”的反,全国掀起了夺权和“大串联”
45、的高潮,一时 间,学校停课、工厂停产,国家机关被冲击瘫痪,民主法制遭到践踏,经济停滞,全国出现 了大动乱。一大批老干部和知识分子被迫害,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 开除出党并被迫害至死,这是党的历史上最大的一起冤案。叶剑英、谭震林等老一辈革命家 与林彪、江清一伙展开斗争,被污蔑为“二月逆流” ;1976 年清明节,人民群众自发地到天 安门广场悼念周恩来总理, “四人帮” 被 污蔑为反革命运动, 遭到镇压, 这就是 “四五运动” 。 5、结束:这场运动先后被林彪和江青两个反党集团所利用。1971 年 9 月 13 日,林彪发 动反革命政变阴谋败露后,叛逃坠亡,这就是“九一三”事件。
46、随后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1976 年,周恩来、朱德、毛泽东相继去世,江青反革命集团加紧篡党夺权,在这危急关头, 以华国锋、叶剑英等为首的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 ,党和国家的命运得到挽救。文化大 革命从此结束。 (结束的标志: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 6、性质: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的、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 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7、国民经济建设在曲折中前进(影响) :文革十年间,我国经济建设遭到严重破坏,经济 损失约五千亿元,拉开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距离。在周恩来、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期间,对 纠正“左”倾错误做出了重大努力,同时人民群众、干部的抵制,我国
47、经济仍然有一定的发 展。粮食、钢、煤、原油持续增产,成昆铁路、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五、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P133136)理解1、历史性的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P133136) (1)召开:1978 年底,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2)内容: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全会作出把全党工作的重 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全会还决定健全党的民主 集中制。 (3)意义:这次大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2、实行改革开放政策(P133134) :对内改革: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 城市,实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对外开放:目的是为了引进外资、先进科技和企 业管理经验, 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做法先后建立深圳、 珠海等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边疆城镇,开放的地区由沿海到内地发展,形成全方位 对外开放的格局。 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P136) :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方向) ;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保证) ;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核心) ;必须坚持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指导思想) 。 4、新时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