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年第 期 南亚研究季刊 总第 期 美日印澳经济冷战思维挑战“一带一路”倡议的现状、动因与应对建议钮维敢 刘蔓 【内容提要】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就受到美日印澳等国的关注、敌视和经济冷战思维外交的战略围堵与遏制。美国等西方国家挑起并进一步升级经贸摩擦,不断加强对中国的遏制、敌视和剿杀,妄图通过这种方式来延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处于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军的重要阶段,中国的经济发展也进入了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期。在这样的历史变局下,思考如何应对美日印澳经济冷战思维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挑战,对更好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与
2、现实意义。【关 键 词】冷战遗留视角;经济冷战思维;“一带一路”倡议;美日印澳【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一带一路”倡议以欧亚大陆及亚非海路为主线性依托,进行辐射型延展,为众多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一全球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深受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欢迎,得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一带一路 遭遇的冷战思维挑战及应对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现为北京建筑大学引进一级学科带头人、教授、国际关系专业博士、硕士生导师;南京大学、中科院两站博士后研究经历、美国威尔逊研究中心访问学者。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国家
3、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科研助理。美日印澳经济冷战思维挑战“一带一路”倡议的现状、动因与应对建议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认可,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然而,“一带一路”倡议也面临众多威胁和挑战,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美国领导的资本主义阵营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冷战思维挑战,包括政治冷战思维、经济冷战思维、意识形态的敌视等,而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经济领域的冷战思维挑战,严重影响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践进程。美日印澳四国单独或联合在经济领域多方位遏制“一带一路”倡议,不时挑起经贸争端,严重威胁中国内外经济战略的安全。可以说,经济冷战思维的挑战已经成为“一带一路”倡议面临的重要难题,如何科学地认清美日印澳经
4、济冷战思维挑战是保障“一带一路”倡议安全实施的前提。一、既有文献回顾及述评近年来国内外学界关于美日印澳经济冷战思维对“一带一路”倡议挑战的相关研究主要从“一带一路”倡议和经济冷战思维两方面展开。一是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研究。十年来,国内外学界对“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背景、内涵、目的、经济影响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形成了丰硕成果,为本选题的研究提供了大量学术铺垫的前期研究材料。“一带一路”倡议是对古丝绸之路、对过去国际合作模式以及传统海洋型全球论的超越,主张“开放、包容、共赢”,是全世界共享的经济策略。在目前的文献中已经有个别学者在肯定“一带一路”倡议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间接提及过“一带一路”倡议
5、也遭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大国的经济冷战思维挑战。美国对“一带一路”倡议进行概念炒作和政治抹黑,将“一带一路”倡议等同于“中国版马歇尔计划”“债务陷阱论”“经济威胁论”“产能污染论”以及“抢夺饭碗论”等。日本、澳大利亚卢芳华:“从丝绸之路到 一带一路:历史传承与中国方略”,思想政治课教学,年第 期,第 页。,“,”,金鑫:“天容海色本澄清 驳斥西方抹黑 一带一路 的几大论调”,红旗文稿,年第 期,第 页。和印度也在不同程度上响应和支持美国的话语污名,这导致国内外不少民众存在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曲解和误读。二是关于经济冷战思维的研究。从总体上看,学界已经对经济冷战思维有所关注,并且在现有文献
6、中或多或少有所提及。“经济冷战思维”一词由美苏冷战时期时任美国驻苏大使威廉哈里曼()首次提出,指将经济作为外交工具来取得政治和外交同等效果的一种思维方式。有学者关注到“一带一路”倡议在推进过程中遭遇来自美日印澳的经济风险挑战与冷战思维有关。年 月美国国会众议院情报委员会对中国企业华为与中兴展开调查,认为其对美国民众进行间谍活动,威胁到美国国家安全。有学者认为这一举动折射出美国对中国的经济冷战思维,美国认为自己越来越感受到中国经济崛起带来的压力与挑战。这些观点对本选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借鉴和指导。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对“一带一路”倡议与经济冷战思维所做的研究虽然成果较丰富,但未形成系统化的专题研
