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第四章 光现象光现象第 5 节 光的色散第 5 节 光的色散基础达标练基础达标练知识点一、光的色散:知识点一、光的色散:1(23-24 九年级下辽宁铁岭阶段练习)关于“雨过天晴,彩虹高挂”所包含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蓝天中高挂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B通过地面积水看到的“白云”是光的折射现象C晴天人们常涂防晒霜减少阳光中的红外线对人皮肤的伤害D太阳光是复色光,由红、绿、蓝三种色光组成【答案】A【解析】A彩虹是属于光的色散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 A 正确;B通过地面积水看到的“白云”是白云在水中形成的虚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 B 错误;C 紫外线对人皮肤伤害较大,所以晴天人
2、们常涂防晒霜减少阳光中的紫外线对人皮肤的伤害,故 C错误;D太阳光是复色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组成的,故 D 错误。故选 A。2(2024山西大同模拟预测)小明假期与家人去五台山旅游,突然,一位游客惊呼:“快看,菩萨顶出现佛光了!”大家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天空中有一个直径丈余的五彩光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彩带组成,光环中间还有一个人影,隐约可见。小明认为“佛光”与常见的彩虹完全一样。则“佛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光的直线传播B小孔成像C光的反射D光的色散【答案】D【解析】看到五彩缤纷的光环,说明发生了光的色散现象,光的色散属于光的折射。故选 D。3(20
3、24河北邯郸二模)对如图所示四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小孔成像透过小孔只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乙:发生漫反射时,有些光线不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C丙:人在船上看到水中的鱼比实际位置要浅一些D丁:光的色散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答案】C【解析】A小孔成像透过小孔能成倒立的实像,但像的大小与像距和物距有关,可能放大,也可能缩小,故 A 错误;B发生漫反射时,所有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 B 错误;C从鱼身上发出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鱼变浅了,故 C 正确;D光的色散的实质是光的折射现象,故 D 错误。故选 C
4、。4(2024山东淄博二模)中华古诗词意境优美,下列对古诗词中涉及到的光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峰多巧障日”是因为光发生了折射现象B“掬水月在手”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潭清疑水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D“雨霁彩虹卧”是光的色散形成的【答案】D【解析】A“峰多巧障日”是因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 A 错误;B“掬水月在手”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 B 错误;C“潭清疑水浅”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了折射现象,故 C 错误;D“雨霁彩虹卧”,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故 D 正确。故选
5、 D。5(2024湖北十堰二模)下列四个实验是八年级物理教科书中探究光现象的四幅插图,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所示,平面镜成像时进入眼睛的光是从像发出的B在乙图实验中,当入射光线顺时针转动时,反射光线逆时针转动C丙图实验在光的漫反射现象中,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D丁图实验表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答案】B【解析】A平面镜成虚像,虚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虚像不会发出光线,故 A错误;B实验中法线位置不动,使入射光线顺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线逆时针方向转动,反射角始终等于入射角,故 B 正确;C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 C 错误;D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
6、散后,紫光的偏折程度应最大,应在下方,红光偏折程度最小,应在上方,故 D 错误。故选 B。6(2024云南昆明三模)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A 图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B图中,荷花在水中的倒影是倒立的实像C图中,白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D图中,海面上形成海市蜃楼是光的反射造成的【答案】C【解析】A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成倒立的实像,故 A 错误;B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正立等大的虚像,故 B 错误;C白光是复色光,白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故 C 正确;D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 D 错误。故选 C
