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噪声控制管理办法第一条目的:为防治建筑施工噪声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保障工作人员和相关方人员的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施工、生产过程中的噪声控制。第三条职责和权限:1、安全保卫部是本办法的主责部门,负责本办法的编制和组织实施,监督、检查附属单位、项目经理部对噪音污染防治的实施情况。2、附属单位、项目经理部负责实施本办法,负责对生产、施工过程中的噪音污染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第四条管理办法:1、施工场界噪声限值:不同施工阶段作业噪声限值如下表:等效声级LeqdB(A)施工阶段主要噪声源噪声限值昼间夜间土石方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冲气钻等7555打桩各种打
2、桩机、振捣棒、混凝土罐车等85禁止施工结构混凝土搅拌机、混凝土罐车、地泵、汽车泵、振捣棒、电锯、支拆模板、模板修理、搭拆脚手架、外用电梯等7055装修吊车、升降机、外用电梯、拆脚手架、石材切割、电锯等6555备注6: -22: 为昼间 22: -6: 为夜间如有几个施工阶段同时进行,以高噪声阶段的限值为准,当由于施工工艺要求或其他原因,必须连续作业或进行夜间施工时,要向当地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并得到社区的认可和谅解。2、噪声控制措施、土石方阶段噪声控制措施:A、土石方施工前,施工场界围墙全部建设完毕;B、所选施工机械应符合环保标准,操作人员须经过环境教育;C、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推土机一次推土量
3、,装载机装载量,严禁超负荷运转;D、加强施工机械的维修保养,缩短维修保养周期。、打桩阶段噪声控制措施:A、禁止夜间使用打桩机;B、打混凝土灌注桩时,其控制措施同结构阶段混凝土浇筑噪声控制措施;、结构阶段噪声控制措施:A、机械噪声排放控制:在正常使用中,易产生噪声超限的加工机械,如搅拌机、电锯、电刨等,采取封闭的原则控制噪声的扩散。封闭材料应选择隔声效果好的材料,其设置条件、规模视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同时选择低噪声设备,最大限度降低噪声。B、运输车辆噪声排放控制:车辆噪声采取减低速度的方法进行控制。C、人为噪声的控制措施:模板、脚手架支设、拆除、搬运、修理,这些噪声的产生多数为人为因素。施工现场提
4、倡文明施工,通过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教育,培养环境观念,树立正确的环境意识、减少环境噪声污染,使作业人员在工作中予以控制。模板、脚手架支设、拆除、搬运时必须轻拿轻放,上下左右有人传递;刚模板、钢管修理时,禁止用大锤敲打;使用电锯锯模板,切割钢管时,应及时在锯片上刷油,且模板、锯片送速不能过快。D、振捣棒噪声排放控制:在噪声敏感区域施工时,均须选用低频振捣棒。振捣棒使用完毕后,及时清理干净,保养好;振捣混凝土时,并做到快插慢拔;振捣混凝土时,配备相应人员控制电源线及电源开关,防止振捣棒空转。E、混凝土泵、混凝土罐车噪声排放控制:因施工场地狭小、混凝土泵必须设在场界外的,应做封闭处理,将固定泵围起
5、来。向预拌混凝土分包单位施加影响,要求加强对混凝土泵、罐车的维护保养;加强对混凝土泵、混凝土罐车操作人员的培训及责任心教育,保证混凝土泵、混凝土罐车平稳运行。、装饰装修阶段噪声控制措施:先封闭周围,然后装修内部;牵扯到产生强噪声的成品、半成品加工、制作作业(如预制构件、门窗制作等),应尽量在工厂、车间完成,且有防尘降噪设施,减低噪音;使用电钻时,及时在各零部件间注油。在敏感区域施工时,应在噪声影响区域的作业层采用降低噪音措施。在小、中、高考期间,应加强对环境噪声污染监管,按国家有关环境噪声标准。对各类环境噪声进行严格控制,防治和减少噪声扰民。3、噪声监测加强现场环境噪声的长期监测,指定专人负责
6、实施噪声监测。监测设备应校准、检定合格,在有效期内。监测频次:各部门、单位应根据施工作业的具体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噪声监测。测量方法、条件、频次、目标、指标,测点的确定等须符合国家有关环境噪声管理规定。、监测依据: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包括工Xxx (单位)公司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1990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19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GB12524-1990)及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测量方法(GB12349-1990)的要求进行监测。、气候条件:测量应在无雨、无雪的天气条件下进行,风速应小于5m/s。、测量位置:场界噪声测量。离地面高度要大于
7、12m以上,必要而可能时,置于高层建筑物上,测量位置最好离外墙1-2m处或全打开的窗户前面0.5m处(包括高层楼);场内噪声测量,测量位置最好离墙面或其他反射面至少1m,离地面1.2-1.5m,离窗1.5m处。、测量时间:测量时间应选在正常的白天上班时间即各类机械运转,正常施工情况下,测量时间段为20min。4、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布局,将钢筋加工场、木材加工场等高噪声区域与生活区远离,将高噪声设备集中以便于控制。在场地范围狭小,无法将高噪声区与生活区分离的情况下,在中间设置隔挡,以便阻止噪声传播。5、对生产车间操作高噪声设备或在高噪音环境中工作的人员应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噪声,必要时采取轮换作业,缩短工人进入高噪声环境的工作时间,同时应采取个体防护办法,如带耳塞等。6、安全保卫部每季对各单位的噪声控制进行监督检查。7、执行本办法产生的记录执行(记录控制程序)。第五条建筑施工噪声限值执行GB12523 90,噪声的监测办法执行GB12524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