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考语文课外阅读题(小说)题库 (一) 我家最富的时刻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们家是城里唯一没有汽车的人家。我母亲安慰家里人说:“一个人有骨气,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几个星期后,一辆崭新的别克牌汽车在街上展出了。这辆车已定在今夜以抽奖的方式馈赠给得奖者。当扩音器里大声叫着我父亲的名字,明白无误地表达这辆彩车已属于我们家所有时,我简直不相信这是事实。 父亲开着车缓缓驶过拥挤的人群,我几次想跳上车去,同父亲一起享受这幸福的时刻,却被父亲给赶开了。最后一次,父亲甚至向我咆哮:“滚开,别呆在这儿,让我清净清净!”我无法A 父亲的举动。当我回家后B 地向母亲诉说
2、的时候,母亲似乎非常理解父亲。她C 我说:“不要烦恼,你父亲正在思考一个道德问题,我们等着他找到适当的答案。” “难道我们中彩得到的汽车是不道德的吗?” “过来,孩子。”母亲温柔地说。 桌上的台灯下放着两张彩票存根,上面的号码分别是348和349,中彩号是348。“你能看出两张彩票有什么不同吗?”母亲问。 我看了好几遍终于看到其中一张彩票的一角上有用铅笔写的淡淡的K字。 “这K字代表凯特立克。”母亲说。 “吉米·凯特立克,爸爸交易所的老板!”我有些不解。 “对。”母亲把事情一五一十地给我讲了。 当初父亲对吉米说,他买彩券时可以代吉米买一张,吉米嘟哝了一声:“为什么
3、不可以呢?”老板说完就去干自己的事了,国后也许再也没有想到过这件事。348那张是为凯特立克买的,可以看出那K字用大拇指轻轻掠过,但仍能看出淡淡的铅笔印。 对我来说,这是件简朴的事。吉米·凯特立克是个百万富翁,拥有十几辆汽车,他不会计较这辆彩车。 “汽车应当归我爸爸!”我激动地说。 “你爸爸知道该怎么做的。”母亲安静地回答我。 不久,我们听到父亲进门的脚步声,又听到他在拨电话号码,显然电话是打给凯特立克的。第二天下午,凯特立克的两个司机来到我们这儿,把别克牌汽车开走了,他们送给我父亲一盒雪茄。 直到我成年以后,我们家才有了一辆汽车。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母亲那一句“一个人有骨气,就等于有了
4、一大笔财富”的话语具有了新的含义。回顾以往的岁月,我现在才明白,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馈赠( )( ) 咆哮( )( ) 彩券( ) 2.在文中横线上填写适当的词语。 A. B. C. 3.文章题目的关键词语是什么?其含义是什么?对你有何启示? 答:
5、 。 4.文章重要记叙了一件什么事?(用简要的文字叙述) 答: 。 5.文中的“贫”指什么?“富”又指什么? 答:
6、 。 (参考答案:1.Kuì zèng páo xiào quàn 2.理解 委屈 安慰 3.关键词是“最富”;其含义是指道德品质的富有。启示:富有不仅指物质和金钱上的富有,更重要的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富有。4.重要记叙父亲买了两张彩票,其中一张中了一辆别克牌汽车,而这一张是父亲替吉米买的,奖票并注有K字标记。通过一番思想斗争,父亲又把汽车还给了吉米。5.“贫”指唯一没有汽车的人家。“富”指骨气、道德品质。) (二) 一顿午餐 亲爱的孩子:我将于下周四进城来,你若能陪我去某处吃午饭就太好了。 你的姨妈:娜迪亚
