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复习提纲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保护“环境”的含义是“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的总体”。这里所说的外部世界主要指:人类已经认识到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周围世界。主要是指地球表面与人类发生相互作用的自然要素及其总体。它具有整体性、区域性、变动性等最基本的特征。环境的工作定义:1989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环境的定义:“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环境科学是一门新兴、边缘、综合性学科,是一
2、个多学科到跨学科的庞大体系组成的新兴学科,它是涉及到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医学和社会科学。环境科学包含文理两方面:属于自然科学方面的有:环境工程学、环境地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化学、环境物理、环境数学、环境水利学、环境系统工程、环境医学等。属于社会科学方面的有:环境社会学、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及环境管理学等。环境承载力(Carrying Capacity,即CC)的定义为: “一个生态系统在维持生命机体的再生能力、适应能力和更新能力的前提下,承受有机体数量的限度”。环境承载力包括4个内容:生产过程赖以进行的资源;人们对生活水平的期望,包括物质需求和服务需求;生产原材料和生活用品分配方式及提供服务的
3、基础设施;环境对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物的同化能力。1987年世界环发主席、挪威首相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提出: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持续发展是使三个生产圈良性循环的运行模式物质生产圈给人圈提供物质产品,向环境圈排放污染物;人的生产圈向物质圈提供人和技术,向环境圈排放污染物;环境生产圈依靠自己的净化和生产能力向物质圈提供资源和环境,向人圈提供生存条件或环境。三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1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2全人类的共同努力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3公平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尺度:当代入之间
4、的公平,代际之间的公平,有限资源的公平分配,4社会广泛参与是可持续发展实现的保证,5生态文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6可持续发展的实施以适宜的政策和法律体系为条件。 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模式:低度消耗资源的生产体系;适度消费的生活 体系; 使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经济体系;保证效率与公平的社会体系;不断创新,充分吸收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适用技术体系;促进与世界市场紧密联系的、更加开放的贸易与非贸易的国际经济体系;合理开发利用资源,防止污染,保护生态平衡。第三章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生活和生产所需的各种自然组成成分,是人类不可缺少而无需经过任何形式摄取就
5、可利用的外界客观的物质背景条件的总和,它们既是通常所指的土地、土壤、水、森林、野生动植物等自然资源,也是在特定条件下人类所需的基本自然物质。环境资源是指人类为了保护生存、生活和生产的自然环境,已逐渐摒弃传统的对环境要素中各种自然因子的放任自流的自然利用,而将环境因素作为资源加以开发、保护和利用。环境资源包括水、大气、土壤等。自然资源的类型:1、可更新资源 :能通过自然力以某一增长率保持或增加蕴藏量的自然资源。如太阳能、大气、风、降水、气候(当代人消费的数量不会使后代人消费的数量减少)、森林、鱼类、农作物以及各种野生动植物等,基本上持续稳定。2、可耗竭资源: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资源蕴藏量不再增加
6、的资源。地球演化而形成、质与量有限定,分布不均匀。如生物种消失,不可能复生。可回收的如报废汽车的废铁。不可回收的如煤、石油、天然气、铀等,使用后就被消耗掉了。中国资源特点:总量多,人均少各类资源总体组合好分布不均资源质量差别大,劣质多。我国陆地水资源:(1)陆地水资源特点:总量多,人均少空间分布不均时间分布不均部分河流含沙量大开发利用不均。(2)陆地水资源的主要问题:水体污染供需矛盾尖锐浪费大底下水开采过量。(3)陆地水资源保护对策:加强调查管理防治水污染节约用水南水北调、增建水库。我国森林资源:(1)现状:洪水、旱灾、土壤侵蚀。49年后植树造林。1991年覆盖率低于世界平均值,人均不足2亩,
