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课标要求 考纲概览】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1、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中国历史第一个王朝夏朝。禹死后,其子启即位。原始社会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标志着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为传子,“家天下”制度由此开始,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大
2、量的文献和考古资料证明,夏代已出现了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但它的政治制度还保留着氏族社会的许多特点。分封制 含义: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分派到各地,广建子国。历史渊源:由商王朝的内外服制度修改而来;夏朝统治力量有限。只能有效控制以都城为中心的王畿地区,对王畿以外的地区则分封众多的候、伯,实行间接统治。这种分封制后来为商所沿袭,到西周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目的:巩固周王朝统治,扩展周的统治范围。分封概况:周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周王室。武王死后,成王继位,发生了商朝旧贵族和武王兄弟的叛乱。周公东征,平定
3、叛乱。为稳定东方,继续推行分封制,扩展周的统治范围。周王是国家最高统治者,王都镐京(今陕西西安),以都城为中心的附近区域为王畿,是周王的直接驻地。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他们的封地或居于富庶地区,或处于战略要地。异性封地的情况则不尽相同。功臣、姻亲的待遇与亲族类似,有的古老方国维持现状,周人还把一些殷商旧族强制迁徒姬姓封国区域内,实行监督,便于管理。周人也分封了一些殷商降族,还恢复一些被商灭掉的古国,利用他们对付商人。西周分封的主要诸侯国有鲁、齐、燕、卫、宋、晋等。燕是深入东北最远的一只姬姓贵族;周公之子伯禽代表周公本人受封的鲁,在姬姓贵族封国中位据最东,地位最特殊;亲周的商朝旧贵族微子被指令继
4、承商的祖宗祭祀体系,封于宋地。诸侯权利义务权利:周天子要对诸侯昭赐册命、授民、授土、授职;诸侯在自己封疆内对卿大夫再进行分封。义务: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分封制的作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并逐步构织出遍布全国的交通网络,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通过分封,周人势力范围不断扩大;周天子确立了天下共主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通过分封制,周的文化形式因此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周文化具有惊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分封制的崩溃:在分封制
5、下,受诸侯有较大的独立性。西周后期,王权衰落,分封制逐渐走向破坏。春秋时期,楚王问鼎是对分封制的公开挑战。春秋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最终导致分封制的彻底崩溃。宗法制 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含义:它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过来,是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的地位,最终以保证王权的稳定。概况无论周王、诸侯。还是卿大夫和士,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嫡长子是土地、财产和权力的继承者,有主祭祖先的权力,地位最尊贵,故嫡长子也称为宗子。凡是嫡长子承位可奉祀始祖的都被称为大宗。嫡长子的同母弟和庶母兄弟为小宗。大宗与小宗的关
6、系是相对的。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原则:一:是嫡长子继承制,即严格区分庶嫡,只有正妻所生长子即嫡长子,才是唯一有权继承父亲地位的人。二:是在宗族内区分大宗和小宗,都以正嫡为宗子,宗子具有特权,宗族成员必须尊奉宗子。同时大宗对小宗有统辖权。特征等级森严。族权与政权、财权的结合。以血缘关系维护政治关系。适用于同姓范围。 与分封制的关系:宗法制是分封制实行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的具体体现。他们互为表里,相互依存,成为维系统治阶级内部关系,加强奴隶主贵族世袭统治的工具。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宗法制度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
7、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制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与“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嫡庶子幼的区分和嫡长子继承制的确立,旨在防止贵族之间因权力和财产继承问题发生纷争和内乱。大宗和小宗的区分和长幼关系的确立,有利于维护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升华认识宗法制建构了中国的社会,使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呈现出“家国同构”的特点。宗法制用感情消解社会法规。宗法制抑制了民主制的产生。宗法制强化了中国社会的松散性。宗法制也造成了中国的院落社会,限制了社会功能的多方面发挥。“单位”的“家族化”,部分地代替社会行使功能,成为中国的一大特点。以
8、上所说的是指宗法制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总体特点: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示意图分封制与宗法制制度对比分封制宗法制目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巩固周王朝的统治为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内容周王高高在上,邦国臣属于周王,并进而分封属下,构成金字塔形等级秩序;周王与封国通过一系列权利义务关系为纽带联系在一起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确立了严格的土地、财产和权力的继承制度;表现为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的结合历史作用周王形成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
