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戒毒民警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及对策浅谈戒毒民警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及对策浅谈戒毒民警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及对策三大队曹戴雯警察是一种特殊职业的群体,对其心理素质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当前,许多民警长期超负荷工作,精神高度紧张,身心异常疲惫,一些民警思想和情绪出现波动,甚至形成心理障碍和心理疾患。据一项关于民警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全国180万民警中,80%的民警心理压力过大,43%的民警患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失眠、抑郁等症状,数据之庞大令人触目惊心。戒毒民警作为警察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戒毒人员的教育矫治工作,其心理健康问题直接影响到其教育矫治工作成效及戒毒所的安全稳定,已成为一项必要的研究课题
2、。一、戒毒民警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分析当前,戒毒民警心理不健康的问题日益凸显,心理不健康是在外界压力和自身心理素质的不良互动下形成的。毋庸置疑,加强戒毒民警心理健康教育和引导,促进戒毒民警心理健康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导致戒毒民警心理不健康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引起心理不健康问题的形成途径也不尽相同,呈现多样性。(一)工作方面的原因分析1、工作重复、单调、易造成心理疲劳。戒毒民警从事的是教育改造挽救戒毒人员的工作,性质单一,程序固定。戒毒人员一批又一批,进进出出,期满释放,改头换脸,而戒毒民警所从事的工作种类却没有变化。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容易产生厌烦心理,一旦心理承受力超过极限,到了不能再承受
3、的程度,就易导致心理疲劳,悲观厌世等心理问题。2、工作成效较低,易造成心理挫折。教育改造戒毒学员是一项长期、系统、缓慢的工程,民警们在戒毒人员身上投入了大量工作时间、热情、精力,做了大量耐心细致的教育转化工作,往往在短期内见不到明显效果,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而且可能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出现反弹循环。久而久之,就会产生挫折感、自卑感等无为心理。3、工作风险性高,易造成心理负担。戒毒学员素质普遍较低,性格冲动,脾气暴躁,且目前吸食冰毒等新型毒品而产生的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戒毒人员越来越多,随时都会发病,一旦发病就会有自伤自残、打架闹事等各种状况出现,给戒毒民警从事教育、挽救和改造工作带来高风险,容易诚惶
4、诚恐、畏手畏脚,从而使戒毒民警形成一种学员“不出事”就是“好事”的心理,但戒毒场所安全稳定压倒一切,这些都会加大戒毒民警的心理负担。4、工作负荷量大,易造成心理紧张。有人形容戒毒民警整日“两眼一睁,干到熄灯”。奋斗在一线的戒毒民警平时不单要根据戒毒学员的特点因人施教,还要牢牢地研究所情动态,值好班、守好岗,做好防控工作,避免戒毒学员脱逃、自杀和打架斗殴等重大事件;更要紧紧地把好生产关,按质按量地完成上级的生产任务指标。面对这样负荷量大的工作,戒毒民警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神经始终不能得到彻底的真正意义的放松,长期紧张、无规律的生活,致使相当部分的戒毒民警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5、本身在职场上
5、的激烈竞争,易造成心理压力。在面临戒毒场所要不断提高戒毒民警队伍综合素质的情况下,戒毒民警既要完成各类政治业务学习,又要满足工作的需要,每年都要接受岗位练兵。职业技能等考核,还要经受提职、晋衔、评优等多方面的激烈竞争,这些都是直接形成心理压力的重要因素。6、上班、休息时间不固定,易造成心理烦躁。戒毒民警绝大多数节假日得不到休息,加班加点;有的值夜班的次数多,从早忙到晚;由于上班、休息时间不固定,有的照顾不了家庭,恋爱、婚姻、子女学习就业等存在诸多压力。从而导致他们工作的危机感、不安全感与日俱增。长此下去,就可能出现忧郁、烦闷等倾向,表现在情绪烦躁、自暴自弃、偏激、失眠、退缩、冷漠,对遭受的事物
