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务本、求实、尚简张云飞一节课结束后,留在心里的或多或少总有那么一些欣慰与遗憾。欣慰的是,备课时依据一定的教学理念所采取的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实现,遗憾的是课堂上总有那么一些环节希望可以重来。 扁鹊治病这篇课文,是我精心准备的一节课,这种精心的内涵体现在:、针对处于课改进程中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如何落实新课标、如何凸显语文学科的个性,立足工具,弘扬人文等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方面,结合自己的实践所得进行了比较深入地思考和学习,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学习了崔峦在第六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大赛活动的总结发言,聆听了近十节本届赛课的课堂实录,并阅读了有关论坛内容。、在充分阅读教材
2、领会编者意图的同时,针对教材本身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研究,对于教材涉猎的内容、事迹掌握了比较丰富详实的资料。扁鹊治病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取材于战国时名医扁鹊的传说故事。写扁鹊拜见蔡桓公,几次指出蔡桓公病在何处,劝他赶快治病,蔡桓公坚持自己没有病,因而对扁鹊的态度由不相信到不理睬,到最后的不高兴,致使延误了病情,小病酿成了大病,病入膏肓,无药可救。故事的蔡桓公这样一个悲惨的结局,警示人们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选编本则寓言,一是使学生在读中领悟故事所阐明的道理;二是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提倡个性化解读文本。崔峦老师在发
3、言中指出,语文教学工具性萎缩,忽视语言学习,特别是忽视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忽视揣摩作者是怎样用语言表达思想内容的,忽视从读学写、了解文章写法,是造成阅读教学实效性不高的重要原因。可以说,崔峦老师一语中的,当前课改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非语文”泛语文”现象混淆了语文教学的视听,把语文教得不再像语文,像思品、像故事、像文学、像常识等不一而足。所以我在设计这节课时力求体现“务本”、“求实”、“尚简”这样一种教学思想。一、务本:立足文本、立足生本、立足语文学习的根本、立足文本:课堂教学仅只是在四十分钟内所进行的师生活动,文本是师生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最终是由对文本的把握和运用来检验的。
4、整节课的教学环节无论是导入、浏览、研读还是拓展都是依据文本重难点而设计,在教学过程中,也紧紧抓住文本,通过学生整体读文、部分读文、段落读文、品词析句等多种方式去感受故事所蕴涵的道理。对于教材的拓展和延伸也同样是立足文本,并由文本延伸开去、立足生本:六年级的学生,阅读教学已不是字词句段的单纯教学,重要的是抓住重点词句领会文章的主题、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布局谋篇以及通过语言文字具体表达情感的写作方法,落实到本篇课文则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而这又恰恰是学生们在习作中感到困惑的地方,所以本课的教学重点就是抓住描写扁鹊,蔡桓公神态、动作和语言重点语句,体会蕴涵其中的深厚感情,从而受
5、到教育。在实际教学中,通过让学生找重点词、读重点词、板书重点词等方式让学生既领会情感又学习写法,落实工具与人文的统一。、立足根本:语文姓“语”名“文”,学语习文是语文教学首当其任的任。小学语文是学习语文的起步阶段,特点是“小”,除了具有工具性的性质,还有基础性的特征。阅读教学是凭借文本的语言,着重培养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丰富精神世界,从而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做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从朗读中整体感知情感、从析词析句中理解情感、从课外拓展中升华情感皆是紧扣文本展开,围绕情感教学,展开的是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如:在研读扁鹊的段
