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X县区司法局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实施方案 为认真做好司法行政系统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的意见(沾发201021号文件)及其实施方案的总体部署,结合司法行政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以人民满意为最高标准,以解决群众“热点”、“难点”纠纷、创新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举措、拓展法律服务领域和推进依法治理进程为重点,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全面提升司法行政工作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社会管理创新的能力和水平,为推进依法治县进程和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创造积极有
2、利的环境,努力为建设文明、和谐沾益服务。 二、工作目标 及任务 (一)创新调解举措,提高矛盾纠纷化解水平 1、进一步建全和完善调解组织网络。认真贯彻落实人民调解法,加大对调解组织的建设和指导力度,配齐配强专兼职调解员队伍,做到哪里有人群,哪里就有人民调解组织;哪里有纠纷,哪里就有人民调解员,使人民调解组织网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遍布城乡每一个角落;积极推行首席调解员制,使那些具有一定调解知识和丰富调解经验的人民调解员有施展才华的平台;加大企业、行业调解组织的建设,力争做到用工100人以上企业均建立调解组织;抓好规范化人民调解工作室的巩固,积极探索专业调委会建设路子,力争有所突破。 2、进一步培
3、养专业化调解队伍。一是把好调解员选聘关。各级调解组织,特别是村级调解组织要结合村委会换届选举,把那些热心人民调解工作、具有一定政策法律知识水平和实际调解工作能力与经验的人员选聘、充实到调解队伍,要注重选聘那些有经验、有知识、有威望、群众威信高的老干部、老党员、退休教师等选聘到调解队伍中来。二是加强培训与学习,提高整体素质。定期组织人民调解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学习调解有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规章以及调解业务知识,提高调解队伍整体素质。县局定期组织调解主任培训,乡(镇)、村(居、社区)调解员则由乡镇利用每月综治调解例会进行培训。三是组织调解员参加学历知识教育,选派调解员外出学习培训,购买调解书籍和订阅
4、调解杂志,为调解员加强学习提供条件,不断增强调解人员知识水平和业务技能。 3、坚持和完善“以案定补”制度,调动调解员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要在现有以案定补的基础上,积极拓展人民调解领域,扩大以案定补范围,充分调动人民调解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使矛盾纠纷能够得到及时有效调处。 4、进一步加强协作,整合调解资源。与各级各部门加强协作,努力化解矛盾纠纷,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对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或部门的矛盾纠纷,要组织联合调解委员会或调解小组,在乡镇派出所与司法所成立联合调解室,共同担负矛盾纠纷化解任务。协调有关部门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矛盾纠纷化解中的困难和问题;整合现有调解资源,使调解资源
5、发挥更大的效益和功能。 5、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调解工作会议、学习、汇报、纠纷预警、日常排查与定期排查、调处化解、回访等制度与机制,将有关制度制作上墙,便于操作执行和接受群众监督。 6、进一步加强规范化建设。一是加强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调解组织设立和调委会人数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二是进一步加强调解室规范化建设,按照调解室规范化建设的要求,继续加强乡镇和村级调解室规范化建设;三是加强调解档案规范化建设,按照“六表一册”的要求,加强和完善调解档案规范化建设,“六表一册”填写和制作符合规范化要求。 7、进一步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机制。争取县级财政将人民调解工作经费、培训经费、以案定补和以奖
6、代补经费等足额拨付给县司法局,由司法局按照有关规定使用,保障人民调解工作正常运作和健康发展。 责任领导:分管副局长。责任科室:基层科。 (二)创新矫正和安置措施,提高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质量 1、加强沟通、协作与配合,做好矫正对象的衔接、入矫教育、心理矫正等各项工作。在工作中,强化工作责任考核机制的建立和健全,对工作不力,造成一定损失和影响的人和事,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责任追究。 2、探索社区矫正对象监狱化管理模式。根据社区矫正对象居住情况和人数,以村(社区)或片为单位,将社区矫正对象划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一小组指定负责人或确定为小组长,由其管理小组内的所有人员,负责与司法所联系和沟通,弥补
