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读后感 命和建设的根本立足点,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在 长期的革命实践中,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成为我们党解决一切问题的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方法论原则。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指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又说,我们的方针要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又指出,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破除迷信,独立自主地干工业、干农业、干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事实证明,象我们这样一个大国,必须也能够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革命和建设。正如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所说的:“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
2、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一一九八二年第372页)这是总结我国长期历史经验的一个基本结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纠正了闭关锁国、盲目排外的错误倾向,把对外开放 作为党的基本路线的一个重要方面。但这丝毫不意味着我们放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封闭起来,只能是作茧自缚,与世隔绝,落后于时代。.当然,在对外开放中,也会带进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腐朽思想和落后东西,国外的敌对势力也会乘机进行渗透、颠覆活动。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观点。只要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3、,自觉地进行反渗透、反颠覆、反“和平演变”的斗争,就能把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辩证地统一起来。 党中央已经向全党、全军干部提出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在目前的形势下,也是结合十年改革开放的实际,联系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极好时机。它既是反思过去,又是面对现实,探索未来。我们应当自觉地响应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号召,扎扎实实地把学哲学活动开展起来,深入下去。学好哲学,打下理论根底,必将受益匪浅,得力无穷。(作者本院哲学系副教授)责任编辑石必扬 遗产。雷锋同其他一切最杰出的中国共产竞人,都是伟大的典产主义者,也是最优 秀的中国人。从雷锋的思想中,我们可以看到,占主导地位
4、的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意识形态,共产主义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同时,她又处处浸透了中华民族古老人、生哲学中的优秀乳汁,从而使雷锋精神成为一种充满中华民族气息的共产主义精神。在雷锋精神的各个主要方面,我们处处可以看到中华民族古老人生哲学的影响和我们伟大先人生生不息、奉献进取的精神。 1、在人生责任上,主张“公尔忘私”、“优国优民”。在中国人生哲学中,整体乃至国 家的利益处于高于一切的地位,而个人的利益则是次要的。个人作为群众这一伦理肌体上的细胞,必须服从群体或整体,服从国家的最高利益,这是无条件的人生责任。“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以私害公,非忠也”,“国尔忘家,公尔忘私”,“以国家之务为己任”,
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说的都是这个思想。从屈原、岳飞到林则徐,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灵魂、精神支柱。它产生了巨大的向心力凝聚力。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中国人千古传颂的绝句。中华民族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源远流长,.到了社会主义时代,在雷锋精神中放射出了更加夺目的光辉。雷锋说:“我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当祖国和人民处在最危急的关头,我就挺身而出,不伯牺牲。生为人民生,死为人民死。”1962年夏天,当他得知东南沿海形势紧张的消息后,立即写了一份要求上前线的请战书。他在1961年的一篇日记中写道:“现在,我们国家处于困难的时期。
6、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一我们要奋发图强,自力更生,克服当前存在的暂时困难,坚决反对大吃大喝,力戒浪费。”他少领军装为国家节省开支,把自已仅有的200元存款捐献给灾区。他这种为国分忧的精神,既是社会主义时代主人翁思想的反映,又是中华民族古老的爱国主义精神跨越时代的生动体现。 2、在人生价值上,崇尚“自强不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地奋斗与献身。人应该 怎样活着才有意义。人生的价值是什么。秉承轻个人、重整体和.国家的思想,中国人生哲学占主导地位的人生价值观是:奋斗和献身。“盘古开天”、“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女娟补天”,都充满了对奋斗和献身精神的讴歌。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
7、,吾将上下而求索”,激励着多少炎黄子孙为真理而求索和献身。“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诗文,都讴歌了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每个民族英雄,也都给子孙后代留下了奋斗与献身的悲壮而美丽的故事。这种精神,给雷锋以巨大的影响。从他懂事的那天起,就立下了为革命事业而奋斗的雄心壮志。他在小学时刻苦学习的态度,他在XX县区委当公务员时勤恳踏实的作风,他在当推土机手时的革命干劲,他参军后苦练杀敌本领和专业技术,他一心向着党的孜孜不倦的追求,他争。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傻子”精神,他干一行爱一行的“螺丝钉”精神,都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他无私的追求和自强
8、不息的奋斗。正如他所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3、在人生境界上,重“义”、“谋道”,视个人名利如“浮云”。人为什么活着,人活着应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水平,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人生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境界。中国历史上仅有 短暂的崇尚金钱富贵享乐的魏晋时期和明朝中后期。以儒、道、佛等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都是重“义”轻“利”的。孔子说:t.i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孟子说:“生吾所欲也,义亦吾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这种追求“理想”的人生境界,在锋身上被赋予崭新的含义,得到了进一步升华。他说:“人生总有一死,有
