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优化教学环节,打造高效课堂以“磁体与磁场”的教学为例范从华(海安县角斜中学,江苏 海安 226633)在减负增效的今天,如何使我们的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达成规定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使我们的课堂更高效,是我们物理教师追求的目标,要达到以上目标,优化课堂的每一个教学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文以苏教版物理九下第十六章第一节“磁体与磁场”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优化教学环节,打造高效课堂。一、着眼兴趣,优化课堂引入的方法这一节课的引入,很多人利用教参提供的新奇实验:如内有磁铁的“鱼”在水中的运动进行演示,这个实验新奇,但可见度不好,也难以操作,很多学生不能看到,对学生的感官刺激单调。笔者尝试用
2、用电动机引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教师连接好电动机实验模型,先由老师闭合开关,电动机转动。学生注意力立即被吸引,很兴奋。然后教师断开开关,再悄悄拿掉磁铁,请一位学生闭合开关,发现不转动,学生静下来,有些迷惑,引起了学生思考:电动机为什么不转动了?教师再出示磁体,将磁体装上,重新操作,电动机模型又转动起来。然后教师引入新课:我将磁体拿掉了,如果没有磁体,电动机就不会转动,磁体怎么这么神奇呢?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磁体。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利用电动机引入更能吸引人,一是电动机是能转动,且实验用的电动机还会有很大的响声,学生的视觉和听觉都会有感知,印象深刻。二是有技巧性的操作更能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
3、如教师悄悄拿掉磁铁后电动机不转,再装上后又重新转动,电动机由转到不转再到转的强烈对比吸引了学生注意和思考。三是电动机是今后学习过程中,学生要组装的,在这里出现也有引领全章的作用。二、多方面着手,优化突破重难点的方法(1)体验磁场的存在的环节磁场的特点是:真实存在,但看不到,摸不着。怎样让学生体验到磁场的真实存在,教师可以从学生的体验入手,学生有磁铁周围与一般物体周围不一样,认识到磁体周围有东西,进而体验到磁场的真实存在。教师先设问,同学们,磁铁的周围和木块等的周围是不是相同呢?然后教师和学生分组一起探究:分别用线吊着铁钉靠近磁铁、木块、铜块、铝块,看会不会被吸引。通过探究同学们可以发现:铁钉放
4、在磁铁周围能够被吸引,而放在木块、铜块、铝块周围却不能够被吸引。接着教师通过适当的追问、诱导,帮助学生认识到磁铁周围与木块、铜块、铝块周围不一样,存在一种看不见,摸不着东西,正是这种特殊东西的存在,铁钉放在磁铁周围才能够被吸引,教师在顺理成章地引入磁场。通过以上对比实验让学生加深对磁体周围有“东西”这样的认知,因势利导,引入磁场概念,学生容易接受。(2)磁场的分布及描述的环节磁场的分布及描述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因为磁场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可以通过磁场对放入其中的小磁针有力的作用入手来认识它。教师先引导学生将小磁针先放在条形磁体一个平面的周围,看指向怎样变化。再将小磁针先放在条
5、形磁体空间的周围,看指向怎样变化。看有什么发现。教师再引导学生用 用铁屑玻璃板做实验,因为铁屑在磁场中被磁化成一个个小磁针,这样就有许多小磁针形象地描述磁场以上采取的方法是由一个磁针显示变为多个磁针显示,从平面显示到整个空间显示,再到铁屑化为无数个小磁针的演示。教学全程中经历一个由少变多的过程,再有多变简的过程。教师还可以引导各组翻转玻璃板下的磁铁,观察磁场分布情况,使学生对磁体周围的磁场有一个立体的、全面的认识,实验时,学生看到磁极两端的铁屑根根竖立,真是惊奇不已。课内探究,不必拘泥于学生的完全自由,如关于磁场与磁感线的学习,教学中可以不全部让学生自由探究,而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有步骤
6、的探究,由于磁场和磁感线过于抽象,学生难以建立有关的概念,学生通过自由探究难以清晰地描述,纯粹的学生探究难以得到正确的结论,即使有也是抄的课本上的。而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集中探究,应用转换法,在一系列的体验后,对抽象的磁场形成具体印象,易于建立磁感线模型。因此,老师的引导作用在这部分不可或缺,而且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有步骤的探究更能容易接近正确的结果,达到教学的最优化。从铁屑排列直接到磁感线,跨度较大,学生接受有难度,有强加给学生的感觉。为了使磁体周围磁场分布情况更清晰地呈现出来,教师可以增加用“磁场显示板”来显示磁场,学生脑中的印象会简洁、清晰,再模仿这样的显示画磁体周围的磁感线就非常容
7、易了。能抓住磁感线表示磁场的精髓:准确表示磁场的分布形状与方向这两个要点,学生容易掌握,也容易再现。整个过程顺利地将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并不断创造出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促进学生的发展。三重视针对性,优化练习的选择课堂中出现的例题要有针对性,要围绕知识点,适当拓展,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检测题要联系学生的实际、课堂的实际、中考的实际进行设计,不能多,不能少,不能简单,也不能太难,掌握量和度。课后作业要有层次感,对同样的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题目,看他们对不同要求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不同的学生,更要有不同层次的题目,以巩固他们应该学到的知识与能力,使各类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都能成功地做出自己要做的题目,解决能解决的问题,品尝成功的喜悦。 结束语:以上从优化课堂引入的方法、优化突破重难点的方法、优化练习的选择等方面去打造高效课堂,旨在抛砖引玉,我们可以从更多的环节着手打造高效课堂,只有我们教者认真准备,深入研究,多想办法去优化我们每个教学环节,则我们的课堂将更加高效,江苏海安县角斜初中 范从华邮箱:jshajxfch电话:13862701865 134851518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