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LTE面试题目汇总高级资料仅供参考面试问题汇总一、干扰具体的处理思路,如何区分网内网外干扰,怎样从频谱扫描排查是哪种干扰,杂散干扰有什么波形特征;干扰具体的处理思路:干扰排查应先从内部再到外部,从后台再到前台,从简单到复杂。1) 经过低噪;使用IOT查询每个小区的上行底噪,单个RB的上行底噪应为:热噪声密度+带宽+接收机噪声系数=-174dBm+10lg180000+8=-107.4 dBm。2) 经过RSSI;上行RSSI正常值应小于-95dBm。3) 经过MRR;4) 经过DT数据;服务小区和邻区的RSRP详细情况,BLER;网内网外干扰判断:1、经过调节此区域干扰相关参数来判定;调节此区
2、域相关小区的干扰相关参数(比如ICIC)配置,如果调节前后的噪声情况不变,说明是系统外干扰。如果跟随ICIC等改变,说明是系统内干扰。2、经过关闭基站来判定;关闭受干扰基站,以及周围所有基站,用能够扫描RS参考信号功率的扫频仪在基站天线附近检查,是否还有邻区的RS信号,如果有,将该邻区关闭。此时如果还存在严重干扰,说明是系统外干扰。如果干扰消失,说明是系统内干扰。如果干扰还存在可是很小,很小的干扰可能是来自周围邻区的UE发射的上行信号,但之前存在的严重干扰消失了,可见还是系统内干扰。网内干扰定位思路、原因、规避手段:1、 检查基站与相邻基站告警;检查基站与相邻基站告警,当基站的时钟失步时,因为
3、上下行子帧与周围邻区错位,会造出严重干扰;筛选时钟失步的相关告警2、 检查上下行子帧配比;全网参数导出上下行子帧配比,进行核查。3、 检查功控配置;本小区RS参考信号对邻区的干扰,本小区其它物理信道对邻区的干扰;解决思路:调整RS小区参考信号的功率(绝对值),调整其它物理信道相对RS小区参考信号的功率偏差4、检查ICIC、CCIA、CCLR等干扰抑制算法的配置;小区边缘用户过多,用于中心用户的频谱资源太少。解决思路:检查各类干扰抑制功能开关是否打开;合理设定ICIC小区边缘用户和中心用户的门限,合理分配小区边缘用户和中心用户的上下行发射接收功率;5、检查切换配置;当UE移动到一定位置,邻区信号
4、已经大于本区信号时,因为某种原因未能切换,此时该UE的下行信号将受到严重干扰,而且该UE将严重干扰邻区的上行信道。解决思路:在CDT分析小区内UE上报的本小区邻区测量数据,是否存在本小区信号低于邻区的现象。如果存在此现象,检查邻区关系配置、测量配置是否正确合理,解决切换失败问题。6、检查本小区与邻小区负载;当小区负载太高时,原来能够接入本小区的UE接入邻区,导致的干扰。当小区负载太高时,本小区UE上行功率过高,对邻区造成的干扰。解决思路:缩小小区覆盖区域,调整天线方位角;扩容。7、覆盖优化;总的来说系统内干扰都是同频小区覆盖重叠造成的,可是过于控制重叠区域,又可能出现覆盖盲点,也可能降低服务区
5、域的业务质量(打个简单的比喻,同频组网模式下,如果两个小区没有覆盖重叠区域,用户将无法切换)。因此需要辩证的看待处理。思路:对干扰区域进行路测,分析各小区信号强度分布;根据CDT数据,分析用户所处环境。8、 综合优化;覆盖优化、功控优化和ICIC优化等多种手段同时使用,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网外干扰定位思路、原因、规避手段:1)互调干扰及带外泄露;排查方法:理论排查:假设TD-LTE使用的信号频段为f1-f2,可能对我们造成互调干扰的信号频段为f3-f4,计算 2f3-f2=A 2f4-f1=B如果A-B区域与f1-f2频段有重叠,则存在互调干扰的可能。如果存在多个信号(UMTS.TD-FDD)
6、,应分别计算多种组合是否可能干扰。实际排查:关闭可能互调的小区信号,对比前后底噪。如果关闭可能互调的小区信号,干扰依然存在,则说明不是互调干扰,应使用扫频仪进行多点定位寻在外来干扰源位置。如果关闭可能互调的小区信号,干扰消失,则说明存在互调干扰或者带外泄露。上站检查天线安装情况,各类天线垂直隔离度和水平隔离度,以及接头、馈线、天线、合路器和滤波器等的安装情况。关闭TDLTE本站及附近基站信号,在该小区天线附近使用扫频仪观察是否存在频段内是否还存在较大的噪声。如果存在,看看是不是靠近其它天线时信号最强,如果是,说明是来自邻区的带外泄露。如果无噪声,可能是互调干扰。如果工程工艺方面不存在问题,应使