9、”的特权;有利于凝聚宗族,强化王权。相互关系分封是为了解决小宗与大宗关系问题而立;宗法制是家族制度和国家组织的紧密结合;有宗法便有分封,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表现,宗法制是分封制实施的主要依据。中国早期的政治特点西周实行宗法制原则下的分封制;其核心是形成了以周天子为核心的宗法制为基础分封制下的集权。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概括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分封制是西周巩固政权的重大政治措施,它将亲族、功臣、先代贵族分封各地,建立侯国,目的是“封邦建国,以屏宗周”;受封者则须对周王尽各种义务,并受周王控制。宗法制是与分封制紧紧糅合在一起的以血缘、姻亲为纽带的政治制度,嫡
10、长子继承制使周天子世代皆为大宗,为所有诸侯国政治上的共主。宗法和政权实际合二为一。西周实行宗法制原则下的分封制。以维护宗法制的礼乐制度,与封邦建国的分封制以及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构成西周古代宗族国家制度的核心内容。分封制度、宗法制度和礼乐制度,三者互为表里,紧密相连,反映了周朝政治制度的成熟。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1)宗法分封制的破坏:在分封之下,诸侯在其领地拥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独立性,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经济发展,一些诸侯国的势力日益壮大。春秋时期,宗法分封制的原则遭到破坏,周王室逐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诸侯争霸,大国兼并小国。战国时期,各大国
11、国君擅自称王,卿、大夫夺位的政变也时常发生,田氏代齐、三家分晋是其中的典型事件。诸侯争霸战争逐渐演变为兼并统一战争。为增强竞争力,各诸侯国纷纷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进行变革,以法律的形式打破宗法分封制,确立封建制度。(2)秦的统一:春秋战国时期,统一日益成为历史发展的趋势。经过商鞅变法,秦国逐渐强大起来。秦王赢政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了数百年割据混战的局面。秦始皇又派兵北击匈奴,南征夷越,建立了空前统一的大帝国。空前统一的秦帝国的建立,为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巩固统一和加强中央集权的要求也推动了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秦朝建立 : 秦王嬴
12、政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束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皇帝制度嬴政从“三皇”中取一个“皇”字,又取上古“五帝”的“帝”字,合成皇帝。他自称始皇帝。从此“皇帝”称为我国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谓,历代沿用。皇权至高无上,总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一切大权;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都由皇帝直接任免。军队调动以虎符为凭据,虎符由皇帝控制、发给。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一方面以皇位世袭显示了权力的不可转移,另一方面以皇权至上显示了地位的不可僭越。这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秦始皇开始使用“皇帝”的位号,确立了“皇帝”制度。皇帝有天下
13、独尊的地位,集行政权、司法权和军事指挥权于一身。君主专制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国家是一个人的国家,政治是一个人的政治。历代官僚体制的变化都以维护皇权、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原则。君臣关系实质上是“主子”与“奴才”的关系。中央官制设“三公”,即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是秦朝中央三个最高官职。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掌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太尉:“掌武事”,负责全国军力,其地位与丞相一样。但秦始皇并未任命太尉,自掌军权。丞相之下设“九卿”,分别掌管各项具体政务,它们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宗正:管理皇族和外戚事务;廷尉:管理刑狱、司法;
14、少府:管理山海池泽之税以供帝室。“朝议”制度:丞相、御史大夫与诸卿以“朝议”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成为皇帝裁决的依据。大臣议政,可以集思广益,不失为君主专制制度之下减少决策失误的有效途径。但这一制度在秦始皇晚年遭到破坏。郡县制度 由来: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在新兼并的地区设县,后来有在边地设郡。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县制。秦统一后,经过朝廷上两次辩论,秦始皇决定在全国范围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概况: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设置,秦分天下为36郡,后增至40个郡。郡设郡守、郡尉、监御史等职官,分掌行政、兵事、监察职责。县,隶属于郡。设置于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同级地方行政机构为“道”。县的长官称令或
