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X有限责任公司【基坑地下水位监测】作业指导书文件版号:2014年版 副本控制:(不)受控类编 写 人: 编 号:审 核 人: 分 发 号:批 准 人: 持 有 人:2014年11月10日精选范本XX有限责任公司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第A版 第0次修改修订页第1页 共1页生效日期:2014年12月10日修 改 记 录版号章节号修订次数修订内容批准人日期XX有限责任公司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第A版 第0次修改基坑地下水位监测第1页 共11页生效日期:2014年12月10日1. 目的利用水位监测系统(水位计、水位孔)定期量测水位监测孔的水位埋深,掌握各水位孔地下水位随时间变化的量值及变化速 度,从而
2、达到以下目的:1)检验坑内降水施工的实际效果;2)检验坑内降水对坑外地下水位的影响范围和程度;3)检验基坑止水帷幕的止水、隔水效果,避免施工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2. 编制依据(1)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3)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GJ08-37-2002(4)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1999(5)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6)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3. 适用范围坑内地下水位(疏干降水和降低承压水头)监测、坑外地下水位(潜水、微承水和承压水)监测。4. 基坑地下水位监测4.1
3、 仪器设备4.1.1水位管:水位管一般由 PVC 工程塑料制成,包括实管、滤水管和束节及封盖。1)实管管径 50mm70mm,滤水管尺寸与实管相同;2)滤水管管身打有 6 列8 列直径为 6mm 左右的滤水孔,纵向孔距 50m100mm。相邻 两列的孔交错排列,呈梅花状布置,便于土中水流入管内;3)滤水管埋设时应在滤孔外包上土工布,起到滤层的作用;4)束节套于两节主管的接头处,起着连接、固定作用;5)承压水水位管也可采用铁质管材,接口采用焊接方式,滤水管外包网布。4.1.2水位计:公司使用水位计(分辨率:2mm)。XX有限责任公司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第A版 第0次修改基坑地下水位监测第2页 共
4、11页生效日期:2014年12月10日水位计1)测头:由金属车制而成,内部安装了水阻接触点,当触点接触到水面时,便会接通接 受系统,当触点离开水面时,就会自动关闭接受系统;2)电缆:由钢尺和导线采用塑胶工艺合二为一,水位计电缆刻度及数值由激光标注,标 注数值单位为厘米,每个数字同时代表 2mm 刻度;3)接收系统:由音响器和 LED 指示灯组成,音响器由蜂鸣器发出连续不断的蜂鸣声响或 LED 指示灯发光,两者可通过拨动开关来选用,不管用何种接受系统,测度精度是一致的;4)绕线盘部分:由绕线圆盘和支架组成,绕线圆盘由铁皮冲压制成,支架由钢管制成。4.2测点布置1)坑外地下水位监测孔a. 潜水水位
5、监测孔间距宜为 20m50m,监测要求较高处需适当加密,水位管埋深宜 为 6m8m,滤水管长度宜为 5m7m;b. 潜水水位监测孔宜布置在不同设计类型围护搭接处、基坑拐角处、临近需监测保护 建(构)筑物、管线处等位置,且应布置在止水帷幕外侧约 2m 处;c. (微)承压水水位监测孔间距宜为 30m60m,水位孔的埋深应能反映(微)承压水 位的变化,宜布置在相邻(微)承压水降水井中间。2)坑内地下水位监测孔XX有限责任公司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第A版 第0次修改基坑地下水位监测第3页 共11页生效日期:2014年12月10日a. 潜水水位监测点宜布置在相邻降水井中间部位,且埋置深度不宜小于基坑开挖
6、深度 以下 3m;b. (微)承压水监测孔宜布置在基坑中部、相邻承压降水井中间及基坑内局部深坑位 置。水位孔深度应能反映(微)承压水的变化。3)回填a. 潜水水位孔滤水管外回填中粗砂至地表下 0.5m1.0m,剩余深度用粘土回填至地表;b. (微)承压水水位管外回填中粗砂至滤水管上侧 1m 位置,其余深度用粘土回填至地表,粘土回填必须确保密实,必要时滤水管上侧 5m 范围内或全部深度回填粘土球,以防 潜水与承压水发生串孔。4.3测点安装、埋设水位孔的钻探方法可参照“监测孔钻探方法”,水位管的连接、安装和埋设可参考“测斜 监测孔安装埋设”。水位孔安装埋设注意事项:1)坑外地下水位监测孔a. 钻孔