7、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不足的问题。 组织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开展告别违法犯罪宣誓活动仪式,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开展警示教育、集中教育、公益劳动等等,让矫正对象从心理上拒绝不良生活方式和违法犯罪行为。 发放社区矫正须知和社区矫正工作联系卡。 3、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积极争取县委、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支持,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和卫星定位系统,建立社区矫正对象信息化管理平台,将社区矫正对象纳入信息化管理系统,节省人力资源,弥补目前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严重不足的问题。 4、加强社区矫正文化建设。社区矫正工作各个环节和工作流程,都要体现与人为本、人文关怀、和谐社会文化建设的要求,努力营造全社会理解、支持社区矫正工作的良好氛围,
8、使矫正对象接受矫正改造,不产生心理抵触情绪。 5、加强制度建设和规范化建设。矫正工作制度健全,制作上墙;社区矫正工作档案和社区矫正对象档案符合规范化建设要求。 6、加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提高安置帮教工作质量和水平。一是搞好衔接,防止脱管、漏管。与监狱建立安置帮教对象衔接机制,情况通报机制,信息资源共享机制,防止刑释解教人员出监(所)后脱管、漏管现象发生。二是强化安置对象教育管理,预防重新违法犯罪。三是加强信息化建设,利用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系统,掌握基本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四是加强安置帮教基地建设,搞好刑释解教人员过渡性安置,使生活困难、“三无”人员出监走入社会后,有人管、有人帮
9、,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政治上与其他公民一样对待,生活上一样关心,工作上一样帮助。五是强化日常监管。对脱管、漏管或下落不明人员,要进行查找,知道其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在想什么,当前或今后一个时期的思想变化情况等。 7、强化保障机制。争取政府财力支持,加大对社区矫正和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经费投入,保证所拨付的经费能够满足工作开展的需要。 责任领导:分管副局长。责任科室:基层科(安置帮教科)。 (三)创新服务理念,拓展法律服务领域 转变公证、律师、法律援助、基层法律服务的理念,改进服务方式,把提高法律服务质量当作首要任务,为社会和当事人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 1、规范法律服务市场,严格
10、法律服务人员资格准入制度。每年按照要求对法律服务人员进行注册登记,并在有关媒体和场所进行公告。对未取得法律服务资格和未经注册的法律服务人员,禁止从事有偿法律服务。 2、提高法律服务质量。法律服务人员,一是增强自身素质,提高服务本领;二是遵守职业纪律和职业道德;三是为当事人提供满意的法律服务,避免当事人因服务质量问题而投诉。 3、加强软环境建设。转变服务态度和服务理念,把当事人满意不满意当作检验法律服务质量的唯一标准。将法律服务收费标准向社会和当事人公布,禁止乱收费,杜绝只收费不服务或者多收费少服务等现象发生。把有关的规章制度制作上墙,加强法律服务软环境建设。 4、拓展法律服务领域。一是改变当事
11、人上门找服务的普遍状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二是发挥法律服务专业队伍优势,把法律服务触角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为政府机关和行业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三是在村级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帮助村级组织在完成社会管理职能时遇到的各种法律问题。四是推行法律援助便民卡,加大法律援助宣传力度,做好社会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工作,力争做到应援尽援。 责任领导:分管副局长。责任科室:公律科,法律援助中心、基层科。 (四)创新法制宣传形式,积极开展法治县创建注重法制宣传教育的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使公民在行使权利的同时,懂得还应承担相应的法律义务。大力开展宪法、基本法律常识和与公民学习、生活、工作有关的法律知识教育。 1
12、、认真调研,抓好“六五”普法规划和创建法治县实施方案的制定,并抓好宣传发动,强势启动,为沾益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营造良好法制氛围。 2、继续抓好重点对象学法用法工作。始终把领导干部、执法人员、青少年作为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使法制宣传教育落到实处。搞好和完善现有的法制宣传教育的中、长期规划,安排必要的法律法规教育内容,利用学习、培训、考试等形式检验法制宣传效果。 3、创新农村法制教育形式,提高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农村群众居住分散,难以集中。要根据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现状,积极开展调研活动,结合农村实际,探索农村普法教育的有效方法和措施,增强农村普法宣