6、失去兴趣,易造成心理烦躁。(二)自身成长和修养方面的原因分析1、个人成长问题。有的戒毒民警由于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诸如年轻时爸妈离异、早年丧亲等,这些在心中留下了严重的创伤,怎么抹也抹不掉,久而久之,在心中就成了一道过不去的坎,变成在心中留下的阴影,成为挥不起的“伤疤”,容易构成个人的心理问题。也有相当部分戒毒民警较早的建立家庭,上有老下有小,经济上压力大,工作起来放不开。也有相当部分戒毒民警在职学习少,知识老化快,跟不少时代和工作的需要,工作起来能力欠缺。还有相当部分戒毒民警理想信念动摇,人生目标缺失,对前途失去信心,这些都是个人成长存在的问题。2、人格品质缺陷。有的戒毒民警个性张扬,心中放
7、不下任何秘密;有的性格孤僻、独来独往,不善于言谈;有的性格自卑内向,孤芳自赏;有的神经过敏,终日疑神疑鬼;有的假公济私,说的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表里不一。显然这些戒毒民警存在着严重的人格品质缺陷。个别戒毒民警不善于转换角色,思维单向,容易出现角色冲突,不自觉地以强制性、命令性的口吻待人,甚至用管教方式应对人际关系,出现交际方式不灵活,造成人际关系紧张,甚至引发心理障碍。在这个“态度决定一切,人品决定成败”的现代社会里,一个人的人格品质存在缺陷,最终还是要付出代价的。人格品质缺陷的戒毒民警,要加强自身的修养和进一步完善自我,否则容易造成个人的心理问题。3、青年民警经历过少。现在参加工作的民警中独
8、生子女比较多,或多或少存在娇生惯养的现象,他们的童年及在校学习期间,经历顺利,一直被捧为掌上明珠,未受过挫折,个性主观,自理能力低,相当部分从校门出来就直接成为一名高墙里的戒毒民警,由于与社会接触少、视野不宽、人生阅历少,当面对工作遇到问题时,他们就变得束手无策,甚至在管教戒毒人员时变得哑口无言。二、戒毒民警心理健康问题的防治和对策一个身心健康的民警,乐观上进,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动作灵敏,善于观察周围事物,对各种突发事件能快速做出反应,具有很强的自我保护能力。而心理不健康的民警,则会漠视周围环境、事物,对人对事漠不关心,反应迟缓,如遇突发事件,不能及时作出反应,正确处理,严重时会危及生命安全
9、。因此,为增强民警身心健康,让民警快乐工作、工作快乐,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正视自身的心理健康状态,进行自我生态修补、控制、调节是很重要而且必要的。下面就如何促进戒毒民警心理健康应采取的防治和对策谈一些看法:(一)不断调适心态,适应环境适时合理的调整工作岗位,既有新鲜感,又可化解原岗位压力。如果心理承受力不能再承受的程度,就易导致心理疲劳,悲观厌世,失去理智,缺乏工作、生活信心,挫折感强。如果得不到及时地疏导化解,长年累月,在心理上会造成心理障碍、心理失控等心理危机;在精神上会造成精神萎靡、精神恍惚甚至精神失常;在工作中会注意力涣散,丧失警惕和鉴别力,轻则影响身体健康、工作效率,重则影响戒毒学员教
10、育改造成效,危害场所安全,给戒毒学员以可乘之机。这就要求在一线的戒毒民警要杜绝消极心态,不要存在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或“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心理,而要培养乐观向上,热情积极,不断丰富自身的内心精神世界,不断调整自己,卸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快乐工作。同时,这也要求在一线从事教育改造工作的戒毒民警树立正确的“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与时俱进,不断调适心态,尽力适应环境,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二)加强修心养性,转变角色警察职业的特殊性带来负面的影响如角色模糊、角色冲撞、角色负荷增大,使戒毒民警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现实竞争与功利需求也往往让戒毒民警掩抑真情;失落造成的
11、反差、奋斗中不尽如人意的结果又不断涌现心理问题,殃及个体身心健康。所以要加强修心养性,转变角色,使之与警察职业要求相适应。1、正确定位,适应角色。“跟我想的一点都不一样”,有一些戒毒民警对职业本身期待过高,工作后发现与自己的理想有一定的差距,就会产生挫折感,造成心理压力。因此不要为自己确定过高或过低的目标,“定高了办不到,定低了缺乏激情”。而要不断端正自己的人生坐标,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以锐意进取、健康向上的敬业精神走好人生的每一个驿站,适应戒毒民警这个角色。2、完善自我,认清角色。完善自我,进一步提高心理素质,切实增强心理活动的耐受力和抵抗力。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围绕
