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的口语交际教学观骨干教师专题讲座朝天小学 何化珍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全新要求,是以口头语言为主要中介手段进行的交际双方互动的信息交流活动。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只有交际的双方处于互动的状态,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交流。如何上好口语交际课呢?一、 明确目标,听说融合。日常生活中,与人交往,不但要会听,会说,还得讲究文明礼貌。同样的话不同的人说出来会有不同等味道。而口语交际是一种综合素质,它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这就决定了口语交际教学要实现教学目标的优化,必须着眼整体,追求综合效应。比如专题口语交际训练“自我介绍”,教学的重点是交际时如何说,学会把自己的姓名、年龄、家庭住址、就读
2、学校、父母亲工作单位等说清楚、说明白。除了说的知识、技能训练外,必然涉及到听的问题,别人在自我介绍时,其它学生要仔细倾听,听的质量如何、有没有听出问题、能不能作为听众作出交流等等,将听与说是融为一体。二、多种方式,消除隔阂。凡是有人际交往的地方就可以进行口语交际的教学,这是由母语学习的广泛性决定的。“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就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口语交际就是生活的工具,这应成为教师的教学追求。口语交际训练的天地是广阔的,途径是多样的。一是通过教材中的专题训练,使学生比较系统、快捷地掌握口语交际的有关知识,提高相关技能。二是渗透于课堂教学过程之中。每一堂课都为学生口语能力的发展提供用
3、武之地,尤其是语文课上。所以语文教师课堂上要有训练的意识,融口语交际训练于阅读课和作文课中。如“请大家仔细听,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这是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 “你讲的很对,能不能说得再响亮些?”这是对学生口语交际信心的激发和口语技能的强化训练。二、 联系生活,提供案例。教无定法,口语交际教学同样如此。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灵活多样的方法中有一个总钥匙,即一个“活”字。案例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口语交际训练办法。案例就是一个交际的情境,既可以描述正确的做法让学生仿效,也可以放一些问题让学生发现,并探索、讨论正确的口语交际方法、途径。比如“学会向别人解释”专题训练,教师可以提供案例。小红忘了带作业,到学
4、校后,又回家去取作业,等她到校时课已经开始了,老师马上当众批评了小红。下面的做法怎样,请学生评一评。1、小红马上哭了起来,一句话也不说就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2、小红马上大声争辩道:“我不是故意的,你不该责备我,不信你答电话问我妈妈?”3、小红马上轻声说:“老师,到学校后我发现忘记带作业本了,我就回家去取,所以才迟到了。”通过案例比较,学生能领悟在解释原因时不但要说清理由,还要讲文明,态度要和蔼,语气要合适等。四、民主宽容,自由发展1、培养学生学习口语交际的兴趣和情感。长期以来,语文课堂只是教师的“讲坛”,学生习惯了做忠实的听众。在听讲和繁琐的一问一答中,学生慢慢地丢失了说的欲望,说的能力、口语
5、交际的能力可想而知了。要真正解放学生的嘴巴,就要树立正确的语文教学观,淡化语文教师的表演欲,从兴趣、情感的激活入手,培养学生的表现欲。一般口语交际训练内容是很有吸引力的。除此以外,还可以多介绍一些古今中外富有口语才能的领袖、将军、文学家,主持人等。这些能言会道的例子既充分说明着怎样口语交际,更能有效地借助榜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由此生发对口语交际的情感。(2)保护好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害怕说话不当、举止失措而当众出丑,害怕一旦说错就被同学嗤笑、抬不起头来,这些问题成为不少学生口语交际中的心理阴影。“心病还得用心来治”,保护学生口语交际的自尊心、自信心至关重要。教师要认识并尊重学生作为一个人所
6、应有的权利、尊严、个性特长、思维与说话方式,要给学生一种感觉:口语交际课是我们自己的,是轻松的、自主的。在课堂教学中要少一些批评,多一些表扬,把相信人人能成功口语交际的期望传达给每个学生。教师还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可以作为一个听众、朋友而不是一个威严的法官,与学生一起聊天、讨论,进行没有心灵距离的开放式的交流。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显然是不可忽视的教育因素。要鼓励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合作。既要学会清楚明白的表达自己的意思,也要学会倾听、补充和帮助,让融洽与合作的阳光普照每个学生的心灵。 口语交际,体现了时代的要求,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助于把握学科特性,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口语交际是双向互动的,可以是师生之间,也可以是学生和学生之间。这样的教学势必能创设生活化的教育情境,激活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