13、传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 4、积极开展法治县创建活动,推动依法治县进程,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在法治轨道上运行,逐步使各行各业的管理工作走上法治轨道,全县依法治县水平逐步提高 责任领导:分管副局长。责任科室:宣教科(县委普法办)。 三、工作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0 年10月11月) 1、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局成立由局长王新明任组长,敖云、李雪梅副局长任副组长,各科室(处、所、中心)负责人为成员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基层科,落实工作人员,制定实施方案,为全面推行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提供组织保障和实施依据。 2、召开动员会议。10月下旬,召开全局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动员会议,部署推行
14、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3、组织培训。11月上旬,组织各科室(处、所、中心)开展有关社会管理创新业务培训。 4、制作有关上墙的内容,印制有关各类工作表簿册。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0年12月2012年6月) 1、各科室(处、所、中心)根据局总体方案,结合各自实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工作意见,并报办公室备案。 2、各科室(处、所、中心)按照总体方案明确的目标任务,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 3、开展信息交流工作。各科室(处、所、中心)按照本实施方案的要求,及时撰写工作信息和经验材料并报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总结提高阶段(2012年7月-12月)。全面总结验收各项工作开展情况,迎接检查验收,查找工
15、作中不足和存在问题,制定改进措施,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局推行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系统推行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领导、协调、督办、检查等工作。 (二)明确工作责任。各科室(处、所、中心)是推行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实施主体,分管领导是推行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第一负责人,各科室(处、所、中心)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 (三)广泛宣传发动。推行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是司法行政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举措,各科室(处、所、中心)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广泛宣传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意义和基本要求,使其深入人心,人人参与、理解和支持。 (四)切实保障经费。对推行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所需的办公、印制
16、表格、培训等经费,从局办公经费支出。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三项重点工作”之一,是着力解决影响司法行政工作发展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的重大举措。各科室(处、所、中心)要深刻认识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意义,精心组织,狠抓落实。 (二)注重方法,讲求实效。在方法上,要在调查的基础上,形成切实可行的措施;在推进方式上,要立足实际,稳扎稳打,务求成效;一步一个脚印,切忌好高骛远。积极推行灵活机动的“弹性工作制”,切不可顾此失彼。工作中,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理解和支持,争取部门协作与配合。 (三)提高效率,确保质量。司法行政机关人少事多,特别是司法所更是如此。
17、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同时,还要注重工作质量,以推行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为动力,推动各项司法行政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四)建立机制,规范运作。建立完善“统一领导、各负其责”的推行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机制,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工作取得实效。对工作档案要做到规范,所用的表格要按照统一的格式印制。 (五)严格标准,考核奖惩。2012年12月,县局将组织对各科室(处、所、中心)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对工作完成好,成效明显的人员给予必要奖励;对工作不负责、工作不力的,视情予以责任追究。 第二篇:XX县区司法局推进人民调解工作创新发展纪实