15、县长,由朝廷任命,主要任务是治理民众,管理财政、司法、狱讼和兵役。郡守通过每年的考核和平时的检查,对县令、县长的工作进行考察。县级以下设乡、里两级地方基层行政组织。此外,还有负责地方治安的亭。郡县制与分封制相比较,最主要的差别在于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影响随着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的设立,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在这一制度下,秦朝国力增强,秦始皇北击匈奴、南平越族,疆域不断扩大,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
16、当时世界的一个大国。秦统一后,秦始皇颁布通行全国的法律;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统一文字;修建由都城咸阳通达各地的驰道;开通联系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的灵渠;修筑抵御匈奴的长城;进行大规模移民等。这些措施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定奠定,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秦朝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实行暴政,造成阶级矛盾尖锐,使秦朝成为一个短命的朝代。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央政治制度演变 两汉:两汉政治制度基本沿袭秦朝制度,史称“汉承秦
17、制”。汉初,丞相权力很大。汉高祖刘邦和汉惠帝刘盈分别以第一代功臣中功居前列的萧何、曹参为丞相。丞相作为皇帝的高级助手,实际上是朝廷掌握行政实权的总理大臣。汉初统治者认为秦朝因不实行分封制“孤立而亡”。实行郡国并行的制度,在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大封同姓诸侯王,以巩固皇权,确保刘氏天下。后来,王国势力膨胀,危及到中央集权的巩固。公元前154年,汉景帝采纳晁错的建议,开始着手削夺诸侯王国的封地,引起“七国之乱”。这是一场地方对中央的叛乱。汉景帝最终以武力平定了七国之乱,并下令废除诸侯王的政治权力。汉武帝幼年即位,丞相把握行政大权。汉武帝主持政务之后,有意改变丞相位高权重的传统。他频繁更换丞相。在位54
18、年,先后用相12人,其中有多人被免职或处死,使相权收到打击。汉武帝任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为尚书令、侍中等,让他们参与军国大事,形成“中朝”决策机构。尚书令的权力日益重要。以丞相为首的由三公九卿组成的机构演化为执行机构,称为“外朝”。汉武帝的集权措施(1)建立中朝:由皇帝左右亲信充任中朝的主要官吏尚书令、侍中、常侍等职。原先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机构,逐渐成为执行机构“外朝”,九卿有事上报中朝,丞相无权过问。中朝成为皇帝直接控制的中枢决策机构。“中朝”“外朝”格局的形成,有效地加强了皇权。 (2)地方体制:主要是加强对地方郡国的控制和监察,强干弱枝。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
19、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结果王国越分越小,力量削弱。中央的直接辖区(郡县)日益扩大,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各置刺史一人,刺史位卑权重,代表中央监察地方。刺史制的建立,加强了对地方郡国的监察管理。东汉光武帝正式设立尚书台,由尚书执掌朝政,下分六曹办事,连九卿职权也被侵夺了。中央虽然设有三公(司徒、司马、司空),但“虽置三公,事归台阁”。东汉后期外戚、宦官专权问题:直接原因是皇帝大多幼小昏弱,太后临朝,重用外戚,形成外戚专权局面;及皇帝成年,又往往利用身边宦官发动政变,除掉外戚,夺权有功的宦官受到重用,又形
20、成宦官专权。如此往复。根本原因是皇帝专制制度,无论外戚和宦官都是假借皇帝权威实行专权。与中外朝机构的关系:外戚、宦官把持中朝机构,外朝无权,中外朝制约的机制失衡,出现权力倾斜。魏晋南北朝: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继而有中书省、门下省。尚书台职权的扩张,又引起皇帝的疑忌。三国时,魏文帝另设中书省执掌机要,审理奏章,发布诏令,而将尚书台变成纯粹的执行机构。西晋又设门下省,作为皇帝的侍从和顾问机构,到了南北朝,皇帝制定和颁布的重要政令,都要征求门下省的意见,门下省又成为参与决策的机构。隋唐:隋朝以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唐朝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布皇帝诏令;门下省
21、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事无不总”,负责执行命令。 三省工作程序:中书门下尚书隋唐在尚书省下设户、礼、兵、邢、工六部,确立并完善三省六部体制。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吏部 主管官吏的任免和考核户部 主管户籍、土地、赋税礼部 主管礼仪、科举等兵部 主管军政刑部 主管刑狱工部 主管国家的工程建设等唐朝政府机构示意图(右图)对三省六部制的评价: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控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 皇帝政事堂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六部分工明确,职权专一,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宋元:宋朝: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枢密院是最高军政机构
22、,长官枢密使,地位略低于宰相。这两个机构合称“二府”。为制约宰相,后又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这样就进一步消弱了相权。宋太祖加强皇权的措施: (1)“守内虚外,内外相制”;精锐禁军一半驻京师,一半分守各地,地方军队人员装备较差,保证了中央对地方的军事优势。 (2)“分化事权,强干弱枝”;枢密院、“三衙”调兵权与统兵权的分离,有利于皇帝控制军权;分割宰相的权力,强化皇权;所有州郡直属中央,州郡长官与通判相互牵制,削弱了藩镇的行政权力;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削弱地方军事权力;各州郡的财赋,除自留一小部分外,其余由转运使运往京师开封或其他指定地点,由中央掌握,从
