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新课标下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襄阳五中 程雪峰摘 要 语法学习是语言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高中英语教材中,核心语法项目有二十多个,这些语法项目构成了英语语言基础骨架,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高考中的考 查重点。为了使学生主动学习这些重要内容,本人做了一些新的让学生学习和掌握重点语法知识的尝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归纳语言现象。这些尝试收到了一定的 效果,因为学生能够在书面表达中灵活这运用这些语法基础知识。关键词 语法教学,新尝试,观察,思考,归纳一前言 从历史角度看,把语言教学的目的和内容从语言知识转移到交际或沟通之上的思考由来巳久。自十七世纪已有不少持这种观点的著名学者,比如洛克 (John,L
2、ocke) 在1693年出版的Some Thoughts Concerning Education一书中就明确指出:Men learn language for the ordinary intercourse of society and communication of thoughts in common life without any further design in their use of them . And for this purpose, the original way of learning a language by conversation, not only
3、serve well enough but is to be prepared as the most expedite, proper and natural1853年马西安尔 (C.Macel) 在Language as Means of Mental Culture and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一书中也提倡进行真的情境教学,并提出了重内容而不重形式的主张。七十年代,作为交际法前身的“意念功能法”,曾试图以意 念和功能范畴取代传统模式的语法教学,从而开始了在语言教学方面的以形式为中心和以意义为中心的争论。至今这争论还在进行,只是争论的焦点已不是应否进行 语
4、法教学,而是应如何进行语法教学。新颁布的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的讲解与 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的倾向”(教育部,2001)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语法教学方式,抛弃以讲解与传授为主、让学生死记 硬背语法条文以及机械套用基本句型的教学模式,采用全新的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语法教学方法。 二、语法教学的必要性语言是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人们都希望掌握运用语言的技巧,在沟通上达到清楚准确的效果。为了达到交流沟通,必须注重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外语教 学中,语法是培养语言实践能力的拐杖,可以说,掌握语法对中学生来说是基本
5、的要求。因为我国绝大多数的学校缺乏体验性学习外语的必要条件。再说,对学生的 评估和考试以及学生的自学都离不开语法知识。对于英语的语法,如每一时态的语法形式和语法功能若不给学生解释清楚,而是盲目地“实践”,学生难于准确地理 解和自觉地掌握它。再者中学外语教学任务重而时数有限,课后无论在学校、社会、家庭都尚缺良好的学习外语的环境。在上述情况下,想靠几节课的课堂实践,象学习母语一样在不知不觉中掌握语言知识是非常困难的。提出“意念功能大纲”的威尔金斯(D,Wilkims)也承认“语法还是要教 的。”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的任务型教学途径,其始创者N.Sprabhu 原本持强交际观,排诉教学语法;但任务
6、型教学途径却向弱交际观发展,也主张在任务活动之后教学语法。事实上,语法必教是百余年来语言教学实践和探索中得出 的共识。而新课程标准只是要求改变语法教学的方式,而不是要求教师放弃语法教学。三、语法教学的尝试语法教学泛指教学语言结 构形式,其主要是语音,词汇和语法知识的教授。我们知道,一年级学生学会汉语拼音,到了二年级就可以阅读,这种经验值得我们注意。而英语是一种表音文字, 观其形,并按照一定的语音规则,基本上能读出其音。那么在教给学生英语音知识时,我们应该教给学生拼读规则及拼读技巧,这样才能让学生具备自学英语单词的 基础。例如,教学生读internationalism这个单词时,首先让学生认真听
7、老师拼读,老师在读的时候,有意识地用上扬音调读出次 重读音节,用压降音调读出主重读音节,要读重读音节之前的非重读音节用平调,读重读音节后的非重读音节收紧音调。又如,教开音节和闭音节时教师可以把含有 开音节的单词。(如make, debate, back, map, these, she, bed, help, bike decide, city, sit, note go, not, cock, student, bus)列在黑板上,叫学生观察,然后小结开音节和闭音节的概念(以一个元音字母结尾的重读音节,叫绝对开音节;以一个元音字母加一个辅音字母再加一个不 发音的e结尾的重读音节,叫做相对开音
8、节;以一个元音字母加辅音字母结尾的重读音节叫做闭音节。)最后教师选编一些有关的练习让学生练习发音。我们认为, 语言基础指学生在两个方面的能力。其一是正确的语音、语调和拼读技巧的熟练应用能力。特别注意的是,在语音教学阶段过后,不能只重扩大词汇量和语法难点的 分析和理解,这样会使相当多的学生养成不良读音和朗读习惯。语言基础的第二方面能力是对常用词和英语基本句型的熟练应用能力。英语的丰富词汇和可变化的英 语结构使口头表达有相当大的自由度。要特别注意让学生掌握常用词与各种搭配的不同含义及用法;要训练学生学会用常用的句型准确无误地口头造句,通过这练习 就是要解决诸如句子时态不协调,不懂英语习惯表达法和由
9、熟练程度不够而引起的反应迟缓或语塞等薄弱环节。口头表达的综合能力主要是的指学生对提问的反应速 度,说英语时发音器官的自然、放松程度、即兴组织语言的准确、熟练程度,更正错误的和补充说明时的口头修辞手段,以及口头表达的连贯性等。培养和提高这种 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多做问答练习和连续复述、叙述和表达自己思想的练习。教师要求学生除了学习了解英语课本知识外,还必须扩大阅读量, 以便扩大词汇量。为了让学生投入积极的观察中,教师引导学生质疑。对于学生提出的疑问,教师不必急于解释,应当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习惯表达。例如, 教学生不可数名词之后,有学生问:time是不可数名词,但为什么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表
10、达法We had a good time at the party .笔者没有直接给答案,而让学生自己去寻求解释,并布置了一项任务:类似的表达法还有哪些。几天后学生查找了以下这些表达法:a heavy rain, a heavy snow , a well-known tea ,a nice wine ,a quick breakfast, a delicious lunch, a great trouble,a good education ,an English knowledge,a nice fit .对学生所作的一切教师给予及时的表扬,同时老师提示:并不是每一个不可数名词之前一旦有形
