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二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课例评析以黄华老师执教的声音是什么为例王 雷 南通市新桥中学 东洲中学实践的“情智课堂”完美地体现了“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的课改要求。黄华老师能充分以实验为基础,以情感为纽带,以思维为核心,以认知为主线,以发展为目的,通过多种符合学生学习心理特点和接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创设,赋予物理学习以生活情趣,让学生充分感受着物理学的趣味,把学生引入到一种人人参与、个个投入的学习状态,让学生在课堂上做、说、听、议、思完全融入学习行动中。学生在“做”中“学”,知识体系自然生成,整堂课亮点纷呈,持续激发着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完成了学习任务。一、教师:教学理
2、念新,引导自如,指导到位 黄华老师的基本功扎实,形体语言亲切、自然,口头语言流畅、幽默。问题设计有技巧、有深度、有广度,营造了积极、和谐的教学氛围和平等、民主、自由的师生关系,很好的实现了教师角色的转变,为教师指导下学生自由地对科学的实验和知识探究作了很好的教学铺垫。我们知道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最难的是指导的程度,指导过多,探究形同虚设,所谓假探究;指导过少,学生手忙脚乱,摸不着头脑。本课中,她对每一个探究活动的给予了恰如其分的引导和指导,“引导自如,指导到位”正是本课的最大亮点。1、教材处理,科学合理其一、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本节课涉及声音的产生、传播、声速、声波和声音具有能量等5个知识点
3、,其中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是重点,在这两部分用时最多,花大力气进行重点探究和深入广泛的交流;如:对“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这一概念的建立,教者不惜耗时13分钟之多,让学生从探究中来,回到体验中去,自然生成,合理得当。而在声音是一种波、声速、声能方面用时较少。从教学艺术角度讲,需要让学生发现、探究的概念,教者重在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实验、自己描述、自己分析,如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需要让感悟、体会的知识,教者重在让学生体验。如: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的“衣架”实验,教师没有再花时间要求学生设计,直接指导介绍实验方法,节省时间。可见,教者在该花时间的地方不吝啬,不需要花时间的地方不浪费,有效提高了课堂教
4、学效率。其二、难点突破,方法巧妙。作为本课的两大难点:一是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何为“振动”,如何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振动”,继而得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教者大胆放手,让学生用身边的简单器材进行全开放式的摸索,体验、感悟,并通过师生广泛的交流得出结论。另一难点是“声波”,又是本课必须了解的知识点,教者则巧妙地利用了多种媒体相结合,通过“观看水波图片了解波,用弹簧实验演示纵波,用图片解说声波”等手段,对“声波”进行了合理的迁移,用时不到两分钟,有效地突破了这一难点。2、实验设计,简便易行如何学习物理?物理课与数学课、小学科技课有什么区别?这是教师在学生开始学习物理过程中,必须让学生潜移默化
5、去领会、去体会、去感悟的。也就是说,教师在物理的起始课堂教学中,上出物理课的特色尤为重要。与数学学习最大不同是,物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得出相应的概念或规律的。与小学科技课最大的不同是,物理课不仅要“看”和“做”实验,还要“想”。“手脑并用”是物理课的特色,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思维、动作思维是物理特有的一种思维形式本课的实验设计合理,探究器材多为学生身边的器材,简便实用。全课以实验和体验活动贯穿始终。在声音的产生这一环节共进行了:让纸发声就有效的引发学生用六种以上的方法去发声、敲音叉、敲鼓、敲锣等,在声音的传播环节进行了“衣架传声、水中敲石头、真空铃等,在声音是一种波环节演示了弹簧波,在声能
6、环节进行了“声波吹灭蜡烛”实验。粗略统计,这节课共完成了10多个实验,学生动手体验的实验也穿插其中,师生合作“使用集气瓶,通过抽气筒抽气和放气的过程,能够明显感觉声音的强弱变化”。实验器材大多数就地取材,利用随手可得的物体进行实验,实验效果明显,极具说服力。3、概念建立,科学严谨“声音是振动产生的”是本课的重点,学生通过大量的探究活动寻找着发出声音的办法,黄老师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机智地将学生的实验习得作出梳理,迅速归纳出学生的实验“甩、弹、揉、吹、撕、拍”等,板书出这个动词其实正巧妙地暗示着学生:物体发出声音时,发声体在“动”。这样自然过渡到的下一个问题:“物体发声和不发声时有什么区别?”学生
7、得出“动”的概念。此时,教者进一步设计了:感受声带发声,让学生手摸在正在发声的喉结附近体验有“麻”的感觉,得出“振动”这一结论。多数老师到此就会通过反复的说教和训练来让学生死记住这一结论。但本课中,黄老师则层层深入,穷尽到底,因为尽管结论得出,但此时的学生并未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振动,多数会把“纸的晃动”当成“振动”,这种概念不仅不深刻,也是不正确的。为此,如何把学生概念中可能存在的“伪概念”真正走向科学,教者又精心组织让学生设计“放大鼓面的振动”实验,精心设计“摸音叉感受振动、用音叉击水”的学生活动,让学生观察和体验发声的物体在“振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已经初步体会到发声物体的振动,不是平时看