7、完成后要立即进行水位管的连接、下放工作,避免出现“塌孔”现象;b. 水位管下放前必须确保滤水管过滤层牢靠绑扎在滤水管上,过滤层如有破损应进行 更换,以防滤水管进水孔堵塞;c. 下放水位管后要立即进行管外回填工作,避免出现“塌孔”现象;d. 承压水位观测孔外回填中粗砂时应随填、随测,避免滤料回填深度过高或不足;e. 粘土(球)回填速度不能太快,对大块粘土应剔除或敲成小块后再回填,避免出现 “架空”现象;f. 水位观测孔管口应高出地面 10cm 以上,避免地表水流入管内;g. 管口应设必要的保护装置(窨井、护筒等),避免管口受损。2)坑内地下水位监测孔a. 坑内水位观测孔应注意避开坑内支撑、栈桥、
8、加固区域等位置;b. 承压水位观测孔在开挖过程中需一直保留,埋设时需考虑后期固定、保护问题;c. 坑内水位观测孔在开挖过程中保护困难,极易受损,建议与降水施工单位共用降水 观测井提供坑内水位数据。4.3监测方法1)测试方法XX有限责任公司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第A版 第0次修改基坑地下水位监测第4页 共11页生效日期:2014年12月10日a. 水位的初次测读应在水位孔安装埋设完成后至少一周后进行;b. 应首先利用水准仪测读水位孔管口高程;c. 按下电池试验按钮,检查电池电量是否充足,当电池良好时,显示灯和蜂鸣会被激活;d. 拧松水位计绕线盘后面螺丝,让绕线盘能够自由转动;e. 打开水位计电源,
9、设置灵敏度在“56 档”之间;f. 将水位计测头放入水位管内,手拿钢尺电缆,让测头缓慢向下移动;g. 当测头的触点接触到水面时,接收系统的音响器便会发出连续不断的蜂鸣声;h. 读出测头接触水面时钢尺电缆在管口处的读数,即为管内水面相对管口的埋深。2)水位高程计算Hw=Hg-h式中:Hw水位高程,单位:m;Hg管口高程,单位:m;h 管内水面到管口距离,单位:m。 两次管内水位高程的差值,即为该水位孔水位的本次变化量,本次水位的高程与初始水位高程的差值即为累计变化量。4.4注意事项a. 开关旋钮同时用来调整灵敏度,对导电能力强的水应选择低的灵敏度,避免错误触 发;对导电能力差的水用高的灵敏度;b
10、. 水位计使用 2 节 AA 电池,按试验按钮检查,如显示灯和蜂鸣不能被激活,则按如 下步骤更换电池:用硬币或螺丝刀打开电池盖(逆时针转动 1/4 圈);更换电池,“+”极向 外,盖上盖子;c. 水位管的管口要高出地表并做好防护墩台,加盖保护,以防雨水、地表水和杂物进入管内;d. 水位管处应有醒目标志,避免施工损坏;e. 在监测了一段时间后,应对水位孔逐个进行抽水或灌水试验,看其恢复至原来水位所需的时间,以判断其工作的可靠性;当水位异常或长期不变时,应检查原因,对经疏通无效已损毁水位孔不得继续监测,应补孔或采取其他措施。f. 坑内水位监测除水位观测外,还应结合降水效果监测,即对出水量和真空度进
11、行监测。4.5水位计维护、保养测头:用去污剂清洗测头。 卷轴:用湿布擦干净,不要浸水。XX有限责任公司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第A版 第0次修改基坑地下水位监测第5页 共11页生效日期:2014年12月10日电缆:用实验室去污剂清洗电缆,如需要时,蒸馏水冲洗,用洗洁精去除油污,电缆不要在去污剂中浸很长时间。禁止用酸性物质或酒精类清洗电缆,会损坏聚亚安酯外套。5. 监测周期变形观测周期的确定应以能系统地反映变形体的变形过程、且不遗漏其变化时刻为原则,根据变形体的变形特征、变形速率、观测精度及外界影响因素等综合确定。变形观测过程中,变形发生显著变化时,应及时增加观测频率。6. 质量控制与成果归档6.1
12、 监测项目文档保存路径及命名原则1. 监测项目文档 100%覆盖监测项目执行过程中电子版和纸媒版文档资料。2. 所有纸媒版文档按保存路径进行分类顺序放置,并全部扫描为对应电子版(pdf 格式) 进行保存。3. 监测项目文档总文件夹约定为电脑 D 盘或 E 盘(严禁为系统安装盘符 C 盘)根目录 下。4. 监测项目结束,按本文件规则对本项目所有电子版资料进行刻盘归档。5. 文件夹命名原则(1). 根目录下,监测项目文档总文件夹命名原则为“项目合同编号+项目名称简写(58字)”;XX有限责任公司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第A版 第0次修改基坑地下水位监测第6页 共11页生效日期:2014年12月10日(
13、2). 一级目录及以下目录中文件夹命名原则详见下表;XX有限责任公司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第A版 第0次修改基坑地下水位监测第7页 共11页生效日期:2014年12月10日(3).对下表中未明确约定,但项目实际发生的文档(如监测方案/报告待审核稿等),可视文档性质,存放于相应级别目录下的“其他”文件夹内。6. 文档命名原则(1). 文档命名应简洁、明了,同一文档的不同版次,文字命名应保持一致性;(2). 按时间顺序发生类文档(如原始记录、监测报表、监测日志等),命名(35 字)除 体现文档核心内容外,宜明确体现日期或流水顺序号。序号一级目录二级目录三级目录四级目录1技术业主提供资料监测方案阶段分