12、着戒毒民警这个职业需要什么技能,可以向书本学习,向有经验的老民警学习,向专家学习。认清角色,不断完善自我,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应变能力和心理的适应能力。3、劳逸结合,学会忘却。平时工作需要分清“轻重缓急”,注重劳逸结合;同时要学会忘却,下班之后尽量不要把工作情绪带回家,好好放松一下。学会忘却是快乐之源,是脱离种种烦扰、减轻心理压力的法宝。4、加强学习,消除压力。戒毒民警不能为社会的浮躁所淹没,要淡泊明志,培养良好的习惯,加强学习,掌握专业技能,提高执法能力及应急处置能力。不能夸夸其谈,囿于幻想,必须要付诸实践,见于行动,俗话说“艺高人胆大”,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临危不惧,坐怀不乱,有效消除压
13、力。(三)搭建疏导平台,净化心灵1、塑造健康积极的警队文化生活。健康的文化生活是精神的“食粮”,能引人向上、导人前行、催人奋进。积极开办各类文化活动,从报纸杂志、旅游散心、文化交流座谈、运动会等方面提高民警的生活品质。2、建立戒毒民警心理健康档案。建立定期进行“心理状况分析”机制,注入戒毒民警“心理健康评价反馈”机制。充分应用心理测量技术对广大戒毒民警的心理健康建立档案,追踪跟进,干预防范、评价反馈、进行疏通引导等。3、开展心理健康学习培训。戒毒场所可以邀请心理专家、名人学者、老师教授等以作报告、开讲座、咨询谈心或举办培训班的形式向戒毒民警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戒毒场所也可以充分利用好报刊、杂志、
14、网络这些传媒工具,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广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切实提高戒毒民警的心理素质。4、摆正自己,学会心理调控。在情绪不好时可以向同学、朋友、亲人或心理医生、领导倾诉自己苦闷的心情,使郁积在心中的不良情绪得以发泄,压抑的心情得到缓解或减轻;可以找个僻静的地方大声喊叫,转移注意力,以释放积聚的能量,调整机体平衡;可以以日记、书信、网上聊天等方式,排遣不良情绪。当然,戒毒民警也应该理智克制、冷静思考、检讨和反省以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还可以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做点别的事情来分散注意力,比如听听音乐或看看电影、读读小说,打打棋牌、唱唱歌、玩玩球、登登山,心中的郁闷和压力自然就得到了有效释放。戒毒民警也
15、应该主动进行自我心理调节,从工作中找到自己特长的挥洒点,比如性格外向的就可以多找戒毒学员谈心,性格内向的就可以专注于档案管理与材料制作。(四)落实从优待警,改善生活质量在狠抓“从严治警”的同时,应在“从优待警”上多动脑筋,在提高戒毒民警的福利上多下功夫,使戒毒民警能够从经济待遇和政治待遇上获得对职业的认同感和荣誉感。绝大多数戒毒民警平时工作劳累,极少节假日休息时间,为国家、为人民“奉献着青春,奉献着终身”,但工作待遇一直无法提高,甚至因时间、经济等因素而连找对象也谈不上。这就导致一部分戒毒民警在对待工作上有一定的抵触情绪。更何况,在当前楼价物价飞涨,戒毒民警收入普遍偏低的现状下,提高戒毒民警经
16、济待遇和政治待遇等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各种待遇提高了,不再为生活而焦虑和苦恼,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无疑会增强他们对单位、对工作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对职业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激发戒毒民警的工作热情,由此他们心理就更平衡。(五)提高交际能力,促进人际和谐由于在人际关系中缺乏正确的做法,有的戒毒民警缺少信心进行自我心理调节。一旦出现心理偏差,如焦虑时不善于减压、冲动时不容易节制、失落时不善于调解、困惑时不懂得排解,使之在人际关系中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不适应。现代社会,健全、和谐的人际关系必不可少,一旦受挫,心理容易失衡。有些戒毒民警遇到挫折、面临矛盾、身心受重压之际,往往就在人际关系中表现不适应,如一味地倾