7、究,对经济冷战思维的研究也需要进一步强化。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一带一路”倡议遭遇美日印澳经济冷战思维挑战的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构建分析经济冷战思维的理论框架,将“一带一路”倡议与经济冷战思维结合起来,揭示美日印澳具有经济冷战思维的动因,进而为我国提出建设性的应对举措,为未来“一带一路”倡议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参考。二、美日印澳经济冷战思维挑战“一带一路”倡议的现状(一)曲解“一带一路”倡议的真实内涵“一带一路”倡议是新时代中国外交的重大举措,中国据此与许多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组织签订了相关协议,合作伙伴已延伸至世界各地。可以说,“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中国与世界贸易合作、投资交流的重要渠吕桂
8、霞:“中国与太平洋岛国的 一带一路 合作及未来前景”,人民论坛学术前沿,年第 期,第 页。沈志华、冯小桐:“美苏冷战起源的经济因素”,当代中国与世界,年第 期,第 页。刘锐:“警惕经济冷战思维 反制 华盛顿墙”,中国中小企业,年第 期,第 页。美日印澳经济冷战思维挑战“一带一路”倡议的现状、动因与应对建议道和平台。“一带一路”倡议强调“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主张全球各国合作抗击新冠疫情,恢复经济的健康平稳发展,为后疫情时代各国经济复苏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然而,美国等西方国家中部分人怀疑这是中国的“掠夺性经济活动”,企图对合作国家进行“经济侵略”,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对其他国家形成的强大吸引力
9、和影响力对美国国际政治地位和经济发展构成了威胁。美国等西方国家利用自身强大的话语权优势制造舆论,攻击抹黑“一带一路”倡议,宣扬“债务陷阱论”“经济威胁论”“产能污染论”“抢夺饭碗论”等论调,蛊惑人心,破坏中国国际形象。例如“债务陷阱论”指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进行基础设施的大量融资,使参与国承担无法偿还的巨额债务,并借此来向参与国施压,从而达到控制对象国、谋取自身利益的目的。其实国家之间的债务问题是比较普遍的经济现象,但是美国等西方国家故意将经济上的债务问题与政治问题相混淆,构陷出所谓的“债务陷阱论”,宣扬中国通过制造“债务陷阱”损害他国主权利益,破坏美国领导的世界秩序。美国等西方国家之所以
10、极力鼓吹“一带一路”倡议是“债务陷阱”,目的在于维护自己在地区或者全球的霸权地位。一些追随美国的西方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影响力的日渐增强惶恐不安,担心按照目前的发展势头,不久中国就会取代美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最终会对自己国家的稳固造成影响。(二)出台“一带一路”倡议的经济替代方案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中国在非西方世界的影响力与日俱增,美国等西方国家为遏制中国不断扩大的影响力,开始加强自身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与中国抗衡的能力。西方国家针对前文论述的“不公平”现象提供更优选择,来保护自身及伙伴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经济利益。从 年至 年 月,美国先后出台三个针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美国版“一带
11、一路”倡议替代方案:年特朗普总统时期,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联合提出“蓝点网络”计划,这是美国“印太战略”的辅助计划;年,美国在七国集团峰会上提出“重建更好世界”计划;年 月底,美国再次在七国集团峰会上提出所谓的“全球基础设施和投资伙伴关系”计划,这一新的倡议将涵盖全球基础设施、卫生健康和数码基,“,”,:,础设施。上述美国等西方国家提出的三项“一带一路”倡议替代方案,到目前为止都没有真正落实。这些计划看上去很美好,但由于缺乏具体的实施方案目前都收效甚微,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对“一带一路”倡议产生了消极影响。第一,动摇了各国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性。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美国等西方国家就没
12、有停止过对其的舆论攻势,再加上提出了替代性计划,一些沿线国家开始思量是否要和“一带一路”倡议继续合作,出现了合作积极性不高、合作不够深入等问题。比如印度更愿意与美国合作推进“蓝点网络”计划,将其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替代计划。“蓝点网络”计划会压缩“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空间,使一部分想要参与其基础设施建设的国家放弃一些合作项目。第二,在经济上对“一带一路”倡议形成了对冲压力。美国等西方提出的替代计划与“一带一路”倡议在某些项目上形成竞争态势。如孟加拉国规划部长曼南()认为,“获得中国之外的基础设施发展资金,对我们来说是个好机会”。其实美国等西方国家并不是真的想要援助发展中国家,而是借助一些不切
