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 能整体把握本文内容及思想感情,能找出文中人物描写的语段,概括出人物形象;2、能从字里行间体察到作者的善,能发现人物身上的闪光点,学习以善良对待善良,关爱弱者;3、品味文章朴实而富有味道的语言,能理解富文中有深意的语句。教学重点:概括人物形象,品味语言,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二、教学难点:细读文本,品味作者简洁质朴的语言中饱含的深意,多角度有深度地理解文中的思想感情三、 课时安排:一课时四、 教学过程:课前预备:分享马斯洛需求层次图,了解人的需求层次。(一) 导入: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几篇回忆性的写人叙事的散文,比如阿长与、背影等,那些过于的人或者事,有一些在记忆的
2、长河里淹没或者越来越模糊,而有一些却经过时光的沉淀,反而更加清晰地印刻在心中,让人久久不能忘怀。这是为什么呢? (生答:因为触动了内心的情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老王,走进杨绛先生的记忆,去感受是什么触动了她的内心。 【学习目标展示】(二) 作者简介:杨绛简介杨绛,(1911年-)作家、文学翻译家。著名作家钱钟书的妻子。主要译著有堂吉诃德,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我们仨等,长篇小说洗澡。钱钟书(19101998), 字默存,学者、作家、文学研究家,著有小说围城和学术著作谈艺录、管锥编等。 (生朗读)师补充,我们将一些有成就有思想的女士也称作先生,体现对她们的敬意。钱钟书围城中的名句:“城里的
3、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去”,道出了生活的真理,然而这句话却是出自于杨绛先生之口,钱钟书先生以及友人都对杨绛做出高度的评价,说“她的作品像杯茶,越品越有味道”。 下来我们就来品一品杨绛散文的味道。(三) 阅读文章,整体感知: 1、出示生字,(生齐读字音) 2、整体感知:本文追忆了作者与老王交往的一些往事, 问题一:在作者的记忆中, 老王是一个 (怎样)的人? 请你找出文中与老王相关的语段,并概括。 (生带着问题,阅读全文,生作答) (生品读语言,体会情感,在老师指导下朗读) 教学预设: 学生可从文中找出有关老王的职业、谋生困难、生活穷苦、身体残疾、家庭等方面的句子,还可以找出体现老王真诚、老实、
4、为他人着想、善良等高贵的品格的句子。如:1、 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老王的职业:人力车夫。我们的关系:主雇关系,熟人)2、 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因为他是单干户。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只”体现生活的艰辛,挣扎在生活的边缘,贫困)3、 有个哥哥死 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孤苦无依,缺乏亲情温暖)4、 老王不仅老,他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他那只好眼也有病,天黑了就看不见。(师:对于他眼睛的议论能体现什么?年龄大,身体残疾,被人嘲笑讥讽)5、 经过一个荒僻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 里面有几间塌败
5、的小屋;老王正蹬着他那辆三轮进大院去。后来我坐着老王的车和他闲聊的时候,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说,住那儿多年了。(居住条件非常差,贫困。老王回答答非所问,不是家,孤苦,没有家庭温暖)6、 老王给我们楼下人家送冰,愿意给我们家带送,车费减半。每天清晨,老王抱着冰上三楼,代我们放入冰箱。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为人实在,乐于助人)7、 一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 车,却坚决不肯拿钱。他说:“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我一定要给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我笑说有钱,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 (为人实在,善良,懂得为他人着想)8、 老王欣然在三轮平板的周围装上半寸高的边缘,好像
6、有了这半寸边缘,乘客就围住了不 会掉落。(为他人着想,善良)9、 老王在死前给我送香油鸡蛋的事(知恩图报)师小结:老王是个不幸的人,他没有亲人,缺乏家庭温暖,他身体残疾,生活贫苦,挣扎在生活的边缘。可以说他是个苦命的人。但是他内心善良,为他人着想,知恩图报。师学法指导:杨绛的语言风格是“朴而有味”,是经过用心洗濯过的朴素,我们学习通过细读文本,体会作者质朴语言中的丰富含义文本细读就是要沉入词语里: 咬文嚼字 深情朗读 重现情景 发现空白 探究疑点(四) 研读探究师: 老王的“苦”,作者多是通过闲聊得知的,多是概括性的文字;写老王的“善”,多是 通过与老王交往的事情中感知的,最能体现老王“善”的