7、用频谱仪对接头、馈线、天线和滤波器等进行测试,按照连接顺序逐个排查。对有问题的元器件、线缆进行更换,并发回国内进行测试。2)多点定位外部干扰;如果不是因为共址基站带来的干扰,应使用频谱仪多点定位,查找干扰的来源。系统内干扰主要指的是TD-LTE系统内的基站或终端之间的干扰;系统外干扰指的是非TD-LTE系统(如WLAN,WCDMA)造成对TD-LTE基站或终端虽在频段造成的干扰,如非法使用TD-LTE频段的广播信号、邻近信号的带外泄露,以及雷达甚至汽车发动机、微波炉等造成的系统外同频干扰。系统间干扰包括:阻塞干扰、互调干扰、杂散干扰、GSM谐波/互调干扰。DCS1800M阻塞干扰:1.小区级平
8、均干扰电平跟干扰源话务关联大,干扰源话务忙时TD-LLTE干扰越大。2.干扰基站天线与TD-LTE小区天线隔离度越小,干扰越严重。3.PRB级干扰呈现的特点是PRB10之前有一个明显凸起的PRB;GSM900互调干扰:1.小区级平均干扰电平跟2G话务关联大,2G话务忙时TD-LLTE干扰越大。2.2G小区天线与TD-LTE小区天线隔离度越小,干扰越严重。3.PRB级干扰呈现的特点是有一个多个干扰凸起,且受干扰的PRB所对应的频率与同一扇区的GSM900小区频点产生的二阶互调&二次谐波所对应的频率相同;DCS1800互调干扰波形特征:底噪高低起伏,底噪有高有低;DCS1800杂散干扰波形特征:前
9、面RB底噪偏高,底噪随RB数逐渐增大而降低;GSM900谐波干扰波形特征:带内个别RB噪声较高,没有突起的RB底噪较低;小灵通干扰:小区NI曲线,一般会使靠近1900MHZ附近NI噪声抬升。靠近1900MHZ处噪声至1880MHZ处噪声幅度逐渐降低;(DCS1800)杂散干扰波形特征:前40个RB底噪偏高,底噪随RB数逐渐增大而降低。DCS1800阻塞干扰波形特征:20M带宽内100个RB噪声整体偏高。DCS1800互调干扰波形特征:底噪高低起伏,底噪有高有低。GSM900谐波干扰波形特征:带内个别RB噪声较高,没有突起的RB底噪较低PHS干扰波形特征:小灵通干扰的小区NI曲线,一般会使靠近1
10、900MHZ附近NI噪声抬升。靠近1900MHZ处噪声至1880MHZ处噪声幅度逐渐降低二、CSFB信令流程主叫流程:1、LTE网络:ExtendedServiceRequest,携带service-type:mobile-originating-CS-fallback,对应EventList中CSFBServiceRequest2、 LTE网络:RRCConnectionRelease,携带配置的GERAN相邻频点组起始频点和GERANBCCH相邻频点信息,对应EventList中InterRATRedirectionReq;3、GSM网络:CMServiceRequest,携带业务类别及T
11、MSI信息,对应EventList中InterRATRedirectionSuc;4、GSM网络:Alerting,表示核心网给主叫回振铃音,被叫已接通,对应EventList中CSFBServiceSuc;(另经过Setup消息能够查看被叫号码)5、 GSM网络:ChannelRelease,对应EventList中当前版本显示有误(GSMCallDropped);(另用户主动挂机对应Disconnect消息,方向为UL,ChannelRelease消息为网络侧下发,DL)6、LTE网络:TrackingAreaUpdateAccept,携带TAU类别(combined-TA)、TAL对应的
12、GSM侧LAC信息,对应EventList中TAUpdateSuc。被叫流程:1、LTE网络:Paging,无对应Event;2、LTE网络:ExtendedServiceRequest,携带service-type:mobile-terminating-CS-fallback,对应Event List中CSFBServiceRequest;3、LTE网络:RRCConnectionRelease,对应Event List中InterRATRedirectionReq;4、GSM网络:Paging Response,对应Event List中GSMCallAttempt(MTC);5、GSM网