23、而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维护了国家统一与社会的安定。元朝:综合蒙汉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和枢密院。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中书省的长官为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是元代的宰相。领六部行使宰相职权;以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关。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关。同时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元朝的政治制度在加强皇权方面又有新发展。地方行政制度演变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郡设守,后称太守,王国设丞相,分别作为郡和王国的最高行政长官。景帝至武帝逐步消弱王国势力,诸侯王被解除了军政大权,只衣食租税。汉武帝后期,分全国为十三州。州作为监察区,设级别不高的刺史,代表中央监察诸侯和地区。东汉时期,刺史逐步增添了地方
24、行政权和军权。到东汉末年,州逐渐成为地方行政区。地方行政区划由郡县两级转变为州、郡、县三级。 隋初,隋文帝因地方行政机构重叠,官多民少,废除郡级,形成州县两级。唐朝地方行政制度同隋。唐太宗又分全国为10道,作为监察区。唐肃宗时,道在一定程度上逐渐成为州县之上的行政实体。唐朝中后期,地方军镇长官节度越来越多,权力增大,形成藩镇割据局面。北宋派文臣作地方官,以防武人割据局面重现。宋代地方分州、县两级,又将唐朝的道改为路,在州县之上。元代行省制度:设置的主要行省:全国分设十个行中书省(行省);陕西行省、甘肃行省、辽阳行省、河南江北行省、四川行省、云南行省、湖广行省、江西行省、岭北行省。在十大行政区域
25、之外,还有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一是中书省直辖的“腹里”,一是宣政院管辖的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行省设置的意义:行省的设置,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央对行省权力的节制: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没有来自中央的诏旨,行政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征收制度,也不得调动军队。行省官员还要定期觐见皇帝述职。为了保证行省官员尽职尽责,中央以监察机构进行监督,同时还采取省官互迁等形式加以控制。元朝在行省之下,分别为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置宣慰司进行管理。清代:地方行政区划主要是省、道、府、县四级。从汉至
26、元政治制度发展评述从汉至元,中国政治制度屡经变化,不断发展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在分权的基础上,牢牢控制地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考核。这种高度的中央集权,造成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依赖,难免人浮于事。地方没有自主权,也难以实施有效的治理。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宰相制的废除 明初,沿袭元朝制度,在中央设置中书省,由左右丞相统辖六部,管理全国政务。1376年,明太祖废行省,设“三司”(布政司、都指挥司和按察司,分管地方行政、军政和监察)分别隶属中央有关部门,这样地方权
27、力集中于中央。1380年明太祖诛杀胡惟庸,废丞相,权分六部,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中国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内阁的创立 丞相废除后,明太祖“躬览庶政”,全国重大政务都由他亲自处理,政务繁多,于是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明成祖时,选拨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诸六部大政,咸共平章”,内阁制正式确立。明宣宗时授予内阁大学士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后来内阁的地位日益提高,主持阁务的首辅更是权压众臣。特别是万历初年,首辅张居正当权时,六部几乎成了内阁的下属了。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阁臣的
28、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也最终取决于皇帝的批红。内阁是君主专制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军机处的设置原因:用兵西北,为了保密 (直接原因)为了加强专制皇权,解除议政王大臣会议对皇权的限制(根本原因)性质:辅助皇帝处理政务(承旨、下达)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特点:(地位、人员确定、职能、机构设置、决策)不是一个正式的权力机关,但地位凌驾于内阁和六部之上(地位) ;军机大臣均由钦定(亲臣、重臣),可随时被撤换(人员确定)秉承皇帝旨意办事(跪受笔录,承旨下达,不能决策)军政大权集中于皇帝之手(职能);机构简单,人员精干,办事效率较高(机构设置);政治决策封闭性特征
29、明显(决策)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清朝建立后,沿袭明制,设立内阁,负责处理日常事务。重要军国大事,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大臣会议来处理。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皇权受到很大限制。康熙亲政后,形成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相互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的局面。雍正年间,为适应西北军务需要,始设军需房,不久改名军机处,选去亲近大臣协办军务,后来由单纯处理军事逐渐扩大到其他政务。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机大臣均有钦定,只能秉承皇帝的旨意办事,因而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里。军机处机构简单,人员精干,有官而无吏
