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教学目标:1、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认识圆柱和圆锥,知道圆柱和圆锥底面、侧面和高的含义,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2、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操作、猜想、估计、验证、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进一步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初步体会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内在的联系,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3、进一步体验立体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与难点:1.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探索圆柱和圆锥的特征。2.知道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认识立体图形。 教学方法与手段:演示法,自主观察,小组合作探究,动手实践 多媒体课件,
2、实物圆柱、圆锥,小旗等。 使用教材的构想:“圆柱和圆锥的认识”作为立体图形的一节知识,是学生初次接触圆柱圆锥这两个几何体,要求学生认识并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教材是以实物为探究素材,抓住知识的生长点,运用迁移规律使“圆柱和圆锥的认识”这一新知识纳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议一议等活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推理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其它几何体和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出示一面小旗,提问它是什么图形?(长方形)如果绕着它的旗杆旋转一周,得到的是什么图形?(圆柱)
3、那么同学们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圆柱体?茶叶筒、铅笔、水桶、香烟、易拉罐.圆柱形状的物体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电脑出示:)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圆柱。(板书课题:圆柱的认识)教师说明:我们所学的圆柱都是直圆柱。 二、动手实践、探索特征。1、探索圆柱的特征。 请大家拿出课前准备的圆柱,教师出示圆柱直观图。 (1)分组活动,每人拿一个圆柱,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先在小组内活动、研究、交流。 (2)谁来汇报你们组的发现。 生:上下一样粗。 生:上下两个面:两个相等的圆。生:有一个曲面。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圆柱的底面。围成圆柱的曲面叫做圆柱的侧面。(对照直
4、观图介绍圆柱的底面和侧面) 两个底面大小怎样?(相等) 这仅仅是你们的猜想,到底对不对,需要我们验证、修改、完善。 下面我们小组交流验证方法。(小组验证) 哪组来汇报一下。 组1:量了这个圆柱上下两个圆面的直径都是13厘米,说明这两个圆是相等的。 组2:把圆柱的上下两个圆面描在纸上,这两个圆能重合,说明是相等的。 .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发现圆柱体的上下两个面是完全相同的圆。请看电脑是怎样演示的。(多媒体演示:把上下两个圆完全重合) (3)认识高(出示两个高低不同、粗细相同的圆柱)同学们请看,这两个圆柱什么不同,(高低不同)那么圆柱的高低和和什么有关?(圆柱的高低和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有关)那什
5、么是它的高?(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就叫圆柱的高。)师板书:高 (对照直观图介绍圆柱的高)如何测量它的高?指名到讲桌前测量圆柱教具的高,再让学生各自测量自己手中圆柱的高。师拿着模型边指边说。 圆柱的高有多少条?(板书:无数条)为什么?这无数条高的长度怎么样?(板书:都相等)请看电脑博士怎样演示高有无数条且都相等的。 让同桌在实物模型上找到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 (4)进一步归纳圆柱的特征。同桌相互说一说圆柱的特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并板书:大家很了不起,自己通过探索,把握住了圆柱的重要特征,从而进一步认识了圆柱。 2、探索圆锥的特征。 (1)引导观察出示直角三角形小旗。预测一下,沿一条直角
6、边旋转一周以后,将会出现什么图形?课件演示师:你见过这样的图形吗?师: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和它相似?生:陀螺、铅锤、沙堆.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另一个立体图形,我们把它称之为圆锥体,简称圆锥。(完善课题:圆柱和圆锥的认识)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圆锥,师出示圆锥直观图。你们看一看、摸一摸,发现了什么?同桌相互说一说,指名汇报由一个侧面与一个底面圆组成,有一个顶点。(2) 认识圆锥的高 我们刚才研究了圆柱的高,现在哪个同学能指一指圆锥的高在哪里?让一学生上来指。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圆锥的高?(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师指母线,问:这条是不是圆锥的高?为什么不是? 圆柱的高
