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领袖1935观后感 领袖1935观后感 籍海娜 1935年10月19日,工农红军在经历了自成立以来最艰苦卓绝的挑战后,结束了两万五千里的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 曾经沧海,盛世与乱世,交错成历史的梦影。笼罩着葱葱郁郁的山川,回首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历史,令人感到无尽的苍凉和悲壮。 观看电影领袖1935后,我内心受到前所未有的感触,我从未感觉与毛主席离得如此之近,仿佛那一次次慷慨宣言,一次次成功的指挥就在眼前。 夕阳映着群峰攒聚的娄山关。 马蹄声碎,喇叭声咽。1935年2月25日傍晚,第二次渡过赤水河的中央红军在这个北距巴蜀,南扼黔桂的兵家必争之地取得了长征以来第一个大胜仗。 这一天,密集的枪声响彻
2、天险;这一刻,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湘江到高原。四渡赤水是逼出来的。湘江两个字,牢牢地刻在92岁的原红三军团老战士王道金记忆深处。第五次反围剿后被迫撤离苏区的中央红军,在湘江边遭遇了最惨烈的一战。王道金记得,120多人的连队,过江后只剩下一半;他还记得两岸的石头溅满了鲜血。 死者的鲜血终于引起了生者的反思。 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上,毛泽东被增选为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后,又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 危急时刻,曾被取消党和红军指挥权两年之久,甚至没有被列入长征最初名单的毛泽东,以正确的主张和力挽狂澜的气度赢得了党内的大多数人的支持,也在实际
3、上确立了自己的领导地位。 史家说,遵义会议在最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革命转败为胜的转折点。 但胜利并不是转瞬即来。被后来的军事家赞叹不绝的四渡赤水,并不是一盘预先布好的棋局,相反,它是被失利给逼出来的。 领袖1935这部影片着重讲述1935年初,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华北,民族内部矛盾上升之时,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冲破国民党蒋介石几十万军队的围剿,完成北渡长江,领导民族抗战的伟大转折,再现了万里长征波澜壮阔艰难卓越的历史画卷和英雄史诗。 总之,最令我震撼内心的那首诗是领袖1935留给我最深刻的印象。 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系部:信息工程系 班级:网工1601 指导教师:岳瑾明第3页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