7、。7(24-25 八年级上全国假期作业)唐朝的张志和在玄真子中记载了著名的“人工虹”实验:“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人工虹”是光的 现象。如图所示,漫画中的小孩按图中的方法 喷水时可以看到彩虹;若小孩佩戴蓝色玻璃片的眼镜去观察彩虹,看到彩虹呈 色。【答案】色散 二 蓝【解析】1“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描写的是“人工虹”,这是喷出水后,空中有大量的小水滴,太阳光照在这些小水滴上,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形成“人工虹”,这也就是光的色散现象。2由玄真子中“背日喷乎水”可知,人应该背对太阳用喷壶喷出水,才会形成虹霓之状,所以漫画中的小孩按图中的方法二喷水时可以看到彩虹。3透明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
8、光决定,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据此分析,蓝色玻璃片的眼镜是透明的,只能透过蓝色的光,彩虹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的,小孩佩戴蓝色玻璃片的眼镜去观察彩虹,看到彩虹呈蓝色。知识点二、色光的混合知识点二、色光的混合8(2024贵州毕节模拟预测)手机成为人们获取海量信息的重要工具,在手机屏幕上呈现的彩色画面是由三种色光混合组成的,这三种色光是()A红、黄、绿B红、黄、蓝C红、白、蓝D红、绿、蓝【答案】D【解析】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可以发现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故 D 符合题意,ABC 不符合题意。故选 D。9(2024陕西商洛模拟预测)2024 年 2
9、月 2 日,第 37 届西安城墙灯会启幕,庄重的城墙在灯光的映照下,过年的喜庆感热烈而浓郁,城墙上游客如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环卫工身上的亮条是光源B要实现五颜六色的灯光,至少需要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光源C从各个方向都能看见城墙,是因为光在城墙上发生了漫反射D灯笼发出的红光属于红外线【答案】C【解析】A环卫工身上的亮条本身不能发光,所以不是光源,故 A 错误;B红、绿、蓝三种色光叫色光的三原色,要实现五颜六色的灯光,至少需要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源,故 B 错误;C从各个方向都能看见城墙,是因为光在城墙上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的缘故,故 C 正确;D灯笼发出的红光属于可见光,红
10、外线是看不见的光,故 D 错误。故选 C。10(2024山东临沂二模)如图所示,夜画琅琊行进式游船演艺项目,以涑河水岸夜景为画布,以临沂历史文化为内涵,用激光水幕、歌舞表演、游船伴游等表现形式,为大家呈现“人在船中坐、船在画中游”的场景。对以下场景的解释,正确的是()A图(a)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吸收红光B图(b)中,光照到水幕上呈现出美丽的图案,是光的折射现象C图(c)中,游船在水中的倒影看起来更暗,是因光在水面还发生了折射D图(d)中,不断变换的灯光秀是由红黄蓝三色光带变换亮度形成【答案】C【解析】A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它反射的光的颜色来决定的,五星红旗吸收其他色光而反射红光,故 A 错误;B
11、光照到水幕上呈现出美丽的图案,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 B 错误;C游船在水中的倒影比本体看起来暗一些,是因为光在水面发生了折射,一部分光折射到水中,故 C 正确;D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因此不断变换的灯光秀是由红绿蓝三色光带变换亮度形成,故 D 错误。故选 C。11(2024陕西西安二模)如图所示物理现象与物理知识对应正确的是()A甲图:水中建筑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乙图:地面上的圆形光斑是太阳的虚像C丙图:岸边的人看到水中的“鱼儿”比实际位置浅D丁图:西安城墙的彩色花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答案】C【解析】A水中建筑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 A 错误;
12、B地面上的圆形光斑是小孔成像现象,成的是太阳的实像,故 B 错误;C由于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眼顺着折射光线看过去为偏高的虚像,所以岸边的人看到水中的“鱼儿”比实际位置浅,故 C 正确;D光的三原色为红、绿、蓝,所以彩色花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故 D 错误。故选 C。12(2024陕西西安二模)后海水幕电影灯光秀气势恢宏,色彩绚烂,千变万化,亦真亦幻,给人们消夏纳凉、休闲娱乐带来了新的生活情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彩色灯光是由光的三原色红、黄、蓝混合而成的B我们从各个角度都能看见水幕上的影像是因为光在水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C观众能看到水幕上的影像是因为灯光
