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就业工作会议发言(市)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就业再就业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促进就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深入分析我市当前就业再就业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研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的就业再就业工作。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就业再就业工作是一件关乎国运、涉及民生和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和局势稳定全局的大事。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不仅是重大的社会问题,也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工作,始终把就业再就业工作作为全市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从推进社会局势长治久安、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人
2、民群众安居乐业的战略高度,科学规划,明确要求,狠抓落实,从制定政策、落实资金、加强组织协调等方面积极支持相关职能部门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3%以内,较好地实现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目标。 客观地说,我市就业空间还是比较大的,但是由于就业观念落后、就业技能缺乏、组织化程度较低、培训力度不够,劳动者不想干、不能干、干不好的问题比较突出。同时,随着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随着我市国有企业改革、农牧区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进一步加大、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工作的逐步深入、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劳动者充分就业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较大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农牧区富余
3、劳动力、失地农牧民、高校毕业生就业再就业问题相互交织,就业形势较为严峻。20*年,我市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达到4.5万人,各县(区)失地农牧民达到9557人,特别是XX县区和XX县区尤为突出,两县(区)失地农牧民达到8172人,占全市失地农牧民总数的85%以上,全市累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达到500多人,2009年又将新增高校毕业生4118人,占全区的31.5%。每年不断增加的城镇失业人员、失地农牧民和农牧区富余劳动力中,大多数文化水平偏低、职业技能缺乏、就业观念陈旧、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竞争能力不强;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许多高校毕业生家长和毕业生自身的就业观念存在误区,上了大学就等于“跃过龙门”的单向
4、思维仍然根深蒂固,抱读书走仕途观念的人不在少数,实际经验欠缺、就业期望值过高等也是他们自主择业的短板;我市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够成熟,就业再就业工作机制尚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尚待进一步完善,用工单位对劳动者的侵权行为时有发生;“3。14”事件的影响仍未完全消除,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市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降低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培训工作跟不上就业形势的需要,尤其是有针对性的培训有待进一步加强。以上这些问题,都成为制约我市就业再就业工作顺利推进的瓶颈因素。 温家宝总理非常重视就业再就业工作,并提出三条具体明确的要求:一是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加强领导,把就业再就业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二是加快发
5、展,推进改革,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特别是要重视发展能够广纳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个体、民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三是继续认真落实党中央、制定的各项再就业扶持政策,努力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让更多的人找到岗位,改善生活。党中央、之所以把就业再就业工作提到这样的高度和层次,主要是由我们的基本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特定历史时期决定的。我国人口多、劳动力富足,社会又处于经济转型的特殊时期,旧体制的影响尚未彻底消除,新的市场经济体制又没有完全成熟发育,因体制转轨引起企业组织制度变革所形成的就业矛盾非常突出,很多失业人员,还不能适应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新制度,再加上新增就业需求和
6、就业供给数量、结构之间的双重矛盾,给社会稳定带来了很大隐患,给经济发展也带来了一定影响。因此,在目前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的情况下,由政府大力促进和推动的就业再就业工程就成为分流安置下岗、解决富余职工和失业人员再就业,解除职工后顾之忧的最现实选择。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不仅是现实的紧迫问题,而且是长远的战略问题,是当前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头等大事。自治区主席向巴平措同志曾经指出:群众利益无小事,就业再就业工作对群众来说是天大的事,对政府来说是职责所在。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实际行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当前改进机关作风和提高行政效能建设的重要
7、内容,更是将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具体举措。全市各级各部门务必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长期性,切实增强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行动,认真抓好落实。 二、找准差距,总结经验,努力探索符合*特点的就业再就业工作新路子 我市就业形势严峻的现状还会延续较长时间,这是人口、资源和产业结构调整等矛盾在就业再就业领域的综合反映,也是劳动者就业观念陈旧、素质不高的综合反映。既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长远任务。各级