7、 娜迪亚姨妈是我母亲的姐姐,母亲生病时,她就把我当作子女照顾。她对我们规定很严,但从不做愚蠢的限制,只要我们不影响别人,对自己也没有危险,我们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我相信她相称富有,可是她却居住在乡村的农舍里,只有一个女佣照顾他,帮助她料理家务,一年中她进城一两次买衣服或者是看表演。 这次是在我上大学一年级时,我父亲有一个大家庭,我每月只有5磅零钱做生活费,这本该够用了,可是我却时常感到拮据,有时同学邀我参与聚会,我只好说“行”,即使那意味着第二天我的午饭没有着落,也很难说“不”。事实上,收到姨妈的来信时,我只有20先令了,还得维持到月底呢,可是我无法拒绝呀! “哎,”姨妈说,“我
8、们上哪去呢?午饭我从不吃的太多,一份就够了。咱们去一处好点儿的地方吧。” 我领着她朝那家小饭店的方向走去,忽然她指着街对面的那家“大皇宫”说:“那不是挺好吗?那家餐馆看上去不错。” “嗯,好吧,假如比起我们要去的地方您更喜欢的话。”我这样好了我可不能说:“亲爱的姨妈,我的钱不多,不能带您去那豪华的地方,哪儿太贵了,花钱很多的。”由于我在想:“或许买一份菜的钱还够的。” 侍者拿来了菜单,她看了一遍后说:“吃这份好吗?” 那是一道法式烹饪的鸡肉,是菜单上最贵的:7先令。我为自己点了最便宜的菜——只需3先令。这样我用到月底的钱就还剩下10先令,不,9先令,由于还得给侍者1先令呢。 “这位女
9、士,您还想要什么吗?”侍者说,“我们有俄式鱼子酱。”“鱼子酱!”娜迪亚姨妈叫道:“啊!对——那种俄式进口的鱼子,棒极了!我可以要一些吗?” 我不好说“哦,您不能,那样我用到月底的钱就只有5先令了。”于是她要了一大份鱼子酱,尚有一杯酒以及那份鸡肉。我只剩下4先令了,4先令购买一周的奶酪面包。可是她刚吃安鸡肉,又看见一个侍者端着奶油蛋糕走过。“嘿!”她说,“那些蛋糕看上去非常好吃,我不能不吃!就吃一个小的。” 只剩3先令了。 这时侍者有端来一些水果,他肯定该吃一些。当然,还得喝些咖啡,特别是在我们吃了这么好的午饭之后。没有啦!甚至准备给侍者的1先令也没有了。 账单拿来了,20先令。我在盘里
10、放了20先令,没有侍者的小费。娜迪亚姨妈看了看钱,又看了看我。 “那是你所有的钱?”她问。“是的,姨妈。”“你全用来招待我吃一顿美味的午饭,真是太好了——可是太傻了。” “啊不,姨妈。”“你在大学学语言吗?”“对。”“在所有的语言当中,哪个字最难念?”“我不知道。” “就是‘不’这个字。随着你长大成人,你得学会说‘不’——即使是对女士。我早就知道你没有足够的钱上这家餐馆,可是我想让你得个教训,所以我不断的点最贵的东西,并且注意你的表情——可怜的孩子!”她付了帐,并给我5磅钱作礼物。 “天啊!”她说,“这顿午餐差点撑死你可怜的姨妈了,我通常的午饭只是一杯牛奶。” 23、给加点的字注音:
11、2分) 奶酪( ) 侍者( ) 女佣( ) 拮据( ) 24、姨妈共设计了几个可供我选择的情景?(2分) 25、吃罢午饭,姨妈说,“真是太好了——可是你太傻了”你如何理解这两句话?(2分)
12、 26、请描述“我”做出决定期的一种表情?(1分) 27、姨妈结尾这句话作用何在?姨妈是一个如何的女人?(2分)
13、 28、从哪儿看出我一直是一种不会说“不”的人?学会说不与不会说不分别意味着什么?(3分) 29、文中多处介绍我算计钱,这个细节描写有何作用?(2分) 30、请你为作品中的“我”选择
14、一个说“不”的时机,并设计一句话写在下面。(2分) 31、姨妈最后又给我5英镑这一细节有什么作用?(2分) (三) ①读中学时,学校设在邻村,与我们村有一条河隔着,便结识了那摆渡老人。 ②当时,那老人一直是我们取乐的对象。每到放学,肚子饿得直叫的我们便一窝蜂向渡口跑去,挤在那儿。渡船只要一近岸,大家便争先恐后地向船上跃去。虽然老人很有经验,未到岸边便做好回撑的准备,但超载和落水的事仍然时有发生。超载时,船上的,岸上的,都望着老人手忙脚乱的样子大笑。夏天下雨时,大家总是把伞迎着风,看着渡船被吹淌