13、照在水幕上发生了折射D夜空中笔直的光束说明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答案】D【解析】A红、绿、蓝是光的三原色,彩色灯光是由光的三原色红、绿、蓝混合而成的,故 A 错误;BC观众能看到水幕上的影像,是因为光照射在水幕上反射的光进入了人的眼睛内,各个方向的人都能看见,是因为灯光照在水幕上发生漫反射,故 BC 错误;D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夜空中能看到笔直的光束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 D 正确。故选 D。知识点三、看不见的光知识点三、看不见的光13(2024广东广州二模)人类视网膜通常具有三种类型的锥体细胞,第一种对红光反应最大,峰值波长约为 560nm,称为“红光”锥体细胞;
14、第二种类型对绿光反应最大,峰值波长约为 530nm,称为“绿光”锥体细胞;第三种类型对蓝光反应最大,峰值波长约为 430nm,称为“蓝光”锥体细胞,如图所示。则()A560nm 红光是不可见光B光的波长越大,锥体细胞的反应越大C560nm 红光在真空中的波速最大D530nm 绿光的频率比 560nm 红光的高【答案】D【解析】A人眼可以感受到 560nm 红光,因此是可见光,故 A 不符合题意;B由图可知,某种光的锥体细胞反应是随着光的波长变大先变大后变小的,故 B 不符合题意;C不同频率的可见光在真空的波速都是光速,是一样的,故 C 不符合题意;D530nm 绿光的波长比 560nm 红光的
15、短,则 530nm 绿光的频率比 560nm 红光的高,故 D 符合题意。故选 D。14(2024湖北一模)如图是鲁迅先生在社戏中所描写的“乌篷船”,它以小巧灵活穿梭在水道阡陌纵横的水乡绍兴。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岸上的树在地面形成影子其原理与平面镜成像原理相同B船桨在水面处好似折断了,是光折射形成船桨的实像C船篷能阻挡阳光中的红外线对船舱中人的伤害D小桥在水中的倒影由光的反射所成的虚像【答案】D【解析】A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故 A 错误;B船桨在水面处好似折断了,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人眼看到的是船桨的虚像,故 B 错误;C阳光中可
16、能对人造成伤害的是紫外线,不是红外线,故 C 错误D小桥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 D 正确。故选 D。15(2024江苏盐城一模)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晒太阳”取暖,是利用了太阳光中紫外线的热效应B五星红旗是红色的,是因为它能吸收红光,反射其他色光C我们能看到投影屏幕上的画面,是因为屏幕是光源D适当的紫外线线照射可促进人体骨骼生长【答案】D【解析】A“晒太阳”取暖,是利用了太阳光中红外线的热效应,故 A 错误;B五星红旗呈现红色是因为它反射了红光,吸收了其它色光造成的,故 B 错误;C投影屏幕本身不能发光,我们能看到画面,是因为屏幕反射的光线进入眼睛
17、,故 C 错误;D适当的紫外线照射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 D,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有利于骨骼的生长和身体的健康,故 D 正确。故选 D。16(2024河北邯郸模拟预测)下列光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手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正立的实像B海市蜃楼的成因是由于空气疏密不均,导致光传播发生折射所致C验钞机是利用红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来辨别纸币的真伪D水中的白云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答案】B【解析】A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手挡住,在后面的屏(墙)上光线照不到的地方形成影子,影子不是像,故 A 错误;B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发生折射形成的虚像,故 B 正确;C紫外线有荧光效应,验
18、钞机是利用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来辨别纸币真伪的,故 C 错误;D水中的白云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 D 错误。故选 B。17(2024江苏无锡三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饭店、医院常用的杀菌灯主要利用了红外线B潜水艇中潜望镜的原理是光的折射C从侧面观察插入水中的铅笔发现铅笔就像断掉一样,其原理是光的反射D古代的计时工具“日晷”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答案】D【解析】A饭店、医院常用的杀菌灯主要利用了紫外线,故 A 错误;B潜望镜是由平面镜组成的,潜水艇中潜望镜的原理是光的反射,故 B 错误;C 从侧面观察插入水中的铅笔发现铅笔就像断掉一样,是因为水中的铅笔反射的光线由水中斜射
19、入空气中时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看到的是水中的铅笔的虚像,故 C 错误;D古代的计时工具“日晷”利用了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的长短和方位的变化来进行计时,故 D 正确。故选 D。18(2024辽宁一模)下列设备中利用紫外线制成的是()A遥控器B验钞机C夜视仪D火情侦测仪【答案】B【解析】红外线是红光以外的光线,利用红外线可制成火情侦测仪、夜视仪、遥控器等;紫外线是紫光以外的光线,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制成的。故 ACD 不符合题意,B 符合题意。故选 B。能力提升练能力提升练19(2023辽宁抚顺中考真题)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 面镜聚光B 日晷计时C 铅笔错位D 雨后彩虹【答案】