17、诉自身不满,毫无耐心听取他人劝告,拒绝他人的合理建议,听不进去别人的宝贵意见,情不自禁的乱发脾气,甚至有的表现出攻击性行为。良好的人际关系对戒毒民警的心理健康有保健功能,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戒毒民警心理相容,保持愉快的情绪状态。而人际关系出现不良状况,经常存在退缩、回避、疑虑、畏惧、甚至敌视等消极心理状态,将阻碍戒毒民警心理健康的良性发展。(六)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给心灵打造一个温暖的避风港戒毒民警长期在同一环境中从事着高负荷的工作,容易产生心理疲劳,当回到家时,与家的其他成员关系亲密无间就变得相当重要了,如果在包容、理解、赞美、支持、和谐与温馨的家庭关系下生活,那将会成为戒毒民警个体心理积极
18、健康、愉快向上的动力。所以说,美好融洽的家庭关系,是戒毒民警最好的避风港湾,是他们心理健康的一贴“润滑剂”。浅析基层交通警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解决途径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道路交通的压力大大增加,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日趋严峻。面对繁重的交通管理任务和愈来愈复杂的执法环境,作为人民警察警种之一的交通警察,特别是广大的基层交警,长期处于“高强度、高风险、高污染”运作状态,承担着较大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由此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基层交通警察是与人民群众接触最密切的执法者,其心理健康状况好坏不仅影响着自身执法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警民关系的顺利发
19、展。关键词:交通警察心理健康成因解决途径一、现阶段基层交警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表明:在所有的应激性职业中,警察心理压力最大、心理障碍最多,属于高强度、高风险、高污染的“三高”人员,也是最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的群体之一。交警作为警察的一个警种,具有警察心理健康所存在的共性问题,但其工作的特殊职能又决定了交警,特别是基层交警心理健康问题的独特性。现阶段,广大基层交警承担着过度的心理压力,如不能及时正确疏导、缓解,易导致精神紧张、焦虑、压抑、暴躁、难以自控、工作热情降低等情绪和心理问题,严重的将导致各种精神疾病,甚至出现自残、自杀或者暴力侵害他人人身、财产等行为。此外,由于基层交警长期处于有害气体、噪声、高
20、热、高寒等危害的不良工作环境中,严重扰乱民警的心理活动,导致其紧张感、忧郁感和疲劳感加剧。二、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一)客观工作与警力需求之间的矛盾突出在世界警察学研究中,对“警力”一词的理解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概念是指警察人数,广义的概念是指警察队伍的综合战斗力与完成任务的能力。前者主要表明数量,后者主要侧重于质量。结合近年来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警力不足、警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已经成为导致基层交警长期承受较大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的主要外因之一。1、在警力数量方面。按照公安部关于“平安大道”实施方案对国道、省道中队建设规定:应当全部录用正式民警,解决当前队伍低下,执法不公、执法不
21、严的问题。具体配备:公路巡警中队设置每30公里左右一个,每个中队不少于10名民警,也就是每3公里配置一名交警。但在实际交管工作中,由于人员编制、工作条件等限制,基层警力的数量能够达到此标准配置的少之又少。此外,一些个别地区“大机关,小基层”的问题突出,机关化倾向严重,冗员过多,人浮于事,这种状况加剧了一线警力的紧张,使基层交警一警承担多警的工作量,思想压力较大。长期的超负荷工作,容易积劳成疾、产生厌烦情绪,直接影响着他们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2、在警力质量方面。许多地区基层的警力正处于新旧交替状态,人员素质层次不齐,个体心理承受能力也不相同。一方面,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进一步
