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题四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五大作用)姓名: 班级: 号数: 复习目标:1、阐明植物的光合作用2、描述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3、说出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知识要点:一、光合作用1、光合作用基础知识叶绿体光能公式:水+ 二氧化碳有机物(贮存能量)+ 氧原料:二氧化碳、水;产物:淀粉、氧气;条件:光; 场所:叶绿体 物质转化:简单的无机物复杂的有机物能量转化:光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实质 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意义:提供人和动物食物、能量来源及呼吸作用所需的氧,保持大气成分的稳定。应用:合理密植、立体种植-充分利用光能2、.探索光合作用:(掌握以下几个实验的方法、过程、原理).“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
2、淀粉”实验实验前植株为何要在黑暗中放2-3天(即暗处理)?答:消耗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实验选用的叶片,一半遮光,一半不遮光的目的是什么?答:形成一组对照,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将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的目的是什么?答:使叶肉细胞中的叶绿素溶解在酒精中。用碘液染色后,叶片不遮光的部分变成蓝色,遮光的部分不变蓝,这一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答:说明光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绿叶在光下合成了淀粉。“检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实验(见课本P72“演示实验”)问:将带火星的卫生香伸入试管中,卫生香立刻猛烈的燃烧起来,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答:说明了金鱼藻在光下释放了氧气。周一基础背诵课文P组长签字( )周二理解
3、识记抓住要点红笔标注组长签字( )“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实验 为什么银边天竺葵的边缘不呈绿色? 答:因为它的边缘不含叶绿素。表皮:由一层细胞构成,除保卫细胞外,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起保护作用(保护组织)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营养组织)栅栏组织:接近上表皮,含叶绿体多,排列整齐海绵组织:接近下表皮,含叶绿体少,排列疏松叶肉叶脉输导组织运输水分、无机盐运输有机物导管:筛管:叶片将银边天竺葵的叶子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后,滴加碘液,结果叶片的边缘不变蓝,而叶片中央绿色部分变成蓝色。这个实验说明什么?答: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3.叶片和光合作用:
4、 周二理解识记抓住要点组长签字( )4、例:2011-40学习植物生理作用的知识后,某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进行验证,请分析回答:(9分)取盆栽牵牛花植株放在暗处一昼夜后,将植株枝条上长势、大小相同的三个叶片分别置于A、B、C三个透明塑料软瓶内,密封瓶口,设为甲装置,其他处理见图;将甲装置移到光下6小时;分别将A、B、C瓶的导管伸入澄清石灰水中,打开阀门,轻挤塑料瓶,观察石灰水的变化;取下三瓶内的叶片,分别用乙装置脱色;取出叶片,漂洗后滴加碘液。甲 乙观察甲装置可知:A与B构成的对照实验,变量是 ;B与C构成的对照实验,变量是 。A与C不能构成对照实验,因为两者之间存在着 个变量。步骤中,从A瓶
5、挤出的气体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原因是:该瓶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这是叶片进行 作用产生的;从B瓶、C瓶挤出的气体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原因是:C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所吸收,而B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则是被叶片进行的 作用所消耗。步骤用乙装置脱色时,大烧杯内装的液体是 ,小烧杯中的液体将变成 色。步骤滴加碘液后,变蓝的是取自 瓶的叶片。实验证明:绿叶制造淀粉不可缺少的条件是 ,所需的原料有二氧化碳。学会解题1、 找出题目的变量?2、 分析实验现象3、 根据现象得出结论。组长结合以上三点解题要求与组员交流。过关的同学给予签字周三学会解题组长签字( )知识要点二:呼吸作用1、呼吸作用基础知
6、识线粒体公式:有机物(贮能)+ 氧水+ 二氧化碳+ 能量 物质转化:复杂的有机物简单的无机物能量转化: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释放能量实质 分解有机物, 释放能量意义: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部分供生命活动需要,部分转变成热量散失。应用:解释以下现象:土壤板结、水涝地不利于植物生长的原因(缺少氧气,妨碍根的呼吸作用)农民将收获的稻谷立即摊开翻晒,直到晒的很干才放入仓库储存的目的(降低呼吸作用的强度)新鲜水果用保鲜袋包裹,可延长储藏时间的原因(抑制呼吸作用)潮湿的粮食堆里会产生大量热的原因是(种子呼吸释放的能量一部分转化为热能散失)萌发的种子中有机物越来越少的原因是(种子的呼
