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实效性一、什么是课堂实效性? “实效性”一词,在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解释。吴正宪老师在数学课堂实效研究(精简)中指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主本技能的落实,为学生的发展注入了后劲。具体说来,就是我们老师应该在充分把握教材的基础上,针对授课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特点,合理选择教学方式,使每个上课的学生能在上课的四十分钟内最大限度的理解知识,并在情感和方法上有所收获,达成教学的三维目标。 二,本人的几点关于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实效性的看法 1、充分的课前准备是一堂好课的开始。 有“备”而来,是达到教学目标,提高课堂实效性的必要条件。在以前的教学中,强调“备学生、备内容、备教法”的课前
2、准备,放在新课标的背景下,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兵法中强调知已知彼百战百胜。学生作为我们教学的对象,我们首先应该对其有充分的了解。我们的教学设计必须建立在对学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包括他们的知识水平、学习习惯、生活经验以及个性特点等等,甚至包括兴趣爱好。我们对学生了解的越多,越能帮助我们设计好一个能被学生所接受甚至产生共鸣的课前预案。 另外,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新教材的编写呈现出新的特点,内容的编排也有较大的改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正确理解新课程理念的前提下,准确把握教学内容,拿涅好教学难度。以数据的统计来说吧,旧教材是统计表(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条形统计图(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
3、、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统一编排,集中学习。而新教材则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把这些内容安排在不同年段里学习。在低年级段就让学生先接触一下,体验一下统计的思想,然后再逐步深入。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能对新教材有整体的了解,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目标。既要考虑到“吃不完”的学生,又要兼顾到“吃不饱”的孩子。学生不同,教学内容在变。我们的教学方法也就应该合理选择。几千年前,孔夫子就提出教学要因材施教。只有针对不同学习的内容,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结合不同的学生个性特点,灵活的使用各种教学方法,才有可能提高课堂效率。 2、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提高课堂效果的关键。 根据学习的状态,学生的
4、学习可以分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学生学习的状态不同,学习的效果也截然不同。学习对于绝大部分小学生来说,缺少的是责任,更多的是依靠兴趣。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对于小学的数学课堂来说显得尤其重要。一些老师生怕学生听不懂,学不好或者想尽快的把知识传授给学生,采取全由自己包办代替,全由自己讲解说明的教学方式。而一讲起来,则不可收,且越讲越有兴致,以至整堂课只看见教师在活动,只听见教师的声音,即使到了学生做课堂作业时,教师还不放心地唠叨:看清题目,抄对数字,不要做错,使学生一会儿也不得安宁。这样,往往打乱了学生的解题思路,干扰了学生的正常
5、思考。其实,课堂上教师讲解时间过长,常常导致学生纪律涣散,思维陷入抑制状态,造成学生学习效率低下。殊不知,教师控制一下讲解时间,自己少讲一点,让学生多点思考,学习效果反而会好。因此,新课程课堂教学最好采用“先学后教”、“先试后导”、“先练后讲”的教学方式,真正把学生推到学习的前台,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培养自学能力,真正变被动学为主动学,有效提高学习的效果。 3、 良好的语言表达是一堂好课的润滑剂。 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交流想法的工具。数学语言是以数学符号为主要词汇,以数学法则、定理、公式等为语法规则构成的一门科学语言。就小学数学语言而言,抽象性是其特点,科学性是其原则,准确性是其灵魂。然而,我们
6、数学课堂上的语病却时有发生。例如:开始教学“0的认识时”,就说成“0表示没有”。这里就忽视了数学知识教学的阶段性,因为以后还要学习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用“0”来表示;“0”还可以表示界限。所以准确地说应该是:一个物体也没有可以用“0”表示。再如,“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就不能说成“分数的上面和下面”。当然,数学课上的科学术语很多,稍一说错就会造成知识的偏差,误导学生,数学课上有些教师的语言不够精炼,导致教学思路模糊,学生听起来颇感费力。 除了表达的准确性以外,老师上课时的语速、语调都可能影响到一堂课的实际效果。常言道:语言是一门艺术!好的教学语言对于被很多人都认为比较枯燥的小学数学学科而言更为重