18、“大调解”筑牢“第一道防线” XX县区司法局推进人民调解工作创新发展纪实杨代伦本报记者黄帆启 近年来,XX县区司法局在县委、县政府XX县区委政法委的领导下,在上级司法行政机关的具体指导下,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将人民调解工作融入全县大调解工作格局之中,加大人民调解工作管理和指导力度,积极推进司法所及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大力开展矛盾纠纷预防排查化解工作,通过各乡镇、各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共同努力,较好的完成了人民调解工作各项任务,取得了较好成效。 领导重视统一思想 近年来,XX县区司法局高度重视,把人民调解工作摆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按照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的XX县区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19、的实施意见要求,积极落实人民调解工作“以案定补”和“以奖代补”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县委政法委多次与县司法局研究人民调解工作情况,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为人民调解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县司法局加强业务指导,使人民调解工作在化解民间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群众自治及基层民主法治化建设、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随着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各种社会利益关系的调整冲突,社会矛盾纠纷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并且呈现主体多、范围广、原因复杂等特点。许多纠纷如果不能及时疏导、化解,有可能发展成为群体性事件,甚至激化为刑事犯罪等重大恶性
20、案件,严重干扰全县中心工作,影响全县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及改革发展的大局。广大人民调解员通过学习、培训,充分认识到人民调解工作在维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做好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巩固和加强基层人民调解工作,努力使人民调解工作成为化解民间纠纷、维护社会稳定最坚实可靠的“第一道防线”,为维护全县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 抓住机遇落实措施 近年来,XX县区司法局首先是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各乡(镇)、村(社区)和驻沾中央、省、市属企业都建立健全了人民调解委员会,真正做到了“哪里有人群,哪里就有人民调解组织;哪里有民间纠纷,人
21、民调解工作就做到哪里”。全县建立了139个县、乡(镇)、村(社区)和企业人民调解委员会及其人民调解工作室,并充实了人民调解员队伍。菱角乡还聘请了46名老党员,充实到村级调解组织。按照全县大调解工作格局的要求,还成立了县人民调解委员会和人民调解工作室,在县环保局、交警大队成立了行业调委会,配备了专兼职调解人员,使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其次是加强规范化建设和制度建设。规范人民调解工作制度、工作方法和工作程序,坚持依法调解、自愿调解和尊重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原则,积极开展调解活动,调解过程必须符合人民调解的工作程序和规则。结合人民调解“以案定补”政策的实施,对人民调解文书制作必须按照“六表一
22、册”的要求进行重点的强调和规范;2011年,按照司法部统一的人民调解卷宗“一卷九表”进行规范,使人民调解工作档案和文书制作进一步规范加强。同时,该局还加强了人民调解室规范化建设,将人民调解工作有关制度、调解的范围和程序、调解的效力以及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等内容制作上墙,向社会公开,让群众明白,推动人民调解工作健康发展。 再次是加强培训,提高队伍业务素质。选送了23名基层调解员参加市里组织的人民调解员业务培训;对各乡镇人民调解员的培训,他们主要是利用每2个月一次司法所长例会进行;各村、社区人民调解员的培训,主要通过乡镇每月一次调解例会,采取“以会代训”的形式进行。此外,为指导人民调解工作健康发展,帮
23、助基层调解人员提高业务素质,他们还为每个人民调委会征订了138份人民调解杂志,为各司法所购买了有关人民调解的业务书籍,供各级调解员在工作中学习、借鉴、参考。根据各基层人民调解工作的不同特点,实行分类指导,不断提高调解水平,增强调解效果。 积极预防化解稳控 化解民间纠纷,调处人民内部矛盾,是人民调解工作的重要职责,也是发挥人民调解工作在社会治安稳定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促进基层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近年来,XX县区司法局高度重视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把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基层社会稳定当作履行职能的大事来抓,围绕县委、政府中心工作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积极开展各类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最大限度的增加社会和谐
24、因素,最大限度的减少社会不和谐因素,为维护社会稳定创造有利的条件。并紧紧围绕防激化这个重点,始终坚持“调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广泛深入开展人民调解工作,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复杂疑难纠纷不出县,矛盾不上交”,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近年来,该局一是开展冬春季节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按照上级统一部署,结合冬春季节全县矛盾纠纷实际,组织开展全县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工作,并发文到各乡镇司法所(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了统一的安排和部署,重点开展农民工返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维权工作。二是组织开展市、县“两会”期间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重点做好群体性上访和老上访户的工作,为会议召开营造了良好环境。