7、吸作用分解了有机物)2.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联系、应用。联系:呼吸作用所分解的有机物正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呼吸作用所释放的能量正是光合作用所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区别:光合作用呼吸作用1.只在含叶绿体的细胞中进行2.在光下才能进行3.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4.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1在所有的活细胞中都能进行2有光无光都能进行3吸收氧,放出二氧化碳4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周四呼吸基础背诵应用的理解用基础知识来解答组长签字( )注意知识的活用。3、例1:2009-43小龙同学在验证光是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时,设计了一组实验(如下图):将甲、乙两装置同时放在室外34小时后,取出试管,用带火星的木条伸进试
8、管内。结果伸入试管的木条复燃了,伸入试管的木条不复燃。请分析回答(4分)伸入试管的木条复燃了,说明金鱼藻在光下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 (气体);伸入试管的木条不复燃,说明金鱼藻在暗处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设计乙装置的目的是为了设置 实验,其变量是 。该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学会解题1、 找出题目的变量?2、 分析实验现象3、 根据现象得出结论。周四学会解题组长签字( )知识点三:吸收作用1、外界(土壤)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溶液浓度,细胞吸水,2、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3、水和无机盐最活跃的部分是根毛区(成熟区)4、应用:烧苗、盐碱地,不利于植物生长,因为外界(土壤)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溶液浓度,细胞失水
9、周五:基础背诵组长签字( )例:2007-8种植庄稼要适时适量浇水、施肥。浇水、施肥是为了满足植物生活需要的( )A水和空气 B水和无机盐 C光和土壤 D光和有机物2008-11.无土栽培改变了传统农业离不开土壤的限制。实施无土栽培要适时更换营养液,主要目的是为植物生长提供所需的( )A.脂肪 B.蛋白质 C.无机盐 D.维生素2009-13移栽植物时,下列做法不利于植物成活的是( )A带土移栽B阴天移栽C烈日下移栽D傍晚移栽2010-2.将两株同样大小的玉米幼苗,分别放在盛有等量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的试管中培养。两周后现象如右图,说明植物生活需要( )A水 B无机盐 C阳光 D温度解题注意抓住
10、关键点与关键词。知识点四:运输作用(“指南”P21第3题;P25第22、25题)1、树皮韧皮部筛管输导(叶制造的)有机物2、树皮内坚硬的部分木质部导管输导(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知识点五:蒸腾作用( )1.概念: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的形式从气孔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蒸腾作用。2.调节蒸腾作用的结构是叶片表皮的保卫细胞。3.蒸腾作用的意义:降低叶面温度;促进水分、无机盐从根运输到植物体各部分。4.蒸腾作用的应用: 在炎炎夏日,植物体的叶片为什么不会被太阳灼伤? 答:植物体的蒸腾作用能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 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但在植物体中水却是往高处流的,为什么? 答:因为植物体的蒸腾作用为植物
11、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向上运输提供了动力。 为什么移栽植物时要选择阴天或傍晚;并去掉部分枝、叶;移栽后要遮阳等? 答:主要是为了降低植物体的蒸腾作用,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周五:基础背诵组长签字( )例2007-7农村中常见小树因树皮被牲畜整圈啃食而毁坏。这是因为树皮断了,会阻断有机物的( ) A向上运输 B向下运输 C合成 D分解2009-8云南某地红豆杉因树皮被环剥致死,这是因为运输有机物的筛管位于A木质部 B韧皮部C根冠D分生区2010-7.将带叶枝条如右图处理,过一段时间,把枝条去除切开,观察到的现象( )A仅木质部被染红B仅树皮被染红C树皮和木质部都染红D树皮和木质部都不被染红2009-42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植物生活方式”的活动中,设计了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请分析回答:(6分)将罩上塑料袋的植物置于暗处56小时后,打开阀门,轻轻挤压塑料袋,使袋内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 。原因是:植物进行 作用,产生 (气体)。在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出现水珠,是植物通过叶片上的 散失的水分凝聚而成,这些水分主要是通过植物根尖的 区吸收后,由 的导管自下往上运输到叶片。解题时注意抓关键词位置,不要张冠李戴。周五:理解提问组长签字( )17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