30、,办事效率较高,又因地处内廷,外界干扰少,政治决策封闭性的特征也更为明显。军机处的设立,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雍正还在题本、奏本之外,命令地方大员密折奏事,以加强皇帝对地方行政的控制。清代军机处的建立和密折制的推行,明显提高了中央集权的行政效率。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强化的影响积极作用: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政治保障。消极作用:(世界潮流、政治、思想文化、经济)与当时世界潮流背道而驰(世界潮流);皇权专制,容易形成暴政,出现政治腐败(政治) ;文化专制,阻碍了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思想文化) ;极大妨碍中国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中国发展
31、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经济)对中央集权制的评价进步作用:有利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各地区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先进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广范围传播,对促进民族融合起了积极的作用;有利于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从事大规模的经济活动,兴建大型工程,奠定了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的基础;有利于防止割据和抵制外来侵略,维护国家领主主权的完整和统一。消极作用:皇权专制赋予了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力,极易形成暴政;长期的人治传统,派生了庞大的官僚队伍和特权阶层,极易出现政治腐败的局面。皇权专制严重束绑了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压制了新生产关系的成长。专制主义制度必然导致思想文化控制的加
32、强,文化专制的日趋严厉,严重阻碍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也阻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存在的基本矛盾:中央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中央内部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发展趋势:中央,削夺相权,强化皇权;地方,分权制约,集大权于中央。)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概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含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个概念。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的决策方式而言的,具体说就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至行使立法、行政、司法等权力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中央集权这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没有
33、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这是我国封建社会基本的政治制度。(1)专制主义:是与民主政体相对立的概念,指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独裁的政权组织形式,体现在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上,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政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2)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3)二者之间的联系:地方和中央都必须服从皇帝一人。专制主义皇权加强时,往往是中央集权比较有效时,专制主义皇权削弱时,往往也是中央集权不力时。2、实行原因:(1)经济根
34、源: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提高导致旧的生产关系解体,秦国商鞅变法确立了封建经济的统治地位,这种经济的特点便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封建的个体的小农经济。这一政治制度的出现是由封建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因为封建的自然经济具有分散性,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以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这种封建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中央集权制的建立。(2)政治根源:巩固、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吸取周无子在诸侯割据局面下无能力的教训,在统一全国后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维护国家统一。新兴的地主阶级也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来巩固其统治地位,维护其政
35、治、经济利益,保护其土地所有制度(3)理论根源: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秦自商鞅变法后,一直以法家思想为统治思想。韩非子总结诸子百家学说,创造了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权的政治理论,为秦始皇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理论基础。3、基本内容:(1)皇帝制;(2)中央行使制度;(3)地方行政制度,其核心是集一切权力于皇帝。4、特点:(1)皇权至上原则;(2)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3)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一律由皇帝直接任免;(4)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司法、行政等独断权力;(5)宣扬“君权神授”;(6)思想文化的专制统治。5、基本矛盾:两大矛盾:在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两大基本