25、三是开展农村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处活动。按照市、县通知要求,结合沾益实际,制定下发通知,组织各司法所在春耕生产、农闲时段等矛盾凸显期,分阶段集中开展农村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并落实责任,提出要求。四是组织开展各类重大节假日、重大活动期间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为党委、政府举办实施各项重大工作任务创造积极有利的条件,确保各项中心工作顺利完成。 强化管理加强指导 司法行政机关是人民调解工作的主管部门。为此,XX县区司法局领导和业务科室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力度。一是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并深入基层,指导乡、村(社区)调解室规范化建设,使乡(镇)、村两级调解室规范化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二是开
26、展人民调解创“双优”活动。制定下发了关于争创人民调解工作“双优”活动的实施方案,明确指导思想、争创条件、方法步骤、措施要求等。三是积极落实人民调解工作“以案定补”和“以奖代补”措施,调动了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和广大人民调解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结合“以案定补”案件纠纷的落实,强化了人民调解文书、档案的规范化制作。四是将人民调解工作融入全县“大调解”工作格局之中,努力实现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的衔接,寻求矛盾纠纷解决的有效机制。全县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会议召开后,在县司法局成立了人民调解工作领导小组和人民调解工作室,落实了人员,购置了办公室桌椅和设备,指定了专人负责。各级调委会积极履行职责,
27、指导基层人民调解室开展工作,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基层社会稳定。五是组织开展了人民调解专题调研活动,对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和人民调解员进行登记造册,建立了有关档案材料,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通过以上扎实工作的开展,推动了全县人民调解工作健康稳步发展,广大人民调解员调解纠纷的技能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保证了调解质量和调解成功率。据统计,2010年,全县 各级调委会共受理各类纠纷1679起,调解1678起,成功调处1648起,调解成功率达98.2%,其中达到“以案定补”标准要求的案件1087件,兑现补助金额90960元,经审核,符合“以奖代补(无案有奖)”的村(社区)52家,兑现金额52000元(不含乡镇),
28、为基层社会稳定和平安创建活动打下了坚实基础。 第三篇:东胜区司法局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实施方案司法局关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实施方案 根据自治区、市、区关于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的实施意见精神,以社会管理创新统揽三项重点工作,结合我区司法行政工作的实际,现就加强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出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立足“双百”城市建设,围绕生态和谐、宜居宜业现代化中心城市的目标,按照“管得到、管得住”要求,围绕“服务周到化、行为归属化、管理扁平化”的理念,进一步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改进社会管理方式、破解社会
29、管理难题,提升社会管理能力和社会建设水平,实现社会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信息化和法制化。 工作目标。以社会矛盾化解为基础,以社会管理创新为动力,以公正廉洁执法为根本,按照每年解决一批突出问题,力争三年取得明显成效的要求,促使源头治理不断加强、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基层基础不断充实,更有效地防止各类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发生,更有效地提升公众安全感、社会和谐度、群众满意度。 二、基本原则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把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根本取向,把社会是否和谐稳定作为衡量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成败的标准,积极开展社会矛盾的预防和化解工作,最大限度理顺社会不满情绪,最大限度减少社会对抗力,使人民群众在社会