13、络:Alerting,对应Event List中CSFBServiceSuc;6、GSM网络:Channel Release,无对应Event;7、LTE网络:TrackingAreaUpdateAccept,对应Event List中TAUpdateSuc。三、如何优化CSFB接通时延,如果一个网格CSFB接通时延比较长,有什么具体处理思路;CSFB接通时延优化:四元鉴权改为三元鉴权、不允许跨LAC出现、核心网优化、被叫选择性鉴权、立即指配打开网格CSFB接通时延长处理思路:1、 影响网格CSFB的LTE站点告警故障处理;2、 2/4G是否存在弱覆盖,覆盖优化;3、 邻区参数及频点、优先级优
14、化;4、 TAC与LAC一致性核查;5、 关闭基于测量的重定向,开启盲重定向功能。6、 启用被叫选择性鉴权7、 TCH及早指配四、234G互操作/提升LTE流量占比有什么优化思路,如何操作;234G互操作:一、234G互操作优化策略伴随着终端的多模化和网络多制式化,从网络和终端的角度的三个方面的互操作策略:系统优先级设置策略、空闲态重选策略和连接态切换策略。 1、系统优先级设置策略系统优先级设置策略是指在GSM、TD-SCDMA、LTE混合组网的场景下,优先选择LTE网络,在保证用户业务感知的前提下,尽量使用户驻留在LTE网络。而当LTE网络信号质量不好,或负荷较高时,依据终端能力,CS业务尽
15、量优选切换到GSM网络,PS业务尽量优选切换到TD-SCDMA网络。在驻留网络覆盖不足时,选择驻留到其它覆盖较好的网络,如GSM,保证数据业务的连续性。2、空闲态重选策略空闲态重选策略则包括多种情况。如果当前驻留的系统与终端预设的优先驻留系统一致,那么终端优先在当前驻留的系统内进行小区重选,只有当前系统的服务小区信道质量较差时,才启动对低优先级异系统小区的测量,在获得低优先级异系统小区的测量值之后,再进行重选评估操作。而如果当前驻留的系统与终端预设的优先驻留系统不一致,那么终端始终执行异系统小区测量,直到在优先驻留系统中找到一个能够驻留的小区并完成重选和驻留。评估目标小区是否适合驻留时,采用时
16、间和质量双门限进行判断,即目标小区测量质量持续大于质量门限的时间超过预设时间门限。3、连接态切换策略一般引起网络切换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覆盖、业务质量(速率、QoS等)及网络负荷、终端移动性等。连接态切换策略针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了规范,以确保充分发挥网络效率,维护网络的连续性。从业务角度考虑,由于GSM/TD-SCDMA/TD-LTE分别拥有适合自身的承载业务,因此,在终端申请业务链接时,普通IP业务和高速率数据业务优先选择LTE网络,只有覆盖或者QoS不能保证时进入TD-S或者GSM网络;中低速率数据业务也可优先选择TD-SCDMA网络,降低LTE网络的负载;话音业务优先选择TD-SCDMA网
17、络和GSM网络;组合业务则按照要求最高的业务选择网络。二、234G互操作优化从系统间数据业务互操作从空闲态小区重选、数据业务连接态互操作、以及数据业务连接态重定向三方面出发,有效的实现不同用户间多种业务的分流,避免网络资源浪费,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1、TD-LTE与TD-SCDMA、GSM空闲态小区重选空闲态互操作方法主要是小区重选,当UE处于空闲状态时,能够基于频点重选优先级、小区信道质量等因素进行Inter-RAT的小区重选。小区重选的意义在于,当系统侧和终端侧都支持小区重选的情况下,能够根据既定策略配置各小区的网络驻留优先级,使终端在特定区域驻留到高优先级网络。比如在LTE初期覆盖不足的