22、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交通警察的收入虽有一定提高,但相比社会上一部分人高消费的生活方式及行业间日益扩大的收入差距,一些交警觉得工作风险大,条件差,收入却相对较低,因而心理不平衡,事业心不强,职业道德低下,出现消极怠工的现象;另一方面,在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环境中,个体的消极情绪和心理问题容易被忽略且自我难以调试,长此以往,如不能及时“疏导”,就会愈积愈多,影响工作效率和自身健康。(二)社会外界压力超出心理承受限度个体的心理都有一定的承受限度,当个体内部或外部向个体心理施压超过必要限度时,就可能导致其心理失衡。当前基层交警承受着内、外双重压力:即一方面要承受着由于超负荷工作而导致的身体不适;另一
23、方面还要承受着执法环境、社会舆论监督以及家庭生活带来的压力。1、执法环境带来的压力。一是社会关系网盘根错节,说情现象多,不仅影响民警的公正执法,而且使其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大打折扣,付出的辛劳得不到客观的认可和肯定。二是民警正当权益遭受侵害的事件明显增多,阻碍执行公务案件不断增加,暴力抗法、袭警的案件呈上升之势;基层交警被诬告、诽谤、谩骂,甚至殴打的现象也时有出现。据有关部门统计,仅大理201*年以来的严重暴力抗拒交警执法事件就有5起。今年6月30日晚,大理市经开区又发生一起轻微交通事故,大理市交警一大队一民警在处理事故过程中,被5名暴力抗法的驾乘人员殴打致伤。2、社会外界带来的压力。一方面社会
24、期望值过高。当前人民群众的法制意识不断增强,对交警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他们不仅期望交警在执法过程中能够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还期望其工作态度和服务质量能够让他们满意,执法方式能够易于接收等,这就对基层交警的执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社会舆论压力。交警作为与社会接触面最广的警种之一,在普通群众的心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他们的一言一行被社会广泛关注,时刻被社会舆论监督。近年来有些媒体不客观的报道,将涉及个别交警的不良言行刻意放大、炒作,严重损害了整个交警队伍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既而引发一波又一波的队伍内部整顿。这就无形中增加了基层交警的心理压力大,陷入正常执法与害怕被恶意投诉的两难
25、境地。3、家庭责任带来的压力。由于基层交警工作性质的特殊性,经常要加班加点、节假日也时常因工作需要而不得休息,因此,与家人生活步调不一致,散多聚少,常常遭受亲友的埋怨和误解。长期下去,易导致家庭不和,轻则吵架、分居,重则分手、离婚。同时,民警自身也会因多数时间与精力投入工作而对家庭责任承担不够、事业与家庭无法合理兼顾而自责,既而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三)对基层交警的心理健康问题重视不够据一项调查统计,警察群体中,有超过一成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但大多数警察即便有心理压力或心理障碍时,往往也很少会想到进行心理排解和治疗,错误的认为做心理咨询或治疗是很丢人的事。这种误区导致基层交警忽视或排斥
26、对自身心理健康的重视,甚至采取一些不易于健康的方式缓解压力,如酗酒、赌博等。此外,由于当前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严峻,交警部门任务繁重、责任重大,在队伍建设中,主要侧重于队伍的“硬件”建设,尤其忽略对基层交警的心理健康问题,这就增加了心理健康问题的神秘性,最终导致无人问津,但问题却始终存在。三、解决基层交警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研究表明,个体的心理压力是影响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但心理压力并不能完全消除,只能适当缓解,控制在自我可调式的范围内,如缓解得当还能够使心理压力产生“良性”转化,即通常所说的“变压力为动力”。笔者认为,当前缓解基层交警心理压力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几点:(一)推进警力下沉,提高交警的