30、生活中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安全感明显增强,心情更加舒畅。 二是坚持群众路线。社会管理创新是群众性事业,必须依靠群众发动群众,认真组织群众,为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提供良好平台。 三是坚持服务优先。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深化管理,倡导人性化管理,亲情化服务,通过对社会各阶层及基层人民群众的良好服务推动社会管理水平的提升。 四是坚持统筹协调。社会建设和管理是一个涉及面广、内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按照综合治理的思路,运用各种管理手段调动各种管理力量,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不断提升社会管理水平。 五是坚持依法管理。社会建设和管理是一项政策性、法律性很强的系统工
31、程,促进政府职能部门依法管理社会义务,依法履行职责,形成有序性管理、常态化管理,最终实现依法管理。 三、组织机构为确保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全面贯彻落实,成立东胜区司法局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具体组成人员如下: 主任:刘治远东胜区司法局局长兼区调处中心主任副主任:陈小军东胜区司法局副局长 刘东东胜区司法局副局长 刘剑东胜区司法局纪检组长 成员:弓庆东胜区司法局办公室主任 韩炜东胜区司法局宣教室主任 孙艳红东胜区司法局基层室主任 乔保卫东胜区司法局社区矫正办主任 郭永胜东胜区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主任 千那日苏XX省蒙南律师事务所主任 尚依萍东胜区公证处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司法局办公室
32、,由弓庆任办公室主任。 四、工作目标及任务 (一)积极推进基层基础建设工作创新,充分发挥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 认真贯彻落实鄂尔多斯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的意见,与各镇、街道办事处协调配合建立政法综治中心,将基层工作纳入到政法综治工作中心,争取在经费、装备、警力、待遇上达到上级要求的规范化建设标准。 (二)积极推进社会矛盾预防和化解机制创新,全面落实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措施 1、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目标,深入推进“社会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解、大整治”专项行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不断巩固和拓展全区社会矛盾化解工作,规范“三个中心”(社会矛盾调处中心、信访接待中心、涉法涉诉
33、接待中心)建设,构建“一站式接待、一条龙办理、一揽子解决”工作体系,建立畅通、有序、务实、高效的信访渠道。 2、健全“大调解”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的机构和职能,实行事业单位科级建制,经费单列。各镇、街道的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实行包干对接制度,及时调处所联系地区的社会矛盾。规范社会矛盾联合接访中心建设,完善社会矛盾纠纷五级排查调处网络,行使“五项职权”,将工作触角延伸到社会各个领域,启动运行公调、访调、诉调、检调、纪调、仲调“六大对接”机制,形成矛盾调处合力。健全预警预案,心理危机干预等机制,开设人民调解咨询热线,实现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的窗口化和专业化。 3、加强源头治理。一是建
34、立社会稳定风险机制。针对全区年度重点工作,在棚户区改造、教育医疗等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和项目上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并建立风险评估等级,实现社会矛盾风险早知道、早防控、早化解。要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认真落实社会管理风险评估责任制。二是要着力解决弱势群体的民生问题。依法为弱势全体提供无偿的法律援助服务,切实维护弱势全体的合法权益。深入开展“结对帮扶”、“送温暖”等亲民爱民活动。三是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以“六五”普法开端为契机,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积极引导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依法表达合理诉求,防范极端事件发生。建立法制宣传阵地,深入开展“法律六进”
35、活动,不断扩大法制宣传教育覆盖面。 4、建立健全社情民意的收集研判机制。严格实行周五维稳周例会制度,实行定人关注舆情、定时报告舆情、定责重视舆情和及时分析舆情的工作机制,抓好社情信息的汇集、分析研判,畅通民意反映渠道,构建“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三问平台,定期分析社会突出问题,做好工作预案,积极干预,堵疏结合化解矛盾,建立健全信息通报制度,做好信息收集和研判工作,从根源上减少突发性事件。 5、加强社会管理队伍建设。 1.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积极预防和努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问题。(1)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