7、占第120位。森林退化、农村能源短缺、病虫危害、质量不高。乱砍滥伐、毁林开荒。(2)特点:树种和森林类型繁多 是森林最少的国家之一 森林分布极不均衡 森林资源结构不合理 林地生产力低。(3)森林被破坏的原因:集中过伐,消耗量大于生长量 计划外采伐量大,难以控制 森林火灾及病虫害损失很大 毁林开荒和滥伐现象极其严重。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1城市大气污染 2酸雨 3温室效应 4. 核废料问题 水资源管理 (1)综合性的立法与规划 (2)水资源供求与评价管理 (3)水污染防治与管 理 (4)生活和工业用水管理 (5)控制地下水开发与污染 (6)水生态环境质量保护的管理第四章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大气污染
8、源:(1)空气污染主要源于城市人口剧增、对能源利用剧增。(2)大气污染物:约有100种,其中有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3)按污染产生的类型划分,大气污染源有:工业污染源 生活污染源 汽车尾气。几种主要的大气污染物:(1)颗粒物:工业、刮风、沙暴产生的降尘,煤烟、烟气和雾等飘尘。(2)硫化物:SO2 、H2S、亚硫酸、硫酸(盐)微粒。(3)碳氧化物:CO和CO2。(4)氮氧化合物:NOx(NO,NO2 ,N2O,N2O3,N2O4,N2O5等)。(5)碳氢化合物:烷烃、烯烃和芳烃等。温室效应:大气中CO2、CH4、O3 、氧化亚氮和氯氟烃(氟利昂)等痕量气体增加,引
9、起地球平均气温上升称为“温室效应”。这些温室气体极易透过太阳的短波辐射,高度吸收地面反射的长波辐射。CO2等将红外辐射大量截留,导致温度升高、气候变暖,形成“温室效应”。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方式形成的大气降水(如雾、露、霜)。酸雨破坏森林、土壤、水生生态、建筑、呼吸道和皮肤。臭氧层耗竭:臭氧是微量气体,存在于2025公里高的平流层高空。保护生命、调节气候,极为重要。在氟利昂、NOx的作用下,南极上空出现了“臭氧空洞”。全球大气污染主要表现在:1温室效应:大量截留红外辐射,温度升高、气候变暖,导致全球生态环境重大变化。2酸雨:破坏森林、土壤、水生生态、建筑、呼吸道和皮肤。3. 臭
10、氧层变薄、出现空洞:使紫外辐射增加,皮肤癌、白内障增多,抑制免疫功能,危害人体健康。天然水:未受人类排污的各种天然水体中的水,如河源、偏远的湖泊、深层地下水、大洋深处。地球上可用淡水只有地下、湖、河三项,仅占0.2%0.77% 总水量的99.8%还不能被人类直接利用。狭义上的水资源,指经常可供人们直接取用的。海、河、湖、泽、冰川、地下水统称为水体。据来源分类的水体污染源:即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三大类。(1)生活污染源:不溶、胶状、可溶,(2)工业污染源:生产废水、生产污水,(3)农业污染源:排放时间、途径、数量三不确定。水污染物:1固体污染物:常用悬浮物和浊度两个指标表示。2耗氧
11、有机物:绝大多数是有机物,来源于生活污水、生产废水。3富营养化污染:废水中所含N和P是植物和微生物的主要营养物质,促进水生生物(主要是藻类)异常繁殖,大量消耗溶解氧,导致鱼类窒息死亡。4酸、碱、盐无毒污染物:使pH值变化,破坏自然缓冲力,抑制微生物生长,妨碍水体自净,使水质恶化、增加水的硬度、土壤酸化盐碱化,腐蚀金属混凝土。5有毒化学污染物12000多种:无机毒物、有机毒物、放射毒物等。6油类污染物:包括石油类和动植物油两项。在水面上形成油膜,影响氧气进入。不适合饮用。7生物污染物质:致病细菌、病虫卵和病毒,引起肝炎、伤寒、霍乱、痢疾、脑炎、蛔虫钩虫卵的各种疾病传播。8感官性状污染物:废水中异
12、色、浑浊、泡沫、恶臭等现象,引起人们感官上的极度不快。9热污染:废水温度过高而引起的危害,称为热污染。水中溶解氧减少,鱼类等死亡 加快藻类繁殖和水体富营养化 化学反应加快,加速细菌繁殖。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技术:1压实。2破碎。3分选:(1)筛分 (2)重力分选 (4)浮选分选 (5)静电分离技术 (6)涡电流分离技术 (7)光电分离技术 4固化技术:有水泥基、石灰基、热塑性材料、高分子有机聚合和玻璃基五种。5污泥的增稠和脱水:有自然干化法(太阳晒)、机械脱水法(用真空过滤机、板框压滤机、带式压滤机和离心脱水机等脱水)6焚烧。第五章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发展的环境问题 一、城市大气环境问题 二、
13、城市水环境问题 三、城市噪声问题 四、城市固体废弃物问题 五、城市电磁波污染。城市热岛效应:城市均温高于郊区均温,把城郊污染汇集到中心区,在上空形成幕罩,污染物不易扩散,大气质量恶化。形成城市热岛效应的主因:耗能散热量大,下垫层(楼、广场、道路)吸热导热比郊区大得多,风速小、热量不易扩散。城市大气污染(烟尘SOx、CO2、NOx)都是红外辐射的良好吸收者,使城市升温。城市大气环境问题:(1)形成城市热岛效应:使城市升温,污染物不易扩散,大气质量恶化。(2)城市风:局部产生涡流,背风区风速下降,污染滞留涡流区,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热岛效应也影响城市风,构成环流。(3)大气湿度及其他气候因素:水泥沥