13、实际的计划破坏和干扰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进程。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再以零和博弈、单边主义和冷战思维来制定大国外交政策,是完全不合时宜并且不利于大国外交合作的。更何况在全球新冠疫情的影响下,中国积极同“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开展疫苗合作,持续为全球抗疫作出积极贡献,助力消除“免疫鸿沟”。美国等西方国家应该极力寻求合作的可能性,共抗疫情,为世界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三)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贸易及投资遏制“一带一路”倡议是合作发展之路,贸易投资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蓝点网络”计划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实施方案、缺乏资金支持等,在实践上往往事与愿违;实际上也没有具体的方案,也无资金铺垫,仅仅是一项
14、遏制“一带一路”倡议的对抗性策略;“全球基础设施伙伴关系”的定位,实际上仍然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替代计划。该计划看上去很美好,但本质上和“蓝点网络”计划、“重建美好世界”计划一样,并没有落地的基础性经济支撑材料,更像是一张空头支票。,“,”,“,”,:,美日印澳经济冷战思维挑战“一带一路”倡议的现状、动因与应对建议倡议的重要内容。美日印澳采取多种措施对“一带一路”倡议展开贸易胁迫和投资遏制,企图通过经济方式阻止中国在全球经济影响力的上升态势。美国挥舞关税大棒,实施贸易保护主义,对华启动一系列贸易调查和贸易救济措施,向中国加征关税,对华发起“舆论战”,抹杀“一带一路”倡议的成就,利用疫情造谣各种
15、阴谋论,如“中国病毒论”“口罩外交”等。加快和中国的“经济脱钩”“科技脱钩”“金融脱钩”,阻止高新技术及其产品进入中国,打压中国抖音、微信、华为等,进行清网行动。美国单方面挑起贸易争端和摩擦,无视中美贸易为美国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是站在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的角度看待中美贸易问题。近年来,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保护主义再次抬头,采用高规格安全与技术标准来构筑技术贸易堡垒,加强对外国投资遏制,“一带一路”倡议投资面临严峻的挑战。譬如,美国限制美企投资中国科技企业,以所谓的“国家安全”为由对中国企业进行限制和制裁;日本提出了构建“高质量基础伙伴关系”,在基础设施投资领域实施对抗“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措施
16、,与“一带一路”倡议形成了竞争态势,甚至有可能阻碍中国在海外推进基础设施的投资与建设进程;印度政府发布了 综合外商直接投资政策,收紧来自与印度接壤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标准,规定任何有陆地边界的国家在印度投资必须得到联邦政府的批准;澳大利亚联邦政府近年来采取了多种措施减少中国在其国内的影响力,从 年到 年以来,澳大利亚以所谓的“国家安全”为由拒绝了十多个中方赴澳投资项目,中方企业对澳大利亚投资自 年起就连年下降,年投资额较 年下降。(四)四国遏制的合流之势“一带一路”倡议使美日印澳四方利益诉求的重叠性再次凸显,四国遏制中国的合流成为必然逻辑。在美国升级对华打压力度的大趋势下,作为美国盟友及合作伙伴
17、的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亚为了自身安全和利益谋求在某种程度上会选择追随美国。面对 世纪最严峻的地缘政治经济挑战,“,:,”,:,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年 月 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年 月 日,:,年 月 日。美国通过拉拢盟友国家,组建排他性的资本主义阵营,促进现有联盟体系的现代化,并构建新的针对中国的国际联盟与伙伴关系。在经济上,日本推动成立“日美澳印基础设施合作伙伴关系”,在发展中国家推动“高透明融资”,与美日澳“蓝点网络”计划以及七国集团()“重建美好世界”()对接并联手,合力制衡“一带一路”倡议。在政治和安全上,日本积极参加美国“印太战略”的核心框架 美日印澳“四边机制”(
18、)不断为美国加强同盟体系,和美国一起干涉中国南海、香港、新疆、台海问题等。以美国为首的“泛西方阵营”固守冷战思维,大搞排他性、对抗性的“小圈子”,人为制造对立,炒作涉疆问题,借人权问题阻碍中国发展,维护自身霸权。美国持有冷战思维,拉拢日本、印度、澳大利亚三国搞“小圈子”,针对中国意图明显,这其实都是冷战思维的产物和零和博弈的工具而已。三、美日印澳经济冷战思维挑战“一带一路”倡议的动因(一)历史原因恩格斯曾指出“历史的合力”理论,任何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美日印澳经济冷战思维挑战“一带一路”倡议也是各种历史及现实因素“叠加”构成的现象。美国对华贸易战的冷战遗留因素冷战时期美苏
19、两国形成了一种特定的思维模式 “冷战思维”,这种思维就是在各个领域都要追求输赢,并不存在合作的可能性。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将自己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强加给其他国家和民族,并且不断宣扬“中国威胁论”,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军事、高新技术等领域进行抹黑和歪曲,目的就是维护自身的霸权地位和强权政治。在经济上,冷战时期美国对苏联实行产品出口管制、加强控制高新技术的孟晓旭:“国际变局下日本的战略走向与中日关系”,东亚评论,年第 期,第 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年,第 页。孟献丽:“中国威胁论 批判”,马克思主义研究,年第 期,第、页。美日印澳经济冷战思维挑战“一带一路”倡议