36、矛盾,即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君权与相权的矛盾。皇权加强,相权削弱;中央权力加强,地方势力削弱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的基本趋势。还有第三个趋势是对人们的思想控制日益加强。6、发展演变:(1)萌芽(战国):商鞅建立县制,百官服,从君主法令的封建官僚制度建立。(2)确立(秦朝):一整套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的建立。(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的皇帝制,中央三公九卿的官制,地方推行郡县制)。(3)巩固(西汉):汉景帝“削藩”平定七国三乱。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夺王侯爵位,解决王国问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思想专制,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4)完善(隋唐):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
37、相当于宰相,相互牵制和制约,避免宰相的专权,又一定程度上牵制君主专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完善。科举制,使门第不高的有才能的人参加到政权中来,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5)加强(北宋):采取“杯酒释兵权”将地方的行政、军事、财政权力收归中央,防止了地方割据局面的出现,加强了中央集权。(6)发展(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保证了中央统一政令的实行。在地方设“行省”实行行省制度,对后也影响深远。(7)强化衰落(明清):明朝废丞相,形成君主独裁的局面,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进一步削弱地方势力,还遍设厂卫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这是专制主义强化的突出表现。清朝沿用明制,后增设
38、军机处,大兴文字狱,使君权空前加强,形成极端的君主专制统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达到顶峰。 7、历史作用:(1)积极作用: 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 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统一的环境下,利于各民族的融合,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2)消极作用: 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 在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箝制了思想。 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8古代选官制度(1)(两汉)察举制 汉朝建立了一整套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其中,察举即选举,是一种由下
39、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两汉选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径;察举制,初期以“乡举里选” 为依据,注重乡里舆论对某位士人德才评判的权威性,后期门第望族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世家地主因此而发展起来。目的:搜罗人才,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统治创立、依据:汉武帝;品德和才能影响:选拔了人才,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西汉的强盛(2)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注重门第出身。依据:门第影响:世家大族控制了选拔途径,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3)(隋唐)科举制背景:世家大族衰落概况:隋文帝隋炀帝唐宋元依据:考试成绩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朝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贞观年间,
40、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考试地位,后成定制。(4)(北宋)科举制的发展北宋的科举制比唐朝有了进一步发展: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严格科举考试程序,举人经礼部考试后须经殿试才算合格,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殿试成为定制;考试科目逐渐减少,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科目;实行糊名制,即将试卷上的姓名、籍贯密封,防止考官舞弊;录取名额比唐朝大大增加。(5)(明朝)八股取士明朝沿袭了前代科举取士制度。为严厉控制士人的思想,科举试卷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而且只准用程、朱理学的观点,不许发挥个人见解;答卷的文体,
