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教案 教学目标:1认识、书写生字,正确读写“眼疾手快、精神抖擞、破绽”等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鲜活的人物形象。3学习并运用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肖像、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4激发学生阅读小说小兵张嘎的兴趣。教学重点:感受人物形象,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教学难点: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教学准备:1了解小兵张嘎的故事梗概2课件教学过程:一、畅谈朋友,走近嘎子1师生以“朋友”为话题畅谈。引出“嘎子”2揭题:同学们,想和一个人交朋友,必须先了解他的为人,也就是他的性格。那么小嘎子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是不是跟你们说的一样呢?今天
2、,我们就通过“小嘎子与胖墩儿比赛摔跤”的一个片段去了解他。板书: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3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认识人物形象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后思考:小嘎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检查词语,分两组出示。精神抖擞 推拉拽顶 扳 胖墩儿 单褂儿 虎势儿 猴儿 牛劲儿 塌着腰 合了裆 破绽 别住3读了课文,小嘎子和胖墩儿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小嘎子:机灵、争强好胜、富有心计胖墩儿:憨厚、诚实三、精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最能体现人物特点的句子画下来,圈出描写小嘎子和胖墩儿的关键词,全班交流:(一)赏识嘎子的“灵”1从哪句话可以看出小嘎
3、子的机灵?(根据生交流句子的顺序朗读感悟)句一:“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指导理解:抓关键词理解。从哪些词语可以感受到嘎子的机灵?点拨:“手疾眼快”看出他机灵;小嘎子为什么“不跟他一叉一搂”?这又可以看出他怎样的性格特点?知己知彼,嘎子的确是富有心计!(2)指导朗读,读出嘎子的机灵。2还能从哪些句子看出嘎子机灵、富有心计的个性特点句二:俩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上,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鹐架似的对起阵来。(!)指导理解:抓关键词理解。这一句虽然写的是俩人,但也包括嘎子,什么词语体现了嘎子的特点?(板书:虎势儿一站)抓神态、动作理解。什么
4、叫“虎势儿一站”“公鸡鹐架”?指名说。神态是怎么样的?是一双怎么样的眼睛?手和脚又是怎么放的?请学生做一下动作。同桌俩人互做动作。(2)指导朗读:读出老虎的勇猛,把这种逼人的气势读出来,更加虎虎生威些想像深入理解:这时嘎子心里在想些什么?指名说 “虎势儿一站”,站出了一个怎样的嘎子?(板书:站气势逼人)(3)深情朗读:谁能把你的体会放到句子里来读一读,让我们感受感受这种威风与气势?感情朗读,指名读,大家一起读。(4)小结:读出了威风凛凛的感觉。从字里行间品出了小嘎子的机智灵活,身手敏捷,且富有心计的特点。3继续领悟小嘎子的机灵和智慧。句三: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
5、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迁移学法(1)抓动作理解:这一招的主要动作是什么?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是怎么样的?(2)想像深入理解:他为什么不来硬的?这样蹦来蹦去的目的是什么?在蹦的过程中他在想什么?从这招中你看到了一个怎么的嘎子?(板:蹦富有心计)句四: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抓动作理解:小嘎子使用了最后一招(板书:钩)为什么会用这一钩?(沉不住气)他想取胜的心情太迫切了,这一钩,钩掉了什么?(2)师生交流:钩掉了胜利的希望、打赌的手枪、机警敏捷、逼人气势、心计。从这一“钩”上,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嘎子?(板书:争强好
6、胜)(3)指导朗读,读出嘎子的机灵、争强好胜的性格特点。(二)品读胖墩的“实”导语:要是换在平日里,机警敏捷、富有心计的小嘎子早就获胜了,可今天他的对手是谁?胖墩儿可是摔跤的惯手。什么是惯手?高手、能手找出能体现胖墩儿是摔跤惯手的句子。(1)(2)(3)句一起出示,读一读,想一想,从哪些地方特别能看出胖墩是惯手?(1)“是吗?”小胖墩儿跳起来,立刻退后几步,一闪身脱了单褂儿,叉着腰说, “来吧,是一叉一搂的,还是随便摔?”这几个动作说明什么?为什么能够说出这句话?读一读,你有什么感受?从哪儿感受到的?抓住动作、语言谈感受(板书:胸有成竹)感情朗读(2)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
7、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为什么用塌,不用弯?为什么要合裆,否则就露了?鼓着眼珠子,他在看什么?)从这三个词,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胖墩儿?(板书:沉稳老练)谁把你的感受读出来?感情朗读胖墩儿如此稳如泰山,真是难以对付啊!(3)出示: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搬不动他。哪些词语体现出他是个厉害的对手?(膀大腰粗:身体强壮;一身牛劲儿:力大如牛;推拉拽顶:一个词描写了哪几个动作?说明各种招术在胖墩儿面前都失灵了)谁来读一读,把胖墩儿的实力读出来?感情朗读(重点抓住人物的动作来体会人物的形象,让学生边读边感悟,边读边想象,体会人物的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8、性。)(三)回顾全文,感受写法。1本文主要抓住人物的什么方面来表现这两个人物个性特点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小结:作者主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外貌、动作等描写的方法,生动地刻画了两个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虽然课文只是一个片断,但小嘎子和胖墩儿的形象已经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中,仿佛他们就站在我们的眼前,栩栩如生。四、作业设计:课件出示:儿童小说小兵张嘎中,小嘎子摔跤失败后说的一句话:“慢着!”小嘎子脑门上哄哄冒火,又羞又急,“咱们是三盘两胜,倒一回就归你啦?还有两盘呢!”“又三盘两胜啦,你可真会耍赖!好,三盘就三盘!”根据你对小嘎子的了解,抓住嘎子的动作和心理,请你接下去写你心目中的第二次摔跤的片断。