20、的现状、动因与应对建议转移、操控原油价格等。如今美国为维护经济霸权,对中国加征关税试图缩小对华贸易逆差。在政治上,冷战期间美国根据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将世界划分为“民主政体”和“非民主政体”,“民主政体”和美国站在一起形成同盟共同对抗“非民主政体”。在今天,美国依旧以意识形态来划分世界。这与美苏冷战时期的两大对立格局有异曲同工之意。在技术上,美国总统拜登签署 芯片与科技法案,意在通过打压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来遏制中国发展。冷战结束了,但美国的国际秩序观念决定了其战略思想还停留在冷战时期。美国信仰“霸权有益论”,认为只能存在一个主导国家才能保证世界秩序稳固,而这个领导者非美国莫属。美国已经习惯用冷战思
21、维来看待崛起国家,当然也包括中国。中美两国的贸易逆差也只是美国挑起中美贸易战的借口,背后隐藏的是一些迷恋冷战思维的政客通过意识形态博弈让美国利益最大化的幻想。中日贸易摩擦的冷战遗留因素日美同盟是冷战期间美国在亚太地区对抗苏联威胁的重要堡垒,是冷战遗留的重要产物。日美同盟是美国出于自身战略的需要,也是日本为寻求美国大国军事保护的战略安全需要,是日美基于双方的相互需求而形成的军事同盟。进入 世纪,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美日再次考虑强化和升级两国同盟关系。美国认为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成为其在亚洲地区的潜在威胁,为了维护自身在全球的领导地位美国不允许任何大国有挑战它的力量。因此,日本作为美国冷战时期的传
22、统盟友就成为对抗中国发展的战略筹码。对日本来讲,一方面可以继续依赖美国保证自身在军事领域的安全,另一方面可以限制中国在东亚地区的发展。日本冷战思维顽固不化,在日本制造“中国威胁论”等各种舆论,展人民网:“人民日报人民要论: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宏观分析”,年 月 日,:,年 月 日。薛静、陈琪:“美 印太战略 是冷战思维和殖民主义再现”,年 月 日,:?,年 月 日。谭培文、谌尧:“论中美贸易战隐藏的意识形态博弈”,广西社会科学,年第 期,第 页。杨扬:“日美同盟的调整与中国外交的战略选择”,国际关系学院学报,年第 期,第 页。张薇薇:“美日同盟的新一轮强化:内容、动因及前景”,美国研究,年第 期
23、,第、页。开对中国的竞争。美国将中国定位为“最大的竞争对手”后,日本紧随美国加快“助美制华”的脚步。例如,当中国就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窜台一事做出严正声明以及反制措施时,日本却配合美方并联合七国集团的其他成员发表所谓的“涉台外长声明”,严重践踏中国的底线,破坏中日友好健康发展的根基。日美同盟作为美苏冷战的遗留产物并不曾因冷战终结而消失,反而在冷战后经过日美两国的不断调整和优化得到了强化。冷战结束后日美同盟政策的调整主要针对中国,这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带来了重大的挑战。中国方面要冷静对待,积极寻找契合点,加强中日战略对话,日本要端正自己的中日关系观,摒弃“日美关系重要,日中关系次之”的错
24、误思想,放弃“经济依靠中国,安全依靠美国”的思维方式,和中方相向而行。中印两国贸易摩擦的冷战遗留因素冷战时期的中印关系经历了三个阶段:年是蜜月期,在此期间,两国签订了和平共处的条约,领导人也互访频繁。由于 年的“西藏事件”和 年的边界战争,中印两国关系陷入僵局,边境问题更是成为中印政府和人民十分关心的重要问题。中印关系出现明显改善是在冷战结束之后,两国的立场和政策协调性增强,由此两国在经贸、政治以及人文等方面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但是中印边界争端依旧是两国最大的矛盾,至今仍未得到解决。中印摩擦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带一路”倡议对印度在南亚的实力构成了挑战,因此印度在对华政策上尤为谨慎。印度将
25、南亚以及印度洋地区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对此区域高度警惕,排斥外部力量的进入,而“一带一路”倡议受到巴基斯坦、孟加拉国、阿富汗等国的强烈欢迎,双边经济合作进一步拓展和深化。阿富汗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和枢纽,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中具有重大意义。自孟加拉国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已经实施了多个相关项目,孟加拉国电力系统升级和扩建项目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为孟加拉国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促进了孟加拉国社会经济发展,改善了民生。随着“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推进,中国在南亚地区的影响力逐步提升,印度方面认为自己在南亚的领导地位受到了威胁,因此将中国视为印度在南亚地区发展的最大威胁,不仅拒绝参加“
