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区长在发改和经信工作会发言 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现就2011年全市经信工作完成情况和2012年工作安排讲三点意见: 一、2011年经信工作回顾 2011年是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严峻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经信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转方式调结构的主线,积极作为,科学务实,精心组织经济运行,狠抓工业结构调整,大力实施技术改造、自主创新、节能降耗、信息化推进等工作,全市工业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主要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年度目标,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 (一)加大综合协调力度,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一是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全市工业总产值和销售收
2、入双双突破万亿元大关,成为全国工业销售收入过万亿的16个城市之一。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在14%左右,销售收入、利润、利税分别实现9500亿元、720亿元和117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36%和30%。二是要素保障扎实有力。积极缓解企业资金紧张难题,开展政银企协作平台建设、战略合作等多种形式的银企对接活动,银企互动的效率和水平明显提高,与交通银行和建设银行签订合作协议,为中小企业集中贷款35亿元。全年利用固定资产增值税抵扣10.86亿元,对上争取各类奖励及扶持资金2.2亿元。加强煤电油运综合协调,全年全社会用电量329.5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65%,工业用电286亿千瓦时,同比
3、增长6%;全市冬季电煤库存达到21天以上;成品油零售82万吨,增长13.89%。 (二)扎实推进结构调整,工业转型升级取得积极进展。一是政策引导力度不断加大。先后拟定出台了市“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电子信息、机械等9个行业发展规划,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工业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方向和重点。二是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预计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投资720亿元,同比增长11%。完成技改投资620亿元以上(新统计口径),占工业总投资的86%。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约28%,高耗能行业投资同比下降2%以上。三是重点项目进展顺利。百项重点工业项目开工107项,累计完成投资180亿元
4、,有57个项目竣工投产。96个国家、省专项项目竣工48项,累计完成投资104.07亿元。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工业转方式调结构的若干政策意见,公布实施第一批重点产业链,目前配套的15个重点项目全部开工,4个项目部分投产。四是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26.7%,较年初提高1.4个百分点;新材料、精细化工、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比超过30%,利税、利润同比增长40%以上。五是物流产业发展迅速。预计全年物流业实现增加值280亿元,占全市gdp的9%,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24%。六是发展空间有效拓展。列入市淘汰落后产能计划的19家企业全部完成淘汰任务。宁夏石
5、嘴山工业园顺利开工,被评为国家级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示范园区。 (三)突出创新载体建设,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一是创新载体不断优化。新培育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6家。有238个项目列入省技术创新项目计划,较上年增加50余项。全市地方企业主要装备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占26%,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占40%以上,我市被确定为省首批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二是集中实施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年开发新产品、新技术2000余项。动态无功发生器、船用双燃料发动机、美洛西林钠等20余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成功实现产业化。三是产学研合作逐步深化。举办了陶博会、精细化工产学研洽谈会、新医药
6、论坛等一系列产学研活动,发布成果540项,达成合作意向110余项。有20多家企业与高校签订共建研发中心协议。90%的规模以上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与交流,建立产学研基地和研发实验室300余个。四是工业设计稳步推进。鼓励企业建立工业设计中心,新增省级工业设计中心2家。举办“创意”2011年工业设计大赛,有40余所省内外高校参赛,征集作品508件,涉及装备机械、电子电器、软件设计等多个领域。举办工业设计创意展,展出优秀工业设计产品100件。五是军民融合步伐加快。与中国空气动力研究发展中心、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等单位就核电装备制造、小弱信号智能处理等达成合作意向,7个项目进入合作实质性