14、青路面、屋顶使城区提前形成雨水地表径流,大气温度升高,使城区大气干燥,城区污染源量大面广,大气形成雾障,降低太阳辐射强度,只有郊区的80,水汽的凝结核使城市云、雨、雾量多于郊区。城市用水问题: (1)城市水资源紧缺问题:市民人均日需水200800升,加上工业、市政、农业用水,50万人城市每天需水100200万吨。靠自然供水很难解决;大量抽取地下水带来的后果:城市水资源日益短缺,地下水位下降,出现大面积漏斗区,引起地面下沉。(2)城市水体污染:污染来源:工业废水的氨氮,耗氧有机物和挥发酚,生活污水、工业废碴、开矿。现可去除大部分有机质、悬浮物,使水变清,但去除P、N较难。城市污水引起湖泊富营养化
15、和海岸附近赤潮还难解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一、加强对城市环境管理的立法和制度建设 二、科学地确定城市发展的性质和规模 三、进一步提高城市环境管理的水平 四、合理调整经济结构和城市布局 五、加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六、重视城市绿化 七、积极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第八章 环境保护对策与可持续发展我国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1)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3)污染者付费的原则(4)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的原则(5)依靠群众保护环境的原则(6)奖励与惩罚相结合的原则环境标准的作用:(1)环境标准是制定环境规划的主要依据 (2)环境标准是环境评价的准绳 (3)环
16、境标准是环境管理的技术基础 (4)环境标准是提高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环境管理的基本概念:狭义的环境管理,主要是指采取各种措施控制污染的行为。广义的环境管理,是指运用经济、法律、技术、行政、教育等手段,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活动,通过全面规划使经济发展与环境相协调,达到既要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又不超出环境的容许极限。环境管理的理论基础:(1)生态学 (2)管理学系统管理和工商管理理论 (3)经济学理论环境资源的稀缺性和资本化管理、供求弹性、均衡理论、外部性理论及其管理策略 (4)法学理论环境管理的内容:(1)按环境管理的性质分 环境规划与计划管理 污染源管理 环境质量管理 环境技术管理
17、(2)按环境管理的范围分 资源(生态)管理 区域环境管理 部门环境管理环境管理的基本手段:(1)法律手段 (2)经济手段 (3)技术手段 (4)行政手段 (5)教育手段。第九章 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国21世纪议程的基本内容:1994年通过的中国21世纪议程是世界上第一部包括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等内容完整的国家21世纪议程。包括20章,78个方案领域。(1)发展是前提:贫困和不发达是环境退化的根本原因,根本的出路在于发展经济。(2)社会可持续发展:实行计划生育,保持安定团结,发展文教事业,开展宣传、教育、提高意识和实施能力,并制定相应的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和政策体系。(3)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依靠
18、科技转变发展模式。加强第二产业,推行清洁生产,发展第三产业。(4)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促进采取有益于环境的方式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中国21世纪议程的特点:(1)把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视为密不可分的以人为中心的复合系统。(2)主题是发展 (3)人口与发展 (4)资源与环境战略 (5) 与全球环境问题协调 (6)能力建设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保证 (7)同时出台优先项目计划 实现我国人居可持续发展尚需解决的问题:(1)能源结构与环境 (2)生产、生活污染 (3)住房 (4)交通 (5)灾害 (6)供水 (7)服务设施 中国国家产业政策的目标:大力发展农业,巩固国家的这个经济基础,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繁荣和持续发展;充实基础结构,把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产业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振兴四个支柱产业:汽车、机械电子、石油化工、建筑业,带动国民经济起飞;按比较利益原则调整外贸结构,逐步实现贸易自由化,积极扩大出口。中国农村的持续发展:1农村经济系统的持续发展,2农村技术系统的持续发展,3农村社会系统的持续发展,4农村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5. 坚持区域的持续发展战略。4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