7、有无数条,圆锥的高有几条?为什么? (教师在黑板上作高,板书:1条) (3)进一步归纳圆锥的特征 同桌相互说一说圆锥的特征?让一生上来边指边说,回答后师板书: 3、圆柱和圆锥特征的对比我们已经知道了圆柱、圆锥的特征,请同学们想一想它们有什么异同。学生回答三、巩固练习,评价反馈。基本练习(课件出示) 1、指出下面图形中哪些是圆柱,哪些是圆锥?并说说选择的理由.2、指出下面圆柱、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3、填空: (1) 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 )面,它们是( )的两个圆。 (2) 圆柱有一个曲面叫做( )面。 (3) 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 )。圆柱有( )条高,它们的长度都( )。 (4)
8、从圆锥的( )到底面( )的距离叫圆锥的高。有( )条高。 4、判断并说理由:。 (1) 圆柱的高只有一条。( )(2) 圆锥的高有无数条。( ) (3) 圆柱两个底面直径相等。( ) (4) 圆柱和圆锥都有一个曲面叫侧面。( ) (5)一个直角三角形围绕它的一条边旋转,一定能够得到一个圆锥。() 5 、从正面、上面和侧面看圆柱,看到的是什么图形?从这三个面看圆锥呢?先看一看,再连一连。 正面 上面 侧面 正面 上面 侧面 6、课前同学们还做了许多小旗,让我们一起在旋转中去感受一下数学的美妙吧!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小旗,依次将小旗快速旋转,借助观察和想象,交流自己的发现。 四、总结回顾拓展延伸
9、1、刚才同学们表现都非常好,通过大家的研究探索,我们初步认识了圆柱,谁能说一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学生回答。圆柱体在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在建筑、日常用具、 工艺美术等方面给我们增添了许多情趣。希望同学们把这节课学到的知识能更好的加以利用。 2、布置课后作业:用硬纸做一个圆柱和圆锥,并量出它的底面和高。课后剪下教材中材料,独立制作圆柱和圆锥。并把圆柱沿一条高剪开,观察它的侧面展开图,下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 底面 侧面 高圆柱2个完全相同 的圆 1个曲面 无数条 圆锥 1个圆 1个曲面 1条板书设计: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设计,以新课程标准
10、的基本理念为宗旨,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等直观方法,通过观察、比较、交流等活动,较好地掌握了圆柱、圆锥的底面、侧面、高的含义,对圆柱、圆锥的基本特征有了较完整的认识。但立体图形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学生空间观念不强,这就造成了学生学习的困难,所以我在教学中采取直观教学,还借助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化静为动,直观形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增强了教学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空间观念、语言表达能力和迁移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圆柱和圆锥教学反思 圆柱与圆锥这一单元是小学阶段立体几何的最后一部分内容,同时也为今后立体几何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案设计过程
11、中本课重点是圆柱和圆锥特征的认识而难点是圆柱与圆锥高的认识,针对重难点我做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1、 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圆柱和圆锥的认识。由实物抽象出几何形体:圆柱和圆锥体,引导学生对照模型和图形,在头脑中形成圆柱和圆锥的表象,帮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接着让学生举生活实例,你在周围见过哪些这样的物体? 2、动手实践,探索对圆柱的特征。认识圆柱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交流等活动,进一步探索圆柱的特征。结合圆柱的直观图,介绍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的含义。这一过程,学生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的,对圆柱的特征有了较完整的认识。 3、运用迁移的方法学习圆锥的特征。圆锥的认识和圆柱的认识在研究内容上有
12、其相似之处。认识圆柱后我及时地引导学生进行回顾。引导学生利用圆柱的学习方法去自主学习交流圆锥的特征。 4、加强对比、沟通联系。圆柱和圆锥认识以后,我让学生对于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进行了有效的对比。从而使学生对于圆柱和圆锥的面、高有了更深的认识,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系统。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认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教材编排的特点,有层次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我深深的意识到这节课留下了遗憾之处: 首先是给学生发展的空间太少。再精心的教学预设也是为课堂服务,为学生服务,教师应努力营造民主的学习气氛以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大胆放手,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学生的见解往往使我始料不及,但却是精巧独到的,受学生瞩目和欢迎的,是超越教师和挑战教材的。因此在这一方面我要进一步加强,还课堂给学生展示学生有个性的学习方式。 其次,圆柱高的概念处理不太清晰。主要是由于没有给学生确定圆柱高的定义之前课件出示了一条错误的高使得先入为主这样较易给学生造成错误示范。使我深深的感受到这部分设计的不当之处。 再次,课堂上评价性语言太少。教师应该关注每一位学生表现,重视教师评价对学生所起到的激励作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