7、阶段。 (四)狠抓节能减排,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年以6%的工业用电量增速实现了14%以上的工业增加值增速,预计万元gdp能耗降低3.7%以上,能够全面完成年度节能目标。一是政策规章体系逐步完善。印发节约能源规划和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修订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办法等10余个政策法规,为“十二五”节能工作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严格节能目标责任制管理,开展“十一五”节能考核,兑现奖惩措施,分解落实“十二五”节能目标任务,加强督促考核。二是结构节能扎实推进。严把节能评估和审查关,对1010个投资项目进行了节能评估和审查,确保新上工业项目能耗水平低于全市“十二五”当期控制目标。实施
8、地方节能标准提升工程,有6项标准上升为省级标准,发布产品能耗定额标准760个。制定南部区域产业优化升级关停淘汰工作实施方案,出台了耐火材料、铸造等6个行业节能减排和结构调整意见,推进了产业结构调整。三是科技节能不断强化。印发全市重点节能技术、产品和设备推荐导向目录,公布了9个行业54项节能技术,12项节能技术列入省重点推广目录。实施工业窑炉、双盘摩擦压力机和纺织行业绿色照明产品升级改造工程。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培育节能服务机构10家,能源审计机构12家。四是加快节能重点项目建设。100项节能重点示范项目年实现节能量100万吨标准煤。77个节能项目列入国家、省重点扶持计划。五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9、。认定综合利用企业106家,居全省第一位,年减免税收近亿元。71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验收。开展了300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和能效对标,年可实现节能量100万吨标准煤。 (五)加强两化融合,信息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一是信息化与工业化加快融合。实施两化融合示范项目30项,有8个项目列入省信息技术推广应用重点项目,12个项目进入省两化融合“四个一百”工程。开展两化融合助企行动,在建材冶金、纺织、机械等行业的160余户企业中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与装备。电子商务应用深入发展,有3家企业成为省首批电子商务认定企业。二是加强淄台信息化交流。先后举办了海峡两岸工业信息化和产业合作交流会、淄台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高级
10、领导研习班等5次对台活动,搭建起海峡两岸信息化交流合作的坚实平台。两地50家单位签署合作协议16项、合作意向50余项。三是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平稳。预计全年全市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企业实现销售收入、利润、利税同比均增长21%以上。31个在建重点项目竣工12项。四是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较快发展。加快文昌湖软件产业园建设,打造软件产业“两园一带”新格局。累计认定软件企业33家,5家企业通过cmmi3级国际认证,7家企业通过计算机系统集成三级资质认证。五是抓好信息安全保障和无线电管理。开展专项保密、数据安全管理备案等检查,为全市信息安全提供保障。加强“无线城市”建设,全市基本实现XX县区、主要乡镇网络全覆盖
11、。重点做好应急联动、政府移动oa系统、医务通、智能公交等应用项目,有40多个重点项目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 (六)推进企业管理创新,整体发展素质进一步提高。一是企业管理创新力度加大,先后组织企业进行现场观摩活动、举办高级研修班和高层次专题讲座,培训企业家、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3000余人次,有2家企业和2项管理创新成果获得“省企业管理奖”,获奖数量居全省首位。48户企业被评为省级诚信企业。组织召开全市企业管理创新经验交流会议,出台了市企业管理创新奖管理办法,30家企业获得“市企业管理创新奖”。二是基础管理日益加强。目前全市重点企业中,90%的企业制定了生产现场管理制度、考核制度
12、、技术标准等,47.5%的企业实施了企业资源计划管理(erp), 34.5%的企业实施了流程再造。三是大企业集团龙头作用更加突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178家,其中,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10家,过50亿元的18家,过10亿元的77家,11家企业进入全省工业企业100强,6家企业进入中国工业企业500强。2011年度百强企业销售收入增长25.15%,总量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超过41%。 二、科学分析经济形势,进一步明确2012年发展目标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总体上看,今年经济形势将更加复杂严峻。科学分析形势,保持经济和信息化平稳较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
13、意义。 从不利因素看。一是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三大主要经济体发展困难重重,欧债危机日益恶化,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成为长期趋势。针对我国的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明显抬头,外部需求持续疲软。随着外部环境对我国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明显加大,我市经济发展速度也将放缓,呈现逐步回落态势。二是区域竞争压力加大。近年来多次到苏锡常地区考察学习,明显感受到,他们的产业结构逐年优化,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的比重达到40%左右,新兴产业对工业的贡献率超过了50%。在全省“一黄一蓝”两大战略中我市的区位优势明显弱化。三是发展要素受到严重制约。节能减排形势严峻,土地资源紧张,房地产市场疲软,市场需
14、求进一步下滑,将对我市建材、冶金等行业造成较大冲击。企业融资难和融资成本高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受物价上涨影响,生产成本显著上升成为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问题,目前,能源及原材料成本同比上升超过13%,仅去年12月份电价上调一项,将年增加企业经营成本6.93亿元。 从有利方面看。一是今年中央确定了“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推进结构性减税,保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实行有扶有控的产业政策,为工业平稳较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二是经过近几年转型发展,我市经济实力和发展质量有了质的提高。工业规模不断壮大,工业总量突破万亿,为工业升级发展奠定了雄厚基础。产业结构日
