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村离婚、外出打工家庭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报告第二稿立项号:ayjky142单位:韩陵镇中心校、东于曹学校地址:安阳县韩陵镇韩陵山邮编:455000时间:2014年11月农村离婚、外出打工家庭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期研究报告韩陵镇:翟永强 周彩霞【摘要】: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和行为习惯都是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关系和爱护留守儿童,注重心理健康教育,是保证其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怎样去关心和爱护及呵护他们,让孩子在爱的阳光下快乐成长及学习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教师必备的素养。【关键词】留守儿童 心理问题 关心爱护 健康发展农村离婚、外出打工的家庭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我们在201
2、4年5月申报的安阳市基础教育类重点规划课题。于2014年5月立项。2014年5月开题。自开展本课题工作以来,我们课题组织积极主动的开展专题研究和课题实验,和留守儿童群体紧密相连,关注这个特殊的群体,从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生活呵护、校园学习、习惯养成、兴趣培养等来关注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一、课题提出随着经济的发展,离婚家庭的增多、农民工家庭留守儿童渐渐成了人们关注的对象,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现代农村留守儿童主要存在两个方面问题,一是祖父母的溺爱,二是没有人管制的放纵,三生活习惯养成不好、心理健康缺乏。特别是留守儿童在学校的表现是:自卑心理比较普
3、遍,性格孤僻,行为怪异,逆反心理严重、行为习惯较差,普遍学习成绩低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各界的联系,特别是作为学校的教师,要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温馨的生活环境,像知时节的春雨,用真诚的爱去滋润每一个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田,用热情的火去点亮每一个留守儿童的心灯,指引孩子生命的航程,驱除蒙昧,收获希望,使他们的身心能够积极健康的发展,真正成为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协作组针对这样一个群体进行研究。二、本课题的理论依据素质教育的基本理论: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一个完整的人,要求学生要有健康的人格,对于中小学生来讲,健康人格的
4、培养,素质教育的成功实施,离不开良好习惯的养成,换句话说,要通过一系列良好习惯的养成才能培养出完整的人来。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新的课程改革向教育提出了面向全体的要求,要求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而留守儿童因其特殊的背景,成为木桶理论中最短的一块板,尤其要受到重视和关爱。构建和谐社会理论:建设和谐社会体现在教育上,就是要推进教育均衡化发展,就是要进一步扩大教育平等,而儿童的可塑性为这一目标实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三、本课题的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农村留守儿童的这一特殊群体大部分存在,能真实、全面地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学习、生活状态,了解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分析留守儿童长远发展,探索有效推进留守儿童教育、发
5、展的方法和手段,为学校和教育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背景资料和学术支持。首先,在农村教育基础薄弱而留守子女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形下,学校教育无疑要承担更大的责任,这对本来就步履维艰的农村学校教育而言,更是压上了一块大石头。师资素质、教育经费、办学条件等许多方面的落后,已经使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明显分化。对大量的留守子女如果不能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关爱,这部分学生势必要拉农村教育的后腿。针对留守子女家庭教育缺失,其监护人难以较好地履行监护责任的问题。可以肯定农村孩子中留守儿童的比例将越来越大,因而留守儿童问题给学校教育带来的压力将会不断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队伍只会扩大,不会缩小
6、。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必将是曲折而艰辛的,农民工及其家庭不可能在较短的时期内都能实现在城镇的定居。所以父母中的一方或双方与孩子长期分居两地的情形在中国社会将会长期存在。相应地,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不仅是个现实的问题,而且在将来也将越来越成为问题。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势在必行,具有现实意义。四、课题研究设计1、本课题研究目标 通过调查研究,深入了解留守儿童学习状况、存在问题及产生原因,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我校实际的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的新路子。重点是教育内容和方法的研究,构建一个适合农村留守儿童发展的教育模式,以指导本校的工作。通过研究与实践,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培养教师具有从