15、到的离渡口好远的地方,老人一番折腾,将船撑到渡口,我们便哄笑着上了岸。 ③最故意思的要数冬天(当时我是这样认为的)。冬天很冷,河面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天天上午,当我们赶到渡口时,总看见老人在那边晃着船,好长时间,才把船晃过去。望着老人跳舞似的笨拙姿势,我们总是哄笑,一直到船靠岸。我们往往因此耽误了早读,但我们都挺乐意。于是就希望天再冷些,便可迟点起来,反正去早了也过不了河。我们都为找到一个偷懒的理由而感到快乐。当时的我们,是“心忧读书愿天寒”。 ④那一天特别冷,我因有事起了个早。吃过早饭后,便不紧不慢地向学校走去。到渡口时我惊奇地发现,那老人不是我预料的那样正在“跳舞”,却已经到了这
16、边。我和他攀谈起来。我问他:“你今天怎么这么早?”老人咳嗽了一声,缓缓地说:“许是人老了,早上总起不来。昨天听学校说耽误了学生上早读,今天我就起了早。谁知好长时间,才来了你一个人。”说完,便送我过河。 ⑤船到河心,老人忽然回头对我说道:“你们小孩子可要好好读书啊。”那双眼中竟满含着盼望和爱意。我心中一震,看着老人瘦弱的身体,沾满冰碴的白胡子,一双手冻得发紫,猛地问道:“你干啥要吃这份苦呢?”好久,老人长叹一声说道:“干啥?哎,以前我也有一个可爱的儿子,他曾吵着要上学,但终究没上成。后来他得病去了,我一直感到对不起他,我在这儿摆渡,接送你们上学,心里好受些。”谈话间,船已到岸,待我上岸后,
17、老人又把船向河那边撑去。看着老人的背影,我不再感到笨拙可笑,鼻子有些酸酸的。 ⑥那天,我把老人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了。以后,我们上船再也没有起哄。于是老人饱经风霜的脸上出现了笑容。 ⑦再后来,两岸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最后一次过河时,老人对我们说:“以后不再送你们过河了,你们要记住,好好读书。” ⑧“好好读书”,这句话一直留在我记忆中。 ⑨真想再见见摆渡老人。 12.本文具体描述了摆渡老人接送“我们”过河上学的辛劳。先写老人因“我们”的 而手忙脚乱,一番折腾;再写因 ,老人好不容易“才把船晃过来”;最后写老人不顾自
18、己 ,特地起大早送“我们”过河上学。 (3分) 13.第⑤段中摆渡老人说“我在这儿摆渡,接送你们上学,心里好受些”。请你用自己的语言简要说说为什么老人觉得这样做“心里好受些”。(3分) 答: 。 14. 第⑤段中加点的词句表现了“我”当时 和 的心情。(2分) 15.原先,摆渡老人在孩子们的眼里是一个 的形象;后来,摆渡老人在孩子们
19、的心中却是一个 的形象。(4分) 16.“摆渡老人”中的“摆渡”可以理解为老人对“我们”生活、思想上的帮助。其实生活中尚有许多这样的“摆渡者”,请你展开联想,按照下面的示例仿写三个句子。(6分) 示例:⑴作家把读者摆渡到精神的彼岸。 ⑵“希望工程”把贫穷的孩子摆渡到求知的校园。 仿句:⑴ ⑵ ⑶ (四) 礼 物 李淑云 灯光很暗,女儿在母亲的床边站了一会儿,然后轻
20、轻地把一个包装很精致的工艺品盒放在母亲的身边。 那是女儿送给母亲的生日礼物。母亲依旧香甜地睡着,不时地发出轻微的鼾声,借着不很明亮的灯光,女儿发现母亲又瘦了许多。 挂钟轻轻地敲了几下,女儿便背起了书包和画夹,蹑手蹑脚退出了房门。 天边还没有露出鱼肚白,朦朦胧胧的月色里,小星星还在不断地眨着眼,借着月光,女儿欢快地朝一所很远的学校走去。 那是一所新校舍。是一幢很高很高的大楼。尽管路途遥远,但那是女儿心中向往已久的艺术殿堂。 没入学那会儿,女儿经常做梦。梦见高耸的大楼和大楼里辉煌的一切。接到录取告知书的那天,女儿快乐地依偎在母亲的怀里,母亲欣喜地流