41、有严格的规定,分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八股取士制度,严重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评价科举制积极: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一大进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科举取仕,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中央集权。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消极: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忽视实用性学问,不利于科技的发展。阻碍了近代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选官发展规律:标准:由家世财产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选拔标准趋向公开公平选官权:从地方收归中央选择方式:由举荐评定授官到科举考试,趋向严密、科学复习方法1 列表巧记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演变
42、方法点拨:古代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内容多、头绪乱。逐个朝代分中央和地方设置表格记忆整体性强,纲目清晰,能够增强记忆效果。目标落实:朝代中央政治制度地方政治制度趋势秦朝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君主专制日益强化,皇权独尊空前加强两汉建立中外朝制度郡国并行制、刺史制隋唐三省六部制唐后期大量设节度使宋朝设枢密院设州郡、置通判、转运使元朝废三省,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行省制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前期设立军机处2运用比较法把握分封制和郡县制不同影响的原因周代推行分封制最终导致诸侯割据。秦朝全面推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把两者对比思考,分析原因,进一步加深对二者不同影响的认识。目标落实:在分封制下,受封诸侯拥有世袭特权
43、,在他们的领地,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独立性,为形成诸侯割据创造了条件;在郡县制下,郡县属于由皇帝控制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不能世袭,听命于中央,地方上没有特权,缺少独立性。3多角度评价君主专制的加强的历史影响 方法点拨:君主专制的加强是古代政治的重要特征,要注意运用唯物史观从多角度评价,透过现象看本质,既要看到积极作用,又要注意负面影响。目标落实:秦朝以来,中国政治制度屡经变化,不断发展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地方官吏必须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中央对地方实行多
44、层次、多渠道的管理;在分权的基础上,牢牢控制着地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考核。高度的中央集权,造成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依赖,难免人浮于事。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也难以实行有效的管理。4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具有鲜明的集权趋势,而西方古代政治则具有强烈的民主色彩,因而会容易产生古代中国不如古代西方先进的观点和认识,因此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角度进行多层次的对比分析,进而引导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认识古代中西方的政治制度。5从命题角度看,着眼于对古代政治制度发展演变过程中具体问题的背景、特征、影响等的分析,并同中国近代、现代历史甚至世界历史结合、联系是高考命题的主要方式。6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专题,知
45、识时空跨度较大,知识点多而分散,在复习备考时要特别注意: 在命题上大多以选择题为主,并且大多是材料型选择题,体现新课改的要求。 命题重点会集中在政治制度的更新和演变发展上,这也说明高考不会回避重点问题,因而复习备考时应注意多角度、多层次的考查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会成为命题的重中之重,仍会强调其对中国的影响。易错知识点1“汉承秦制”,并非汉代完全照搬秦朝的制度,而是基本上沿袭秦朝制度,并有所损益变化。2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应用时代确立于秦、盛行于汉确立于隋,盛行于唐丞相职权地位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有相对独立的决策权、审议权和行政权三省长官
46、均为宰相,相权一分为三作用地位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趋向巩固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趋向完善3明朝以前,宰相被赋予决策大权,地位十分巩固;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或决策机构,而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无决策权,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4明朝的内阁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无决策权;而英国的内阁是君主立宪制下的最高行政机构。5柳宗元曾说“周之失,失之于制,不在于政;秦之失,失之于政,不在于制”,这是说秦亡是因为暴政,而不是因为实行郡县制。髙考真题(09宁夏辽宁25)西周实行的宗法制在秦汉以后仍有重大影响,其主要表现是A嫡长子继承制 B反复出现的分封制C三纲五常的伦理观 D 传统的宗族观念解析:A 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这在之后的皇位继承上表现尤为明显。(09江苏)“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传,主要因为它是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 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解析:D 传说夏禹“铸九鼎,象九州”,鼎成为国家权力的象征。(09广东)“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右图所示柳宗元的文章的主题可能是 A.分封制度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