26、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而且还积极参与美国主导的“印太战略”,视中国为实现印度“大国梦”的重要挑战。印度频频制造贸美日印澳经济冷战思维挑战“一带一路”倡议的现状、动因与应对建议易摩擦成为中印双方深化合作的绊脚石,一直以来企图单方面限制中国对印度的出口来保护本国产业发展,频频向中国发起贸易调查,影响两国正常合作发展。澳大利亚对华贸易战的冷战遗留因素二战后,美国在亚太地区构建了同盟体系,推行遏制战略,美澳同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近年来美澳同盟积极主动参与推动“印太战略”,遏制围堵中国。美澳同盟的形成、发展和特征与亚太地区的冷战有密切的联系,而中澳贸易战的爆发与美澳同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首先,
27、在经济上,近几年中澳关系进展非常不理想。中国与澳大利亚之间存在矛盾,是因为澳大利亚一些政客基于冷战思维和意识形态的排他性,将中国视为本国发展的主要威胁,选择追随并采取行动配合美国的“印太战略”。其次,在外交政策上,中澳两国建交以来双边关系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发展态势。但是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对中澳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国内的“中国威胁论”被再次炒作起来,针对中国意图明显。澳对华政策逐渐转变为“防范”与“制衡”。最后,在价值观层面上,可通过各国政府发表的文件、声明以及领导人讲话等,考察各国对华合作原则、具体议题的认识是否与美国一致;在政策行动方面,衡量指标主要涉及“独自开展与美国目标一致的行动”“为美
28、国的行动提供便利”和“开展联合行动”三个内容。综上所述,美日印澳四国对华贸易摩擦都有冷战遗留的因素,冷战结束虽历时已久,但四国的冷战思维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主旨未曾改变。(二)现实原因 中国综合国力的持续上升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引发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担忧。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无法撼动其超级大国地位的霸权国,并且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世界上也不曾出现可以与美国综合国力相抗衡的具有对称性力量的国家。中国经过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和实力不断提升,那朝英:“近几年澳大利亚的中国研究评述”,国外理论动态,年第 期,第 页。宁团辉:“政党政治与澳大利亚对华政策的转变”,国际政治科学,年第 期
29、,第 页。李航:涉华问题上美国亚太盟国对美国追随程度的差异性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外交学院,年,第 页。加上“一带一路”倡议推行十年的建设,在各领域不断缩小与美国的距离,逐渐成为可以与美国对抗的多极世界中的重要一极。西方观察家和战略界普遍认为:“中国作为一个不断崛起的大国,除了在全球平台上积极扩大其外国影响力,还以其快速增长的经济实力、广泛的国际投资、新兴的军事实力和先进的技术来检验现有的全球秩序。”其言外之意是,中国数十年的迅速发展以及经济实力动摇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国际权力根基;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势必会带来军事力量的增长,因此对美日印澳的影响和威胁也会增大。从美国的思维逻辑来看,中国的快速
30、发展威胁到了其全球地位,中国继续保持经济和军事优势可能会迅速在短时期内获得在印太地区的绝对领导地位,进而在全球范围内占据主导地位。实际上“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带来的利好是有目共睹的,相关国家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个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为构建开放、包容、惠普、平衡、共赢的新型经济全球化作出了重要贡献。西方社会对自身必须直面中国的多方面挑战尤其是经济挑战。西方霸权模式的逐渐衰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冲击下,世界局势“东升西降”所产生的持续压力,致使中美两国的结构性矛盾更加凸显。西方国家自 年之后逐步衰落,亚洲国家利用自身独特的发展模式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31、世界正在由东方重新定向。美国基于霸权护持的焦虑心理,竭力将中国定性为“主要战略竞争对手”,并在经贸上对华进行施压。随着新兴国家和一大批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西方国家深陷多重困境且经济发展疲态尽显。全球经济重心和影响力重心快速东移,国际力量对比东升西降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但西方国家仍盲目陶醉在自己即将消失的安全地位中。西方模式的确正在面临二战以来最严重、最全面的挑战。西方模式在全球吸引力逐渐衰落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英 尼尔弗格森:世界战争与西方的衰落,喻春兰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年,第 页。李强:“西方模式是否正在走向衰落”,探索
32、与争鸣,年第 期,第 页。美日印澳经济冷战思维挑战“一带一路”倡议的现状、动因与应对建议在政治领域,美国的民主制度模式信誉丧失,弊端暴露,民主机制失灵。过去近十年来西方国家的民主质量就处于持续倒退的状态,大多数美国人也对美式民主不满。在经济领域,西方国家经济相对衰落,政府债务巨大并且不断增长。在文化上,西方精神文化的衰落,使美国公民不相信他们的政治机构,也不会相信任何人。在治理模式上,美国的资本导向在这次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治中显露无遗,开始对西方治理理念产生质疑。在这次疫情中,部分西方国家没有跳出零和博弈和冷战思维的怪圈,将人类遭受的这场疫情当作是守成大国打压新兴国家的重要契机。世界多极化的步