15、趋合理,化工、建材等一批传统产业实现脱胎换骨式的提升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一批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壮大,在工业经济中的比重逐年提高。产品结构不断优化,省级以上品牌达到360余个,具有市场话语权的工业产品达160余种,为工业内涵发展注入了活力。三是党的十八大、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的召开,将为推动全市经济发展增强信心、提供动力。另外,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应对风险能力明显增强,这些都为工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利用好新的优势资源,统筹处理好速度、结构、物价三者关系,统筹处理好扩大内需和稳定外需的关系,统筹处理好突出重点和协调发展的关系,就一定能够趋
16、利避害,战胜困难,把今年的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做好。 2012年经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突出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牢牢把握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的战略机遇,以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为重点,以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和政策扶持为支撑,着力稳增长、抓改造、调结构、强创新、拓市场、提质量、促融合、控能耗,做强比较优势,创造发展优势,努力推进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布局合理化、产业经济低碳化,为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2012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以上,销售收入、利税、利润增长16%以上;企业技术改造
17、投资增长13%以上;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3.7%以上。 三、突出重点,创新实干,努力实现经济和信息化工作新突破 在国内外环境日趋严峻的形势下,做好今年的经信工作,关键是要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深刻领会刘慧晏书记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对内涵发展提出的三个重要诠释,坚定不移的转方式调结构,真正实现工业由大到强,由量的积累向质的提升,由依靠资源能源消耗向依托科技创新、人才文化支撑的转变。 (一)努力保持工业经济平稳健康运行。一是密切关注国家宏观政策调整的变化,抢抓机遇,趋利避害。准确把握宏观调控的力度、节奏和重点,认真搞好监测分析,有步骤的开展电力、资金、财务管理、市场布局等方面的预警预测,
18、及时提出调节经济运行的具体方案和措施,努力解决经济运行中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巩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防止出现大的波动。二是切实抓好重点企业培育和发展。发挥企业评价考核和创新成长型工业企业培育两个方面的综合引导作用,采取有效措施把优质资源向重点企业和优势企业聚集,推动企业在技术创新、招才引智、区域带动等方面实现新跨越。推进企业管理创新,培育一批企业管理创新优秀企业,集中扶持20-30个重点管理创新项目,推广先进管理模式,引导全市企业管理水平全面提升。进一步健全完善企业诚信工作和评价机制,协调建立部门联动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三是强化各项要素保障。做好煤电油运综合协调。加强政银企合作
19、,优化金融环境,在全市商业银行中推广政银企合作集中贷款模式,探索实施财政风险补偿金贷款,在小微型企业贷款难方面实现突破。四是继续大力开拓市场。借助“品牌建设年”活动,深入推进市场细分与定位、渠道、品牌三大战略推广工程。组织实施“品牌培育工程”,抓住重点行业、重点产品开展品牌品质培育,强化政策扶持,提高我市特色产业的名牌覆盖率、品牌知名度。鼓励品牌“走出去”,继续开拓国际市场,抢占中西部市场,大力拓展非洲、中亚、东欧、拉美等新兴市场。五是抓好企业安全生产。深入开展“本质安全强化年”活动,继续降低工业企业一般事故的总量和伤亡人数,坚决遏制较大级以上事故发生。 (二)加快构建新型产业体系。一是做强做
20、大优势支柱产业。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实施差异化战略,努力占领产业制高点。重点抓好新材料、精细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优势支柱产业,在资金、税收、人才、技术、设备等若干领域给予强力支持和引导,促进加快实现跨越发展。二是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深入实施新兴产业倍增工程,加大创新成长型企业的培育力度,按照做强做大的目标,发展新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按照发展壮大的目标,发展汽车及物流等产业,按照创新提升的目标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尽快形成一批支撑我市经济增长的新产业群体。三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优化结构、提升档次、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方向,坚持创新发展、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两化融合