36、实的利益问题。大力加强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引导群众通过正当渠道合法、理性表达诉求。凡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全局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务必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决策、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把维稳工作落实到决策前端环节,最大限度减少社会矛盾发生。 (2)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切实加强各级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各县区司法局对乡镇(街道)司法所、社区(村)居民人民调解组织,要对没有建立调解组织的地方和单位,加强业务指导,尽快建立健全调解组织,配齐配强人员,扩大人民调解的覆盖面。要适应新时期人民调解改革发展的要求,
37、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整合多种资源,探索建立劳动争议、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物业管理等领域的调解组织,健全完善医患纠纷调解仲裁机制,做到哪里有矛盾发生哪里就有人民调解组织、确保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在基层有人抓、能落实。 (3)开展民间纠纷排查活动,扎实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工作。从今年开始,到今后一个时期,各县区司法局每年要开展矛盾纠纷化解的攻坚活动,集中排查,实现矛盾排查的常态化。特别在临近重大活动、重要节庆日、社会敏感期要集中力量组织开展重点排查。今年要以开展“充分发挥人民调解作用、争当矛盾纠纷化解能手”竞赛活动。按照竞赛活动的实施方案,把“四比四看”竞赛内容落到实处,集中力量化解一
38、批多年积累的矛盾,消除陈年积怨,有效化解矛盾,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逐一登记在册,实行台帐管理,进一步推进三调联动工作,切实形成衔接有序、紧密配合的“大调解”工作格局,预防化解热点、难点矛盾纠纷。 (4)积极开展法律服务主题活动,有效利用法律服务手段预防化解社会矛盾。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律师事务所要引导律师充分运用诉讼和非诉讼手段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积极参与“大调解”工作,发挥律师的专业优势,采取诉前调解、庭内调解、庭外和解和其他非诉讼手段消除纷争。鼓励律师担任人民调解和行政调解组织法律顾问,参与信访接待,努力为政府处理重大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提供法律服务,有针对性地做好群众工作,推动社会矛盾解决纳
39、入法制化轨道。 各法律援助机构要深入开展“法律援助便民服务”主题活动,把便民理念贯穿到法律援助服务的全过程,落实到工作的每个环节和各个方面,有效预防化解涉及困难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纠纷。全市公证处要强化管理与监督,严格依法办证,善于通过公证手段,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杜绝错假证,提高公证工作的社会公信度。 (5)营造法制宣传教育浓厚氛围。增强公民法律意识预防化解社会矛盾。深入开展宪法与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全社会树立依法办事观念,引导群众依法有序表达利益诉求。全面落实“五五”普法规划,做好“五五”普法总结验收,深入推进“法治南昌”创建和“法律六进”活动,为促
40、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和谐平安南昌创造良好法治环境。 (6)要保持劳教场所的安全稳定,不断提高教育改造质量。深入开展以“贯彻首要标准,公正廉洁执法,建设平安场所”为主要内容的争创“十面红旗”活动。构建“大帮教”工作格局,加强劳教人员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教人员改造质量。深入开展场所安全稳定隐患专项排查整治活动,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健全矛盾排查化解、和应急处理工作机制、及时排查化解各类矛盾问题。 (7)建立社会矛盾三级预警机制。各级司法行政机关把排查出来的矛盾进行汇总梳理和分析预测,对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实行三级预警:对有可能引发群体越级非正常访的矛盾列为三级预警,须报告当地政府分管领导立即处
41、理,处理未果的,及时报告政府主要领导处理;对有可能引发群体闹事苗头的矛盾列为二级预警,须报告政府主要领导立即处理,处理未果的,及时报告党委主要领导处理;对有可能引发群体事件等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列为一级预警,须及时直接报告党委主要领导立即处理,确保矛盾得到有效化解,报告和处理情况登记在册,以备责任倒查。 (8)明确责任,形成化解社会矛盾的合力。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属地管理”和层级负责的原则,辖区内的矛盾,由属地党政领导组织化解、跨区域的矛盾由共同的上一级党政领导组织化解,行业性的矛盾由主管部门领导组织化解,跨行业的矛盾由政府分管领导协调化解,单位内部的矛盾由单位负责人或法定代表人负责化