33、伐不断加快,新兴国家发展正在经历重要的历史机遇期。新兴国家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全球化发展带来的技术变革,世界生产力分布发生巨大变化,因此即将到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为新兴国家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性机遇。以获取实利为驱动的战略追随日印澳三国选择追随美国的外交战略政策,其出发点虽然略有不同,但都是对本国政治、经济和军事的深度考量,削弱以中国为领导或引领的新地区合作机制及其发展模式,对冲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扩大在南亚、印度洋地区的合作领域,威胁本国的战略外交政策,总体目标具有一致性。日本选择追随美国,支持“印太战略”可以获取的利益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在经济上日美两国可以共同对抗中国“一带一路”倡议,防止因
34、“债务陷阱”而导致南亚国家的基础设施成为中国的海军基地。日本十分担心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协议的国家越来越多,抢占日本企业在其他地区原有的市场,造成日本经济利益损失。二是在军事上,日本担心南海地区中美力量对比的变化。南海是日本非常重要的商品运输通道,日本贸易往来有三分之二要经过南海水域。一旦中国的制海权高于美国,就有可能改变美国海上霸权地位,如此一来日本的海上经济活动会受贾文山、江灏锋:“千年视野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国路径”,现代国际关系,年第 期,第、页。邵雪:“党的领导是中国抗疫胜利之本 西方污名化中国抗疫的 中国威胁论 批判”,河南教育(高等教育),年第 期,第 页。,“:,”,到
35、中国的牵制。因此日本站在美国一边,以削弱中国海上力量的发展势头,竭力维护美国领导的海洋自由秩序。澳大利亚则可以在政治上获得美国的保护,特别是由于澳大利亚特殊的地理位置,语言和文化又继承于西方国家,这会让其产生一种与生俱来的对于安全的恐惧,加上澳大利亚有限的人口和经济规模,无法进行大规模的军事活动,因此澳认为与美结盟可以更好地保护自身国家安全和利益。对印度来说,加强与美国的合作或者说极力追随美国的动因主要有两方面:第一,外交利益激励。和美国合作有利于扩大印度的国际影响力,提升印度的国际地位,并且可以争取美国及其盟国的外交支持;第二,经济利益激励。借美国的“印太战略”对冲对抗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
36、影响力,获得贸易红利,可以完善印度的产业链布局。在政治上,印度认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路线影响到印度在印度洋、东南亚、南亚的主导角色,认为中国一旦在南海获得主导地位后,就会将精力转移到印度洋,建设向远海投送力量的能力,从而极大削弱印度的地理优势,因此印度对自身的政治安全十分担忧,“一带一路”倡议绝对是影响其目标实现的最大障碍。西方单极霸权的护持“霸权”是指一个国家要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占据绝对的优势地位,也就是说这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要十分强大,尤其是在军事力量方面,并且在全球范围内有绝对的领导能力,是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控制他国的主权、改变他国政治意愿、主导国际事务的一种能力。秦亚青将“霸权护
37、持”定义为“维持霸权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权力距离,并将这种权力距离始终保持为一个霸权国认为是安全的常数”的战略行为。霸权国不会消极等待自身衰落和其他国家的权力制衡,而会积极进行霸权护持。霸权护持主要是通过经济途径完成的,霸权国会通过经济手段进行霸权护持,贸易战、经济制裁、限制投资等是霸权国应对安全威胁和潜在危险挑战的重要武器。例如,中美贸易摩擦日益严重,中国经济崛起速度较快,因此美国将中国定位为目前的最大威胁,为此美国增加巨额的关税等,采取各种措施围堵中国。二战结束后,美国成为全球性刘鸣、陈永、束必铨:“印太战略:以美印日澳的战略逻辑、利益与策略选择为分析视角”,东北亚论坛,年第 期,第、页。秦
38、亚青:霸权体系与国际冲突 美国在国际武装冲突中的支持行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年,第 页。美日印澳经济冷战思维挑战“一带一路”倡议的现状、动因与应对建议霸权国家,美国对外政策战略的核心目的就是建立并维护霸权国的地位,霸权护持是美国至高无上的国家利益,对于想要削弱或替代霸权国的国家必然要进行遏制和绞杀。目前美国在世界体系中的确还处在绝对的霸权国地位,但其霸权地位正在慢慢衰落,并非不可挑战或无法战胜的,美国的霸权地位依旧要受到多种力量的制约。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迅速崛起,世界多极化的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美国不可能是永远的霸权国,它的霸权存在强烈的脆弱性,因此才需要霸权护持。但“一带一路”建设
39、的最终目的不是在为中国谋求全球的霸权创造条件,而是以一种和平的手段来推动各国之间的合作共赢。四、应对美日印澳经济冷战思维挑战“一带一路”倡议的建议面对现在以及未来美日印澳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激烈竞争,中国应当对如何才能更好地推进“一带一路”倡议行稳致远作出深度思考。(一)构建“一带一路”倡议话语体系美国等西方国家不断加大对“一带一路”倡议的遏制和围堵力度,利用话语霸权在舆论上加大造谣的话语攻势。美国等西方国家基于既有的陈述逻辑构建“一带一路”负面舆论,其中充满质疑、误解和指责。从话语体系角度来看,“一带一路”倡议的目的是要推动构建一个更加具有包容性和认同感的国际秩序和国际话语体系。在新冠肺炎疫
