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六单元 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单元教材简析一、 教材内容说明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基本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以及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和整十数;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另外,还有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题。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是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以及乘、除法的基础。因此,这部分内容学习的好坏,将对以后计算的正确和迅速程度产生直接影响。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不仅利于学生在用数学中进一步领会加、减法的含义,而且还可
2、以为今后发现和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二、 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三、教学重难点本单元的计算是教学的重点,其中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计算是教学的难点。四、 教学课时 七课时第一课时一、 授课课题: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二、 教学内容及说明内容: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56页、第57页例1、“做一做”及练习十第1至3题。说明:例题1用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运花的具体情况。画面生活气息浓厚,吸引学生进入情境。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与10
3、以内加、减法基本相同,只是计数单位不同,这里以十为计数单位。这样安排,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的认识,为以后学习任意两个数相加、减打基础。三、 教学目标及说明1、 运用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2、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计算能力和动手能力。3、 培养学生自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说明:学生以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和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本节课重视学生在操作中体验整十数加减转化成10以内加减的过程。四、教学问题及说明:根据学生的情况,学习本部分的内容困难不大,但是要注意提醒学生这是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在计算时书写要认真,
4、不能把0写漏,教学时把握好整十数加减转化成10以内加减的过程。这是一个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四、 教学过程设计(一) 基本流程复习练习探索新知巩固应用思维训练(二) 问题及例题教学时利用知识的迁移,让学生明白新知与10以内加减法计算基本相同,只是计算单位不同。计数单位是个逻辑性很强的知识与学生年龄特点不相符很难接受这是一个教学问题。1、 复习练习口答下面各题(1)80里面有几个十?(2)50里面有5个几?(3) 几里面有7个十?(4) 6个十是多少?2、探究新知 问题1:从这幅图上,你能看到什么?【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说话能力,为学习新知做铺垫。(师生活动):
5、生汇报:苗圃里有黄花20盆;紫花30盆,红花10盆。问题2:看这些花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设计意图】:通过讨论,让学生认识到,一幅主题图,可以提出不同的问题。(师生活动):全班交流,教师板书。(1) 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2) 红花和紫花一共有多少盆?(3) 黄花和紫花一共有多少盆?问题:3、你能解决我们所提出的问题吗?【设计意图】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师生活动):想要知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就用10+20,或20+10问题4:10+20等于多少?你是怎样想出来的?【设计意图】这是本节课的重点,让学生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来回答。(师生活动):(1)数的方法:10、20、30。 (2)
6、计算的方法:因为1+2=3,所以10+20=30。 (3)数的组成:10和20组成30。(4)用十作单位:10里面有1个十,20里面有2个十,加起来一共是3个十。(5)摆小棒:先摆一捆小棒,再摆两捆小棒,一共是三捆小棒,所以10+20=30。师: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方法,真了不起!还想不想继续学习关于整十数的计算呢?问题5:工人叔叔说:布置花坛还需要紫花,我要搬去10盆。小朋友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设计意图】通过叔叔的提示,再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师生活动):还有多少盆花?问题6:怎样列式?【设计意图】让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师生活动):30-10=20(盆)3、巩固应用3+2= 4+5= 6-2= 9-3=20+70= 30+10= 70-10= 40-20=30+50= 70-40= 80-70= 50+50=4、思维训练今天我们学了什么?高兴吗?【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概括所学知识的能力。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3、巩固应用3+2= 4+5= 6-2= 9-3=20+70= 30+10= 70-10= 40-20=30+50= 70-40= 80-70= 5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