8、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必须做好打硬仗的思想准备,按照“以人为本、用好政策、抓住重点、统筹兼顾”的要求,将就业再就业工作与深化改革、调整结构、促进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通盘考虑,统筹安排,有力地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 (一)推动经济发展,创造就业岗位,实现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解决就业问题,关键在于开发就业岗位,创造就业机会。既要通过发展经济来扩大就业,又要通过扩大就业来促进经济发展,努力实现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要按照区党委提出的“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我市作为自治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科
9、学合理地开发旅游资源,积极培育以旅游业为龙头的商贸业、餐饮业和民族手工业等岗位增长型行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不断开辟新的就业途径。各县(区)要立足本地实际,积极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小城镇建设,大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工业和特色产业,就近就地消化农牧区富余劳动力,减轻城市就业压力,统筹城乡就业。 充分挖掘社区就业潜力。目前,我市社区就业工作还比较薄弱,社区就业发展空间很大。要以社区为依托,积极发展社区服务业,大力开发社区治安、流动人口服务、市场管理、环境维护、卫生监督、车辆看管、物业管理、快递服务、家政服务、文化娱乐、劳动保障等就业平台,大力促进社区就业,最大限度地吸纳城镇居民就业,促进就业再就
10、业工作与社区建设协调发展。 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优化招商引资环境。通过多种优惠政策措施筑巢引凤,招商引资,积极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实体,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同时,我们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企业改变用人用工观念,积极吸纳就业,为*的就业再就业分忧解难,使他们在参与经济建设的同时,为建设小康、平安、和谐、生态*作出积极的贡献。 (二)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劳动者市场就业竞争能力。劳动者是就业再就业的主体。要实现劳动者自主择业,必须把提高劳动者素质与扩大就业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市劳动者劳动技能素质普遍偏低,主要从事技术含
11、量不高的体力劳动,在劳动力资源相对过剩的情况下,缺乏参与市场就业竞争的能力。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对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技能培训工作非常重视,成立了由市委分管副书记和分管副市长挂帅的专门工作领导小组进行指导,并确保了培训资金及时到位。20*年,全市共培训农牧民25740人,其中市直单位培训农牧民7240人,县(区)培训农牧民18500人,转移培训的就业率比较高,取得了明显成效。下一步,要进一步整合培训资源,按照“面向市场,服务就业,整合资源,强化培训”的工作思路,打破条块分割,建立各具特色的培训基地。要结合实际,探索培训促进就业,就业拉动培训的有效办法。坚决杜绝培训流于形式、培训与就业脱勾、一
12、训了之等不良现象,进一步增强职业技能培训的针对性。要把培训就业率的高低作为衡量培训质量好坏的标准,真正把培训作为促进就业的有效手段。建立科学合理的培训质量考核体系,鼓励有实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积极参与到培训工作中来。要扩大培训覆盖范围,尽量把城镇失业人员、失地农牧民和高校毕业生以及企业在岗职工纳入培训范围,培养一批知识技能型人才,积极有效地改变我市知识技能型劳动力资源短缺的现状。 (三)以贯彻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为主线,建立健全就业援助长效机制,统筹兼顾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为切实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从中央到地方都制定出台了关于大龄城镇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农牧民工就业再就业的优惠政策措施。各
13、职能部门要学透政策、用活政策、落实好政策,结合*实际,对中央和自治区出台的各项政策再细化、具体化,放宽政策优惠范围,增强政策的可操作性。市县两级财政要从本地实际需要出发,加大财政对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支持力度,确保列入财政预算的就业再就业资金按时足额到位,形成就业再就业资金的制度性安排。同时要加强就业再就业资金管理,切实做到专款专用,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力争在落实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等扶持政策上有大的突破。我市在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和税费减免政策上启动晚,规模小,政策促进效应不明显,银行等金融部门要进一步简化放贷程序,降低门槛,搞好放贷服务,尽快开展业务,改变目前的被动局面。税务部门要将税费
14、减免政策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使就业困难对象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使政策效应得到尽快释放和充分发挥。最近,自治区财政厅、国税局已下发通知,把已到期的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延长到2009年12月31日,各相关部门要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全力落实好优惠政策,大力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晚报、市电视台要广泛深入地宣传就业再就业政策,让就业者和企事业单位了解、掌握相关政策,对自主创业的优秀个人和吸纳当地劳动力较多的企事业单位,要大张旗鼓地宣传,积极营造良好的就业再就业工作氛围。 要将“零就业家庭”、“3545”人员、失地农牧民和困难家庭的高校毕业生作为就业困难对象进行重点帮扶,在政策咨询、职业指导、就业信息、