21、了泪。可是,入学要交纳1万元建校费,1万元呀,到哪去弄呢? 入学的日了一天天地逼近,女儿也在这忐忑不安的焦灼中档待。 终于有一天,母亲颤抖着双手把一叠大小不一的纸币小山似地堆在了女儿的面前,数数,整整1万元人民币。 母亲病倒了。夜里不断剧烈地咳嗽。失去光泽的面孔,经常现出疲倦不堪的样子。在女儿的眼里,母亲好久没有睡上一个完整的觉了。母亲不很老,却有了白发。女儿流泪了,她在心里暗暗发誓,有朝一日,一定要加倍回报母亲的爱! 放学归来的路上,女儿一脸的阳光灿烂,思绪里不断勾勒着母亲看见她的礼物时欣喜、激动的样子。要知道,这件小小的礼物是她用画笔辛勤勾勒了近一个
22、月才换来的。为了买下它,女儿在那家工艺品店的橱窗前踯躅过多次。女儿特别欣赏雕像中的女孩和女孩旁慈爱的母亲,仿佛那就是她与母亲的化身。 推开房门,女儿呆住了。母亲眼角挂着泪痕,脸上现出难以掩饰的失望与愠怒。她刚想问,就见母亲转身从里屋捧出那个包装很精致的盒,走到女儿身边,“慧慧,你怎么学会乱花钱啦,看看你买的是什么玩艺儿,袒胸露背的,连件衣服都没穿,多寒碜人哪。”“妈,这是一座母女雕像,是送给您的……”“好了,好了,就算是你有这份孝心,可买这能顶什么用啊,怎么摆得出呀!”母亲把工艺品盒朝女儿怀里一推,“去,跟人家好好说说,退了吧。”“不,我不退。”“那就换成别的什么吧,袜子或手套都行。
23、母亲说完,扎上围裙进了厨房。女儿愣愣地站着没动,随着一声很清脆的响声,工艺品盒重重地滑落在地。望着支离破碎的母女雕像,两行泪水终于从女儿的脸上流落下来。 12.本文记叙了女儿送母亲一座“雕像”的故事,请写出故事的梗概。(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按规定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6分) (1)入学的日子一天天地逼近,女儿也在这忐忑不安的焦灼中档待。 “焦灼”表
24、现了女儿如何的心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终于有一天,母亲颤抖着双手把一叠大小不一的纸币小山似地堆在了女儿的面前,数数,整整1万元人民币。“小山似的”这个词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说说你的理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3)母亲眼角挂着泪痕,脸上现出难以掩饰的失望与愠怒。 说说母亲为什么“失望”。(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填空。(4分,每空2分) 文中两次写到女儿流泪, 第一次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流泪。 第二次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而流泪。 15.文章结尾写饱含着女儿爱与深情的“雕像”破碎了,事情为什么是这样的结局?谈谈你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2.(1)答案要点:①女儿送给母亲礼物 ②不被母亲接受(理解)③雕像破碎(2分,答出一点给1分) 13.(1)答案要点:表现女儿既盼望上学,又紧张家里生活困难,凑不够学费的那种复杂、矛盾的心情。(2分,其它答案意思对的也可)
27、 (2)答案要点:①1万元来之不易 ②凝聚着母亲的心血 (2分,答出一点即可,其它理解对的也可) (3)答案要点:①嫌女儿浪费钱 ②认为女儿所送礼物不“健康”(2分,答出一点给1分) 14.感激等;委曲等(4分,每空2分) 15.答案要点:①母亲对女儿不理解 ②女儿伤心失望(3分,答出一点即可,其它理解对的也可) (五) 锁 ①谁都有不小心的时候,老张出门倒水,顺手一带,门“砰”地一下锁住了。 ②他拎着脸盆,站在门边发愣。热心的邻居拥来,想尽了办法,结果还是——“没门儿”。 ③我家大姑站在人群里眨眼,忽
