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方法内容摘要:音乐欣赏作为小学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它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能力,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针对于不同的授课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激起学生对欣赏教学的兴趣,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作品的内涵,提高了欣赏课堂质量,更有效地实践听的艺术,达到音乐审美的目的。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的殿堂中享受到美的愉悦,情感的陶冶。关键词:音乐欣赏 教学方法 兴趣 创造能力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强调学生的感知、感受与体验。音乐教学要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激发学生欣赏音乐
2、的兴趣,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音乐欣赏作为小学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同时,也对音乐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专业的技能与技巧,还要了解其作品的背景、创作动因及对各音乐要素的掌握,同时还要搜集大量的音乐资料。正因如此,音乐欣赏教学成为教师们不太喜欢的课堂教学。随着新课程的改革,音乐欣赏教学也越来越受重视,“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成为音乐的欣赏者,成为现在音乐课程教学中的新理念。一“听”前激趣,引导学生聆听音乐的兴趣对于欣赏教学,很多同学都没有较高的兴趣,尤其对于一些他们不太喜欢的歌(乐)曲,因
3、此,在课前教师首先要走进歌(乐)曲,找到引起学生共鸣的切入点,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聆听歌(乐)曲的兴趣,激发他们主动的参与,走进歌(乐)曲。如对于低年级可采用讲故事、做游戏、利用多媒体等方式引导,对于高年级可采用讲故事,教师用精练、形象的语言讲或让学生把自己熟悉的故事用质朴的语言表达出来,使学生对作者、作品保持长久记忆,产生深厚的兴趣。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直接引入、提出问题等激励的方法引导他们走进歌(乐)曲。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只有有了兴趣,学生才会更深刻的理解作品的内涵。二、“听”中学习,引导学生走进音乐,提高音乐鉴赏力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须依赖于
4、听觉,音乐欣赏更注重聆听,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美国艾伦科普兰在怎样欣赏音乐一书中说:“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音乐,再也没有比倾听音乐更重要的了。什么也代替不了倾听。”通过欣赏音乐拨动学生的心弦,提高音乐鉴赏能力,丰富他们的审美体验,提高审美能力,激起学习的兴趣。1、以生为主,改变课堂教学记得一位伟人说过:“语言的尽头便是音乐”音乐是无法作语言代替的。我们都知道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而音响又要在时间中展开,因此音乐也是时间的艺术。音乐欣赏教学应当以听为主,教学中必须留时间给学生用心去听,同时也要给学生想像的空间。以前的课堂过多注重教师的讲解,教师在课堂中的滔滔不绝的讲解着,非但未给学生带来欣赏
5、的兴趣,反倒养成了懒惰的习惯,他们不去考虑作者的创作背景,不去考虑音乐要素在作品中的作用,不去感受作者在创作时的情感。教师给学生留下的只是完全不同于音乐的记忆。课堂教学变成了单存的记忆的师说生听的过程。随着课程改革的东风,欣赏教学改变原来的教学方式,我们可采用多种欣赏方式。例在欣赏大中国时,通过几个问题让学生去探究,1、这首歌曲的两个乐句在音区上有什么变化。2、力度上有什么变化。3、第二乐句的节奏要素包涵了我国民间的哪个音乐素材。让学生根据提示,自由想象,并不是自己主观的去说,即留给学生想象、思考的空间。同时也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因此,欣赏教学要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这样的课堂才会是教师愿上