18、情况下,将LTE驻留优先级提高,这样既保证了在LTE覆盖不到的区域能利用GSM网络提供补充,又能在有LTE覆盖区域充分发挥新系统的作用。2、TD-LTE与TD-SCDMA数据业务连接态互操作在LTE网络规模逐步扩大的过程中,需要利用既有网络进行有益补充,并引导用户体验LTE网络带来的信业务和更高的服务质量。在没有LTE覆盖的地方,需要把数据业务从LTE网络转移到TD-SCDMA网络;相反方向,需要将TD-SCDMA系统的PS业务卸载到LTE系统,减轻TD-SCDMA网络的数据流量负担,充分发挥LTE高带宽的优势。连接态互操作方法主要包括PS handover和重定向两种。PS handover
19、能够根据目标网络的接纳能力将LTE系统的PS业务切换到目标网络,从而保证用户数据业务的连续性,提高业务体验。PS HO双向切换,能够使UE继续保持连接态,用户数据业务不中断,而且对3G现网改造影响小。重定向方式是指eNB在释放RRC连接时,能够在RRCConnectionRelease消息中指示重定向频点(单一频点)。UE优先在此频点上执行小区选择,选择合适的小区驻留,然后开始小区重选过程。如果UE需要发起业务,或者执行TAU/RAU过程,则立即接入到驻留小区。R8的重定向只指示目标频点。为了缩短UE接入目标RAT的时延,R9对重定向作了优化,在RRCConnectionRelease消息中同
20、时指示重定向频点上的邻小区PCI列表,以及各个邻小区对应的系统信息。在连接状态下,支持事件性测量B1,B2事件的配置。对于连接态,当出现终端无LTE覆盖时,终端能够经过配置的B1事件,不考虑TD-LTE服务小区本身的信道质量,只要某个3G邻小区的信道质量达到门限要求则UE立即上报,触发互操作使终端转移到TD-SCDMA系统。终端也能够经过配置的B2事件,同时考虑服务小区和3G邻小区的信道质量,保证LTE覆盖薄弱时及时经过B2事件测量上报触发终端转移到TD-SCDMA系统。LTE初期是热点覆盖,覆盖范围比3G小,因此考虑到本服务小区的信道质量对数据业务感知的影响,建议采用B2事件测量。3、TD-
21、LTE与GSM数据业务连接态重定向为了使用户获得更好的体验,终端会尽可能的占用性能更好的4G网络。因此,在4G网络的边缘性能较差且没有3G覆盖的地方,需要把数据业务从LTE网络转移到GSM网络,以保证用户的基本要求。TD-LTE与GSM数据业务连接态重定向是经过RRCrelease消息携带目标小区信息,UE根据目标小区信息重新发起接入。网络发起RRCrelease消息,并携带异系统邻区频点,(可要求终端测量,网络根据测报决策;也可网络直接配置,终端不测量)指示终端在该频点的异系统邻区(GSM)重新接入。UE在数据业务连接态,服务小区信号过差,且没有其它合适的LTE或3G小区可接入时,经过盲重定
22、向,控制终端从LTE连接态转移到GSM空闲态。UE在数据业务连接态,由网络控制将E-UTRA中处于连接状态的UE,重定向到GSM,而且使UE进入空闲状态。终端在脱网状态下进行2G系统测量并选择一个合适的小区和频点,向GSM网络发起接入请求。因此,TD-LTE网络与2G/3G网络间的互操作技术能够看作是TD-LTE网络与2G/3G网络之间的沟通桥梁,能够避免由网络覆盖限制带来的终端接入受限,同时还可充分挖掘各个网络的资源,尽可能地提高网络容量。提升LTE流量占比:1、LTE零低话务小区处理:基站故障、覆盖不合理、人为小区关断等;2、用户行为类:市场部门发展LTE用户,提升流量占比;3、现网参数核
23、查;梳理与4G驻留比相关的参数有28个,该部分参数的设置范围均与集团和技术室要求一致或符合,具体核查如下表所示:参数参数说明验证建议集团要求值技术室要求值现网值selQrxLevMin小区选择所需的最小RSRP接收水平(dBm)将-120-124-120-124-124utranTDDRslPara_qRxLevMinTDDUTRAN TDD小区重选所需要的最小接收电平(dBm)将-115-110无要求无要求-115utranTDDRslPara_threshXLowTDD重选到低优先级UTRAN TDD 小区的RSRP门限(dB)(宏站)将-89-85无要求-89-89trigTime事件发