9、的轻如鸿毛,有的却重如泰山。我觉得一个革命者活着就应该把毕生精力和整个生命为人类解放事业一一共产主义全部献出。我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雷锋这种思想境界继承并超越了中国古代圣贤们的思想境界,是人类历史最崇高的人生境界。 4、,在人生幸福上,注重精神的满足与道德的完善。幸福,是人生追求的共同目标。在 人类历史上,有多种多样的幸福观。对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精神幸福与肉体幸福、幸福与道德等,不同民族,不同社会,不同个人,都作出了自己不同的解释。在中国历史上,绝大多数思想家不否认人的物质需要,承认人的富足对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性,但更多地则是崇尚精神的满足与道德的完善。这种幸福观
10、渗透在人生责任、人生价值、人生境界、人生修养等人生哲学的各个方面。古人提出“以德为乐”的思想,早在大学写道:“德者,一本也厂财者,末也。”“是故君子先慎乎德。”这些幸福观念,深译地渗透在祖国每一块土地上,因此也不育杯给雷锋以巨大的影响。在雷锋看来,人的一生什么最幸福呢。他说:“我觉得一个革命者就应该把革命利益放在第一位,为党的事业贡献出自已的一切,这才是最幸福的。_”他还说:“有人说,人生在世,吃好、穿好、玩好是最幸福的。我觉得本生在世,只有勤劳,发奋图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贡献自己的一切,这才是最幸福的。”雷锋的这种幸福观与中国传统的幸福观在许多方面是相通的。 5
11、、在人生修养上,注重“求知”与“修身养性”。中国人生哲学特别强调人要通过学习来提高自身的修养,实现人生的追求,达到理想的境界。“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都是中华民族妇孺皆知的千年古训。“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揭示了学习与人生价值的关系。古人强调“学习”、“求知”的重要性,还十分注重个人的修身养性。在个人修养方面,古人有许多主张:“积善而不息,则通于神明,参于天地矣”;要讲“信用”,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要“正直少,如“中正无邪、礼之质也”;“立志”,如“穷且益坚,不堕青云之志,;要“慎独”,如“君子心慎其独也”;要“自省”,如
12、“吾日三省吾身”,“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要勤俭,如“民生在勤,勤则不、匾”,“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俭节则昌,淫佚则亡”;要“谦恭”,“满招损,谦受益”等等。中华民族的这些传统美德,在雷锋短暂的一生中,都得到了体现和发扬。他酷爱学习如同酷爱生命一样。他少年时在学校是个好学生,参军后时常在连部看书到深夜,有时上班口袋里还装着书。也许同我们民族在学习上求“道”有关,雷锋以“钉子”的精神,刻苦学习社会真理。雷锋还非常重视个人道德品质的修养,对自已要求十分严格。他助人为乐,走到哪里好事做到哪里,他礴蒸-对人民、对同志襟怀坦白,光明磊落,他敢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他鼓励自已要做暴风
13、雨里的“松柏”,不做温室中的“弱苗”;他保持着劳动人民勤俭节约的本色,裤子、袜子补了又补,节约一分钱、一滴水、一两煤、一度电,他还时时告诫自己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他有句名言:“在土作上,要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死是由于雷锋同志保持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这些传统美德,因而深深得到了人民的怀念和崇敬。 应当指出,中国许多传统伦理道德,都是有阶级局限的,如孔孟的“爱人”思想是与“君君,臣臣,.父父,一子子”联系在起的;而雷锋的爱,则是对人民共和国的忠诚和对人民大众的平等的同志式的爱,这就在采撷传统思想文化中优秀成分的同时抛弃了糟粕,用中国古代人生哲学丰富了共产主
14、义的人生观 以雷锋精神为代表的新的中国人生哲学,是适合我国这个东方人口大国国情的人生观。在我们这样一个东方大国,需要什么样的国民人生意识,实在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十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封建主义思想是中国现代化的障碍,但如果全盘否定中国思想文化传统,信奉西方的唯意志论和超人哲学,必然导致民族精神的全面崩溃,社会伦理道德的严重扭曲。今天人们叹息世风不良,就是深刻的教勺。i;o无数事实说明,中国的思想文化传统及其文明,不是夫上掉下来的.,它是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东方大国数千年形成的,有牢固的社会基础,强大的民族向心力。其中强调国家和整体利益、主张大公无私和奋斗献身、注重追求理想与道德完善、重视学习、
15、修身等思想,只要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学说为核心,吸收其有生命力的因素,可以适合我国现在的政治、经济制度,为全国人民所接受。特别是在今天改革开放新形势下,我们民族精神的根底只能是马克思主义加中国文明,这是我们的精神支柱与生命之本。对雷锋精神中的那些属于我们民族优秀思想文化遗产的东西,尽管文革时期有人 从“左”的方面予以否定,改革开放时期又有人从右的方面大肆攻击,而雷锋精神却依然为亿万人民群众所怀念。从“雷锋叔叔不在了”的叹息中.,可以看到我们民族对生命之本的万也不劫的依恋。当然,我们要剔除中国古老的文明中的糟粕,要吸收世界现代文明的精华,既反对民族虚无主义,也反对复古与闭国自大。总之,世界上任何一个
16、国家的现代文明一,都必须扎根于本民族的土壤之中,离开了这片沃土,是没有生命力的。以雷锋精神为代表的新的中国人生哲学,就是在我们这片土地上成长起来的,她必将蓬勃参天。 毛泽东又多次提出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警惕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 蚀,反对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等错误思想作风,并多次在全党全军范围内进行艰苦奋斗的教育,开展了一系列的整风、整军、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斗争,从而使艰苦奋斗的思想深入每个军人心中,.成为革命军人的自觉行动和道德准则。 四、注孟革命军人信念、理想、人格的培养和宣传。革命军人的理想、人格是人民军队道德原则、规范在军人身上的集中体现,它对军人的行为有着耳大的作用。毛泽东历来注重革命军人信念、理想、人格的培养和宣传。白求恩、张思德、雷锋等英雄人物就是毛泽东为全军和全国人民树立的光辉榜样。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共产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张思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雷锋“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都是革命军人优秀品德的集中体现。他们是在人民军队的斗争实践中产生的,是革命军人思想道德的升华,因而必然成为无数革命军人为革命事业忘我奋斗、英勇献身的强大精神动力和道德典范。第10页 共10页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