21、原则,加快推动化工、建材、冶金、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四是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围绕打造鲁中物流“旱码头”,充分发挥好保税物流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以物流信息交易平台建设为重点,突出抓好4大物流园区,5大物流中心,10个特色配送中心,25家重点物流企业和40个重点物流项目建设。加快培育生产性服务供给主体,抓好晶圆测试、新能源汽车研究、生物医药研究、mems研究等社会化、专业化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五是加快特色产业聚集。以城镇化为依托,加快形成现代产业发展和城镇化相互适应、相互补充的工业化与城镇化融合新格局。抓好各类产业基地建设,提高现有示范基地建设的质量和水平,新培育一
22、批省级示范基地,争取创建一批国家级示范基地。 (三)积极扩大有效投入。一是加大技改投资力度。继续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计划,进一步推动技术改造由设备更新为主向对生产全过程和产品结构调整的总体改造发展,由单个企业的改造向对整个产业链的配套改造发展,由单纯的生产制造环节改造向研发、设计、营销、服务等领域延伸发展。落实好技改项目免税、增值税转型等鼓励政策,出台技改项目导向目录,引导社会资金投向。二是突出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加强项目实施的全过程管理。对列入省“1000项”、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重大关键技术创新项目和市百项重点工业项目、重点产业链项目等重点项目,加强跟踪、服务和协调,从项目策划、项目招商到
23、项目建设,做到专人负责,一抓到底。充分发挥市工业经济协调小组和市工业调整振兴联席会议的作用,在项目的环评、安评、能评、备案(核准)等手续办理方面提高效率,及时协调解决重点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快项目实施进度,保证项目顺利投产。加强项目策划和储备,加强与世界500强、中央企业和国内知名民企的对接,按照国家政策导向、市场需求,精心谋划和储备一批项目列入重点项目库。三是多渠道筹措项目资金。用足用好国家各类扶持政策,加大对上争取力度,争取更多的项目列入国家、省重点。鼓励社会资本采取直接投资、合资合作、参与改制重组等多种形式,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重大项目建设,保障重点项目建设资金需求。支持
24、条件相对成熟企业上市融资。认真落实国家、省促进民间投资的各项政策措施,促进民间投资稳定增长。 (四)大力发展产业链经济。一是明确发展重点。推动化工、医药、冶金等原材料类产业链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推动汽车、机电装备等装备制造类产业链,向发展高端装备产品、整机产品,向专、精、特方向发展。推动电子信息、新能源装备等新兴产业链,向规模化、高端化、特色化方向发展。推动服装、陶琉、丝绸等终端消费品为主的产业链,大力发展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环节。二是高水平研究和策划好产业链。围绕是否拥有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广阔的发展空间、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良好的产业基础等方面,认真研究,筛选策划一批重点产业链、产品链。通过
25、高标准、高水平、高起点策划产业链,实施一批关键项目,争取尽快形成新的产业优势。三是加快推进重点产业链发展。严格按照市政府关于切实做好加快推进重点产业链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围绕产业链发展方案确定的工作目标,切实抓好市第一批重点产业链发展。落实项目责任主体,落实项目建设条件,集中骨干力量,抓好重点项目建设,确保项目按期投产达效。各行业协会、各区县重点抓好产业链组织推进工作,积极协调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产业链总体规划目标按期实现。 (五)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一是着力提升企业研发水平。认真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积极推进以企业技术中心为依托的创新能力提升工
26、程,高起点认定,开放式建设,规范化管理,力争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市级以上重点企业技术中心研发投入达到5%。二是进一步推动产学研合作。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开展技术攻关、标准制定、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等产学研合作,形成资源共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长效机制,争取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企业占比提高5个百分点,主要行业普遍与国内最先进高等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加快促进海藻纤维、超级电容电池、树脂纤维、微波干燥仪等一批重大科技项目产业化。三是深入推进工业设计。整合全市资源,把创意工业设计大赛打造成我市工业设计大平台,推动工业设计水平大幅提升,一批优秀设计作品实现应用,更多的设计团队和设计人才落户我市,把工
27、业设计大赛打造成全国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四是积极打造公共服务平台。积极搭建起科技成果与技术需求发布、科研开发仪器共享、科技人才交流三大公共服务平台,逐步建立和加强面向企业的技术创新公共服务体系,促进研究试验基地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科学数据以及科技文献等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加强以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创意产业孵化中心、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等为重点的创新创意载体建设,吸引国字号、省字号的研发机构来我市落户或建立分支机构,促进我市整体研发能力的不断提升和产业聚集。 (六)下更大力气抓好节能减排。一是加强节能目标责任考核。按照年度与进度相结合原则,对区县、部门和重点企业节能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出台全市“十