6、,学生愿学的课堂。2、以多媒体为主,激起学习兴趣 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欣赏的兴趣,还使学生更直观的理解作品的内涵。我们要充分发挥音乐素材,如在欣赏腾格尔的天堂一课时,单独给学生聆听这首歌曲,因为很多同学没有去过大草原,仅仅从歌曲的旋律、歌词的讲解,也很难感受到蒙古族大草原的那种美。通过视、听相结合,使学生们通过观看大草原的美景,在聆听的基础上就会感受为什么这首歌曲的名字叫做天堂。这样,学生的课堂情绪高涨,气氛活跃,注意力集中,学习欲望强烈,达到了较好的效果。同时,通过多媒体音乐,也使音乐欣赏不再是孤立的音高、节奏、力度、音色的听辨,而是对音乐完整乐曲形成初步的整体印象,也激发了学生
7、们对音乐欣赏的兴趣。达到用最简单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获得最理想的教学效果。3、以合作探究为主,学会学习同一音乐作品,不同的人的感受必定是不同的,正像人们常说的:“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甚至可以说,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里对同一首乐曲的所产生的情感也必定是不同的,因此音乐欣赏具有主观性。每个人的经历阅历不同、学识心情不同对音乐的理解和把握会大不相同。如:在欣赏京剧这一单元时,京剧历史悠久博大而精深,但学生们对它的兴趣不是很高,为了能使他们加深印象,我留了一个家庭作业,将全班分成几个组,请每个学生回家都搜集京剧的资料,尤其是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我们是工农子弟兵,并在第二天上课的时候边听边总结,
8、也进行了互补,看看哪一组讲的好。这样将课堂还给了学生,学生们的兴趣提高了,课堂也达到了另样的效果。欣赏音乐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长知识,开发智力。音乐欣赏寓知识于音乐,在开阔学生音乐视野上可以发挥巨大作用。4、以多种方式为辅,理解作品内涵我们的教学设计应是根据教学内容而定的,不是千篇一律的。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作品的内涵、理解作品的寓意、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词曲作家的简介,我们在欣赏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唱一唱作品的歌词、听一听作品的风格、画一画作品描的背景、写一写聆听后的心得、跳一跳优美的舞姿、奏一奏作品的旋律等感受作品的内涵,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如在欣赏茉莉花中让学生用口风琴吹奏歌曲的旋律
9、,让学生在吹、想的同时感受茉莉花的美、香。当然也离不开教师语言人辅助,但教师课堂上的语言要恰当地运用,如果语言运用的好还会把学生带入一个充分发挥想像的空间。三“听”后创新,引导发挥想象在欣赏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营造一个根据某一具体音乐去充分地想象与联想进行创作的空间。使学生从中获得欢愉感知成就感,充分感受音乐、领悟音乐的真谛。1、律动的创作动,是学生表达自己对音乐感受和理解的最直接、最喜欢的方式。在欣赏作品后,给学生创造动的机会,让他们利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引导他们加深对音乐形象的联想和对作品的理解,在参与中得到愉悦。2、故事创作所有的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讲故事,在课堂中可以
10、利用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可以利用音乐引导学生创编故事。通过故事表现出的内容可以看出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后的丰富想象。如:在欣赏彼得与狼这首乐曲后,引导学生对故事表述的连贯,并进行作品后的故事创作。3、歌词创作每个学生的潜能是无穷无尽的,只要我们不断地启发他们,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成果。通过歌词的创作训练学生的灵敏度、思考力、创造力及节奏感也培养了学生的即兴发挥的才能。如在欣赏歌曲词大中国后请学生改变歌词,在不变旋律的基础上将歌词变成我们的小家即我们的班级,我们的学校,我们的社区,我们的家族。学生们在创作中更加的体会到了歌曲旋律的意境之美。4、旋律创作我们要激发每个学生创作的潜能并为他们搭设展示自己的平台。因此在欣赏作品后根据内容的需要可让学生在听、想之后进行旋律的创作,并进行展示,以体会作品的内涵,理解创作的背景,达到资源共享的效果。冼星海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如何使音乐如潺潺的小溪渗入学生的心灵,让学生真正“听懂”音乐?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探索、创新教育教学方法。音乐是优美、动人的,教育是永无止境的,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的殿堂中享受到美的愉悦,情感的陶冶。我们的课堂一定变得色彩斑斓、妙趣横生!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