24、生到上报的时间差(毫秒)将256320无要求无要求256、3204、数据一致性核查建议对设置不合理的参数设置进行优化,使全网参数符合集团和技术室规定的具体如下:参数参数说明不合理设置的参数个数(个)备注selQrxLevMin小区选择所需的最小RSRP接收水平(dBm)24threshSvrLow(宏站)服务载频低门限(dB)122threshSvrLow(分布)服务载频低门限(dB)26utranTDDRslPara_threshXLowTDD宏站重选到低优先级UTRAN TDD 小区的RSRP门限(dB)75utranTDDRslPara_threshXLowTDD分布重选到低优先级UTR
25、AN TDD 小区的RSRP门限(dB)19thresholdOfRSRP事件判决的RSRP门限(dBm)50trigTime事件发生到上报的时间差(毫秒)2806设置为256rscpSysNbrTrdRSCP测量UTRAN系统判决绝对门限(dBm)56非-90geranNbrTrdGERAN系统测量时判决的绝对门限(dBm)909非-65五、全网切换成功率指标有什么优化思路,指标突然恶化从哪方面入手解决?全网切换成功率指标有什么优化思路1、 全网影响切换的告警及故障小区处理;2、 切换成功率TOP小区处理;3、 SCTP链路核查(LTE邻区中SCTP链路故障或未建立;导致X2链路无法建立成功
26、,对切换成功率有很大影响);4、 邻区合理性与完整性,漏配邻区及超远邻区核查;5、 小区数据配置核查(ENODEB ID、PCI、功率、TAC等);6、 参数核查(同频、异频切换测量、切换判决参数、小区下最小接入电平等参数)7、 CIO、A3、A5触发定时器、迟滞等参数精细化调整;8、 室内外优化(根据室分场景进行室内外切换测量、判决、触发时延等参数进行精细化调整)9、 外场天馈调整(经过天馈优化、覆盖优化、提升RSRP、SINR,梳理切换关系等);10、干扰定位与处理(网外干扰:如CDMA、WCDMA、TDS等干扰,经过扫频确定干扰,提升与TDL间离度等手段来尽量避免干扰;政府会议、学校考试
27、等放置干扰器,则采取锁小区等手段来降低对指标的影响;网内干扰:核查PCI,减少因PCI MOD3、MOD6干扰导致的切换失败等)指标突然恶化解决:LTE系统内所有切换问题最终都能够归纳为ENB间的小区间切换和ENB内的小区间切换等。切换问题的可能原因大概分为如下几条:1、硬件传输故障(载频坏、合路天馈问题);2、数据配置不合理(切换参数、邻区等);3、拥塞问题;4、时钟问题;5 、切换门限参数配置不合理;6、本站以及周边邻区或PCI配置不合理;7、干扰问题;8、覆盖问题及上下行不平衡;当出现切换成功率低的问题时,首先按照切换问题分类,了解切换问题的范围,然后根据硬件、数据配置、拥塞、时钟、干扰
28、、覆盖等方面入手逐一排查解决,排除这些影响切换成功率的客观因素,然后根据邻区优化提升切换成功率。切换失败原因分析:切换包括切换准备和切换执行两个阶段,两个阶段中任何异常都将导致切换失败,建议在分析切出失败原因时,同时分析目标小区切入是否存在问题。话统原因值判断准则可能原因切换出准备切换出准备失败,源侧发生重建立(当在切换准备阶段接收到UE发送的重建立请求)过早切换、目标小区信号不稳定,建议排查弱覆盖和干扰切换出准备失败,等待切换响应定时器超时(源eNodeB等待Handover RequestACK消息定时器超时)核心网异常、传输异常(特别是S1切换场景)切换出准备失败,目标侧准备失败(源eN
29、odeB收到Handover Preparation failure)核心网异常、传输异常或者目标小区故障(特别是S1切换场景)切换出准备失败,其它原因(除以上原因值以外)信令丢失、核心网异常等,建议信令跟踪切换出执行切换出执行失败,源侧发生重建立(当在切换执行阶段接收到UE发送的重建立请求)过早切换、目标小区信号不稳定,建议排查弱覆盖和干扰切换出执行失败,等待目标侧发送的UE Context Release消息定时器超时(源eNodeB等待Handover RequestACK消息定时器超时)空口质量问题、弱覆盖、干扰、告警、等待定时器过短等切换出执行失败,其它原因(除以上原因值以外)建议信