28、二五”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实施办法,建立能耗总量与能耗强度相结合的考核体系,通过控制能耗、电耗总量指标,确保完成能耗强度降低目标。完善“一岗双责”考核机制,落实市直部门节能目标任务。统筹推进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农村和商贸等领域节能工作。二是扎实推动结构节能。研究制定全市单位gdp能耗和能源消费总量“双控”工作实施方案,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合理控制区域能源消费总量。严格执行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遏制“双高”和产能过剩行业过快增长。分行业推进节能减排,出台塑料、棉纺等行业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意见。实施中心XX县区南部区域产业优化升级关停淘汰方案,着力在提高产业和产品结构层次、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
29、高财税贡献率等方面取得更大成效。三是推进节能技术进步。开展“节能改造年”活动,围绕工业锅炉(炉窑)改造、换热技术改造等5类项目,组织万吨重点用能企业开展节能改造。继续抓好“节能30项”为主体的重点节能项目建设。加快节能减排重大技术与装备的推广应用,加快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力争新增清洁生产验收企业70家。四是抓好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继续开展节能低碳行动,加强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组织开展能源审计和能效水平对标活动,实现年节能100万吨标准煤以上。五是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和产业转移力度。制定出台淘汰落后工作方案,提高淘汰标准和范围,确保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淘
30、汰任务。按照省里要求,认真做好钢铁行业兼并重组工作。大力实施产业梯次转移,重点抓好宁夏石嘴山工业园等一批“飞地园区”建设,推动建材、冶金等资源依赖性产业向外转移,为经济发展腾出更多空间。 (七)加快信息化建设推进步伐。一是积极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推动信息技术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物流等领域覆盖渗透、集成应用和融合创新。加强两化融合试点示范,选择化工、机械、纺织等重点行业两化融合示范项目20个,示范企业10家,推广一批信息化应用技术。出台推进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意见,建设两化融合公共服务平台、“两化融合”促进中心,作为推进两化融合的抓手和技术支撑。扩大淄台合作范围,引进
31、台湾先进技术和工业信息化建设的先进经验,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二是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以集成电路等4条产业链建设为总抓手,加快物联网建设,努力把我市建成北方集成电路、环渤海湾地区电力电子、智能电网生产集散中心和仪器仪表产业基地。2012年,力争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利润、利税同比增长20%以上。三是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加强电子政务项目的审查、管理、验收和运行维护机制建设,加快推进全市协同办公平台、地理信息共享平台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大重点领域应用,促进我市政务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加强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做好电子政务内外网维护和升级工作,做好服务保障。四是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大力
32、推进“无线城市”建设,到2012年底,实现全市无线基础网络全覆盖。继续推进“三网融合”,加强我市云计算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加快“一卡通”应用,建成全省范围内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发展企业电子商务、第三方电子商务,积极建设商贸、餐饮、旅游等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提升服务业信息化水平。 (八)切实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一是加强作风建设。继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牢固树立“为企业服务不讲条件,为基层服务不带私心”的理念,强化服务和协调意识,巩固企业联系点制度,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切实提高行政效能,率先实现“两集中、两到位”,全面推行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限时办结、政务公开等制度,建立办
33、事高效、服务周到、行为规范、运转协调的工作机制。二是加强学习和调查研究。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把学习的着眼点放到研究和解决现实问题上来。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按照市委市政府重大部署,组织开展全面深入的专题调研,认真研究新情况、谋划新思路、提出新措施、推进新发展。三是狠抓工作落实。加强对重点工作、重点项目的督促检查,强化目标,落实责任,保证市委市政府安排的工作落实到位。区县经信局和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贴近行业、熟悉行业和专家队伍的优势,认真抓好“十二五”规划的落实,多为地区、行业发展出谋划策,切实推进区域和行业平稳健康发展。 同志们,今年是我市工业发展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一年。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齐心协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确保工业平稳较快发展,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和市十一次党代会胜利召开。第18页 共18页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