15、技能培训和社会保险关系接续、生活保障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援助,在政府出资购买的公益性岗位中优先考虑予以安排。 以劳务输出为手段,狠抓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劳务输出是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农牧民现金收入、解决就业、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市劳务输出规模小,基地少,缺乏叫得响的劳务输出品牌。今年要结合*实际,研究培育劳务输出品牌,积极拓展区内区外两个劳务市场,加强对输出人员的技能培训,变简单体能型输出为技能型输出,由零散式输出向规模化输出发展。做好农牧区劳动力就业信息的采集和发布工作,搞好劳务输出地和输入地的协调对接,做好劳务输出指导和服务,提供必要的法律援助。增
16、加用工单位的信任度,减少农牧区富余劳动力的无序流动。 (四)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公共就业服务质量。要不断健全和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按照“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专业化”的要求,加强劳动力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统一、开放、公平、诚信的劳动力市场体系,逐步实现市场化就业和网络化服务管理。建立劳动监察、仲裁、信访三位一体维权机制,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切实维护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加强就业基础工作的管理。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全面掌握城镇“零就业家庭”、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失地农牧民、农牧区富余劳动力、高校毕业生这五类人员的基本情况,实行实名制管理,搞好就业和失业登记,做到情况明、底数清。建立社区
17、劳动保障平台,并逐步向乡(镇)延伸,完善就业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在促进就业方面的重要作用。树立以人为本服务理念,切实提高服务质量,使职业介绍机构成为求职人员信得过、满意度高的服务窗口。以方便服务对象为目标,简化手续,开展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招聘洽谈、培训申请、鉴定申报、劳动保障事务代理等“一站式”服务。制定服务标准,规范服务操作程序。改进服务态度和工作作风,实行“首问负责制”和适应求职人员需要的灵活服务方式。 (五)采取有效措施,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我们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和自主
18、创业能力。目前,通过组织人事部门安排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有限,要采取有效措施,拓展就业空间,鼓励高校毕业生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鼓励他们到基层、企业和区外就业。及时向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和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符合条件的企业兑现各种优惠政策,为高校毕业生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提供便利条件,增强高校毕业生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和各类企业吸纳就业的积极性。各级人事局、劳动保障局、教体局要进一步理清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制度性障碍和限制,为他们提供档案管理、人事代理、社会保险办理和接续、职称评定以及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服务。市财政局要根据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和实际需要,统筹安排资金用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各级
19、劳动保障局要采取举办招聘会、设立见习基地等方式,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其他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共同推动工作,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三、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全面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 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既离不开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更需要发挥政府扶持就业、促进就业的职能作用。党中央、自治区关于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方针政策已经确定,各项任务已经明确,关键是抓好落实。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强化一把手负责制和部门责任制,真正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来对待。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确保
20、工作责任到位,政策落实到位,措施实施到位。党政主要领导要经常听取劳动保障等有关部门的工作汇报,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支持他们做好工作。要建立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的部门协调机制,加强联席会议制度。各相关部门要密切协作,相互配合,形成各尽其能的强大合力。要进一步明确部门职责,劳动保障部门要主动做好请示汇报、沟通协调工作;发改、财政、金融、税务、工商、城建、民政、教育等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继续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和工商联的积极作用,动员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就业再就业工作,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新格局。要建立自上而下的定期检查制度和群众自下而上的监督举报机制,对全市就业再就业工作进行督办、督促和检查评估,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同志们,解决就业再就业问题,既要立足当前,明确重点,采取有效措施,集中力量打好攻坚战,又要着眼长远,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就业再就业发展新路子,打好持久战。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将就业再就业工作作为一项雪中送炭的德政工程抓紧抓好、抓出特色、抓出成效,以实际行动谱写我市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新篇章。 谢谢大家。第11页 共11页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