40、情背景下,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相关研究存在虚化、碎片化和泛化的现象,对其话语内容的构建存在较大的差别,很容易导致一些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产生怀疑与误解。要想破解中国经济崛起遭遇的“话语围堵困境”,应当构建中国特色“一带一路”倡议对外话语传播体系,将中国理念、中国方案、中国声音更好地向世界传播,促进在西方话语内生成合理的“一带一路”倡议话语体系。熊光清:“日美贸易战的起因及影响 从美国霸权护持战略角度的审视”,日语学习与研究,年第 期,第 页。王铭玉、崔雪波:“一带一路 背景下的对外话语体系与建构”,山东外语教学,年第 期,第 页。首先,新闻媒体是提升国家软实力和话语权的重要工具。美国等西方国
41、家之所以对“一带一路”倡议持有如此深厚的偏见,西方的某些媒体也起到了一定的消极作用。西方媒体在报道“一带一路”相关新闻时习惯带有西方的价值观和利益诉求,以将“经济问题政治化”“现实问题历史化”等方法对“一带一路”倡议进行污名化,不是理性客观地看待中国崛起,时常丑化和抹黑中国。因此政府有必要加大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解释力度,加强对相关国家新闻宣传和舆论的正确引导,让其认清“一带一路”倡议的真相,理解中国睦邻友好的本意。其次,要将中国文化、中国元素有机地融入到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建设中,打造中国特色“一带一路”倡议国际话语权。西方国家之所以能够在国际上不断丑化中国形象,原因就是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相对
42、西方处于弱势地位,存在自身制度性话语权建设和话语体系不足、国际话语传播能力不强等问题。要想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在夯实国家硬实力的同时也要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因此在话语体系构建上要向世界各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一个文明大国、负责任大国和社会主义大国的国际形象。再次,要鼓励地方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话语体系建设。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行为体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地域特点,以此形成独具特色的“一带一路”倡议地方话语体系。在建设地方话语体系的同时既要尊重文化的差异性,也要符合文化共性,打造跨文化通用的“地方文化符号”,建构一个以人类共同价值认同的“一带一路”倡议地方话语体系,彰显地域文化特色
43、。最后,“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障碍主要来自美国等西方国家,因此在宣传“一带一路”倡议时要注意一方面要鲜明地表明自己的立场,即“一带一路”倡议不是经济扩张计划,中国也并不想谋求世界霸权地位;另一方面也要注意语言的使用,避免使用强硬和政治化、军事化色彩过浓的话语和词汇。“一带一路”建设之路任重道远,中国作为发起国与主导国家,构建一个健康和谐的对外话语体系,有效应对经济冷战思维话语围堵“一带一路”困境是一项十分紧迫的工作。(二)统筹“一带一路”倡议双循环发展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美日印澳经济冷战
44、思维挑战“一带一路”倡议的现状、动因与应对建议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一带一路”倡议受到世界多数国家的热烈欢迎,成为当今重要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中国与周边国家已经成为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和紧密的命运共同体。在百年变局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践进程并没有因为国际形势的变化而停滞,而是顶住了相关国家的经济冷战思维围攻的压力,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活力。但美日印澳等西方国家把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认为是一种大国竞争博弈的行为,这是站在冷战思维的角度看待问题。“一带一路”倡议引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处在全球的贸易竞争之中,在这样的一个全球环境
45、中,势必会受到一些逆全球化政策的掣肘,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一带一路”倡议引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外部环境。“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当加深合作,坚持共建共享原则,团结协作,共同发展。加快推进科技创新,聚焦经济与民生,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而非以霸权思维和冷战思维为核心的“伪多边主义”,坚持与“一带一路”倡议参与国家携手共进,以公平正义的理念引领世界治理体系变革,应对全球的挑战,促进共同发展。“一带一路”倡议协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中国经济发展有重大的意义。如今“一带一路”倡议发展迅速,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也是中国目前应对全球复杂形势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未来中长期内经