30、令跟踪五、一个网格下载速率指标如何提升,F/D异频边界如何优化;下载速率指标提升:网络结构优化:弱覆盖区域优化、重叠覆盖优化、干扰小区、故障小区处理;网络质量提升:SINR提升;关键性能参数:CFI参数优化、PCI参数优化、LTE邻区优化、2G/3G/4G互操作邻区优化、CSFB参数配置优化;双层网异频优化:梳理切换带、PCI合理优化、邻区优化;网络调度提升:服务器、传输带宽、参数、硬件问题。网格下载速率提升,主要从参数核查、DT拉网LOG分析两方面提升;系统内邻区关系核查、PCI核查、异频DF边界测试参数核查等;DT拉网LOG分析注意从弱覆盖、过覆盖、重叠覆盖、SINR差、下载速率低、切换失
31、败、掉线、接入失败等方面分析;其它还有就是网格内小区故障、干扰、容量(经过时隙配比优化,提升上下行容量)等方面分析;故障、覆盖、干扰、容量四方面考虑F/D异频边界优化:1、切换链频率优化:对涉及F/D异频边界的主要主要测试道路进行异频切换链微调,尽量使得道路上的切换都是异频切换,异频切换能够减少干扰,提高小区边缘的SINR,从而提高小区边缘吞吐量,改进网络KPI指标;2、切换门限细致优化:由于异频切换采用A2、A5、A1切换算法与同频切换A3算法不同,异频涉及到小区间切换门限等参数,需要逐个小区根据切换链进行优化,使得在不掉线的情况下3、深度优化异频切换后残留的同频干扰问题:异频组网有效降低同
32、频干扰,但下载速率要达到较高水平,对SINR有更高要求,SINR大于25Db,因此同频干扰仍需要得到控制。4、边界区域的协同优化:优化切换关系,检查外部小区数据的准确性,覆盖、频点、PCI协同优化5、端到端性能的确认:确定F/D边界组网的情景下,每个ENODEB要确保能达到峰值速率,传输带宽能需要满足空口峰值速率,测试所在的UE也要达到峰值速率六、切换信令 - Measurement Control测量控制,一般在初始接入或上一次切换命令中的重配消息里携带- Measurement Report测量报告,终端根据当前小区的测量控制信息,将符合切换门限的小区进行上报- HO Request源小区
33、在收到测量报告后向目标小区申请资源及配置信息(站内切换的话为站内交互,站间切换会使用X2口或者S1口,优先使用X2口)- HO Request Ack目标小区将终端的接纳信息以及其它配置信息反馈给源小区- 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HO Command)将目标小区的接纳信息及配置信息发给终端,告知终端目标小区已准备好终端接入,重配消息里包含目标小区的测量控制- SN Status Transfer源小区将终端业务的缓存数据移至目标小区- Random Access Preamble终端收到第5步重配消息(切换命令)后使用重配消息里的接入信息进行接入- Ran
34、dom Access Response目标小区接入响应,收到此命令后可认为接入完成了,然后终端在RRC层上发重配完成消息(第9步)- RRC Connect Reconfiguration complete(HO Confirm)上报重配完成消息,切换完成- Release Resource当终端成功接入后,目标小区通知源小区删除终端的上下文信息基于X2口的eNB间切换信令流程eNB间S1口切换信令流程七、随机接入流程随机接入分为基于冲突的随机接入和基于非冲突的随机接入两个流程。其区别为针对两种流程其选择随机接入前缀的方式。前者为UE从基于冲突的随机接入前缀中依照一定算法随机选择一个随机前缀;
35、后者是基站侧经过下行专用信令给UE指派非冲突的随机接入前缀。具体流程如下:基于冲突的随机接入:1)UE在RACH上发送随机接入前缀;2)ENb的MAC层产生随机接入响应,并在DL-SCH上发送;3)UE的RRC层产生RRC Connection Request 并在映射到UL SCH上的CCCH逻辑信道上发送;4)RRC Contention Resolution 由ENb的RRC层产生,并在映射到DL SCH上的CCCH or DCCH(FFS)逻辑信道上发送。基于非冲突的随机接入:1)ENb 经过下行专用信令给UE指派非冲突的随机接入前缀(non-contention Random Acc
