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校新发展校长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各位同仁: 大家好。很荣幸能在此会议与大家交流,我汇报的内容是。求真务实,搞好“绿色”教科研;奋发开拓,引领学校新发展。 教育要发展,科研须领先。教科研工作是目前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科研兴校、科研兴教已成为了人们的普遍共识。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校在省市职业教育有关部门的正确指导下,立足于把“专业做优、单招做精、大赛做强、基地做特”的办学思路,以国示范建设为起点,以XX省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创建为契机,以更新教育理念为先导,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主线,全面启动“绿色”教科研工程,创造性的完成了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促进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了教师和学生素
2、质的共同提高。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这里所说的“绿色”教科研是健康的、去除功利的、符合学校文化核心价值观要求的教科研;是科学的、求真务实的、代表先进的思想观念和科学方法的教科研;是有效的、去伪存真、富有生命力的教科研。是可以转化成“教育生产力”教科研。下面谨就我校开展教科研工作中所做的一点探索和一些不太成熟的做法向各位汇报一下: 一、强抓项目建设机遇,夯实教学科研的基石 在学校近年发展中我们就明确提出了“坚持规划引领,依托项目带动,加快学校发展步伐”的工作思路,我们认为项目建设本就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而重大专业项目的建设就更对学校专业加快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跨越发展,特别是管理队伍、专业骨
3、干、教师群体的务实性教科研能力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借助项目建设,通过对各项建设标准学习领会,落实教学科研服务教学工作实效。如:学校利用整体项目建设,提高管理队伍水平;专业建设项目,促进专业骨干、专业群体培养;基地建设项目,引导专业教师关注行业、企业发展方向的问题;专项建设项目(如信息化建设等,解决教师专项能力提升问题)。 二、狠抓教学科研管理,确保我校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我们的认识是理直气壮抓教学,求真务实搞科研,旗帜鲜明要质量。为推进我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的均衡发展,确实提高教学质量,2013年,我们重点进行了教学常规管理的督导评估。 一是制发文件
4、。 2013年我校修订了教学常规检查实施办法、教科研实施细则、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五课”教研和“两课”评比的管理规定及实施细则、技能大赛实施管理规定等实施性教学管理制度。 二是检查督办。 一方面通过教学教研常规视导,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提出整改;另一方面专项评估。分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有关领导既是教学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又是指挥者,我们要求这些人员要有敢于管理的气魄,不能做老好人;要有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不能得过且过。要能及时检查发现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倾向性问题,拿出有效的应对策略。要善于运用管理的智慧,调动各个层面的积极性,形成一个教学工作的指挥网络,通过他们将教学管理的制度推行到位,新的教学理
5、念和方法贯彻到位,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落实到位。 三是抓点把关。 教学管理不能“秋后算账”,而要注重过程。在教学管理工作中我们及时处理好三个“点”,把好三个“关”。 一是选准切入点,把好期初计划关。从分管领导到一线老师都要要理清学校每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思路,计划不能成为一种摆设,要真正使其成为教学工作的基本操作方案。 二是激活兴奋点,把好教研活动关。明确每次教研活动的重点,一切从实效出发,让所有参与教研活动的教师都能有所得。 三是狠抓着力点,把好教学常规管理月查关。要定期地对所有教师进行教学工作检查,将检查结果及时通报并汇总保存于教师教学业务档案中。 教育科研只是手段,提高质量才是目的,良好的教育
6、科研终于转换成了可喜得成绩:对口高考、各项竞赛、学生素养稳步提升。 三、高举科研兴教旗帜,强化我校教师科研综合素质 教科研工作是提高教师综合教学素质的根本途径,也是学校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1.树立校本研究理念,创新课题管理机制 我校的教育科研,和其他兄弟学校一样,都走过了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发展的历程。在我校,教育科研虽然起步较早,但在起步时期,缺少适当的定位,不知道教科研该做什么,如何做,怎么做好。广大教师对教科研感到神秘,高不可攀。之后,教育科研在发展中出现了异化,定位太高,课题研究出现了“假、大、空”现象,造成科研与教学实践脱节,导致部分教师对教科研产生怀疑。实施新课程改革之后,我们进行