8、到的跳动、摆动等,而是肉眼看不见,但能让手感觉到“麻”的往复运动。到此,应该说,何为振动的难点已经突破,这一环节可以结束。但是这里教者又设计“敲锣让学生去摸:手摸感受到振动,振动停止声音也会停止”的实验,再一次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出的。这样,整个概念建立的过程,让学生通过充分的体验得到真感受,流畅、自然,体现出真探究。二、学生:学习兴趣浓,主动热情,手脑并用新课程的理念之一就是注重课堂上学生的主动性激发。也是东洲中学实践的“情智课堂”的理念。本课中,学习的学趣被有效激发,投入的情感被充分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全神贯注于整课的学习之中。1、情绪饱满,贯穿始终这是一节以“情”生“情”
9、的典型课例,这里的“情”,前者指老师的情感,后者指学生的情感。是指教师营造情感氛围,形成学生学习心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成功感,让他们在良好的情绪状态下学习新知识,收获新智慧。本节课中,每一个结论的得出之前都是来自学生积极的思考和广泛的交流,并将自己的想法设计实验并进行探究和体验。可以看到,整节课中,学生一直处于积极的乐学状态,始终能主动积极地全员投入到探究活动中,无论是组内合作还是组间交流,全体学生的面部表情都充满着对学习的渴望,对探究的乐趣;更难能可贵的是同学间表现出的对他人的关注,当其他同学回答问题时,都能认真的倾听并不时发出会心的微笑和合理的附和;在实验过程中,常见学生站起来或
10、离开位置,这是学习认真投入、积极参与的佐证。2、思维积极,思路开阔“情智课堂”的另一理念是以“情”启“智”, 这里的“情”一方面的指向是“情境”,这是教师创设出学生易学乐学的“物理情境”,以“具体情境”作为学生学习的“路径”,引发学生思维,启迪学生“心智”。另一方面的指向仍是情感,亦或是非智因素的培养,帮助学生培育起积极的学习情感和昂扬的学习斗志投身到学习中去从而达到智力开发的目的。学生感受完3首“优美沧桑跃动”的乐曲后,情绪得到有效张扬,学生表现出“我要学”的积极状态,当教师要求学生利用桌上的纸、橡皮筋、石头等器材,提出“你能用多少办法让物体发声”,面对这一开放性的实验,学生跃跃欲试、群情激
11、昂,仅用“一张纸”,学生就能做出近十种方式使其发声,足可说明学生的思维被激活,思路被打开。又因使用的器材简单且是身边常见的东西,学生倍觉亲切。学生自主思考,并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全班交流,交换思路,分享思想,碰撞智慧,生成新知。这是真探究。正因其“真”,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3、积极合作,展示踊跃情智课堂还要求:教师要能通过自己“情智”调动学生思维,而且更要调动学生“情智”,带动教师跟进学生思维,实现师生“情智共生”的理想教学。这要求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把自己当成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把学生当成学生;把自己当成自己。为此,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并进行积极
12、的展示和交流才有可能实现教学目标。本课中,教者给出了:怎样能看出“振动”?就有三个学生用了三种方法走上讲台进行展示,尽管有些方法不尽如人意,教师仍然鼓励学生大胆地展示出来,在第二位学生用“米粒”跳动已经看出明显效果后,仍给第三个学生“用气球放大鼓面振动(效果不明显)”的设想上台展示的机会,这一环节充分体现教者对学生的尊重和保护,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去比较实验效果,又巧妙地将“如何优化实验”从方法论上对学生进行了有效的暗示。我想,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以生为本”的课堂。三、师生:情感交流佳,气氛融洽,互动高效在本课同样可圈可点是师生的情感交流,这节课也是有极有特色的,也正影射出情智课堂追求的基本理念,
13、这节课在教者的调动下,学生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课伊始,趣已生;课正行,趣正浓;课已毕,趣犹存”、学生始终处在乐学的状态下“摸索、探究、悟理”。如在本课中有一个细节,研究“衣架传声”活动中,让学生动手实验,感受声音在空气中传播与固体中传播的区别。并且,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增加了一个细节的体验:让同伴捏住细线,还能听到声音吗?教师期待的只是“捏紧了就听不到了”这一答案,但两组学生交流都得到了“捏松一点可以听到一点声音,而捏紧了就听不到了”,这反映了课堂气氛融洽,体现师生平等。同时,这一细节的增加,也体现了教师对物理概念教学的科学严谨不难看出,整堂课气氛活泼有序,教师调控能力和应变能力强、富有激情。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主地获取知识,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出教学表演的“舞台”,成为学生活动的“导演”,敢于让学生探索、体验,给了学生以最大的自由运用和探索规律的开阔地带。体现学生主体和教育自由的人才培养新观念。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本课中“衣架传声”实验中,学生的结论多了“捏松一点可以听到一点声音”,对这一结论的处理,如果黄老师进一步阐述:听到声音说明线仍在振动,捏紧一点则会阻止线的振动,所以就听不见声音了。这样就回归到“声音是如何产生的”这一本质原因,这样可以引导学生从声音产生的本质来认识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从而实现前后贯通,用新学知识解释真实现象。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