28、然她笑起来,挤到老张跟前神秘地说着什么,眼神一个劲地往南院飞。老张的愁眉渐渐舒展,却又显得为难。大姑摆摆手,叫上几个小伙子连请带地拉来了南院的李小川。 ④小川前几年因偷盗,在劳教所呆了一年多。现在整天不言语,闷着头在厂里干活,谁也没再听说过他干那号事。平时人们很难想起他来,似乎院里主线就没这个人。 ⑤他茫然不知所措地被人们推到门前。大姑脸上浮着尴尬的笑容,拉着他连说带比画;老张笨拙地拿根烟一个劲儿地往他嘴里塞,他们极力怂恿小川打开这把锁。 ⑥小川脸有些发红,鼻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他低着头,手抄在口袋里,紧抿着嘴唇,一只脚在地上来回蹭着。 邻居们
29、期待的好奇的目光落在他身上,一下子周边变得异常安静。 ⑦他终于像是下了决心,慢慢抬起头,脸上现出一种古怪的表情来。似乎想笑一笑却又笑不出来。他用手背拭了一鼻子上的汗水,向邻居要了一根旧锯条。 ⑧他缓缓举起手,仿佛提着根千斤重的东西。人们注意望着他的一举一动,后面的人起劲地往里挤,往上踮脚……他忽然闭上眼睛,锯条顺着门缝往里插,手猛地一抖。谁都还没弄清是怎么回事,老张的门打开了。 ⑨一片说不清是什么意思的“啧啧”声从人们口里发出来。小川拨开人群低着头往南院走去。我看见大姑又开始眨眼,目光富有深意地向人们扫一圈,随后她急步跟上小川,满面堆笑而又似乎漫不经心地问小川会不
30、会开保险锁。 ⑩小川站住了。一双眼忽然变得冰冷、冰冷的,那寒彻人心的目光迟钝地盯住大姑僵住了的笑脸,又缓缓扫过人群,嘴角痛苦地抽搐着发出一声低沉的冷笑。 ⑾ “当”的一声,钢锯条在他的指间折成两截,他用尽全力地把它扔到远远的阴沟边,像是扔出了一件沉重而又污秽不堪的东西。这一瞬间,我发现他的手指闪着一星红色的光点。 ⑿我的心骤然紧缩了,我几乎是跑着回到了家里。我似乎觉得,我的心也在滴血。 ⒀第二天,大姑家和老张家都换上了双保险锁。 21、上文是一篇 (体裁),请简要概括其大意。(3分) 22、想一想,这一篇小说要提醒人们的是什么?(2分
31、 23、小说中,两次写到了大姑“眨眼”,大姑两次眨眼,各有用意。请分别从文中找出句子来解释大姑眨眼的用意。(4分) (1)第一次眨眼的用意: (2)第二次眨眼的用意: 24、锁撬开后,“一片说不清楚是什么意思的‘啧啧’声从人们口里发出来”。根据小说的内容,说不清楚的意思事实上可以分析出几种来,请谈谈你的理解。(4分) 25、请在⑥段的横线处加上一段话,描写小川此刻的心理活动。(4分) 26、这篇文章的标题有什么作用?(3分) 参考答案:21、微型小说 失足青年李小川帮助邻居开锁,引起人们对他的猜疑。 22、要尊重理解失足青年 23、(1)、中上几个小伙子连请带拽地拉来
32、了南院的李小川; (2)满面堆笑似乎又漫不经心地问小川会不会开保险锁。 24、开锁的技艺真高明;我们可得提防点 25、(抓住小川当时矛盾和痛苦的心理来写即可。) 26、锁是文章情节展开的线索,也代表了人们对失足青年的成见和偏见。 (六) 下岗 厂里作了动员,一周后公布下岗人员名单。 公布名单这天,她跟往日同样,准时赶到厂里,跟往日不同样的,是心绪有些乱。 公告栏前,已挤满了人。 她的心一下提到嗓眼上,她急急地挤上前,两眼焦灼而又认真地在那些名单上扫描。她暗暗祈祷:千万不要有自己的名字出现! 一行、两行、三行……只剩最后两行了,还没
33、她的名字!也许……老天保佑! 她的心稍稍安静,猛然间两眼就呆住了! 她的名字赫然排在最后! 一阵昏眩袭来,泪水浸湿了她的眼。 她木然推起车,走出厂门,却茫然不知该往何处去。 她在街边公园发了一上午愣,这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呢?时近中午,她才心乱如麻地赶回家。 丈夫坐在沙发上悠闲地吐着烟圈:“你们厂大裁人,你没被下岗呢?” “怎么会呢?”她一怔,随即轻松地笑道,“再怎么说,也还轮不上我呢。哦,你们那不也是……” “嘿,我还算幸运,差点没……”丈夫说,“这下好了,再不用担惊受怕……来,吃饭,我今天特意提早回家做饭……本来