7、事件是什么? (生作答) 师: 对材料这样的详略安排,也体现了回忆性散文的特点。 生齐读老王给作者送鸡蛋的部分,细细品读,仔细揣摩人物描写的句子,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思考:老王为什么要来给杨绛一家送鸡蛋和香油?怎么送的?作者的感受是怎样的? 在文中找出答案。 (生品读,师指导朗读)教学预设: 送的原因:感恩图报,感激作者 怎么送来的: 1、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师:如何理解“镶嵌”这个词?想象一下这是怎样的动作?生作答。师:还有哪里可以体现他行动艰难?生作答。“直着脚往里走”,“滞笨地转过身子”,“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师明确:通过动作描写体会老王行动的艰难以及身体状况。这个句
8、子应该怎么读呢? 生读)2、 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师:这是什么描写?这样的描写能体现什么?生作答。师明确:选择的词语中透出死亡的气息,通过肖像描写,体现老王的身体状况,是对于老王死亡的暗示。怎么读? 生读)3、 他“嗯”了一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师:他真的好了吗?为什么这么答? 生作答体现:老王不让别人为他担心。)4、 他只说:“我不吃。”(师:老王的答非所问体现了什么? 他的身体状况为什么不吃?生作答 体现:
9、老王的老实木讷,真诚的谢意)5、 他赶忙上住我说:“我不是要钱。”(师:“赶忙”二字说明了什么?老王为什么给予解释?他心理怎么想的?生作答师明确:怕作者误会自己,怕人不了解自己的心意。师:简单的语言描写体现了老王的老实木讷。动作和肖像描写体现了老王的身体状况,更加凸显了老王感而图报的品质。师:面对给自己送来香油鸡蛋的老王,作者是怎么样的态度呢?生作答。如:1、我吃惊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关切)2、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师:如何理解强笑?换成笑着行不行?生作答。体会”勉强的笑意“,杨绛用语凝练,富有表现力。)3、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
10、进屋去。(师:为什么说“好香油”“大鸡蛋”?为什么用了两个谢了?生答 体会在那个物质缺乏的年代,香油鸡蛋多么的不容易,体现了老王的感谢情义,作者的感谢之情)4、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师:我的”赶忙“体现什么?为什么一定要给老王钱?生作答 体会作者对老王的谢意,她对老王物质层面的帮助,或者受之有愧的心理。)5、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 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师:这几句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体
11、现了什么?生作答动作描写、心理描写体现我的礼貌、对老王的尊重、对老王的担心以及当时害怕的心理) 师:老王为什么要在自己行将就木之时,拖着僵硬的身体来给作者送香油鸡蛋呢? 老王感激作者什么?作者对老王有什么恩呢?文中怎么体现的。 生找出文中与作者对待老王相关的语句作答。 如: 别人不坐老王的车,我们坐(照顾他的生意) 不少给老王车费 给他买鱼肝油 和他闲聊,关心询问老王的生意以及生活 明确:老王感受到了作家一家待他很好,有受尊重的感觉,他们给老王的关怀和帮助,让老王铭记于心。从这些可以感受到作者是怎样的人呢? 生作答明确通过作者对老王的态度以及他们的交往的可以看出来作者是善良、富有同情心、懂得尊
12、重别人、懂得关心别人的人 。 (五) 合作讨论,理解主旨句 师:后面补叙了老王的死,老王死前来给作者送香油鸡蛋的行为,也给作者带来了强烈的心理冲击,让她难念不忘。文中最后一句解开了答案。 生齐读最后一段。理解“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的含义。师:从第三方的角度想想他们交往的事、老王对作者的感情以及作者对老王的态度,思考作者需要对老王感到“愧怍”? 链接背景资料,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思考并讨论:作者为什么说自己是幸运的?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生作答 师明确:文中“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 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
13、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作者给予了老王关心、同情、尊重以及物质层面的帮助,让老王深怀感激之情。作者对老王的感情是尊重是同情,老王对作者的感情是敬重是恩情。老王对作者的感激回报,或许作者来说也是没有想到的。她心中有不安,觉得自己对老王做得还不够,又有惭愧。幸与不幸是相对的。作者认为,相对于老王的命运来说,自己是幸运的。“愧怍”体现了作者博大的人道主义情怀,这是作者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自省,也是自警和呼吁。 (六) 、写给老王小结。 生齐读(七) 延伸 1、捐资助学的拾荒者与拾金不昧的清洁工,体会社会底层的普通人物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美好得品格; 2、体会幸与不幸,学习以善良对待善良,关注身边,关爱弱者。(八)作业练笔1、改写用第一人称改写老王送香油和鸡蛋的部分。2、 你也可以为老王、杨绛或者带给你感动的普通人写一首诗,来表达你内心的情感五、 板书 杨绛 老王 善 命苦 心善 幸运的人 不幸者 “ 愧怍”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