36、ess Preamble ),这个前缀不在BCH上广播的集合中。 2)UE在RACH上发送指派的随机接入前缀。3)ENb的MAC层产生随机接入响应,并在DL-SCH上发送。八、掉线信令 、分析思路对于TD-LTE的掉线,是在UE完成“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处于连接态,之后由于干扰、弱场、其它原因导致的UE上下行失步,触发重建未果或者被拒过程。只要不是终端主动发起的释放,都应算为掉线。当前掉线在信令中表现如下3种情况。l 连接态下触发RRC重建无果图 01 RRC重建无果l 连接状态下触发RRC重建被拒图 02 RRC重建被拒l 连接状态下异常
37、收到RRC释放消息图 03 异常收到RRC释放消息对于非正常释放的掉线问题,TD-LTE引入了重建立机制,对于重建立的掉线的分析要分2部分完成:l 引起重建的原因;l 重建失败的原因;l 图 04 TD-LTE掉线问题总结对于掉线问题,首先判断的就是覆盖和干扰,利用CNT查看下行RSRP、SINR值,一般RSRP-115且SINR-3掉线比例较高;利用基站侧检测工具查看上行干扰。九、全网指标提升思路,比如接通切换 接通指标提升思路:在商用网络中,接通率优化的思路遵循以下方式:1.经过话统分析是否出现接入成功率低的问题,根据局方对接入成功率指标的要求启动问题定位或专题优化。2.经过对话统的原始数
38、据进行分析,查出问题出现最多的TOP站点和TOP时间段。3.针对TOP站点进行针对性的网管信令跟踪,LMT跟踪,告警检查等。4.如果网管信令和LMT跟踪依然无法定位问题,针对性的进行路测复现问题,采集前后台log,请相关开发人员协助定位。当获取接入问题的TOP小区和TOP时段后,经过网管信令跟踪,LMT跟踪,告警检查等方法首先排查是否设备异常、组网配置问题:1.排查小区状态。检查各单板状态、RRU是否正常,小区状态是否为可用;查看小区是否存在告警,进行告警分析;手动恢复告警后查看告警是否存在;上报问题;2.排查UE、小区、核心网组网配置、对接参数是否正常(常见于实验网阶段)。检查UE的频点配置
39、是否与eNB一致,检查UE的PLMN与eNB配置的PLMN是否一致,如果频点、PLMN配置不正确,UE进行小区搜索失败。检查核心网是否有开户信息。测试的IMSI没开户,表现为用户完成随机接入,上行直传消息后核心网立即回“S1AP_DL_CONTEXT_REL_CMD”,释放UE。检查SCTP链路状态是否OK,如果异常,需要检查ENODB与MME连接的网线是否插好,端口是否与配置的SCTP端口号一致,是否与MME正常通信;检查S1接口状态是否正常,S1接口是否处于闭塞状态,寻求设备侧同事的帮助和研发指导。检查安全模式配置。UE和核心网需要共同开启或关闭鉴权,而且按照运营商提供的“LTE USIM
40、卡参数建议”配置C值和R值。eNB和核心网需要共同开启或关闭完整性保护算法和加密算法,而且保证配置的算法一致。检查IPPATH。基站在完成安全模式控制和UE能力查询后,将申请准备GTPU资源,如果资源准备失败会向核心网返回促使上下文建立失败响应消息:INIT_CONTEXT_SETUP_FAIL,原因值为:transport resource unavailable。在这种情况下,需要MML查看IPPACH配置是否正确,而且确认核心网在初始上下文建立请求中携带的IPPACH值是否与eNB一致。在上述基本检查皆未发现问题时,考虑进行路测,跟踪前、后台信令,进一步从空口无线环境对指标的影响角度进行
41、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根据初始接入的前台信令流程,从UE发起attach请求开始,将UE接入过程分解为三个阶段:RRC建立过程,初始直传和安全模式控制,E-RAB建立过程。当前用户量较少E-RAB建立较少有失败的现象,而随机接入过程出现的问题较多,导致RRC连接无响应,引起起呼失败,因此解决随机接入失败问题是当前提升接通率的关键。接通率分析思路接入失败根因分析全貌图切换指标提升思路:切换失败一般有三大类原因:无线侧参数配置问题、信道环境影响以及核心网侧配置问题。因此遇到切换失败的情况,能够大致按以下步骤进行排查。(1)经过话统分析及各类切换失败原因值统计确认现网切换指标情况,是否存在低于目标值的现