34、我还紧张你……” “这不,让你空紧张一场。”她说。俩人边吃边聊,这顿饭似乎吃得挺开心。 下午,丈夫去上班,她也推着车出门。出了门,漫无目的地走,不觉走到“跳蚤”市场,服装、小日用品、装饰品、小孩玩具,多得使人眼花,那些摆摊的人,有些面熟。她没心思细看,只是不断地转悠,天色近晚,方想起该回家了。 连着几天,她都这样过。 老这样下去,终究不是办法,她想。 她开始留心各种招聘广告。她也去过几家单位应聘,竞争的人太多,没聘上。 过了些日子,一条招聘保姆的信息引起了她的注意,各项规定她都挺合适,可是……干这种活儿,是不是太“那个”了些?
35、 她还是决定去试试,届时真要不愿干,不干就是了。 她去了,获聘了。 这是个知识分子家庭,她的任务是天天负责打扫卫生,买菜做饭,报酬也还可观。 她老有种不自在的感觉,更怕让熟人知道,但却干得挺认真。 这天,主人家下水道堵塞,让她打电话请生活服务公司的人来疏通。 半小时后,服务公司派的人来了。 “是你?”她打开门的瞬间,不禁大吃一惊,来人是她的丈夫! “你……”丈夫也大吃一惊。 “我……下了岗,所以……”她说。 “我也是。”丈夫 说,说着就动手干活,不久,管道便疏通。 “我一直觉得……”她说。
36、 “嘿,彼此彼此。”丈夫笑起来,“但是,我们现在……不是挺好吗?” “是啊。”她也笑起来了。 13、用简要的语文概括本文高潮部分的内容(2分) 14、下列句中的省略号属说话被临时中断或内容省略的一项是(2分)( ) A、 “一行,两行,三行……只剩下最后两行了。” B、 “再怎么说,(下岗)也轮不上我呢。哦,你们那不也是……” C、 “我一直觉得……”她说。 D、 “我……下了岗,所以……”她说。 15、原文中使用省略号的地方较多,顺其意,你认为“‘我一直觉得……’她说”中省略号最佳应补上_____________________
37、 (3分) 16、 这篇小说的重要人物是 (1分) 17、“她”和丈夫双双下岗,都没有明白地告诉对方。丈夫在谈话中曾有两次暗示,请把原句找出来。(4分)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 __ 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 18、 “‘是啊’,她也笑了起来。”“她
38、笑的因素是:(3分) 参考答案:13、疏通管道时两人的对话 14、A。15、“我下岗了,但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等我找到工作,干好了再告诉你”(只要符合语境就可) 16、“她” 17、(1)嘿,我还算幸运,差点儿没…… (2)这下好了,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 18、互相理解,无须东躲西藏,可以打开窗子说亮话,甩开膀子干工作“不是挺好吗?”(意思对即可) (七) 斯坦福大学需要招聘一名教师,上百人竞争这个职位。西里也递上了申请书,最后只有西里等到14人获得了面视的机会。与西里同住的人是一位来自州的年轻应聘者,叫亚当斯。他嗓音洪亮,口才极好,处处表现聪明伶俐的样子,西里把他当作了
39、最大的竞争对手。 果不其然,在通过了又一次测试之后,只剩下西里和亚当斯两个人了。考平小组对聘请谁犹不决,只得让他们在大学礼堂进行一次公开演讲,视演讲水平再定。演讲的题目叫作《古代玛雅人谜》。 演讲那天,在校的教师学生一千多人来到礼堂,西里和亚当斯坐在了主席台。直到这时,西里才惊恐地发现自己苦心孤诣准备的演讲稿不翼而飞了。 校长宣布说,演讲顺序按名字第一个字母的排序进行,亚当斯先讲。坐立不安的西里眼看着亚当斯潇洒地拿出讲稿,娓娓动听地讲了起来,听众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西里听了一会儿,发现亚当斯所讲的稿正是自己那不翼而飞的讲稿,他心里又气又急,但又毫无办法。申辩是没有用的,主线没人信呐!再说
