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息技术教育在聋校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即转向“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按照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使人的先天禀赋和后天的社会诸因素的影响相结合,挖掘和发挥受教育者的身心潜能,促使其身心得到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是由认知和情意两个系统共同参与的,由认知活动逐步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特点构成智力因素(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五种心理素质),而由意向活动逐步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特点构成非智力因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五种因素),二者是相互影响
2、,相互促进的。在聋校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作为特殊教育对象的聋生,也是一个个具有纷繁复杂心理活动的主体。对于外部输入的各种信息,他们不会消极被动地“照单全收”,而是以自己的心理状态为依据,有选择地吸收。一直以来,聋校教育从内容到方法都侧重于调动聋生的智力因素,训练其智力素质和文化素质,而忽视能力素质的培养。聋生往往只是死记硬背课本上的内容,导致没有创新、缺乏灵活的“高分低能”现象屡见不鲜。而素质教育注重智力素质和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通过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加速外部信息的迁移和吸收,最终将外部的、客体的思想规范、道德准则、知识结构等“内化”成为内部
3、的、主体的思想认识、价值原则、应用能力等各个方面的素质,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在聋校实施素质教育需要不断开拓新的教育途径,而校内的学科教学,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学科教学应当将学科特点、聋生发展、社会需要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在实际中不断探索新的学科教学的模式和规律,改革教学方法。当前聋校教育变革涉及到教育机制、教育方向、教育发展目标的变革,具体体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方法、教学评估等方面的改革。由于计算机作为信息时代的主要载体和工具,在教育中担负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聋校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已成为必需,而且由于信息技术教育比其它学科更贴近现实生活,有着其他课
4、程无可比拟的可操作性、实用性。因此,在聋校素质教育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发挥了极其巨大的作用。一、信息技术教育能够培养聋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聋校素质教育最主要的是培养聋生的思维品质,要培养聋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聋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聋生的应变能力。 1.培养了聋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往的教学中往往大量灌输知识性的内容,而忽略了对聋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当然,他们在解题、写作、绘画等尝试中有时也能体会到创造的愉悦,但这一切都没有他们自己探索知识所得到的愉悦心情。创造性思维最显著的特点是能够提供新颖独创而又有价值的思维成果,由于信息技术教育摒弃了传统学科中所形成的
5、常规思维模式,对聋生来说非常具有新鲜感,使他们的创造欲望能得到极大地激发,培养了聋生的创造性思维。2.发展了聋生的抽象思维信息技术教育中的操作过程是以抽象思维为基础的,要解决把抽象的东西转变成形象的东西,必须通过对问题的归纳、分析,从而研究出一般性的规律。比如:计算机中树形目录的认识,是一个非常抽象的过程,聋生通过分析、思考、学习,其抽象思维必然会上一个新的台阶。3.优化了聋生的思维品质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其学习过程是一个培养不拔意志、深刻思维、坚强毅力的自我修养的过程。聋生上机要通过手、眼、心、脑并用而使大脑形成强烈的专注,使大脑皮层产生高度的兴奋点。在学习过程中,聋生通过上机体
6、会各种功能、分析操作方式,都容易使其产生一种成就感,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因而培养出勇于进取、独立探索的能力。另外,由于计算机运行高度自动化和程序化,因此在操作中,需要有极为严谨的态度,稍有疏漏便会出错或死机,因此能够培养聋生思维的敏捷性、严谨性。二、 信息技术教学重在炼就聋生未来的生存能力 所谓计算机能力,是指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能自行开关机器、能用画图软件进行画图、能独立进行Windows的操作、能用word处理编辑一些文字的能力,能用因特网获取信息的能力等。之所以将计算机能力提高到聋生未来生存能力的高度,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要很好的说明这个问题,不得不提到“功能性文盲”的概
7、念,这个概念最初的含义是指未能获得读、写及计算能力的人,时至今日,读、写及计算能力有了巨大的扩展,“功能性文盲”的标准也有了更为广泛的涵盖面。 “读”的含义在发生变化,不仅要读印刷的文本,而且随着全球网络化的到来,如何有效、快捷地“读”(浏览)网上丰富的信息资源成了一个现代人必备的才能。“写”的含义在发生变化。写也不仅是指以往的伏案苦爬格子了,它还包括借助计算机的“写”,更为重要的是,需要将自己的想法或需求写在网上,和全世界的人交流,以便获取更多的帮助和启发。“算”可不是过去的做算术。计算机的出现,使“算”的工具有了极大的提高。很好的把握它,就能节约大量精力和提高效率。不难发现,计算机能力的缺
8、乏,将导致成为“功能性文盲”,而一旦成为“功能性文盲”,将有可能出现如下的尴尬局面:在电话费咨询系统的电子触摸屏幕前无从下手;手持信用卡却在ATM自动取款机前取不出钱来;在浩如烟海的因特网信息中找不到急需的信息等等。当前流行的一种说法,认为各种外语、计算机资格认证和驾驶执照是通往21世纪的通行证,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应该拥有计算机能力”这一观念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而尽早地培养聋生的计算机能力将会极大地提高他们步入社会后的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信息技术教育对聋校其他学科的影响聋校信息技术教育作为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绝不能仅仅停留在计算机学科范围内的教学上,而应着眼于推崇领导利用计算机进行
9、科学管理,指导教师利用计算机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培养聋生用现代化工具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从广度上看,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应包括计算机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辅助管理和计算机辅助学习四项。信息技术教育一方面要让聋生学习计算机知识,另一方面还应使聋生能用所学知识操作计算机,以帮助学习其它学科知识。一些优秀的辅助学习课件能提高聋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解题策略、开发聋生心智,在实践运用中也有上佳的效果。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科学管理,能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由于计算机本身所具有的工具性的特点,使得信息技术课程能够跨学科教学,信息技术课程会越来越向综合课程方向发展。在这里强调的不是
10、信息技术知识点本身,而是对知识的使用方法,对知识的整合创造的能力。例如键盘练习和英语学习相结合;用“画笔”进行美术作品创作、图案设计、贺卡制作;用word进行作文、板报、校刊的编排;用excel进行班级成绩的整理、学习情况的数据分析、班级通讯录的制作等。通过对同一知识点不同方向,不同侧重点的多次重现,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培养聋生的发散思维与创新意识。综上所述,信息技术是聋校崭新的素质教育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在当前创建“全国信息技术实验聋校”大改革、大发展的形势下,无疑给特教界送上了一道美味佳肴,让我们高举素质教育的大旗,使信息技术课程真正为特殊教育注入生机与活力。愿信息技术教育的明天更美好!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