7、要 4、把握动态生成,促进课堂效率的提升。 教学资源的生成一方面来自是教师课前的精心预设,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则要把握来自教学过程中的自然生成。现在的小学生越来越聪明已是不争的实事。随着媒体的快速发展,现在小学生所接触的信息量已是今非昔比。有些老师还把学生的思维水平和知识量定位在自己那个年代,对于课堂上学生提出的“奇思妙想”甚至是“异想天开”不但不能很好的把握和加以选择利用,反而在心里埋怨现在的小学生难教,不听话。大家都知道在水利治理工程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那就是疏导!如果一个地方出现洪涝灾害,治理者一味的进行围拢堵截,只会让灾害越来越严重。相反李冰父子因势利导,对泯江之水加以疏导,不但解决了
8、上游的洪水灾害,还解决了下游农田的灌溉问题,成就了都江堰的历史经典。其实上课也是一样,一方面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实际问题和教学内容提出具有挑战性且有价值的问题资源,另一方面教师要精心预设、以真诚宽容地态度接纳学生,为学生问题的生成创造良好的氛围。尊重不同学生的选择,允许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发现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不同的观点不能有效的加以肯定,课堂上生成的动态资源不能有效利用,在一定程度上会打击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大大降低课堂的教学实效。 见过这样一个案例:一年级学生在做时,一位学生几次举手想要向老师和同学说说自己的方法,在老师视而不见的情况下,激动的站起身来。老师几个“白眼”无效的情况上,
9、只好让她发言。原来她没有按顺序做而是先把再10 老师没有在意只说了一句你的结果也是啊。这位学生充满激情的神情暗然消失,失望的坐到了位置上。那节课,她再也没有回答问题。这是一个不期而遇的美丽,却在不经意中从老师的身边溜走! 5、关注个体差异让课堂效率落到实处。 听过不少公开课,往往都是一节课下来成就了少数几个优秀学生的表演,大部分学生充当的只是配角,甚至是观众。当然也有些老师会有意找几个后进生回答问题,却变成了是对他们自尊心的又一次伤害。如何让课堂不变成几个人的舞台,如何让每一个人都参与进来,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能有问题可想,有话可说,有事可做?如果能够真到做到这些,这些课的实效性肯定可以落到实处
10、。我的教学经验是:把不同深度的的问题提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把不同类型的问题让不同状态的人来回答。“你能帮我把题目读一遍吗?” “你能帮我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吗?”“你能说说你是怎么理解刚刚这个同学的方法?”这些任务一般交给课堂走神了的同学;“谁能说说你的想法?”“谁能帮他?”“谁还有别的方法?”我喜欢把它交给中等或中上的同学来说;如果一个问题抛出来,半天没人举手,我则要向思路比较好的同学发问了:“你能说说你想到了些什么?”或者一个问题经同学解释后还有个别同学没能理解,则要找个好同学来说,“谁能解释的更清楚”。总之,课堂是属于每个学生的,让每个人都应该找到属于自己的问题和任务,每个人能完成属
11、于自己的问题和任务。当然,这样的任务也是多方面的,多层次,多变化的。 6、精心设计课堂练习,让课堂效果得以巩固。 数学强调理解,但练习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却是功不可没的。因为通过练习既能及时地对新学的内容加以巩固,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成技能技巧,又能让教师通过学生的练习及时反馈自己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决定了他们的“忘性”。即使在讲授新课的时候理解了,但不加以练习的话,知识得不到巩固,更不可能做到触类旁通。于是题海战术依然是我们有些老师的常用方法。累了学生苦了自己不说,效果怎么样,还值得商榷。如何向40分钟要效率,既能巩固课堂知识,又不增加学生课外负担呢?做
12、好上述五项之后,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我个人认为这样设计课堂练习比较好:(1)练习的层次性。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育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认为练习的层次性很好的体现了这一新的理念,而且循序渐进的练习坡度与难度,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2)练习的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完新授知识时已经接近课堂的尾声,精力上已比较疲惫,这时来几道趣味性很强的练习显的尤为重要。(3)练习方式多样性。练习的设计不仅限于动笔算,动口说、动手做也是很重要的练习形式。比如学习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可以让学生动手制作一个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又如在学习利息和利率前可以让学生去银行做个小调查,这都是很好的练习形式。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