27、心理素质基层警力数量的多少、警力质量的高低是影响基层交警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一方面科学界定编制,招录新警,根据基层缺编和缺人才的现状,对机关人员设置、工作量等情况进行评估和论证,以实现人员配置和工作效率的最佳结合。具体举措在于:精简机关,充实一线,将富余警力下到一线,实现警力配置的正“金字塔”,同时吸收一部分优秀警力到一线,增加一线的战斗力。通过增加基层警力数量,合理分工,使繁重的工作任务均化,从而缓解一线交警单警的工作压力,使其尽可能有正常的作息时间,避免因过度劳累而出现亚健康状态。另一方面提高基层交警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指人民警察在特定职务活动中心理活动的综合体现。基层交警
28、在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中面临的风险和压力较大,这就对他们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工作中,一是要多组织业务知识学习,提高他们的业务素养和应变突发事件的能力,避免在面临难题时因无计可施而产生心理波动,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二是要注意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引导他们善于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科学地解决问题。在日常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抵御错误干扰和各种诱惑的能力,使他们具有宽广的胸怀、合作的气度和对事物发展变化的较强心理承受能力。(二)从优待警,构建和谐警营文化生活个体的生存环境作为客观存在的物质,是影响个体心理的主要外因,且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健康、舒适、轻松的工作环境有助于缓解
29、个体的心理压力,使个体逐渐形成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和饱满的工作热情;反之,则容易出现浮躁、压抑和厌烦等消极情绪,严重的将影响心理健康。因此,不仅要通过从优待警解决基层交警的实际困难,还应从基层交警的工作环境入手,重视和加强警营文化的软件和硬件建设,努力营造以发展警营文化为载体的释放心理压力的空间,为基层交警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1、过制定出台各种相关政策,从制度保障、政策优惠、利益挂钩等方面为基层民警提供全方位的保障,使民警感觉到基层一线有奔头、充实愉快,甘心情愿留在基层一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在个人利益上,通过提高一线交警的福利待遇,增强岗位吸引力,消除有些
30、民警因福利待遇较低而对基层工作产生抵触情绪。体现在交警保障上,要充分认识一线交警工作的危险性,借助社会保险力量,建立民警因公伤亡保险制度,保障民警安全,并加强对基层交警执法权益的维护工作,积极依靠组织的力量,发挥政策的作用,对打击报复、诬告陷害、殴打辱骂民警的非法行为,坚决严肃查处。此外,将从优待警工作延伸到民警家庭,帮助民警解决家中急难事宜,真正把组织的温暖送到每一个民警家中,解决其后顾之忧。体现在干部管理和个人成长上,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不断满足民警的需要。要将基层工作经历作为提拔干部的硬性条件,激发干部基层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大力推行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制度,更新干部选拔任用观念,全面拓
31、宽用人渠道,形成“能上能下”良性循环;要强化岗位责任制,进一步完善以岗位目标责任制管理为载体、以晋升激励、经济激励、荣誉激励为主要内容的干部管理激励机制,从制度上根除民警“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思想顾虑,为民警的进步和队伍的发展提供广阔的舞台和宽松的空间。2、改善基层交警的工作生活环境和条件。要千方百计地加强一线基础设施建设,改变机关科室高楼、空调,而基层一线小屋、电扇的状况。要钱往基层一线花,事往基层一线办,为基层民警营造一个健康、舒适的办公环境。如:通过营建立阅览室、娱乐室、健身房等场所丰富民警的业余生活;通过创建优雅的文化氛围,组织开展演讲、摄影、美术、书法等多层次、多样化的