42、解,对每个矛盾和问题都要明确化解责任主体和化解时限,确保化解到位。要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的基层性作用,做到哪里有矛盾,人民调解工作就延伸到哪里,提高化解矛盾的实效。 (9)提高处置突发事件水平。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制定处置突发事件工作预案,落实应急队伍和保障措施,确保应急处理统一指挥、协调有序、反应灵敏、运转高效。加强对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工作的培训,提高应急处置水平和能力,把负面影响缩到最小范围,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2.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加强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司法行政管理体系。(1)加强社区矫正工作。建立适应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要求的社区矫正工作体系。全面开展社区矫正工作,落实非监
43、禁刑罚执行任务,将刑期较短,改造好、社会危险性小的五种服刑人员纳入社区矫正范围加强管理。今年要按照自治区、市有关社区矫正工作精神,把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一项重要工作来开展,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加强社会宣传,加强与公、检、法等部门的工作衔接和协调配合,完善衔接和档案移交制度,建立非监禁刑人员数据库,依法推进社区矫正工作各个环节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为全面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打下基础。 (2)创新法律援助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果。为适应困难群众实际需要,推行方便群众申请的服务方式,如:电话申请、网络申请、邮寄申请、上门受理等方式,变坐等群众为主动服务。改进案件指派方式,逐步推进点援制,不断提
44、高专业化服务水平。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异地协作,方便当事人异地申请和获得法律援助。坚持“调解优先”原则,努力实现案结事了。 3.深入推进公正廉洁执法,切实提高司法行政机关的公信力。 (1)提高司法行政干警队伍素质。按照分级培训的原则,每年集中一定时间,对公证员、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进行继续教育培训,确保广大法律工作者始终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纪律作风教育,落实中央、自治区、市对各级司法行政干部队伍进行集中轮训的长效机制,提高运用法律政策能力、群众工作能力、信息化实战应用能力、突发事件处置能力、舆论引导能力。鼓励干警参加在职学历教育,提
45、高司法行政干部综合素质。 (2)规范执法行为。树立正确执法观念,做到既严格、公正、廉洁执法,又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全面整合、细化司法行政业务工作流程,制定统一的执法工作规范,形成权责明确、行业规范、监督有效的执法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修改完善工作,特别对劳教人员的加减期等的奖励的运用纳入规范化执法轨道。全面落实执法公开要求,依法公开执法依据、程序、流程和结果。 (3)规化法律服务执业行为。加强执业监管力度,认真做好日常监督、投诉查处和行政处罚、行政处分工作。加大对公证质量的监督检查、维护公证公信力;加大对律师考核评价力度,提高律师所管理和执业水平;加大对司法鉴定质量检查,
46、增强司法鉴定人客观公正、执业为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加大对法律援助动态跟踪监督和质量检查,推动法律援助的健康发展。要加快管理信息化建设,推进公证、律师、法律援助、司法鉴定、基层法律服务网络化建设,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司法行政信息平台,以信息化促进管理规范化。劳教场所要完善实况监控,防止发生劳教人员脱逃、牢头所霸等问题。 (4)强化执法监督和完善执业考评机制。建立健全警务、所务督察机制,加强对关键岗位,重点环节违法违纪问题的专项督察。加强对劳教场所的监督,防止所内非正常死亡。建立完善各级司法行政业务工作考评机制,把人民群众对司法行政工作的满意度作为评判司法行政工作的根本标准,不断增强司法行政业
47、务工作考评科学性,完整性和统一性。推行司法行政和法律服务工作人员执法执业业绩档案制度,把执法执业档案作为司法行政人员绩效考评,调整岗位、晋职晋级和追究执法过错责任的重要依据。建立完善党委(党组),纪检监察、组织人事等部门对本系统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管理监督协作配合机制。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和当事人、群众、新闻舆论的监督,提高执法执业监督的效率和水平。 三、方法步骤 按照中央、自治区、市政法机关的要求,力争用三年时间,每年结合司法行政工作进行部署。 四、加强组织领导,确保三项重点工作取得实效1.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责任。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把推进三项重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把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摆到司法行政工作发展中来谋划,认真研究部署,建立和完善与推进三项重点工作要求相适应的机制体制,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对各项工作任务逐项细化分解,切实把重点任务变成具体的工作项目,把原则性要求变为可操作的工作措施,确保三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