14、析总结报告技术交底管线绿卡相关规范公司技术文件2质量周围环境调查报告监测材料进场验收登记表测点安装记录表现场监测原始记录表报表形成与数据整理电子版原始记录(含自动或人工记录)测斜原始数据数据处理计算表(方法应统一规整)监测报表监测数据累计汇总(含历时变化曲线)XX有限责任公司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第A版 第0次修改基坑地下水位监测第7页 共11页生效日期:2014年12月10日培训监测日志监测月志工程照片工作备忘签收表3HSE 管控项目安全交底4成本控制预计项目预算成本节约计划成本控制各类支出、消耗测点安装回收项目决算5人员管理考勤表各类评价处理记录6设备管理申领单设备校准检测有效证明仪器(设备
15、)使用记录设备故障损坏处理记录i 角期间核查记录7公共关系商务文件合同、委托单等工程联系单报验公司、人员、仪器设备资质报验监测方案报验监测材料报验测点安装报验项目各类会议纪要外部文件公司工程例会纪要公司通知公司体系文件样表通讯录项目通讯录、现场通讯录6.2 监测总结报告框架结构及说明XX有限责任公司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第A版 第0次修改基坑地下水位监测第7页 共11页生效日期:2014年12月10日1. 监测总结报告编制基本原则1)监测报告主要分为两部分:项目实施总结和监测数据总结。2)监测报告是对监测方案实施结果的总结,项目实施总结应覆盖“人机料法环”诸要 素,监测数据总结应覆盖所有监测科目
16、全程监测数据。3)监测数据总结部分可依据项目特点进行针对性描述,做到全面覆盖,有详有略。4)监测项目执行过程中与监测方案中不同处应据实进行阐述。 二 监测总结报告框架结构基坑监测项目应参考以下框架结构进行总结。1. 工程概况1.1 项目名称、项目地点、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勘察单位等单位 名称1.2 基坑特点(基坑等级、围护、支撑、面积、开挖深度、降水、加固和分区施工等信息)1.3 周围环境特点1.3.1 周围建(构)筑物(位置、结构、基础形式和层数等)1.3.2 周围管线(地下管线种类、位置、材质、埋深、埋设年代和管径、管线接头形式)1.4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土层、性
17、质、埋深、厚度、潜水和承压水等)1.4.1 工程地质条件1.4.2 水文地质条件1.5 基坑实际施工进度总结(工程桩、围护结构、降水、每道支撑施工、每层土开挖、地下结构、每道支撑拆除和地下结构出0.00 等,典型过程工况实拍照片)1.6 监测范围和监测保护等级XX有限责任公司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第A版 第0次修改基坑地下水位监测第7页 共11页生效日期:2014年12月10日2. 监测难点、重点和对策2.1 监测难点2.2 监测重点2.3 监测对策3. 监测目的和依据3.1 监测目的3.2 监测依据4. 监测工作4.1 监测期限4.2 监测内容4.2.1 监测项目和测点布置原则(项目、测点数量
18、和监测工作量,如存在与监测方案不符项,需单列说明并阐述原因)4.2.2 测点布置(各监测项目测点安装、补埋、报废等情况)4.2.3 监测报表(分监测项目列表汇总进行监测报表数量汇总)4.3 监测方法(测量控制网、监测原理、监测方法、计算方法等)4.4 监测设备(仪器设备型号、精度、量程、管理编号和校准等)4.5 监测材料(监测材料品牌、主要技术参数、使用数量、回收数量等)4.6 监测人员(监测分析人员+证书编号、监测量测人员+证书编号、辅助人员、人员变动等)5. 监测频率XX有限责任公司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第A版 第0次修改基坑地下水位监测第7页 共11页生效日期:2014年12月10日6. 监测报警值7. 监测成果分析(逐项进行总结)7.1 正负号约定(各监测科目监测数据正负号含义约定)7.2 报警分析(每次报警情况经分类后,综合论述;可考虑对同一时间、空间区域发生的报警进行论述)7.3 监测数据总结(区分监测科目、结合工况、测点代表性,采用总分总、有详有略等方式进行阐述,需兼顾 以下三点:1.阐述代表性测点选取依据;2.绘制代表性测点过程线;3.结合工况对曲线,逐 条进行分析。)8. 结论与建议9. 附录9.1 监测控制网定期检核数据汇总图表9.2 各监测项目特征变化曲线图9.3 各监测项目监测成果汇总表9.4 监测点实际布置示7. 附表(1).基坑地下水位监测原始记录表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