40、亚当斯滔滔不绝的口才的确不错,自己在这一点上的确不如他。合法西里这么自艾时,场内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亚当斯演讲完了。 轮到西里了,他所知道的关于玛雅人的一切全在那个演讲稿上,要另辟蹊径避开亚当斯所抄袭的内容是不也许的。他一副颓丧的样子,只得毫无自信地重述着亚当斯刚才的演讲内容,他那结结巴巴、断断续续的发言不时引来听众的哄笑。听从们无不认为这两人主线不是一个档次的当他讲完后,台下响起几声礼节性的掌声。 校长及考评小组成员退出会场,讨论该用谁的问题。但是场内听众心中都已有数,这只是走个过场而已果然仅仅一会儿工夫,校长们就出来了。校长说:“各位,我们考评小组已经做出选择,聘请西里-迪尔先生!”
41、 所有的观众都愣住了。 校长继续说:“让我把我们讨论的情况向大家披露一下吧,亚当斯先生口才过人,知识渊博,我们都深感钦佩,但是请不要忘了,亚当斯先生是拿着稿子演讲的,而西里先生凭着记忆力,把前者的演讲内容重述了一遍。很显然,在此之前他不也许看到这些内容,我们所要的正是这种有记忆天赋的人。” 听众陆续走出会场,校长走到惊魂未定的西里面前,握着他的手说:“祝贺您,西里先生,但是我得提醒您一句,以后在我们这儿工作,可得把重要的材料放好,由于下次我们也许不再需要有超强记忆力的人了。” 1.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苦心孤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 自怨自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章开头交代亚当斯“嗓音洪亮,口才极好,处处表现出聪明伶俐的样子”有什么用意? 3. 读文中的画线句子,揣摩此时西里的心理。(不超过40个字) 4. 亚当斯的演讲获得了“雷鸣般的掌声”,可是他却落聘了,为什么? 5. 结尾处校长的话有什么深层的含义? 6. 请结合文章所表现的主题,给文章拟一个标题。 (八) 对于绳子,我有一份特殊的感情。 那年要出国,特地到百货公司,买来一只很大的箱子。尼龙的料子,织染着红、黄、黑、绿四色交错的方格图样。看起来很热闹魏新潮,正像我当时的心
43、情。出前几个月,我细心地用各式流行的衣服、杂物等把它塞满。 出国前夕,父亲没有征得我的批准,便径自拿来一根牢固的绳子,左两圈、右两圈地将它结结实实地捆住!我眼睁睁地看着,心里懊恼极了,眼泪直在眼眶里打转,脑子里老大不情愿地想着:谁要带这么难看、这么土气的五花大绑的皮箱出国?多没面子!然而,临别依依,我只得将一腔抱怨压抑下来。 飞机通过日本,转飞加州,当我从旧金山机场的旋转台领出那只箱子时,我赫然发现,箱子上那条美丽的、一路到底的长拉链,竟没路开着口,满满一箱跃然欲蹦出来的东西,竟全靠那根绳子给拴住保全了! 此后,在一连串飘零的岁月里,每次我从箱子里取出蔽体保暖的衣服的时候,父亲那低着头、
44、沉默而坚定的捆箱子的神情,便时时映现脑际。父亲的影像,就像那根强韧而扎实的绳子,在我最软弱的时候,化成千万股力量,拉我、牵我、缠我,及时伴我走过长路,一段又段! 而在风里,在雨里,在雪里,在异地的土地上,这根绳子,便这样,变得绵长而无尽了。 1、从全文结构看,用以联系有关人、事、情的线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全文人物看,作者重点刻画了父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充满爱意的形象。 3、假如要在第二、三、四、五段的末尾处批上写作者心情的词语,那么就批上的词语分别是__________