7、了深刻的反思,认为教育科研必须降低科研重心,从“校本”出发,以广大教师为研究主体,着力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才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让教育科研贴近教师,贴近教学,贴近学校的“三贴近”的原则,才是教育科研的发展方向。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实践,“校本教育科研”的特色逐渐显现。2013年我校有2项省级课题、7项市级课题获批立项;2项省级课题、21项市级个人课题、37项校级课题成功结题;4项市级十二五规划课题即将结题。同时组织教师参加了各项征文、论文发表等活动,一年来成功发表论文66篇,市级以上获奖论文20余篇。我校将努力把研究成果应用到教育教学中去,将有力促进我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8、 正如一位青年教师所说。“教学科研不仅让我学会了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还让我的工作充满了生机,让我体会到创造的快乐与成功的喜悦”。 2.强化科研过程管理,促进科研有效开展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教育科研水平,解决好在教育科研过程中存在的“重立项、轻研究,重结果、轻过程,重结题、轻推广”的“三重三轻”问题,我们紧紧围绕“加强课题过程管理与指导”这一主线,先后完善了一系列教科研管理制度,使教育科研工作步入了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课题管理方面形成了申报、评审、开题、中期检查与年审等制度。此外我们还采取了建立由行政领导、专家组及课题负责人组成的人员管理机构,强化课题的过程检查、网络管理、
9、实验基地管理等措施来加强科研工作的过程管理。 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提升了我校的科研水平。目前,教育科研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形成了学校竞相开展教育科研的局面。 3.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提升教师科研能力 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与水平是推动教育科研深入开展的基本条件。为培养一支反思型、研究型的教师队伍,我们坚持“面向全体、分层培养、全面提高”的原则,大力实施“科研强师”战略。 (1)加强教学科研督导,引领基层教育科研。 教学督导室完善和落实我校“推门听课”制度,加大了推门听课的力度,及时总结反馈听课情况,并形成了督导简报,对提高教学质量,尤其是年轻教师的业务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培养教育科研骨干,
10、发挥典型效应。 我们制定了教育科研骨干教师管理办法,举办教育科研理论讲座,引导教育科研;开展交流活动,推动教育科研;聘请专家讲学,促进学术交流;开展检查评估,督导教育科研;科研骨干教师、科研学术带头人选拔,科研学术带头人轮流讲座等一系列活动,打造了一批本土教育科研专家。近年来,我们先后评选科研骨干教师、科研学术带头人50余名,他们已成为我校开展教育科研的中坚力量。 (3)开展多种竞赛活动,激发科研活力。 年初针对市职教研究所2012评比表,提速激励,分项落实。教学科研处和教学督导室精心组织、开展“两课评比”、“信息化大赛”、技能大赛、创新大赛、文明风采大赛等活动,以活动为载体拉动科研,在学校掀
11、起了“练内功、比本领、提素质、争一流”的岗位“大练兵”活动的高潮。 “两课”评比重年轻教师培养。我校选拔推荐10名教师参加市“两课”评比专业课赛,全部获奖,荣获市级示范课3名,研究课7名。经过市教研室领导、市级专家的“一对一”强化培训,精心打磨,经典指导,五位参赛老师1人获省示范课,4人获省研究课。 在专业课获得佳绩的同时,我校又成功举办了公共基础课两课评比活动,经过教研组选拔、专业部选拔、校级比赛三个环节,最终评出示范课9名,研究课25名,为参加市级比赛做好了推荐准备。 信息化教学大赛重教师现代化教学能的提升。我校多次开展教师信息化培训,借国示范重点专业建设,带动20余名教师参与省数字资源建
12、设,促进教师的成长。2013年XX市信息化教学大赛,李先知老师荣获一等奖;周义忠、邱霞、魏凤、张丽、陈丽荣获二等奖;吕国庆、路丽娜荣获三等奖。 技能大赛重在提高整体师生技能水平。除市定金牌项目外,将大赛覆盖所有师生,借助技能大赛,全面检验了师生的专业水平与实际操作能力,激发了师生努力提升职业技能的积极性,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气氛,达到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目的。 创新大赛重人才培养的落实。以创新大赛为挈机,通过“三融入”(即融入课堂、融入生活、融入实践)实现创新性人才的培养目标。2013我校师生获得国家专利批复9项,国家专利受理11项。 文明风采大赛重在学生素养发展。学校21
13、各技能活动小组,12素养活动小组,有效带动部系、班级各项活动小组的开展,拉动80%的学生参与各项有益活动中去,文明风采荣获国家级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杰出指导老师和优秀指导老师各1个,学校获得“全国优秀组织奖”。 4.挖掘学校深层内涵,打造学校科研特色 深入学校基层部门,挖掘校本资源,通过课题引领、项目驱动等,打造学校特色文化。目前,北虫草培育课题的研究、数控技术应用和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两个实训基地的建设等极大地提升了我校教育科研的知名度,“3+4”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课题研究的实施,也将为我校落实现代人才培养方案,积累更多的财富。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如果说我们取得了一点成绩的话,这是省所领导的指导与关心的结果,也是各位同仁的厚爱与帮助的结果。我们深深知道,我们的路还有很长,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研究还不够深入。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仁,以上是我校在教学科研工作中的一点思考、探索和尝试。如果说我们取得了一点成绩的话,这是各位领导、专家指导与关心的结果,也是各位同仁的厚爱与帮助的结果。我们深知在座的各个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都比我校做的更加完善,我们在这里不揣浅陋,就是想通过这个平台,祈盼得到各位领导、专家、同仁对我们的一如既往关心和支持,倘能如此,我们一定会倍加努力地去迎接我校教育科研光辉灿烂的明天。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第9页 共9页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