20、B【解析】A面镜聚光是光的反射现象,故 A 不符合题意;B我国古代利用日晷晷针影子变化计时是利用了沿光直线传播,故 B 符合题意;C从水中铅笔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铅笔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折断了,故 C 不符合题意;D太阳光射入雨后空气中的小水滴时,太阳光经过折射发生色散,从而形成彩虹,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20(2023辽宁营口中考真题)下列各种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河水看起来变浅了B在平静的湖面上可以看到蓝天白云C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形成彩色光带D早晨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人就可以看
21、到它【答案】B【解析】A河水看起来变浅,是由于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形成的,故 A 不符合题意;B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倒影”相当于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故 B 符合题意;C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是光的色散现象,故 C 不符合题意;D早晨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人就可以看到它,是由于光在密度不均匀的介质中传播时发生折射现象引起的,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21(2023甘肃武威中考真题)小林到兰州游玩,下列他看到的光现象描述及分析正确的是()A高大挺拔的黄河楼与水中倒影交相呼应,倒影的形成是光的折射现象B晚上的奥体中心玫瑰体育场变幻出不同颜色,是光的色散现
22、象C白天看到白塔山标志性建筑白塔,是光的反射现象D看到倒垂在清澈黄河水中柳树树枝被“折断”,是光的反射现象【答案】C【解析】A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 A 错误;B晚上的奥体中心玫瑰体育场变幻出不同颜色,是因为灯里有稀有气体,不是光的色散,故 B 错误;C 白天看到白塔山标志性建筑白塔,是由于白塔反射的光进入人的眼睛,从而使得人看到白塔,是光的反射现象,故 C 正确;D看到倒垂在清澈黄河水中柳树树枝被“折断”,是光的折射现象,故 D 错误。故选 C。22(2023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下列四个现象中,形成原因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A平静水面下树木的倒影B雨后天空出现美丽的彩虹C
23、放在水中的铅笔看起来弯折D游泳池的底部看起来比实际深度浅【答案】A【解析】A平静水面下树木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B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光的色散是光的折射形成的;C水中铅笔看起来变弯折,这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了折射现象;D池底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池底变浅了。四个现象中,形成原因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故选 A。23(23-24 八年级上江苏南京期末)如图
24、所示是一束白光沿 BD 方向射向三棱镜,在右侧光屏形成了彩色光带 M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区域的光能使荧光物质发光B若物体放在 P 处,从右侧透过棱镜观察到像可能在 C 处CM 和 N 两处的光线分别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入射,N 处光线测出的焦距更小D三棱镜对红光的折射能力比对紫光的折射能力强【答案】C【解析】如图,白光经过三棱镜后,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因为不同颜色的光的折射本领不同,所以经三棱镜后的偏折程度不同,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区域为红外区,为有色光,为紫外区;A.区域为红外区,热效应显著;为紫外区能使荧光物质发光,故 A 错误;B若物体放在 P
25、 处,会挡住白光,由光的折射可知,从右侧透过棱镜观察到像可能在 P 点的上侧,故 B 错误;CM 处为红光,N 处为紫光,红光和紫光分别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入射,由于凸透镜对紫光的偏折能力较强,N 处光线测出的焦距更小,故 C 正确;D由图可知,三棱镜对红光的折射能力比对紫光的折射能力弱,故 D 错误。故选 C。24(23-24 八年级下河南安阳期末)日食是 挡住了太阳光,它是由于 而形成的。雨后天上出现的彩虹是光的 现象,它的内侧是 光。【答案】月球 光的直线传播 色散 紫【解析】12日食是由于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向地球的光,我们看到太阳是黑色的,也就是日食,日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34
26、彩虹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是光的色散现象,由于紫光偏折更大,所以它的内侧是紫光。25(23-24 八年级下上海期末)雨后的天空有时会出现七色的彩虹,这种由复色光分解成几种单色光的现象,叫做光的 现象,这表明太阳光是一种 光(选填“单色”或“复色”);在各种色光中,红、绿和 光称为光的三原色。【答案】色散 复色 蓝【解析】【小题 1】12当太阳光经过空气中的小水珠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由此可知,太阳光为复色光。3自然界中,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是无法用其他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因此它们被称为光的三原色。26(2024陕西咸阳三模