11、容词就可以带“a”或“an”;如我们不能说a good news , a useful information又如,学生在学习外研社出版中学英语教材中发现这样一种表达法:an ordinary twenty-cintury city life (必修2页第35页)。有学生问,为什么不把ordinary放在city life 的面前。笔者又叫学生去查找语法资料、读书笔记、课堂笔记和语法书,了解多个形容词修饰名词的情况,结果学生找到了以下表达法:the great Hungarian pianist ,a young Chinese dancer, a fine old stone bridge,
12、 a nice little fish restaurant.我特意在课堂上要求同学们注意观察以上表达法中的修饰语和中心词的关系。学生注意到表示材料的修饰语最接近中心词,依次是表示来 源、年限、描绘性和大小的形 容词。考虑到学生在校学习英语的时间有限,我要求他们背下列短语:the two big round fine old black Chinese stone writing tables (那两张很大、很圆、很好、很旧的、黑色的来于中国的石头制成的写字台)。同时我告诉学生,多个形容词修饰名词时的排列不是固定的,学生在这个时候往往有 更高兴的兴趣去探讨形容词的用法。语法教学可以在阅读材料的
13、讲解中进行。特别是对长而复杂的句子要进行分析。之后要求学生也在课外阅读中 (包括对英语杂志,英语语法书以及英文报纸的阅读),注意观察某些词语的多种意思,多种词性,以及其在句子中的功能;虽然有时教师讲解语法往往是学生非常必要的,但教师最好要把语言专项作为每个学段的语法专项,作为各学习小组讨论分析的内容,要求学生记下合作的过程,然后写学习体会或小论文。在英语语法的教学中,有些句子结构不是那么容易被学生接受,因此老师在教某一个项目时,必须开动脑筋,想出一些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的方法。如虚拟语气,可用如下的 方法和步骤去启发和引导学生思考某些句型的含义和用法。例如:If I had known you
14、 were coming , I would have waited . I did not know you were coming, so I did not wait.通过解释意义之后,教师可以再举个例子,并提出一些问题,检查一下学生是否明白这种句型的含义。如对If I had had time , I would have read it again. 向学生提问题: Did 1 have time ?Did I read it again? 如果学生的回答是:No ,you had no time . 和No , you didnt read it .那就是说明学生已经明白这种虚拟语
15、言的句型的意思了。这种句型的表达形式中所用的时态,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表示发生了某些事,我们可以用过去完成时表示这 样的句子:He had arrived here by seven yesterday. 一般我们不能说:He had come here yesterday.但表示虚拟时,我们可以说If he had come here yesterday, he would have helped us. 由此可见,had come 是所谓的过过时完成时,而would have helped 是所谓的过去将来完成时。为了使学生巩固关于非真实条件句,教师可提供一些句型让学生进行套用练习。除练习外,
16、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分组进行接龙活动。例如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翻译这样的句子:如果我很有钱,我就会买了一辆车。如果我有一辆车,我就会去旅游。如果我去旅游,我就会看到美丽风景。如果我看到美丽的 风景,我就会很快乐。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各小组记录员记下主要活动过程以及要求小组成员进行互评活动。再如非谓语动词的教学,笔者认为 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列出一些句子,并和同学们一起分析句子的结构功能,以及词(或词组)或词组之间存在着逻辑关系。如 He came here . I told him to come here .以上句子中的came是谓语动词“He”和“came”在逻辑上和结构上都构成了主谓关系。而在句子
17、中的“him”和“to come”只是构成逻辑上的主谓关系。再如:We have some students to talk to .We have some students talk to each other .以上句子中的some students和to talk to 构成逻辑上的动宾关系。而句子中的“tklk to”与“some students”构成逻辑上的主谓关系。再如:Hearing the news, we couldnt help jumping .这个句子中的Hearing可与句中的主语“we”构成逻辑上的主谓关系。在以下的句子中的非谓语动词都有其逻辑主语,尽管其在句子
18、中的句法功能不同。1. The girls sitting (seated) under the are my students.2. Not having received her ,I decided to write her again .3. He has gone ,leaving me alone in the lab .4.I spent the night ,locked in the room .5.The tree fell down ,making the road blocked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本、报纸中找出类似以上的句式,进行归纳总结,还可以要求学生写学习体会
19、。这种教学活动考虑到了语言形式、意义和功能的有机结合。四、结束语高中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要让学生说出和写出好的句子,就必须把语法教学融入阅读活动中。一般的说,学一篇新的阅读课文应有五个步骤:1、让学生默读整篇课文;2、设计阅读思考题;3、解释常用的、难的单词、短语和句子结构;4、帮助学生对课文进行精读;5、对整个阅读活动进行总结。 这五个步骤中,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词汇和句法知识才能够参与阅读理解活动。现实中,我们的中学生思想活跃,他们非常愿意参与讨论,也善于表现,但他们在学 习和讨论中,所犯语法错误是不容忽视的。正因为这样,外研社出版的教科书,在每一模块中都设计一些值得学生探讨的关于句子结构和功能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 都和课文内容有关,并且这些问题都围绕核心语法项目,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发现和归纳语法知识,为准确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而打下基础。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