7、事心理辅导教育、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提升教师德育工作水平,进一步推动学校德育工作。通过对留守儿童的生活内容、方式及其特点的分析研究,找到一些有效的措施,纠正、排除、防止留守儿童出现心理、行为的偏差,使其健康发展,形成正确的道德规范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使他们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勇于参与和尝试学习活动、积极有效地投入学习活动中,提高他们的自信心。通过对留守儿童智能品质、情感品质、意志品质及其它足以影响整体素质发展的个性心理品质进行培养,使学生的个体与社会现实之间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关系。解决留守儿童的思想问题、学习习惯差和行为习惯差的问题。给他们温暖,养成良好的行为
8、习惯,让他们的生活充满阳光,热爱学习,成为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快乐的学生。2、研究对象农村离婚家庭、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五、课题研究的方法、途径和对策1、现状调查研究。通过本土、本镇、本校实际采取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班级学习生活,了解当前农村中小学留守学生品德、学习、生活现状及其心理特点;2、原因分析研究。(1)分析留守学生不良品德、学习、生活现象形成的原因。(2)分析留守学生良好品德、学习、生活现象形成的原因。(3)分析对留守学生品德、学习、生活教育产生影响的若干因素。3、个案研究。(1)对品学都存在问题的留守学生进行个案分析研究。(2)对品学兼优的留守学生进行个案分析研究。(3)通过对比以上
9、两种留守学生进行个案分析研究。4、对策研究。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已有的经验,指出当前农村中小学留守学生品德、学习、生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记录实验中的各种情况及数据,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不断总结,为今后的留守学生品德、学习、生活教育方案的形成提供参考。5、建立相应的措施和制度(1)建立留守学生个人档案,掌握其个人情况,尤其是心理现状。( 2)创建“留守儿童之家”,真情关爱,活动上优先安排,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定期对留守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3)设立亲情热线,班主任定期与留守学生父母及监护人进行交流与沟通。六、课题研究计划1、课题准备阶段。(2014年6月-8
10、月)(1)立案论证,制定并申报立项;(2)确立课题研究的机构,人员配置与具体分工;(3)制定计划、研究各层面具体工作,对课题组人员进行分层次的培训,对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爱心素养培养。2、实施阶段。(2014年9月-2015年4月)(1)确定本课题研究策略,让教师针对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习惯养成,学校教育进行关注教育、爱心教育。(2)对实验过程的管理和效果进行梳理。(3)开展各种爱心活动、趣味运动、感恩教育、学习测试、心理辅导等推动此项工作的开展。(4)在实施过程中,鼓励教师收集素材、图片、数据、视频资料、聘请专家讲座、收看网上专家解读、鼓励教师撰写心得等更深入有效的开展此项工作。3、总结评估
11、阶段。(2015年4月-2014年5月)整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材料,全面总结研究性成果,并将成果论文、课件、作品等各类成果汇编,写出课题结题报告。七、中期研究成果2014年5月至12月进行了该课题研究的第一阶段。几个月过去了,这一阶段的研究取得了明显的成果,建立完善了“教师以爱育爱、以情感感化教育、以留守儿童参与的”模式教育理念,使留守儿童本身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学会了自信、自立、自强的信心,把父母不在身边的现实看成是对自己的锻炼和考验,学会正确应对挫折和逆境,培养坚强意志,为自己树立了目标,培养了多种兴趣,端正了学习态度,能与老师、同学接触,主动与爷爷奶奶沟通,提高自己的独立性,坚定性和自制力
12、,从而使自己能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八、课题继续研究工作 “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重要的社会问题,关系着留守儿童成长健康的发展,锻炼学生的品质、意志等,我们会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做下去。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加快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具有重要意义。虽然我们在留守儿童工作上做了一些工作和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关爱工程是一项长期的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作,我们只有不断的思考工作中存在的新问题,探索新方法,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学生,服务于社会,使我们的工作更有意义。我们相信,我们一定会继续努力,强化措施,创新工作方法和理念,不断把此项工作推向深入,为实现学生的健康幸福的成长目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