46、济发展思路的重大转变,“一带一路”建设将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推动下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应促进“一带一路”建设与双循环发展格局协同发展,促进“一带一路”参与国实现互利共赢,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三)建立“一带一路”风险防控机制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各类矛盾和风险易发期,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我们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战胜风险挑战中壮大,始终有着强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年 月 日,:,年 月 日。
47、张灏:“一带一路 建设与 双循环 新发展格局的协同发展”,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年第 期,第 页。的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在国内建立“一带一路”风险防控机制,提升风险识别、风险预警和风险应急的能力,能够积极应对来自美日印澳的经济冷战思维挑战风险。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仍固守冷战思维,进行零和博弈外交。美国主打“盟友牌”“规则牌”“脱钩牌”等,始终把遏制打压“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其目标,提出多个替代方案等。美国这一系列对华“战略竞争”行为的实质还是冷战思维在作祟。日本、印度、澳大利亚在不同时间与中国发生贸易摩擦,遏制对“一带一路”的贸易投资。为维护国家的政治安全和经济利益,在美国
48、对华采取的某些政策中选择追随建立美日印澳四国机制等。目前世界上和平发展的主题没有变,中国应该努力抓住机遇,寻求化解风险的路径。筑牢共建“一带一路”的风险防控网络,全面强化风险防控意识,提升全面强化风险防控的能力,这对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这需要政府、企业等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第一,政府部门要把风险防控作为重中之重,建立健全相关风险防控制度和机制,加大对重大项目的动态监测和风险预研预判,组织起牢固的风险防控网络,构建重大风险防控体系。第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中国海外企业可以考虑建立企业层面的风险防控机制,在企业内部设立专门的风险评估部门和“一带一路”政府事务部,对要开展项
49、目的可行性进行安全评估,并且要事先建立好完备的防范和应急处理预案。同时也要处理好中国企业与沿线国家政府、工会的关系,加强与沿途国家的文化沟通交流,尊重民族差异,包容文化多样性,积极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第三,政企合作共建境外项目风险防控体系。在新形势下,政府和企业应进一步加强经济、政治等多方面信息的沟通和交流,进一步加大对企业风险意识的宣传力度。(四)组织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行为体建立次级联合外交平台为有效应对美日印澳经济冷战思维挑战,必须深化“一带一路”参与国的经贸合作,组织其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广阔平台支持下打造多元化、多层次的、多渠道的次级联合外交平台,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提供补充作
50、用。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深入学习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牢牢把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战略主动”,年 月 日,:,年 月 日。美日印澳经济冷战思维挑战“一带一路”倡议的现状、动因与应对建议第一,建立数字丝路贸易平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数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在 年全国“两会”期间,“数字贸易”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列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是用足用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推动更多国家和地区签署高标准自贸协定,在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前提下与世界各国开展互利合作,实现共赢。更好地发挥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消博会等重要展会和开放平台的作用,促进内外时常沟通,畅通国内国际双循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