42、象及指标劣化。(2)确认是否全网指标恶化,如果是全网指标恶化,分析恶化的时间点和趋势,需要检查操作,告警,是否存在网络变动和升级行为。(3)如果是部分站点指标恶化,拖累全网指标,需要寻找TOP小区(切换成功率低TOP小区和切换失败次数TOP小区)。(4)查询切换成功率最低和切换失败次数高的TOP站点和TOP时间段。(5)查看TOP小区告警,检查单板状态,RRU状态,小区状态,OMC操作,配置是否异常。(6)针对TOP小区进行参数差异性核查(A1、A2、A3、CIO门限等),进行参数归一。(7)针对TOP小区切换失败原因细分。分析话统哪类切换失败高(S1、X2、站内);分析信令定位切换流程失败位
43、置,切换准备失败多为MME或者目标小区问题,切换执行失败多为空口问题;干扰检测进行分析,是否存在干扰;现场对TOP小区进行标准信令跟踪。(8)针对TOP小区提取两两小区对排查分析,是否插花小区(插花站点干扰排查);小区半径是否过大(小区覆盖确认和TA分布);PCI冲突和混淆(同频同PCI、复用距离、MOD3干扰);邻区关系是否合理、观察切换时RSRP测量。(9)针对TOP小区进行覆盖排查,基于MR和路测数据分析,是否存在弱覆盖和越区覆盖。掉线率处理思路(1)按照掉线率分子,提取细分原因的计数器,查看由那类计数器引起的失败次数最多,针对性处理。(2)正常情况下,某个小区周边都存在邻区,如果无线环
44、境不是很差,都能够经过切换的方式改变服务小区。当某个站点缺失邻区或者邻区添加不合理,会导致无法切换出而掉死。因此处理掉线率较高的小区时,需要核查邻区配置是否合理。(3)小区存在异频邻区时,需核查异频切换类参数是否配置合理,A2,A3事件配置(4)核查小区是否存在超远覆盖,导致覆盖孤岛,无法切换到周边邻区。能够经过后台跟踪信令,观察测量报告,并补齐漏配的邻区。随后需要对覆盖进行控制。(5)对于因弱覆盖导致掉线,若终端处于覆盖边缘,周围无可用的LTE小区,能够添加系统间邻区,使用重定向到3G的方式,减少掉线次数。但门限设置需要合理,不能太容易去到3G。重定向方式能够使用基于测量的重定向与盲重定向。
45、常见原因处理手段 无线掉线处理手段计数器编号计数器名称/描述信息建议措施CContext释放,ENB空口失败引发释放次数(次)1.统计C、C、C、C计数器原因,排查现场无线环境因素,是否存在弱场,针对具体原因采取优化措施CContext释放,ENB切换失败引发释放次数(次)1.检查切换参数、功率、定时器类设置CContext释放,由于小区关断或复位引发释放次数(次)1.核查掉线对应时间段内基站小区故障类告警CContext释放,ENB由于其它原因引发释放次数(次)1.进行信令跟踪,交由后方进行分析CContext释放,ENB重建立失败导致释放次数(次)1.检查小区NI是否偏高,RS功率设置是否
46、偏小2.核查现场实际无线环境3.开启X2口进行优化CContext释放,ENB由于S1链路故障导致释放次数(次)1.统计C、C、C、计数器原因,针对具体原因采取优化措施CContext释放次数,空口定时器超时(次)1.检查CPU负荷,同时在线用户数是否偏高,如是可增加SR容量配置进行优化 CContext释放次数,空口质量差触发RLF(次)1.检查无线环境是否存在弱覆盖,MOD3干扰,越区覆盖,底躁偏高、基站存在故障CContext释放次数,RLC达到最大重传次数(次)1. 检查RLC参数设置2. 核查现场实际无线环境CContext释放次数,PDCP完整性保护失败(次)1.检查加密完保参数设置CContext释放次数,Gtpu ErrInd触发释放(次)1.联系MME侧联合排查,是否存在网络大规模操作CContext释放次数,Path故障触发释放(次)1.联系MME侧联合排查,经过Initial context setup消息查看TransportLayerAddress是否在基站侧无法ping通CContext释放次数,光口故障触发释放(次)1.联系产品侧排查光口类告警 E-RAB掉线处理手段计数器编号计数器名称/描述信息建议措施CTDDE-RAB切换出失败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