32、文学艺术活动陶冶民警情操;广泛宣传警察队伍中的英雄模范人物,大力营造健康向上、生动活泼、团结和谐的文化氛围,使警察行为文化、管理文化以及精神文化,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同与支持,从而增强民警对组织的信任感、归属感和荣誉感,增强民警的团队精神,消除民警的职业孤独感,最终使民警紧张的心理在丰富多彩的警体活动中得到休整和放松。(三)加强自我心理调适及素质培养1、正确认识压力。学会与压力共处,并通过适当渠道疏导、渲泄压力。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人们无法控制压力的大小和去留,但可以做的是控制对压力的反应程度。当民警感到心理压力过大,首要的便是通过适当渠道把心中的郁闷渲泄出来,可以选择倾诉、“移情”、甚至大
33、哭一场等方法,使痛苦、紧张的情绪得以发泄,不应为了“尊严”和“体面”而过分自我压抑,更不应将消极情绪带入工作中或发泄在执法对象身上。2、注重自身心理修养。个体的心理压力犹如一个气囊,其解压需要内部驱压和外部减压共同作用,但解铃还须系铃人”,解决基层交警心理问题最根本的方法是自我调试,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加强自身的心理修养,学会排解消极情绪的方法。一是在日常工作中,一方面基层交警要对自己有正确的评价和定位,理性对待个人在工作中的成长和发展,另一方面要积极融入工作环境,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重视家庭生活,协调好事业与家庭二者之间的关系;二是培养自我良好的品质意识和健康的情绪情感,善于在平凡的岗位中
34、寻求工作的乐趣,始终保持对工作热情;三是学会转移压力,基层交警在正常执法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许多不顺心的事,易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这时民警应该采取积极的应对模式,自我控制、减压、释缓和宣泄,消除心理压力的影响和危害。同时,在自我调适的过程中,应注意积累基本的心理训练方法,如心理调节、放松训练,放松肌肉、神经,调节情绪、增强意志和自信心、自我暗示等。3、加强体育锻炼,拥有强健的体魄和充足的精力。据统计,基层交警工作环境污染严重,噪音、粉尘、汽车尾气时刻侵害着民警的身体,导致其听力受损,患鼻炎、肺癌等疾病的比例偏高。良好的身体素质是警察战胜心理压力的基础,因此,基层民警要定期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35、,放松身心,缓解紧张情绪,提高自身抵御疾病的能力。同时,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合理膳食、不酗酒,并定期进行身体检查,提早预防疾病的发生。(四)加强对基层交警队伍心理健康的关注,建立和完善心理素质培训辅导和心理治疗机制1、重视民警心理健康训练,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教育。上级机关和部门领导应重视对交警尤其是一线交警的心理健康教育,为民警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创造条件。一是将民警心理健康训练纳入交警教育培训体系,在岗位练兵、“三基”工程建设中设立民警心理培训课程,紧贴实战,强化对在职民警的心理训练,切实增强民警抵御高强度、高风险等各种心理压力的能力,保证民警教育培训与心理训练同步运行。二是引导广大民警系统学习心
36、理学基础知识、心理健康知识,学习了解常见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心理保健的途径与方法等,学会科学用脑,学会积极面对挫折,提高身心素质,引导民警正确对待心理问题,正确认识心理障碍,放下思想顾虑,积极参与心理训练,接受心理健康辅导等。2、建立心理辅导机构,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一是在单位内部建立心理服务中心和心理咨询热线,培养和组建专家型心理师资队伍,为有心理障碍的民警提供倾诉场所,及时对民警的各种心理失衡问题进行咨询和疏导,提供排出压力和困扰的方法和技巧。定期组织民警进行专业心理测试,及时了解和掌握民警的心理健康状况,对暴露出的严重心理问题,心理咨询机构要主动提供心理服务帮助。二是针对交通管理工作的不同特点,有计划地组织心理专家到各基层单位以授课、讲座、开展巡回心理咨询等活动,为一线民警提供面对面的心理服务。通过及时的心理咨询与疏导,帮助民警消除日常积累的心理矛盾,解决工作中存在的思想问题,对心理障碍者进行指导治疗,使其进一步调整心态,以更加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投入工作。参考文献:1交通警察文摘2.交通警察的故事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