45、 4、从全文看,这篇文章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层次的表达方式重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说说第四段中两个“竟”的表达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概括第五段文字的内容。 答
46、 [参考答案] 1、绳子 2、刻画父亲低着头、沉默而坚定的捆缚箱子。 3、兴奋 懊恼 惊奇 思想与感激 4、记叙;抒情 5、表现事情出乎自己的意料,写出了对绳子作用的惊叹。 6、对父亲的思念,感受到的父爱的力量。 (九) 上班诀窍 “哈姆森先生,这是新来的同事诺伊鲍尔先生,先让他同您在一个办公室里办公。他需要全面了解这儿各部门的情况,请您多关照他,指点他,对他说明一
47、切情况。 哈姆森见老板依赖地把新同事托付给自己,不禁受宠若惊,唯唯诺诺地说道貌岸然:“我一定照办。” 他同新生同事离开了老板的办公室。 “喂,诺伊鲍尔先生,让我们来参观一下公司吧,这样您就会熟悉公司的情况了。” “参观公司?”新同事不解地问道。 “是啊。要是我们坐办公室累了,想放松一下,到处逛逛,那就说参观公司。我们离开工作岗位,老板见了当然不会快乐,可我们总会找出一个理由的。” “什么理由呢?”诺伊鲍尔包工饶有爱好地问。 “您来学学吧。譬如说要商议和检查一些事情,当然有时的确是真的,有些事也可检查两三次。但是您可别忘了把文献夹、账簿、货单等诸如此类的东西带在身边,做出办公事的样
48、子。这样一来,您就可以在仓库里呆上几个小时。我们私下里说说,有几个仓库保管员喜欢打牌,经常需要找个玩牌的伙伴。如此消磨时间,您觉得如何?” “真故意思。”诺伊鲍尔说。 “喏,这是您的办公桌。”哈姆森说,“这儿有咖啡。喝咖啡嘛,本来只能在休息时间喝,否则顾客来了,看见我们在喝咖啡,就会留下不好的印象,为此,我们想出了一个专门的办法。您瞧,很简朴:我们把办公桌右下方的抽屉腾空,抽出来,放上咖啡杯,人一来,立即关上。抽屉里铺了吸墨水纸,即使咖啡泼了出来 ,也没有问题。我们私下里说说。我们同样可以喝酒。当然在上班时喝酒是严禁的,这是大家都清楚的。但是有时有人过生日,或者觉得不痛快,需要提提神,那他
49、把酒杯和酒瓶也放在抽屉里。 “这真实用。”诺伊鲍尔说。 “尚有一个内部的小秘密。您瞧,这扇门里有个小房间,那是储藏室,谁也不会闯入去的。呆在里面,倒也叫人感到挺舒适的。假如我们之中有谁喝多了感到不舒适,那他就干脆躺到里面的羊毛毯去睡觉。当然,这是不能让老板知道的……” “这我明白。”新同事说。 哈姆森真是一位乐于助人的同事,他把一切情况都说明了。“有一点我提醒您注意:假如您早上睡过了头,千万别赶来上班,弄得气喘吁吁地跑来,倒也许会迟到几分钟。迟到给人的印象不好。您可以这么办:干脆打个电话来,说您在医院或牙医那儿看病,要晚来一会儿。您与其迟来一刻钟,倒不如迟来3个小时。您要去理发或者干诸
50、如此类的事,也可照此办理。我们在上班时间理发,这是由于我们的头发也是在上班时间长长的。” “这种见解是合乎逻辑的。” “是啊,难道不是这么回事吗?您要是知道了这些上班的小诀窍,就能在这儿混得很好。” “嗯,我已学到了这种诀窍,多谢您的关照。” “嘿,这是我理应做的,我们是同事嘛。但是,您能对我说说,您是如何搞到这份差事的?为什么要您熟悉各部门的情况呢?通常这儿雇的人只做某一件事。” 诺伊鲍尔说:“要我熟悉各部门的情况,是由于老板一退休,我就要接替他。那位老板是我的岳父。” 1、说说这篇小说推动故事情节和表现有物性格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