27、)光与生活息息相关,如图甲,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太阳的 (选填“虚 像”或“实像”);如图乙,画脸谱时人脸靠近镜子时,所成的像大小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如图丙,海市蜃楼是光的 (选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现象;如图丁,遥控器是靠发射的 线来遥控电视机的。【答案】实像 不变 折射 红外【解析】1 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太阳通过树叶的缝隙所成的像,即小孔成像,小孔成像是实像。2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像的大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无关,人脸靠近镜子时,所成的像大小不变。3 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改变了光的传播方向,属于光的折射。4 遥控器发射的是红外线,
28、利用红外线来控制电视机。27(2024广东茂名一模)盛夏来临,人们又为“怎样才能晒不黑”而犯愁。资料表明:将皮肤晒黑的罪魁祸首是太阳光中的长波紫外线。“好奇实验室”为此检测了若干衣服的防晒效果,检测方法:先用光纤探头和计算机测算出阳光中长波紫外线的强度;再把衣服挡在光纤探头上,测算出透射到光纤探头上的长波紫外线强度,利用前后两次测得的长波紫外线的强度计算出长波紫外线的透过率,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序号衣服材质衣服布料层数长波紫外线透过率1112%2天蚕丝26%3化纤128%4214%5全棉 T 恤(白色)25%6全棉 T 恤(黑色)15%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通过比较 来分析衣服
29、的防晒效果的;(2)比较实验 1、2 或 3、4 得到的结论是:当 相同时,衣服布料层数越 (选填“多”或“少”),防晒效果越好;比较实验 可知衣服的防晒效果与衣服的材质有关;(3)比较 5、6 两组实验,可以得到衣服的防晒效果与衣服的颜色无关,该结论 (选填“正确”或“错误”),你的原因是 ;(4)根据测量结果,请向你的家人提出一条夏季户外活动时着装的建议 。【答案】长波紫外线透过率 衣服材质 多 1、3 或 2、4 错误 没有控制衣服的层数(厚度)相同 穿颜色较深的衣服【解析】(1)1根据题干中的检测方法可知,该实验是通过比较长波紫外线透过率来分析衣服的防晒效果。(2)2 3比较实验 1、
30、2 或 3、4 可知,衣服的材质和颜色不变,长波紫外线透过率随衣服布料层数的增加而降低,即防晒效果好,可得结论:其它条件相同时,防晒效果与衣服的层数(厚度)有关,布料层数越多(越厚),防晒效果越好。4分析实验 1、3 或 2、4 数据可知,当衣服布料层数相同时,防晒效果与衣服的材质有关。(3)5 6比较 5、6 两组实验,颜色不同,厚度不同,故不能得出衣服的防晒效果与衣服的颜色无关。所以该结论错误,其原因是没有控制衣服的层数(厚度)相同。(4)7夏季户外活动时着装的建议:穿全棉长袖 T 恤、穿颜色较深的衣服或穿较厚的衣服等,言之有理即可。高频考题实战练高频考题实战练28(2024四川宜宾中考真
31、题)如图是 2024 年 4 月 9 日发生日全食的情景。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光的反射B光的色散C光的折射D光的直线传播【答案】D【解析】日全食属于日食的形成,是由于太阳、地球、月亮在同一直线上,月亮在中间挡住太阳光而形成的,属于光的直线传播。故 ABC 不符合题意,D 符合题意。故选 D。29(2024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下列事例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雨后天空中出现的彩虹B建筑物在平静水面下形成的倒影C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弯折”D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色光【答案】B【解析】A雨后天空中出现的彩虹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 A 不符合题意;B平静水面上建筑物
32、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 B 符合题意;C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弯折,是由于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造成的,故 C 不符合题意;D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30(2024湖北中考真题)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反射解释的是()A阳光下日晷的影B水中小鸟的倒影C筷子在水面“弯折”D白光分解为七色光【答案】B【解析】A阳光下日晷的影是太阳光沿直线传播被日晷遮挡,形成的黑影,故 A 不符合题意;B水中小鸟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 B 符合题意;C 筷子在水中折弯是由于筷子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发生偏折进入人的眼睛,人会看到筷子折弯,是光的折射现象,故 C 不符合题意;D白光通过三棱镜,发生光的折射现象,由于不同的色光的折射角不同,所以白光被分解为七种色光,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