6、落时,抓住扁鹊多次来拜见蔡桓公的有关语句,学生在找出后,我又引导学生在这些语句反复读,悟,深入理解,从语言入手理解文本、理解人物感情、学习文章表达方法。二、求实:追求教学过程中实实在在的预设与生成、知识与能力的有效训练、实实在在的预设与生成:为求本节课的教学达到不为做秀不走过场,课前除了我对八班学生的了解之外,我没有做进一步的沟通,甚至包括对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这也是我对自身的一次挑战。一节实实在在的语文课,一定是有预设更有生成的课堂。课前我预设了许多可能出现的学情状况,预设教案思路清晰,教学重难点的落实也步步到位,整体环节可变因素较小,而在细节的处理上预留了可变的空间,相对比较灵活。在实施
7、教学过程中整个教学也基本按照预设而进行的。但课堂上还是出现了一些没有预料到的学情,如在教学扁鹊为什么站了一会儿,我开始想的很简单,设中我以为只要学生达到说明扁鹊医术高明就可以.可学生理解的更好:他在想蔡桓公的病怎么治疗,不仅看出来了,而且有办法治疗,更能说明扁鹊医术高明因此我及时进行了调整,灵活处理但有的时候学生汇报的和老师不同,并不利于学生逐层深入地理解课文,领会情感。依据章法进行,而不能胡乱生成,扰乱学生的认知规律,毕竟课堂不是个别人的课堂。、知识与能力的有效训练:抓词句教学,抓朗读理解,抓写法的指导和运用,是高年级语文教学的主旨所在,应该说我在课堂上落实的就是这些方面的内容。学生抓词句谈
8、理解,从理解到朗读,从朗读到自我总结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自我总结写法,扎扎实实地落实了语文教学的基本内涵。三、尚简:课外资源的有效使用、多媒体的适度运用体现简简单单教语文、课外资源的有效使用:课程改革以来,许多语文课堂把太多的资源引入了课堂,四十分钟里充斥了太多的学习资源,便捷的信息渠道使教师可以收集到与课文有关的任何资料,而教师在面对这些资源的时候又不能很好地甄别和把握,课堂上弱化文本、喧宾夺主的现象时有发生,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也是众说纷纭。纯粹的语文课应该是“阅读、感悟、质疑、运用贯穿始终,听、说、读、写训练扎实”(崔峦语)。基于这种认识,对于所搜集的扁鹊的有关事迹我都加以整理。本课中课外
9、资源的引入时间两分钟多一点,而且都是学习文本、深化文本的有力补充,现实意义更强,如视频选段是学生幼儿画报做的动画故事,在立足文本的同时更不拘泥于文本。、多媒体的适度运用:语文课多媒体教学所展示的内容对文本教学的深入理解有着不容置疑的作用,但在内容的选择上决不能脱离文本,无论是文本的再现还是相关图片的展示都是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和掌握,大量补充图文资料,学生犹如走马观花,课后再没有任何记忆,连图片亦模糊起来这即是“泛语文”的倾向。可以说任何脱离文本的多媒体教学都是业余的补充式的课堂教学,终究是舍本逐末的教学行为。本节课的多媒体内容避免了繁杂的教学资源,以尊重学生主体为前提,设置多媒体课件,学生理解哪
10、一自然段即出示哪一自然段的文本,既可以直观、快速地阅读到文本,也可以通过文本中字色的改变强化学生对重点词句的阅读和理解。而且课件设置的链接是预设中考虑到学生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情况时及时尊重学生的思路进行教学,课前播放的动画故事,课中出现的课件都应该灵活运用。在这节课上针对“务本”、“求实”、“尚简”依据个人的理解和操作得到了一次有幸的尝试,遗憾的是自我感觉在教学环节的实施上还是略为局促,没有大胆放手,避免做秀的思想过于绝对,造成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出现了估计不足的想象,致使课堂教学的预设和生成还是略有牵强之感。将预设和生成结合起来不仅是一种教育的科学,更是一种教育的艺术。这种艺术我掌握得并不熟练,所以在有些学生没有按照我预设的环节进行的时候,难免有些紧张,有些同学没有认真听取老师的问题就急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对于这样的学生我在鼓励的同时也应该建议她认真听取老师的问题。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孜孜以求的,我也同样会一路前行。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