9、板书设计: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人物描写一组中的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选自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第22课,是本册第七单元的第一课,本组教材以“作家笔下的人”为专题,采取了不同的手法,刻画了一系列鲜活的人物形象。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这个片段主要写了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的情景。先是由小嘎子提议摔跤,在摔跤的过程中,他时时处处想使巧招,结果反被胖墩儿摔了个仰面朝天,反映了小嘎子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的个性特点。文中对小嘎子摔跤时的动作描写极为细致。作者用了“站、围、蹦、转、揪、推、拉、拽、顶、扳”等表示动作的词语,从不同的方面对小嘎子的摔跤动作进行了细
10、致描绘。在这当中,还夹杂着对嘎子心理活动的描写,比如,“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去勾他的腿”,这些描写从另一个侧面丰富了人物性格。动词的准确运用和心理活动的细致刻画,塑造了小嘎子这个儿童形象,显示出作者在人物刻画上的功力;也是我们学习的写作方法之一。2教学目标:根据本课的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设计的教学目标主要是:(1)认识、书写生字,正确读写“眼疾手快、精神抖擞、破绽”等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鲜活的人物形象。(3)学习并运用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肖像、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11、4)激发学生阅读小说小兵张嘎的兴趣。3重难点:教学重点:感受小嘎子的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描写的方法。教学难点: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二、说教法、学法根据本课的目标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我采用以读悟情和仿写法这二种方法进行教学:以读悟情:课标十分强调语文教学“以读为本”,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以“以读悟情”贯彻始终,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细细品味其用词的精妙。仿写法:事实告诉我们要实现有效控制就必须“要有反馈”,而且反馈越及时越好,因此我在作业中设计了“仿写法”:让学生描写“一场扳手腕比赛”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
12、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本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1重视自学指导。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教师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是想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2师生共创情境。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课文,体会作家笔下所描写的人物形象,我还让学生欣赏了电视剧小兵张嘎的主题曲,把学生带入学习的氛围,让学生亲身感受作家笔下的鲜活的人物形象,养成他们对于优秀文学作品细细品读的习惯。三、说教学流程(一)畅谈朋友,走近嘎子师生以“朋友”为话题畅谈,引出“嘎子”。这样及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也拉近了学生与嘎子的距离,为下
13、面学习课文打好了基础。(二)初读课文,认识人物形象1通过检查词语的教学,能较完善地检查学习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及时补缺补漏。2初读后谈对嘎子的印象,可以整体把握人物形象。(三)精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本环节是这节课的重点。这个环节,我设计了如下几个步骤:1、赏识嘎子的“灵”2、品读胖墩的“实”3、回顾全文,感受写法。前两个步骤我主要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的理解以及通过感情朗读来指导学生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突破了本课的重点。在小结回顾全文的过程中,在让学生明确了文断中最精彩的动作描写。并通过讨论,明确了作者的写法,突破了难点。(四)、作业设计语文教学重在指导学生学会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个环节的设计正是本课能力目标的体现。让学生运用本课所学的塑造人物的方法,写你心目中的第二次摔跤的片断,现学现卖,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6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